據說那位算卦的半仙想了很久,說了八個字:
始于東南,終于西北。
朱元璋建都南京,就是東南,按照這句話的指示,最後收拾他的人,是從西北過來的。
這句話看起來很玄,實際上倒未必。這位半仙懂不懂算卦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懂曆史的,自古以來,中原政權完蛋,自己把自己折騰死的除外,大多數外來的什麽匈奴、蒙古,都在西北一帶。
但就崇祯而言,肯定是不信的,因爲對明朝威脅最大的,是後金。而後金的位置是東北,就算是被滅了,也是始于東南,終于東北。
但事實告訴我們,算卦這種事,有時是很準的。
西北很早就有人鬧事了,但原先并不大,最多就是幾十個人,搶個商鋪,拿幾把菜刀,鬧完後上山當匪,殺掉的最高官員,也就是個知縣,如果混得好,沒準兒将來還能招安,當正規軍。
但到崇祯元年,事情鬧大了。
整個陝西、甘肅一帶,民變四起,殺掉知縣,隻能算起步了,個别地方還幹掉了巡撫,而且殺完搶完且不散夥,經常到處流竄,到哪兒搶哪兒。
這種團夥,史書上稱之爲“流賊”。
流賊的特點是,四處跑,搶完就走,打一槍換個地方,組織性不強,昨天搶完,今天就走,可以,昨天被搶,今天加入搶别人,也可以。成員流動性很大,但都有固定領導團隊。
當時的西北,類似的這種團隊有很多,優秀的團隊管理者也很多,但久而久之,問題出現了,由于成員流動性太大,且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團夥成員文化又低,天天跟着混,時間長了,很難分清誰是誰。
爲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團隊首領們想出了一個絕招——取外号。
所以在崇祯元年,陝西巡撫呈交皇帝的報告上,有如下稱呼:
飛天虎、飛山虎、混天王、王和尚、黑殺神、大紅狼、小紅狼、一丈青、上天龍、過天星。
全是外号。
取這樣的外号,是很符合實際需要的,畢竟團隊成員文化比較低,你要取個左将軍、右都督之類的稱号,他也不知道是啥意思,而且這種外号,大都是神魔鬼怪,叫起來相當威風。
至于這上面提到的諸位神魔到底是誰,别問我,我也不知道。
鑒于該行當風險很大,且從業者很多,要是運氣不好,剛入行,把外号取好就被幹掉,也很正常。而且許多外号由于過于響亮,使用率很高,經常是幾個人共用一個外号,要搞清楚誰是誰,實在很難。
無論叫什麽,姓甚名誰,其實都無所謂,說這麽多,隻是要你知道,當時的西北,已經不可收拾。
按一般史書的說法,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是因爲明朝末年,朝廷腐敗,經濟蕭條,貪官污吏,苛捐雜稅數不勝數,民不聊生,于是铤而走險。
這種說法,就是傳說中的套話,雖說不是廢話,也差不多。
因爲事實并非如此。
很多人并不知道,明朝末年的民間經濟并沒有蕭條,比如東南沿海,經濟真是沒法再好,開生意做買賣,相當紅火,大家齊心協力,正在搞資本主義萌芽,蕭什麽條?
賦稅也沒多少,以往兩百多年,官田的賦稅,隻有百分之十,民間地主的賦稅,最多也就收百分之二十。後來開征三饷也才到百分之四十。當然,個把地主惡霸除外。
西北之所以湧出這麽多英雄好漢,隻是因爲崇祯的運氣不好,遇到了一件東西。
《中庸》有雲:國之将興,必有祯祥,國之将亡,必有妖孽。
其實遇到妖孽,倒也沒什麽,畢竟還有實體,實在不行,找人滅了它。
崇祯遇上的,叫做災荒。
翻開史書,你會不禁感歎,崇祯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
崇祯元年,陝西旱災。崇祯二年,陝西旱災。崇祯三年,陝西旱災。崇祯四年,陝西旱災……
災荒之後,沒有糧食吃,就是饑荒。
沒有糧食吃,就吃人。
對受災的人而言,吃人,并非童話。
據說當時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處亂跑的,如果沒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沒了。
注意,不是失蹤,是沒了。
失蹤的意思,是被拐賣了,沒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據說,當時還有人肉市場,具體幹什麽買賣,看名字就知道。
說這麽多,隻想告訴你,這并不是童話,也不是神話,而是真話。
既然有災荒,朝廷爲什麽不赈災呢?
答案很簡單,沒錢。
此前有個經濟學家對我說,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沒錢。
我表示同意,财政赤字太多,掙的沒有花的多,最後垮台。
但他看了看我,說:“我說的沒錢,不是沒有收入,是沒錢。”
有什麽區别嗎?
然後,他講了一個小時,再然後,我翻了一個月的經濟學,明白了區别。
我很想從頭到尾,把我明白的事情告訴你們。但如果這樣做,我會很累,你們也會很累,所以我決定,用幾句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明朝滅亡,并非是簡單的政治問題,事實上,這是世界經濟史上的一個重要案例。
所謂沒錢,是沒有白銀。
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到崇祯接班的時候,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發達,而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的标志,就是貨币。
明朝的貨币,是白銀。
簡單地說,沒錢的意思,就是沒有白銀,沒有白銀,無論你有多少經濟計劃,有多少财政報表,都是胡扯淡。
舉個例子,陝西受災,朝廷估算,要赈災,必須一百萬兩白銀,但是就算你把皇帝的聖旨拿到陝西,也換不來一兩銀子,因爲沒有白銀,所以無法赈災。
好了,下一個問題,爲什麽沒有白銀。
先糾正一下,不是沒有白銀,而是白銀不夠。
爲什麽白銀不夠?
這是個很複雜的經濟學問題,我不太想講,估計人也不太想聽。但不講似乎也不行,簡單說兩句。
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話說,就是白銀有限,朝廷用掉了一兩白銀,未必能掙回來一兩,加上我國人民,素來以勤儉節約聞名,許多人拿到真金白銀,不喜歡花,要麽存在家裏,要麽熔掉,做幾個香爐、人像之類的,還能美化環境,所以市場上的白銀越來越少。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品經濟實在太過發達,經濟越發達,需要的白銀就越多,可是白銀就那麽多,所以到最後,白銀就不夠用了。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通稱——通貨緊縮。
我知道,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麽不用紙币?
很好,如果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很聰明。
但我要告訴你,在你之前的六百多年,有人問過這個問題。這個人的名字,叫朱元璋。
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開始發行紙币。
在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句諺語:棍棒打不垮經濟理論。
這句話的通俗意思是,無論你多牛,都要照規矩來。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規矩來。雖然他發行了紙币,一千、一萬都印過,可惜的是,幾百年來,大家還是認白銀,就不認紙币,再牛都沒用。
這個問題到此爲止,多餘的話就不說了,你隻要知道,崇祯同志是想赈災的,之所以赈災不成,是因爲沒有錢,之所以沒有錢,是因爲沒有白銀,之所以沒有白銀……
當然,之所以西北先鬧起來,除去天災、銀禍外,還有點兒地方特色。
西北一帶,向來比較缺水,比較窮困,比較沒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較扯淡,所以這個地方的人,過得比較苦。
生活艱苦,飯都沒處吃,自然沒條件讀書。
沒條件讀書,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沒官做。
沒官做,也得找事做。
西北一帶的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當兵。
生活艱苦,民風自然剽悍,當兵是最合适的工作。
除了當兵之外,還有一份極爲合适的工作——驿站。
驿站雖說比較小,但好歹是官辦的,也算是吃皇糧的,而且各省都有撥款,搞點兒潛規則,多少能撈點兒油水,養活自己,是不成問題的。
據統計,光是甘肅、陝西,就有幾萬人指着驿站過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沒了。
之前我說過,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個叫做劉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運氣實在太差,災荒、錢荒、又奪了人家的飯碗,如果不鬧,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災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點。
如果其中任意一個偶然沒有發生,也許就不會有最後的滅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因爲我認定,在這些偶然的背後,隐藏着一個必然,一個真正的、決定性的原因。
就是這個原因,導緻了明朝的滅亡。
我想了很久,終于想出了這個最終的原因,四個字——氣數已盡。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大緻都是有期限的,一個人能紅兩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紅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紅二十年,那是劉德華。
公司也一樣,能開兩年,很正常,能開二十年,不太正常,能開兩百年的,自己去數。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隻開個幾年就卷鋪蓋的,也不少。最多也不過三百年,明朝開了二百多年,夠意思了。
撫戰
當然,崇祯是不會這樣想的,無論如何,他都要撐下去,否則将來到地下,沒臉見開鋪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楊鶴。
楊鶴,湖廣武陵人(今湖南常德),時任都察院右佥都禦史。經朝廷一緻推薦,楊鶴被任命爲兵部右侍郎、陝西三邊總督,接替之前總督武之望的職務。
工作交接十分簡單,應該說,基本不用交接,因爲楊鶴到任的時候,武之望已經死了。
不是他殺,是自殺。
武總督是個很有責任感的人,鑒于西北民變太多,估計回去也沒什麽好果子吃,索性自殺。
而楊鶴之所以接替這個職務,是因爲一次偶然的談話。
楊鶴是一個進步比較慢的人,在朝廷裏混了三十多年,才當上佥都禦史,混成這樣,全靠他那張嘴。
皇帝喜歡魏忠賢,他罵魏忠賢,皇帝讨厭熊廷弼,他爲熊廷弼辯護。想什麽說什麽,幾起幾落,該怎麽來還怎麽來。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委任爲禦史,當時民變四起,大家都在商議對策。
有一次,幾個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這個,楊鶴就在其中。
楊鶴是都察院的,這事跟他本無關系,他之所以摻和進來,還是兩個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動真格的,就瞎聊,這個說要打,那個說要殺,如此熱鬧,楊鶴終于忍不住了,他說,不能打,也不能殺。
然後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元氣說。
在他看來,造反的人,說到底,也還是老百姓,如果殺人太多,就是損傷元氣,國家現在比較困難,應該培養元氣,不能亂殺。
幾句話,就把大家徹底說蒙了,對于他的觀點,大家有着相同的評價——胡說八道。
不殺人,怎麽平亂?
這是一個不爲絕大多數人接受的理論,不要緊,有一個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後,崇祯知道了這個理論,十分高興,召見了楊鶴。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動提出,鑒于楊鶴同志的理論很有使用價值,正好前任三邊總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楊鶴同志升任該職務。
楊鶴不想去,原因很簡單,本來就是吹吹牛的,壓根兒不會打仗,去了幹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楊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爲讨厭。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爲省事。
和楊鶴不同,吏部的同志們都是見過世面的,知道平亂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楊鶴這套把戲,也隻能忽悠人,爲達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讓後來的無數白癡書呆子明白,亂講話要倒黴,才着力推薦他去。
死在那邊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脫層人皮。
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歡楊鶴,是因爲楊鶴提出了很好的理論——省錢的理論。
不花錢,不殺人,不用軍饷,不用調兵,就能平息叛亂,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楊鶴拉回來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這樣,一腦袋糨糊的楊鶴去陝西上任,至少在當時,他的自我感覺很好。
楊鶴理論之中,最核心的一條,叫做和氣。
用他自己的話說,殺人是傷和氣的,所以能救活一個,就是一個,畢竟參加民變的,原先就是民。
這個理論,一年前,應該是對的。
楊鶴同志到任後,就發現不對了。
有一次,農民軍進攻縣城,被擊退,抓住了幾個俘虜,由楊鶴審問。
但還沒問,楊鶴就發現了一件極爲詭異的事——他似乎見過這幾個。
确實見過,閱兵的時候見過。
沒錯,這幾個人曾經站在閱兵的隊伍裏,曾經是他的部下。
強,弱,之間
農民軍的戰鬥力很強嗎?
對于這個疑問,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個反問——農民軍的戰鬥力怎麽會強呢?
在中國曆史上,造反這類活,從來都是被動式,閑着沒事幹,但凡有口飯吃,是不會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門檻也高。
但遺憾的是,造反這份工作,除了成本、門檻高外,技術含量還高。
要知道,明朝參加這項活動的,主要是農民,農民的基本工作,是種地,基本工具,是鋤頭。
而阻止他們參與這項活動的,是明軍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殺人,基本工具,是刀劍。
所以在明末大多數情況下,幾百個農民軍跟幾百個明軍對戰,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據史料記載,大部分情況,是幾萬農民軍,戰勝了幾百明軍,或是幾百農民軍,搞定十幾個看衙門的捕快。
而更大多數情況,是幾千明軍追着幾萬、甚至十幾萬農民軍跑。
沒辦法,畢竟打仗是個技術活,聖賢曾經說過,把武器交給沒有受過訓練的民衆,讓他們去打仗,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沒有訓練,沒有武器,沒有兵法,沒有指揮,就沒有勝利。
但楊鶴先生驚奇地發現,他面對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軍裏,除了業餘造反的以外,還有很多專業造反的人士——明軍,而且數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