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大軍已經到了,你們已經沒有出路,太師(指李成梁)有令,若殺掉阿台者,就是此地之主!”
這是一個謊言。所謂封官許願,是尼堪外蘭的創造,因爲李成梁雖不守信用,但一個小小的營寨,打了就打了,還犯不着許願開支票。但事實證明,人窮志短,空頭支票,也是很有号召力的。應該說,遊牧民族是比較實誠的,喊完話後,沒有思想鬥争,沒有激烈讨論,就有人操家夥奔阿台去了。誰先砍的第一刀無人知曉,反正砍他的人是争先恐後、絡繹不絕,最後被亂刀砍死,連覺昌安也未能幸免。雖然城外的李成梁不知道怎麽回事,但他知道該幹什麽,趁亂帶兵殺了進去。因爲他不知道尼堪外蘭的那個合同(估計知道了也沒用),所以也就沒有什麽顧忌,辦事也絕了點兒——城内共計兩千三百人,無一生還。和覺昌安一起進城的,還有他的兒子塔克世,同樣死在城裏。不過對于李成梁而言,這實在無關緊要,多死個把人無所謂。在他的戰鬥生涯中,這隻是次微不足道的戰鬥,打掃戰場,撿完人頭報功,回家睡覺。尼堪外蘭倒是高興,雖然覺昌安是慘了點兒,畢竟讨好了李成梁,也算大功告成。
但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有一個人已經點燃了火種,燎原沖天的烈焰,終将由此而起。他是覺昌安的孫子,他是塔克世的兒子,他的名字,叫做努爾哈赤。
萬世之罪首
努爾哈赤很氣憤——他應該氣憤,他的祖父、父親死了,而且死得很冤枉。看起來,李成梁害死了他的兩位親人,實際上,是五個。
如果你還記得,覺昌安之所以入城,是爲了阿台的妻子,自己的孫女,當然,也就是努爾哈赤的堂姐,她也死在亂軍之中,這是第三個。
而阿台,自然就是努爾哈赤的堂姐夫,他是第四個。然而,他和努爾哈赤的關系,遠比你想象的複雜得多。
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爾哈赤生于赫圖阿拉,他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都是女真世襲貴族,曾任建州左衛指揮使。
滑稽的是,雖說家裏成分很高,努爾哈赤的生活檔次卻很低。家裏五兄弟,他排行老大,卻很像小弟,從小就要幫着幹活,要啥沒啥。
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女真部落,大都窮得掉渣。所謂女真貴族,雖說是不掉渣,但也很窮。所以爲了生計,小時候的努爾哈赤曾到他的外祖父家暫住。
他的外祖父,就是我們的老朋友,王杲。
現在,先洗把臉,整理一下他們之間的關系:努爾哈赤的母親是王杲的女兒,也就是說,阿台是努爾哈赤的舅舅,但是阿台又娶了努爾哈赤的堂姐,所以他又是努爾哈赤的堂姐夫。這還好,要換到努爾哈赤他爹塔克世這輩,就更亂了,因爲阿台既是他的侄女婿,又是他的小舅子。
亂是亂了點兒,考慮到當時女真族的生存狀态,反正都是親戚,也算将就了。你應該能理解努爾哈赤有多悲痛了,在李成梁的屠刀之下,他失去了祖父覺昌安、外祖父王杲、父親塔克世、堂姐××(對不起,沒查到)以及舅舅阿台(兼堂姐夫)。
悲痛的努爾哈赤找到了明朝的官員,憤怒地質問道:“我的祖父、父親何故被害,給我一個說法!”明朝的官員倒還比較客氣,給了個說法:“對不住,我們不是故意的,誤會!”
很明顯,這個說法不太有說服力,所以明朝官員還準備了一份禮物,以安撫努爾哈赤受傷的心靈。
這份禮物是三十份敕書、三十匹馬、一份都督的任免狀。馬和任免狀大家都知道,我解釋一下這敕書是個什麽玩意兒。所謂敕書,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貿易許可證。當時的女真部落,住在深山老林,除了狗熊,啥都缺,過日子是過不下去了,要動粗,搶劫的經驗又比不上蒙古。明朝不願開放互市,無奈之下,隻好找到了這個折中的方式,一道敕書,就能做一筆生意。三十份敕書,就是三十筆生意。
明朝的意思很明白,人死了,給點兒補償費,你走人吧。
客觀地講,這筆補償費實在有點兒低,似乎無法平息努爾哈赤的憤怒。然而,他接受了。
他接受了所有的一切,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然後,他召集了族人,殺死了一頭牛,舉行了祭天儀式,拿出了祖上流傳下來的十三副铠甲,宣布起兵。收了賠償金再起兵,和收了錢不辦事,似乎是異曲同工。但無論如何,努爾哈赤向着自己的未來邁出了第一步。這一年,他二十五歲。按照許多史料書籍的說法,下面将是努爾哈赤同志的光榮創業史:先起兵殺死尼堪外蘭,然後統一建州女真,打敗海西女真最強的葉赫部落,至萬曆四十六年(1618),統一女真。最後是基本類同的幾句評價:非常光輝、非常勵志、非常艱苦等。本人同意以上評語,卻也要加上四個字:非常詭異。
據說努爾哈赤從小住在林子裏,自己打獵、采集蘑菇,到集市上換東西,生活艱苦,所以意志堅定;渴了喝泉水,餓了啃人參,所以身體強壯;天賦異禀,無師自通,所以極會打仗。
有以上幾大優惠條件,所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便不可收拾。這絕不可能。
努爾哈赤起兵時,他的武器是弓箭,不是導彈,他帶着的十三副铠甲,不是十三件防彈衣。在當時衆多的女真部落中,他隻不過是個小人物。
然而,這個小人物,隻用了三十多年,就統一了女真、建立了政權,占據了原本重兵集結的遼東,并正式向明朝挑戰。
于是,我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得到了幫助。而幫助他的這個人,就是李成梁。
我并不是陰謀論者,卻驚奇地發現,在無數的清代史料書籍中,都詳細描述了覺昌安的慘死、李成梁的冷漠殘酷、努爾哈赤的無助,卻不約而同地忽略了這樣一個細節——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是李成梁的朋友。
據某些筆記的記載,努爾哈赤和李成梁之前很早就認識了,不但認識,努爾哈赤還給李成梁打過下手,他們之間,還有一段極爲神秘的糾葛。
據說努爾哈赤少年時,曾經因爲鬧事,被李成梁抓回來管教。不久之後,努爾哈赤被釋放了,不是李成梁放的。
放走努爾哈赤的,是李成梁的老婆(小妾),而她放走努爾哈赤的理由也很簡單——這人長得好(奇其貌,陰縱之出)。至于他倆有無其他糾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相關的說法還有很多,什麽努爾哈赤跟李成梁打過仗,一同到過京城,等等。更不可思議的是,據說努爾哈赤和李成梁還是親家:努爾哈赤的弟弟,叫做舒爾哈齊,這位舒爾哈齊有個女兒,嫁給了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做妾。而種種迹象表明,勇敢而悲痛的努爾哈赤,除了會打仗、身體好外,似乎還很會來事兒。他經常給李成梁送禮,東西是一車車地拉,拍起馬屁來,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明史學者孟森語)。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爲,努爾哈赤和李成梁家族,有着某種不可告人的聯系。當你知道了這一點,再回頭審視此前的幾條記錄,你就會發現,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的第二版本,以及隐藏其後的真正秘密。
萬曆十一年(1583)二月,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被誤殺,努爾哈赤接受委任,管理部落。
萬曆十一年十二月,努爾哈赤部的死敵,海西女真中最強大的葉赫部貝勒清佳努被讨伐,所部兩千餘人全部被殺,勢力大減。
此後不久,努爾哈赤率兵攻打尼堪外蘭。尼堪外蘭自認有功,投奔李成梁,李成梁把他交給了努爾哈赤。
萬曆十五年(1587),海西女真哈達部孟格部祿聯合葉赫部,被李成梁發現,随即攻打,斬殺五百餘人。
萬曆十六年(1588),葉赫部再度強大,李成梁再次出擊,殺死清佳努的兒子那林脖羅,斬殺六百餘人,葉赫部實力大損,隻得休養生息。
萬曆二十一年(1593),努爾哈赤終于統一建州女真,成爲了女真最強大的部落。
萬曆二十一年九月,面對越來越強大的努爾哈赤,海西女真葉赫部聯合哈達部、蒙古科爾沁部等九大部落,組成聯軍,攻擊努爾哈赤,失敗,被殺四千餘人,史稱“古勒山之戰”。
戰後,努爾哈赤将葉赫部首領分屍,一半留存,一半交給葉赫部。自此,葉赫部與愛新覺羅部不共戴天。據說其部落首領于戰敗之時,曾放言如下:
“我葉赫部若隻剩一女子,亦将傾覆之!”葉赫部居住于那拉河畔,故又稱葉赫那拉。
這是幾條似乎毫無關聯的曆史記載,其中某些之前還曾提過,但請你聯系上下文再看一遍,因爲秘密就隐藏其中。
如果你依然不得要領,那麽我會給你一個提示——李成梁的習慣。所謂習慣,是指一個人多年來不會輕易改變的行爲方式。比如李成梁,他的習慣,是誰露頭就打誰,誰強大就滅誰,蒙古如此,葉赫部如此,哈達部也如此。然而這個習慣,在努爾哈赤的身上,失效了。
整整十年,努爾哈赤從一個弱小部落逐漸強大,統一了建州女真。對如此龐然大物,李成梁卻視而不見,而海西女真四分五裂,葉赫哈達部隻是剛剛冒泡,就被他一頓猛打,壓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