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四年(1570),永不落幕的兩廣叛亂再次開演了。在當年,這個地方是蠻荒之地,文盲普及率較高,不讀書自然不服管,不服管自然不納稅,不納稅自然是不行的。于是來來往往,雙方都喜歡用拳頭刀槍講話,每到逢年過節,不鬧騰一下,那就不正常了。
但這次鬧騰的動靜很大,兩廣全境都有叛亂,且叛軍有一定的戰鬥經驗,派了幾個人去都被打了回來,于是高拱一拍腦門:
“沒辦法了,派殷正茂去吧!”
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是當年傳奇科舉班的一員,和諸位名人同學相比,他沒有張居正的政務能力、王世貞的文采,更沒有楊繼盛的膽量,但他也有着屬于自己的專長——軍事。
他雖是文官出身,卻極具軍事才能,多次領兵出戰,從無敗績,被認爲是一代名将。按說他應該是最理想的人選,可爲什麽直到沒辦法才找他呢?
原因很簡單,他太貪。
這位兄弟雖說很有才能,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貪污犯,原先當地方官就吃農民賦稅,到軍隊後就吃士兵的軍饷。明代貪污不算什麽大事,但殷先生卻貪得天下皆知,貪得名聞全國,着實不易。
果然,任用殷正茂的消息一傳出,就如同往廁所裏丢了顆炸彈,分量十足。在大貪污犯殷正茂的面前,大臣們第一次消除了分歧和派系,異口同聲地表示絕對不行。
高拱卻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表示一定要用,每天朝廷裏都吵得天翻地覆,最後還是高學士水平高,隻用一句話,就讓所有的人都閉上了嘴:
“誰再反對殷正茂去兩廣,我就派誰去!”
這就不好玩了,殷正茂即刻光榮上任。
但他的親信、給事中陸樹德站了出來,勸告高拱,人你可以派去,但軍饷你要看緊,最好在戶部找個人随從前去,搞好财務審核制度,要内防家賊。
然而高拱說:
“不用派人,所有軍饷直接撥給殷正茂就是了。”
陸樹德急了:
“殷正茂必定貪污軍饷!”
“我知道。”高拱卻笑了笑,“那又如何?”
“我撥一百萬兩軍饷給殷正茂,他至少貪污一半,但以他的才能,足以平定叛亂,如果我派一個清廉的人去,或許他一兩也不貪,但是辦不成事,朝廷就要多加軍饷,這麽拖下去,幾百萬兩也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殷正茂不去,誰去?”
一切确如所料,殷正茂去後,僅僅幾個月就平息了叛亂,班師凱旋,當然了,軍饷他也沒少拿,如果不貪,那就不是殷正茂了。
但高拱還是賺了,說到底,這是個成本核算問題。
在高拱的正确指導下,潘季馴和殷正茂成爲了名噪一時的風雲人物,但和第三個人比起來,前面這二位就隻能算是小兒科了。因爲這位最後出場的壓軸主角解決了一個問題,一個連朱元璋都沒能解決的問題。
這個人的名字叫王崇古,時任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其實之前他曾經露過一面,在浙江時,他作爲俞大猷的副将出擊倭寇,獲得大勝。這之後他官運亨通,一直升到了現在的位置。
在當時的朝廷中,有三個人是言官們不怎麽敢惹的:楊博、譚綸以及這個王崇古。
所謂不敢惹,絕不是因爲官銜問題,越大的官罵得越起勁。此三人之所以能幸免,是因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殊身份——軍事文官。
在明代武将出身的人是很受歧視的,經常被人看作大老粗,而進士出身改行當武将的,就不同了。這類人既有文化,又會打仗,且由于長期在邊界砍人,性情比較剽悍,不守遊戲規則,你要是敢罵他,他沒準就敢拿刀砍你,看誰吃虧。
而這位王崇古除了喜歡領兵打仗外,還有後台。作爲嘉靖二十年(1541)的新科進士,他和高拱同學的關系很好。
于是他被委派了一個極爲重要的職務——宣大總督。
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哲學家王守仁曾在他的著作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大明雖大,最爲緊要之地四處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王守仁所講的四個地方,是指宣府、大同、薊州、遼東。它們是明代邊界最讓人頭疼,也最難防守的重要據點。
所以自明代中期後,它們被分爲兩個獨立軍區(宣大、薊遼),由朝廷直接管理,其指揮官爲總督,超越各級總兵,是明朝國防部長(兵部尚書)以下最高級别的軍事長官,隻有最富軍事經驗的将領才能擔當此任。
順便說一句,當時的薊遼總督是譚綸,而他手下的兩位總兵分别是薊州總兵戚繼光,以及遼東總兵李成梁。
看到這個豪華陣容,你就應該明白,王崇古同志找了個多麽光榮的工作。
躊躇滿志的王崇古前去赴任了,他做夢也想不到,一個天大的金元寶即将砸到他的頭上。
飛來橫财
就在王崇古上任的幾乎同一時刻,一個人從蒙古鞑靼的帳篷中走出,在黑夜中向故鄉投去了最後仇恨的一瞥,朝着另一個方向走去,那裏是敵人的營壘。
于是天明之時,邊關的明軍突然開始緊急戒備,并派出快馬,告知新上任的王崇古總督:橫财來了。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把漢那吉,是俺答的孫子。說起這位俺答兄,可謂是老朋友了,當年闖到北京城下,殺人放火好不威風,然而現在他的孫子竟然跑到敵人那邊,當了叛徒,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戀愛問題。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不久前,把漢那吉準備要娶媳婦了,而且這位未婚妻很漂亮,所以小夥子一天到晚都樂呵呵的。
可事情壞就壞在這個漂亮上。有一天,爺爺看見了這位孫媳婦,便當機立斷:把漢那吉你再娶一個吧,這個我就帶回家了。
順便講一下,據某些史料記載,這位孫媳婦也是俺答的外孫女,要這麽算起來,那俺答應該算是亂倫了,不過從這位仁兄以往幹過的種種“光輝事迹”來看,搞這麽一出倒也不出奇。
雖說當時沒有什麽婚姻法,鞑靼部落也不講究什麽三綱五常,但把漢那吉依然憤怒了:好不容易找了個老婆,竟然被老頭搶走了,真是豈有此理!
可這位老頭偏偏是他的爺爺,還是部落首領,自己一無兵,二無權,又能怎樣呢?
思前想後,他找到了一個報複的方法——投奔明朝。就算不能帶兵打回去,至少也能出一口惡氣。
于是事情便鬧到了這個份兒上,邊關守将撈到這麽個重量級人物,十分高興,馬上派快馬去向王崇古報喜。
可他等到的不是王崇古的誇獎,卻是一番嚴厲的訓話:自今日起,全軍收縮,準備迎戰!
此外還有一條特别的聲明:副将(副總兵級别)以上軍官一律不得外出作戰!
這是一條讓人莫名其妙的命令,軍官不去打仗,難道讓小兵指揮?
然而事實證明,王崇古同志做出了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
三天之後,俺答就來了,帶着他的全部家當——十幾萬蒙古騎兵。
但這一次他們似乎不是來搶東西的,在宣府附近轉悠了好幾天,不斷挑釁鬧事,但邊防軍牢記王崇古的教誨,打死也不出頭,偶爾隻派小股部隊出去轉轉。就這麽折騰了幾天,蒙古軍糧食吃光了,才抓了幾個小兵,隻能打道回府。
身爲一名長期從事搶劫工作的專業人士,俺答有着充分的綁票經驗,抓人、談判、收贖金一整套流程了如指掌,而現在自己的孫子成了敵人的人質,作爲該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他沒有去談判、籌集款項,而是直接選擇了最爲簡單的方式——綁票。
隻要能夠抓到對方的高級将領,拿人去交換,既方便操作,又節省成本。可惜的是,王崇古那是相當狡猾,不吃這一套。
俺答失望地走了,王崇古卻犯了愁,該怎麽處理這位把漢那吉呢?你把他留在這裏,俺答自然會來找麻煩,而這位仁兄除了身份特殊外,也沒啥特殊才能,每天你還要管飯,實在是個累贅。
大多數人建議:好歹也是個蒙古貴族,養在這裏費糧食,咱們把他剁了吧,也算是立個功。
也有人說,還是放了吧,省得他爺爺來鬧事。
面對激動的群衆,王崇古保持了冷靜,長期的官場經驗告訴他,如果不知道該怎麽辦,就去請示領導,領導總是英明的,即使不英明,至少也能負責任。
于是他上報了高拱,請領導批示處理意見。
高拱接到了報告,即刻找來了張居正,兩位老狐狸憑借多年朝廷打滾的經驗,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判斷:既不能殺,也不能放。
那該怎麽辦呢?在長時間思考之後,高拱眼睛一亮:
“我要用他,去交換一個人。”
高拱所說的那個人,叫做趙全。
明代是一個不缺漢奸的朝代,而在吳三桂之前,最爲可惡的漢奸非趙全兄莫屬。
在逃到鞑靼之前,趙全是明軍中的一員,估計是由于福利待遇之類的問題,他義無反顧地投奔了俺答,成爲了一名臭名昭著的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