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個人決定抛棄以往的成見,精誠合作,尚銘尋找汪直的罪證,而李孜省則串通萬安上書告狀,雙方各司其職,準備着最後的攻擊。
成化十七年(1481),機會來了。
這一年,鞑靼部落開始進攻邊境,朱見深接到消息十分不滿,立刻找汪直進見,直截了當地對他說:
“你自己惹出的麻煩,自己去解決!”
汪直大氣也不敢喘就連夜去了宣府,可當他到達那裏的時候,人家已經搶完東西走了。汪直便急忙向皇帝打報告,說這邊已經完事了,我準備回去。
朱見深同志回複:
那裏非常需要你,多待幾天吧。
尚銘和李孜省敏銳地感覺到,汪直快要完了,他們立刻按照計劃發動了最後攻勢。一時之間,彈劾滿天飛,原本優秀太監,先進模範突然變成了卑鄙小人,後進典型。朱見深立刻下令,關閉西廠,将汪直貶爲南京禦馬監。
出來時還風光無限的汪直灰溜溜地去了南京,沿途風餐露宿,以往笑臉相迎的地方官們此時早已不見了蹤影,汪直已經沒有别的野心,隻希望能夠安心到南京做個太監。
可是我國向來都有痛打落水狗的習慣,尚銘還嫌他不夠慘,又告了一狀,這下子汪直的南京禦馬監也做不成了,隻能當一個小小的奉禦,他又操起了當年剛進宮時候打掃衛生的工具,在上級太監的欺壓下,幹起了雜務。
成化初年進京成爲奉禦,成化十九年又被免爲奉禦,十餘年從默默無聞到權傾天下再到打回原型,一切如同夢幻一般。
明史沒有記載汪直這位風雲人物的死亡年份,這充分說明,此人已經不值一提。
汪直的離去,最爲高興的自然是尚銘了,東西監派終于可以統一了。可他沒有想到,下一個倒黴的人就輪到自己了。
要說仙派掌門李孜省也實在不夠朋友,當年彈劾汪直的時候,他就給尚銘準備了另外一份備用本,沒等過河,他已經準備拆橋了。
很快言官們就把矛頭對準了尚銘,紛紛上書彈劾他的罪行,于是尚銘掌門終于也被盟主大人廢了武功——去明孝陵掃地。
仙派和後派打倒了顯赫一時的監派,成爲了武林的主宰,當然了,這兩派也不是啥好東西,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但就在一片黑暗之中,光明的種子開始萌芽。
說來可笑,親自播下這種子的居然是李孜省,因爲正是拜他所賜,尚銘和汪直才被趕走,從而使得另一個人登上了掌門之位,這個人就是司禮監懷恩。
懷恩敏銳地抓住了時機,安排自己的親信陳準登上了東廠廠公的位置,全面掌握了監派的大權,小心地保護着光明的火種,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堅持到底
我一直認爲,好人和壞人是不能用職業以及讀書多少來概括的,飽讀詩書的大臣有很多壞人,而以文盲居多的太監裏也有很多好人,鄭和自不必說,而成化年間的懷恩也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他本來出生于官宦之家,衣食無憂,卻飛來橫禍,父親罷官,家被抄,他自己被送進宮内,強行安排做了宦官,最缺德的是,皇帝陛下竟然還要他感激涕零,賜了個叫“懷恩”的名字。
在這樣的境遇下成長起來的懷恩,如果盡幹壞事,那實在是不稀奇的,可怪就怪在,這位仁兄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在鬼哭狼嚎、妖風陣陣的成化年間,他和商辂努力支撐着大局。但懷恩要比商辂聰明得多,他早就看出了這黑暗時局的真正始作俑者不是梁芳,不是李孜省,甚至也不是萬貴妃,而是軟弱的朱見深。
因爲這亂七八糟的五派都是爲皇帝服務的,春派給他提供化學藥品,仙派爲他求神拜佛,監派爲他打探消息,後派照顧他的生活,混派拍他的馬屁。隻要朱見深還活着,這出醜劇将一直演下去。
所以當商辂心灰意冷,退休回家時,懷恩依然堅持了下來,因爲此時的他已經找到了破解這片黑幕的唯一方法——朱祐樘。
他曾與後宮的人們一起保守過那個秘密,也經常去看望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張敏說出實情的時候,他主動站了出來,爲此作證,他見證了朱祐樘的成長,并且堅信這個飽經苦難的少年一定能夠成爲他心目中的明君英主。
他最終沒有失望。
但此時,上天似乎認爲朱祐樘受的磨難還不夠,于是,它爲這個孩子安排了最後一次,也是最爲緻命的一次考驗。
事情是由一次談話開始的:
成化二十一年(1485),三月。
朱見深又一次來到後宮的内藏庫查看他的私房錢。由于忙于煉丹等重要工作,他已經很久沒有來過了,可當他打開庫門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
他立刻下令:
“把梁芳叫來!”
梁芳來了,朱見深沒有說話,隻是讓他自己往庫門裏看。
裏面空空如也。
十餘年之前,這裏還曾堆滿金銀财寶,一個質樸的小姑娘在這裏默默地工作。如今已經是人去樓空。
朱見深指着庫房,冷冷地說道:這些都是你花的吧。
按說盟主發怒了,梁掌門就應該低頭認罪了,可這位仁兄竟然回了一句:
“這些錢我可是拿去修宮殿祠堂,給皇上祈福了。”
花了錢還不認賬,把皇帝當冤大頭!
這下盟主大人火大了,氣得滿臉通紅,可他憋了半天,卻冒出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話:
“我不管你,将來自然有人跟你算賬!”
這句話大概類似現在小學生打架時候的常用語:你等着,我回家叫人來打你!
盟主混到這個份上,也真算是窩囊到了極點。
朱見深憤憤不平地走了,可是在梁芳的耳中,這句話的意思發生了變化:
“我管不了你,将來我的兒子會來對付你!”
好吧,既然這樣,就先解決你的兒子。
梁芳明白,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得到一個人的幫助,于是他跑到後宮,找到了萬貴妃。
自從十年前的那次失敗之後,萬貴妃已沉默了很久,但她對朱祐樘的仇恨卻一點也沒有消散,梁芳的建議又一次點燃了她複仇的火焰。更重要的是,她殺死了朱祐樘的母親,一旦朱祐樘登基,她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不能再等了,趁這個機會徹底打倒他吧,否則将來我們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年,她五十五歲,他三十八歲,朱祐樘十五歲。
雖然已經年過半百,萬貴妃的枕頭風依然風力強勁,在她的反複鼓吹下,朱見深終于下定了決心。
在做出決定的前夕,朱見深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定,他找到了懷恩,想找他商量一下執行問題。
“我想廢掉太子,你看怎麽做才好。”
跪在地上的懷恩聽見了這句話,卻沒有說話,隻是脫下了自己的帽子,向朱見深叩首。
朱見深等了很久,也沒有回音。
“爲什麽不說話?”
“請陛下殺了我吧。”一個低沉的聲音這樣回複。
“爲什麽?”朱見深驚訝了。
“因爲陛下的這道谕令,我不會遵從。”
“你不要命了嗎?”朱見深憤怒了。
懷恩擡起頭,大聲說道:
“今日我若不爲,陛下殺我,但我若爲之,将來天下人皆要殺我!”
“是以雖萬死,亦不爲。”
朱見深驚呆了,這個平日恭恭敬敬的老太監竟然來了這麽一手,他以更爲兇狠的眼神盯着懷恩,卻發現毫無效果。懷恩那平靜的眼神沒有絲毫的慌亂。
朱見深突然發現,雖然他是皇帝,主宰着千萬人的生死,卻戰勝不了眼前的這個人。
一個人要是不怕死,也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了。
他萬般無奈之下,隻好對懷恩說:
“這裏不用你了,回中都守靈吧!”
所謂中都,就是老朱的老家鳳陽,當時已經比較荒涼了。懷恩絲毫不動聲色,也沒有求饒,隻是磕了個頭,謝恩之後飄然而去,隻留下了無計可施的朱見深。
但是懷恩的執著并沒有能夠打動朱見深,在萬貴妃的不斷鼓吹下,他仍然決定廢掉太子。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真算是無計可施了,朱祐樘先生唯一能做的也隻能是對天大呼一句:
“天要亡我!”
沒準他還真的喊過,因爲不久之後,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進來摻和了一把。
成化二十一年(1485),四月泰山地震。
古代雖然沒有地震局普及科學知識,但地震也算是司空見慣的常事了,沒有啥稀奇的,可這次地震實在不一般。
要知道,這次地震的可是泰山,那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秦皇漢武才夠資格上去,光武帝同志鬥膽上去了一次,還被人罵了幾句。朱元璋一窮二白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沒敢去幹這項工作。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座山有着重要的政治意義。
朱見深有點慌,他立刻派人去算卦,看看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結果那位算卦的鼓搗了半天,得出了一個結論:
“應在東宮。”
這意思就是,泰山之所以地震,是因爲東宮不穩,老天爺發怒了。
朱見深一聽這話,馬上停止了他的行動,他還打算長生不老呢,老婆可以得罪,老天爺不能得罪。
就這樣,朱祐樘在上天的幫助下,邁過了最後一道難關。
但此時的朝政之黑暗,已經伸手不見五指。朱見深雖不廢太子,也不怎麽管理朝政了,梁芳肆無忌憚地貪污受賄,李孜省肆無忌憚地安插親信,混亂朝綱,萬安則是肆無忌憚地混日子。
五大派失去了所有的管制,開始了任意妄爲地瘋狂,但這一切不過是黎明前的最後黑暗,因爲光明即将到來。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朱見深終于遭受了他一生中的最大打擊,萬貴妃在後宮去世了。
這個陪伴了他三十八年的女人終于離開了,無論風吹雨打,她始終守護在這個人的旁邊,看着他從兩歲的孩童成長爲四十歲的中年人,從未間斷,也從未背叛。
“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陪伴着你。”
整整三十八年,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她并不是什麽十惡不赦的壞人,隻是嫉妒的火焰徹底地毀滅了她的理智,對她而言,朱見深已成爲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能容忍任何人把他搶走。
卑劣、殘忍、惡毒不是她的本性,卻是她必須付出的代價——爲了她的愛情。
朱見深徹底崩潰了,幾十年過去了,春藥、仙丹早已毀壞了他的身體,萬貴妃的死卻更爲緻命地摧毀了他的精神,他登上了皇位,成爲了統治帝國的皇帝,但他的心靈仍然屬于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孤獨無助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顧。
謝幕的時候終于到了,你雖然先走一步,但你不會寂寞太久的,很快我就會來陪伴你。幾十年後宮的你争我奪,其實你并不明白,即使你沒有孩子,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皇位和權勢對我而言并不重要,我也不感興趣,我所要的隻是你的陪伴,僅此而已。
結束吧,讓一切都回到事情的起點。在那個時候,那個地方,隻有你和我。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朱見深病倒,十日後,不治而亡,年四十一。
朱見深是一個奇特的皇帝,在他統治下的帝國妖邪橫行,昏暗無比,但他本人卻并不殘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溫和,能夠明白事理,辨别忠奸,出現如此怪狀,隻因爲他有着一個緻命的缺點:軟弱。
他不處罰貪污他錢财的小人,也不責罵痛斥他的大臣,因爲他畏懼權力,畏懼懲罰,畏懼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他隻是一個想安安靜靜過日子的人。
他應該做一個老老實實的農夫,或者是本分的小生意人,被迫選擇皇帝這個職業,對他來說,實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
朱見深不是一個好皇帝,也不是一個好人,他是一個懦弱的人,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