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他派出的使臣名叫皮勒馬尼哈馬(這個名字很有特點),但估計也先本人對這次出訪也不抱多大希望,因爲這已經是第六批使臣了,指望外交奇迹出現,似乎也不太現實。
可偏偏就是這位名字很有特點的仁兄促成了一位關鍵人物的出場,并最終将朱祁鎮送了回來。
奇迹的開始
皮勒馬尼哈馬受命來到了京城,可他到這裏才發現,根本就沒有人把他當回事,草草找了個招待所安排他住下後,就沒人管他了,别說皇帝、尚書接見,給事中也沒看到一個。
皮勒馬尼哈馬心裏發慌,他雖然讀書不多,倒也有幾分見識,明白這樣下去回去交不了差,苦思冥想之下,竟然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上訪。
這位先生在無人推薦的情況下,自己找到辦事的衙門,表示要找禮部尚書胡濙。禮部的辦事官員看到這位瓦剌人士,倒也不敢怠慢,便向領導報告了此事,最後胡濙終于得知此事,感覺鬧得太不像話,便立刻去見朱祁钰,希望再派一個使臣出使瓦剌。
朱祁钰給他的答複是,等李實回來再說。
此時,從土木堡逃回的知事袁敏上書,自告奮勇要帶衣服和生活必需品去瓦剌監獄探望朱祁鎮(攜書及服禦物,問安塞外)。
朱祁钰表揚了他的想法,然後不再理睬。
李實回來了,告知了也先想要退還人質的想法和要求,朱祁钰耐心聽完,慰問了李實,還是不再理睬。
王直等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堅持要求再派使者。朱祁钰無奈之下隻好同意,便随意指派了一個官員充當大明使臣出使。
胡濙表示,太上皇在外缺衣少食,希望能夠讓使者帶去一點,免得他受苦。朱祁钰表示他的意見很好,但仍然不再理睬。
朱祁钰非但不理睬這些人,連這批使臣的基本費用都不給足,甚至連給也先的禮物也少得可憐,而朱祁鎮所需要的食物衣服更是分毫沒有。在朱祁钰看來,讓也先勃然大怒殺死自己的哥哥或是讓哥哥活活餓死凍死,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朱祁钰還故伎重演,又給了這個所謂使團一封國書,當然和上次一樣,這封國書也壓根沒提接朱祁鎮回來的事情。
做兄弟做到這個份兒上,也真是夠意思。
朱祁钰用他的行爲告訴了我們一個權力世界的常識:
兄弟情分,狗屁不如。
一個見面禮少得可憐、連路費都不充裕的使團,一個被随意指派的官員,帶着一封莫名其妙的國書,向着瓦剌出發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似乎又是一場鬧劇。
可是奇迹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朱祁钰爲使團的出訪設置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障礙,不給錢,不給禮物,甚至不給一個正當的出使名義,這些障礙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成爲此次出訪失敗的重要原因。
但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往往隻要有一個成功的因素就足夠了。
而在這個使團中,就存在着這樣一個成功的因素。雖然隻有一個,但卻是決定成敗、創造奇迹的關鍵。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最爲重要的因素竟然是朱祁钰自己造就的,因爲成功的關鍵就是那位被他随意指派出使的官員。
這位官員的名字叫做楊善,時任都察院右都禦史。他雖然是個二品官,卻并不起眼,算不上什麽人物,這也正是朱祁钰挑選他去的原因之一。可惜朱祁钰并不知道,這位楊善先生是一個身懷絕技的人,而他的這項絕技即使在整個明代曆史中所有同類型的人裏也可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
楊善的這項絕技,就是說話。
明代最佳辯手登場
戰國時候,張儀遊說各國,希望找個官做,卻被打得遍體鱗傷,他的妻子心疼地對他說,爲什麽要出去找官做,現在得到教訓了吧。
張儀卻問了她一個問題:“我的舌頭還在嗎?”
他的妻子回答,當然還在。
“隻要舌頭還在,還能說話,就有辦法。”
楊善就是一個隻要舌頭還在,還能說話,就有辦法的人。
楊善,大興縣人(今屬北京市),此人出身極爲特别,他官居二品,但我查了一下他的履曆,才驚奇地發現,這位二品大員非但不是庶吉士(由前三甲科進士中選出的精英),甚至連進士都不是!這在整個明朝三百年曆史中都極爲罕見。
明代是一個注重學曆的年代,要想在朝廷中混到一官半職,至少要考上舉人,而想做大官,就非進士不可,所謂“身非進士,不能入閣”。在當時的三級考試制度中,如果說進士是大學畢業,舉人是高中畢業,那麽楊善先生的學曆隻能寫上初中畢業,因爲他隻是一個秀才。
所謂秀才,也就算個鄉村知識分子,根本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在假文憑尚未普及的當時,楊善是怎麽混到二品大員的呢?
看過他的升遷經曆就會發現,他能走到這一步,并沒有半分僥幸。
建文元年(1399)十月,李景隆率大軍進攻北平,也就在此時,年輕的秀才楊善參加了燕王的軍隊,不過他并沒有立過戰功,而是專門負責禮儀方面的工作。
楊善是一個合格的禮官,他幹得很不錯,但由于他的學曆低,當與他同期爲官的人都紛紛高升之際,他卻還在苦苦地熬資格,博升遷。
就這樣苦苦地熬了三十多年,他才升到了鴻胪寺卿(三品),實在很不容易。宦途上的坎坷,使得他曆經磨砺,爲人圓滑,學會了一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他算得上是個人精,無論政治局勢如何複雜,都能做到左右逢源,不管是三楊執政還是王振掌權,這位仁兄一直穩如泰山,誰也動不了他。
有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的這種處世方式,羞于和他交往,但他卻我行我素,到了正統年間,他已升任禮部侍郎。
不久之後,正統十四年的遠征開始了,此時已經六十多歲的楊善也随軍出征。要說他還真不是一般的厲害,戰亂之際,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無數年輕且身體強壯的大臣喪命其間,而他這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竟然還逃了回來,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早上堅持跑步鍛煉的結果,着實讓人歎服。
之後他調任都察院,被任命爲右都禦史,并充當使臣出使瓦剌。
楊善不像李實那麽天真,他很清楚隐藏在出使背後的玄機,也明白朱祁钰根本就不想讓他的哥哥回來,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預想,這個所謂的大明使團一沒錢,二沒物,甚至連個出使的具體說法都沒有。
沒有人支持,也沒有人看好,在大家的眼中,這又是一次勞而無功的長途旅行。
但楊善還是滿懷信心地上路了,他決心創造奇迹,即使什麽都沒有,他也要把朱祁鎮帶回來。
憑什麽?
就憑他的那張嘴。
牛是吹出來的
楊善帶領着使團來到了瓦剌的營地,見到了也先派來迎接他的使者,可就在爲他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楊善經曆了第一次嚴峻的考驗。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之前派出的使者受到太多的輕慢,也先對這個楊善并沒有多大好感,所以在他的授意下,宴會之上,接待人員突然以傲慢的語氣問了楊善一個極爲讓人難堪的問題:
“土木之戰,你們的軍隊怎麽這麽不經打?”
正在埋頭大吃的楊善聽見了這個故意找麻煩的問題,他擡起頭,直視對方那挑釁的眼神,開始了緊張的思索。
爲了處理好這一複雜局面,既不丢面子維護國格,又不跟對方鬧翻,楊善決定吹一個牛,雖然他之前可能吹過很多牛,但這次吹牛我認爲是最完美的。
楊善突然愁眉苦臉起來,他歎了口氣,說道:“有些事情我原本不想說的,但到現在這個時候,還是告訴你們吧。”
這句話說得對方一愣,連忙追問原因。
楊善這才看似很不情願地接着說了下去:“土木之戰時,我們的主力部隊不在京城,全部出征了(壯者悉數南征)。王振率軍輕敵而入,才會失敗。現在南征的部隊已經全部回來了,有二十萬人啊。再加上新練的三十萬軍隊,全部經過嚴格的訓練,随時可以作戰!”
聽完這番話,也先使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可他們萬想不到,下面他們聽到的話将更爲聳人聽聞,因爲楊善先生吹牛的高潮部分即将到來。
六十多歲的楊善此時擺出了老奶奶給小孫子講鬼故事的架勢,繪聲繪色地爲瓦剌人描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
“我們在邊界埋伏了很多火槍和帶毒的弓弩,你們被打中就必死無疑(百步外洞人馬腹立死),而且我們還在交通要道上安放了很多鐵錐(隐鐵錐三尺),你們的馬蹄會被刺穿,根本無法行動。”
估計楊善還是一個擅長編恐怖故事的人,他最後還煞有其事地對臉都吓得發白的瓦剌人說:“實話告訴你們,每天夜裏你們睡覺的時候,我們派了很多刺客窺視你們的營帳,來無影去無蹤,你們還不知道吧!”
就這樣,楊善終于結束了他的牛皮,微笑着擡起頭,看着對面那些吓得目瞪口呆的瓦剌人。
可光吓人是沒有意義的,于是楊善繼續他的表演。
他臉色突變,換上了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發出了一聲歎息:
“唉,可惜這些都沒用了。”
瓦剌人剛剛被這位仁兄那詭異可怕的語氣吓得不行,突然又看他态度轉溫,搞不懂他玩兒什麽花樣,便追問他爲什麽。
楊善這才說出了他最終的用意:
“我們已經講和,彼此之間就像兄弟一樣,怎麽還用得上這些!”
瓦剌人笑了,他們終于不用擔心那些火槍、鐵錐和刺客了,雖然這些東西并不存在。
楊善也笑了,因爲他又成功地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結束了這場飯局上的較量後,楊善動身去見也先,在那裏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場真正的考驗。
最後的考驗
楊善終于來到了也先的面前,他明白,最後的時刻到了。他沒有豐厚的禮物,也沒有體面的國書,但他要讓眼前的這個一代枭雄心甘情願地與自己和談,并且免費(他也沒錢給)把朱祁鎮交給自己。
他要實現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要征服也先這個雄才大略的征服者,而他唯一的武器就是他的智慧。
果然,談話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因爲也先發火了。
也先之所以憤怒,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開戰以來,他吃了不少虧,此刻他抖擻精神,采用先發制人的策略,向楊善提出了一連串的責難。
“爲什麽你們降低馬的價格(削我馬價)?”
“爲什麽你們賣給我們的布匹都是劣等貨(帛多剪裂)?”
“爲什麽我們的使者經常被你們扣留(使人往多不歸)?”
“爲什麽你們要降低每年給我們的封賞(減歲賜)?”
問完之後,也先殺氣騰騰地看着楊善,等待着他的回答。
雖然也先的态度咄咄逼人,但他提出的這些問題也确實都是事實,而楊善作爲一個隻管禮儀的官員,這些國家大政根本就沒他的份兒,更不用說對外發言了。
但是現在他必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