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逃跑派中,有一個人叫做徐珵。
此時的徐珵正躍躍欲試,他将在第二天提出自己南遷的建議,而且他很有自信,自己的建議一定能夠得到皇帝的認可。
因爲他有充分的理論依據。
第二天到來了。
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
大明王朝的國運就在這一天被決定。
早上,朝會正式開始,由暫代皇帝執政的朱祁钰主持。
這是大明王朝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朝會,會議的主題是如何處理眼前的諸多問題,而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逃還是戰。
逃就會丢掉半壁江山,戰則可能玉石俱焚。
朱祁钰初掌大權,十分緊張,他迫切地等待着群臣提出建議。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大出他的意料。
這些文武百官們上朝之後,竟然什麽也不說,隻是号啕大哭,整個朝廷哭成一片。
搞得朱祁钰手足無措,呆若木雞。
其實這也容易理解,這些大臣們都有同事親屬在這次戰亂中死去,而且好好的一個國家搞到如此地步,實在也讓人心寒,多日的痛苦終于在朝會上得以發洩,算是哭了個痛快。
于是,這場關鍵朝會以痛哭拉開了序幕。
哭了一陣之後,大臣們漸漸恢複了理智,畢竟傷心總是難免的,活着的人還要應付眼前的難題。目前最關鍵的就是讨論朝廷是走還是留的問題。
徐珵首先發言,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因爲從他後來的表現來看,在他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永遠是自己的榮華富貴。
徐珵大聲說道:“我夜觀天象,對照曆數,發現如今天命已去,隻有南遷才可以避過此難。”
這似乎是算命先生的說法,在座的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不是三歲小孩,徐珵怎麽會愚蠢到把所謂天象當成理論依據呢?他的這套理論又能說服誰呢,不是自取其辱嗎?
可是奇怪的是,徐珵本人卻洋洋得意,認定大家都會相信他。他到底憑什麽如此自信呢?
這其中還是有原因的。
徐珵,吳縣人(今蘇州,姚廣孝的同鄉),宣德八年(1433)考中進士,正統十二年(1447)任侍講學士。大家知道,所謂侍講學士是個翰林官,如果不是博學之士是當不了的。而翰林院裏往往書呆子多,每天隻是不停地讀聖人之言,四書五經,可是這位徐珵卻是工作休閑兩不誤,除了經學、理學外,他還有自己的個人愛好——陰陽術數之學。
前面提到過,所謂陰陽術數之學範圍很廣,包括天文、地理、兵法、算命等,可以說,這門學問如果鑽研透了,倒也确實能出人才。著名的陰謀家姚廣孝就是研究這個的,不過徐珵和姚廣孝有所不同,姚先生研究的主要是前面三項(天文地理兵法),徐珵卻偏偏挑了第四項(算命)。
算命這玩意兒可謂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具體準不準我們不好說,但隻要人類對未知的恐懼仍舊存在,它就會不斷延續下去。
徐珵就是一個有志于研究算命的人,他經常主動給人家算,雖說他不收錢,隻是憑興趣義務勞動,不過他經常算不準,所以人們也不大信他。
似乎上天想要挽救他的算命名聲,在不久之後,這位失敗的算命業餘愛好者卻對當時的一件重要事件作出了準确的判斷。
這件事情就是土木堡之敗。
在明英宗親征前,他夜觀天象,大驚失色,跑回家對老婆說:“我觀天象,此戰必敗,到時瓦剌軍隊攻來就來不及了。你趕緊回老家躲躲吧。”
可是徐先生的算命水平連他的老婆都不相信,對他的這一忠告,人們隻是笑笑而已。
所以當土木堡之敗的消息傳來後,徐珵除了對自己的将來命運的擔憂之外,還有幾分高興。
“都不信我,現在信了吧!”
這件事情最終也挽救了他的算命威望,所以此刻他才能夠如此有底氣地說出那一番話。
讓我們看看現在的大明王朝的五個關鍵詞:
軍隊慘敗 皇帝被俘 京城空虛 人心惶惶 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國之象。
這一幕似乎似曾相識,不錯,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發生過極其相似的情況。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盤踞北方的金兵對北宋發動進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軍渡過黃河。宋欽宗驚慌失措,不知該怎麽辦,而大臣們全無戰意,紛紛主張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十二月初二,宋欽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顔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欽宗和趙氏皇子後妃、宮女四百餘人及其掠奪的大量金銀财寶回朝,北宋滅亡。
如果對照一下,就會發現,相隔三百多年的兩個朝代,境況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敗不久,都是京城空虛,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論甚嚣塵上。而且此時的大明境況更爲不利,因爲他們的皇帝已經落在了敵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終沒有淪落到和北宋一樣的下場,因爲和當年的北宋相比,此時的大明多了一個人,多了一聲怒吼: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發言者,兵部侍郎于謙。
于謙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國送走了它的締造者——朱元璋,這對于帝國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錢塘縣(現屬杭州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誕生了一個帝國未來的拯救者。這自然就是我們的主角于謙。
由于家庭環境不錯,于謙有着自己的書齋,他就在這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與當時的所有讀書人一樣,于謙也是從四書五經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的。
說老實話,像四書五經這種東西是很容易培養出書呆子的,但于謙似乎是個例外。他十分上進,讀書用功刻苦,卻從不拘泥于書本上的東西,除了學習考試内容,他還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如兵法等)。曆史告訴我們,喜歡看課外書的孩子将來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現在的追星族一樣,于謙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這位偶像的畫像挂在自己的書齋裏(此舉比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讀書的先生發現他經常看那幅畫像,便好奇地問他爲什麽這樣做。
于謙聞言,立刻正色回答:“将來我要做像他那樣的人!”
畫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謙還在書齋中寫下了兩句話作爲對文天祥的贊詞:
殉國忘身,舍生取義;
甯正而斃,不苟而全!
在我看來,這正是少年于謙對自己未來一生的行爲舉止的承諾。
三十餘年後,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
永樂十九年(1421),于謙二十三歲,此時的他已經鄉試中舉,即将赴京趕考。
他将從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鄉的故土,前往風雲際會、氣象萬千的北京。
前路艱險,但于謙卻毫無怯意,他明白,一個更爲寬廣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實現平生抱負的時候到了。
于謙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遙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詩,踏上征途。
拔劍舞中庭,
浩歌振林巒!
丈夫意如此,
不學腐儒酸!
于謙,天下是廣闊的,就此開始你波瀾壯闊的一生吧!
清風
在京城的這次會試中,于謙順利考中進士,并最終被任命爲禦史。在之後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亂中,于謙以其洪亮的聲音、嚴厲的詞句、深厚的罵功狠狠地教訓了這位極其失敗的藩王,并給明宣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此,于謙走上了青雲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謙爲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撫山西、河南等地。這一年,于謙隻有三十二歲。
年僅三十二歲,卻已經位居正三品,副部級,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于謙也成了他同年們羨慕的對象。
這當然與朝中有人賞識他是分不開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