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辛苦經營下,明帝國的文治武功達到了最高峰,國家繁榮昌盛、百業興旺的景象又一次在中國大地上呈現。這固然是朱棣的成就,但究其根本還是朱元璋時代打下的良好基礎在起作用,因爲朱元璋就如同一個盡職的管家婆,早已爲自己的子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讓他們去照着執行。
事實上,朱棣時代奉行的仍然是他父親的那一套系統,但朱棣本人在此基礎上也有着自己的發明創造,下面我們将介紹朱棣統治時期出現的幾個新機構,這些機構對之後的明代曆史有着極爲深遠的影響,而且這些也确實可以算得上是朱棣辛苦勞動的結果,是超越前人的發明創造,值得一提。
我們先從最重要的一個說起。
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構,是由朱棣本人設立的。但這個新機構的設立者朱棣做夢也不會想到,幾十年之後,它會成長爲一個可怕的龐然大物,龐大到足以威脅皇帝的地位和權力。
這個機構就是内閣。
永樂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終于無法忍受下去了。他總算領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自己縱然全力以赴沒日沒夜地幹工作,還是很難完成。在這種情況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爲殿閣大學士,參與機務。
這七個人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閣,自此之後,朱棣但凡戰争、用人甚至立太子這樣的事情都要與這七個人讨論方作決定,其職權責任不可謂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内閣成員的官職卻隻有五品,遠遠低于尚書、侍郎等中央官員,這也是朱棣精心設置的,他對内閣也存有一定戒心,爲防止這七個人權勢過大,他特意降低了這些所謂閣員的品銜,他似乎認爲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控制内閣。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錯了。
誰也料不到這個當初絲毫不起眼的小機構最終竟然會成爲明帝國統治的中樞,當年官位僅五品的閣臣成爲了百官的首領,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機構的生命力竟然會比明朝這個朝代更長!
它已經由一個機構變成了一種制度,在此之後的五百餘年一直延續下去,成爲中國封建政治制度中極爲重要的部分。
在我們之後的叙述中,這個機構将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文章中,無數忠臣、奸臣、亂臣都将在這個舞台上表現他們的一生。
内閣固然重要,但下一個機構的知名度卻要遠遠的大于它,這個朱棣出于特殊目的建立的部門幾百年來都籠罩着神秘色彩,它的名字也經常和罪惡、陰謀糾纏在一起。
這個部門的名字叫東廠。
我們前面曾提到過錦衣衛這個特務部門,雖然此部門一度被朱元璋廢除,但朱棣登基後不久便恢複了該部門的建制,原因很簡單,朱棣需要特務。
像朱棣這樣靠造反上台的人,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卻是很虛的,自己搞陰謀的人必然總是認爲别人也在搞陰謀,爲了更加有效地監視百官,他重新起用了錦衣衛。
但不久之後,朱棣就感覺到錦衣衛也不太好用,畢竟這些人都是良民出身,和百官交往也很密,而朱棣本着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科學精神,認定這些人也不可靠。
這下就難辦了,特務還不可靠,誰可靠呢?
宦官
宦官最可靠,雖然這些家夥沒文化,身體還有殘疾(特等),大部分還有點變态心理(可以理解),但畢竟曾經幫助我篡位,一直在我身邊,所以信任他們是沒錯的。
就這麽定了,設立一個由宦官主管的機構,向我一個人負責,負責刺探情報,有事直接向我彙報請示,辦公地點就設在東安門吧,這樣調動也方便點。
至于名字,既然總部在東安門,就叫東廠吧。
永樂十八年(1420),朱棣設置東廠,這個明代最大的特務機構就此登上曆史舞台,其權力之大、作惡之多、名聲之臭實在罕有匹敵。
由于其機構位于東安門,所以被命名爲東廠,家住北京的朋友有興趣可以去原址看看,具體地址是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北部,名字還叫東廠胡同。
東廠設立之初便十分有氣派,主要反映在東廠的關防印上。别的部門官印隻是簡單寫明部門名稱而已,東廠的關防印卻大不相同,具體說來是十四個大字:“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關防”。雖然語法不一定通暢,卻十分有派頭,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印記還兼具一定的防僞作用,畢竟街頭私刻公章的小販要刻這麽多的字花費的力氣會更多,收費也更貴。
最初東廠隻負責偵查、抓人,并沒有審判的權力,抓獲人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後來,爲了方便搞冤假錯案,本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精神,東廠充分發揮積極性,也開辦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設置有千戶、百戶、掌班、領班、司房等職務,但具體幹活的是役長和番役,他們職責很廣,什麽都管,什麽都看,朝廷會審案件,東廠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個衙門上班,東廠派出人員坐班,六部的各種文件,東廠要派人查看;這還不算,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人還負責市場調查,連今天菜市場白菜蘿蔔多少錢一斤,都要記錄在案。
這些無孔不入的人不但監視百官,連他們的同行錦衣衛也監視,可見其權力之大。
能統率這麽大的機構,擁有如此大的權力,東廠首領也就成爲了人人稱羨的職業,但這個職業有一個先天性的限制條件:必須是宦官(有得必有失啊)。
東廠的首領稱爲東廠掌印太監,是宦官中的第二号人物。
第一号人物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些東廠的特務在刺探情報、魚肉百姓之餘,也有着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條,在東廠的府衙大廳旁邊,設置了一座小廳,專門用于供奉這位偶像。
相信大家也絕對不會想到,這位擁有大量東廠崇拜者的偶像竟然是——嶽飛。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東廠人員還在東廠大堂前建造了一座牌坊,寫上了自己的座右銘——百世流芳。
百世流芳相信他們是做不到了,遺臭萬年倒是很有可能,而可憐的嶽飛如果知道還有這樣一群人把他當成偶像,隻怕也是高興不起來的。
這裏也要特地說明,請大家不要相信《新龍門客棧》中的所謂絕頂太監高手之類的鬼話,現實中的東廠太監手邊也沒有什麽葵花寶典,抓人逞兇等大部分的具體事情都是由東廠太監手下的那些正常人幹的。
自從這個機構成立後,不光是朝廷百官倒黴,連錦衣衛也跟着郁悶,因爲他們原本就是特務,東廠的人卻成了監視特務的特務,錦衣衛的地位大受影響。
在東廠成立之前,錦衣衛也算是個有前途的職業,許多“有志青年”出于各種目的,紛紛投身于明朝的特務事業,但東廠機構出現後,其勢頭就蓋過了錦衣衛,搶了錦衣衛的風頭。
原因也很簡單,東廠是直接向皇帝負責的,而且其首領東廠掌印太監是皇帝身邊的人,與皇帝的關系不一般,也不是錦衣衛的首領錦衣衛指揮使能夠相比的。
所以在之後的明代曆史發展中,原本是平級的錦衣衛和東廠逐漸變成了上下級關系,有些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掌印太監甚至要下跪叩頭。
不過事情總有例外,在明代的特務曆史中,有一位錦衣衛指揮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第一次壓倒了東廠,這位指揮使十分厲害,在他任指揮使的時期内,錦衣衛的威名和權力要遠遠大于東廠,可見事在人爲。
這位堪稱明代最強錦衣衛的人是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在他的那個時代有着強大的勢力和深遠的政治影響,我們将在以後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他的一生。
最後一個介紹的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一個稱謂——巡撫。
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并不陌生,這個名稱最初出現在永樂年間,也算是朱棣的發明創造吧,實際上,那個時候的巡撫和之後的巡撫并不是一回事。
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朱元璋時期廢除了中書省,設置布政使司,最高長官爲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務,地位相當于我們今天的省長。本來布政使管事也算正常,但朱元璋有一個嗜好——分權,他絕不放心把一省的所有大權都交給一個人,于是他還另外設置了兩個部門,分管司法和軍事。
這兩個部門分别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最高長官爲按察使和都指揮使。
老朱搞這麽一手,無非是爲了便于控制各省事務,防止地方坐大,本意不壞,但後來的事情發展又出乎了他的意料,這是因爲他的這一舉動正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
三個和尚沒水喝。
雖然這三位長官的職權并不相同,布政使管民政、财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揮使管軍事,但大家都在省城辦公,擡頭不見低頭見,關系處得不好,也是很麻煩的,平日裏三家誰也不服誰,太平時期還好辦,萬一要有個洪災旱災之類天災,如果沒有統一調配,是很麻煩的,特别當時還經常出現農民起義這種群衆性的活動,沒有一個總指揮來管事,沒準兒農民軍打進官衙時,這三位大人還在争論誰當老大。
爲了處理這三個和尚的問題,中央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由中央派人下去管理全省事務,這個類似中央特派員的人就叫巡撫。
要說明的是,中央可不是随便派個人下來當巡撫的,在論資排輩十分嚴重的中國,能被派下來管事的都不是等閑之輩,一般來說,這些巡撫都是各部的侍郎(副部級)。
與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在永樂時期,中央官員序列中實際上并沒有巡撫這個官名,所謂的巡撫不過是個臨時的官職,中央的本意是派個人下去管事,事情辦完了你就回來,繼續幹你的副部級。
可是天不遂人願,中央大員下到地方,小事容易辦,要是遇到民族紛争問題和農民造反這些大事,就不是一年半年能回來的了。要遇到這種事情,巡撫可就麻煩了,東跑西跑,一忙就是大半年,這裏解決了那裏又鬧,逢年過節的,民工都能回家過年,而有些焦頭爛額的巡撫卻幾年回不了家。
本來隻是個臨時差事,卻經常是一去不返,巡撫也有老婆孩子,也有夫妻分居,子女入學這些問題,長期挂在外面也實在苦了這些大人,中央也麻煩,往往是這個剛巡回來,又有彙報何處出事,地方處理不了,需要再派。周而複始,也影響中央人員調配,于是,在後來的曆史發展中,巡撫逐漸由臨時特派員變成了固定特派員,人還算是中央的人,但具體辦公都在地方,也不用一年跑幾趟了。
既然說到巡撫,我們就不得不說與之相關的兩個官職。
巡撫雖然是大官,卻并非最大的地方官員,事實上,比巡撫大的還有兩級,這兩級官員才真正稱得上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明朝政府确定了巡撫制度後,又出現了新的難題,因爲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們經常會變換地點,也就是所謂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算是遊擊戰的一種,山東的往河北跑,湖北的往湖南跑,遇到這種情況,巡撫們就犯難了。比如浙江巡撫帶着兵追着起義軍跑,眼看就要追上,結果這些人跑到了福建,浙江巡撫地形不熟,也不方便跑到人家地盤裏面去,就會要求福建巡撫或是都指揮使司配合,如果關系好也就罷了,算是幫你個忙。關系不好的那就麻煩了,人家可以把眼一擡:“你何許人也,貴姓?憑什麽聽你指揮?”
爲了處理這種情況,中央隻得再派出更高級别的官員(一般是尚書,正部級),到地方去處理事務,專門管巡撫。這些人就是所謂的總督。
總督一般管兩個省或是一個大省(如四川總督隻管四川),可以對巡撫發令。
按說事情到這裏就算解決了,可是政策實在跟不上形勢,到了明朝後期,如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猛人出來後,遊擊隊變成了正規軍,排場是相當的大,人家手下幾十萬人,根本不把你小小的巡撫、總督放在眼裏,正規軍不小打小鬧,要打就打省會城市,一鬧就幾個省,總督也管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地方官出場了,疲于應付的明朝政府最後隻得又創造出一個新官名——督師。這個官專門管總督,農民軍鬧到哪裏,他就管到哪裏,當然了,這種最高級别的地方官一般都是由中央最高文官大學士兼任的。
以上三種機構或官職都是在永樂時期由朱棣首創的,其作用有好有壞,我們在這裏介紹它們,是因爲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還要經常和他們打交道,所以在這裏必須先打個底。
與這些制度機構相比,朱棣還給他的子孫後代留下了一樣更加珍貴的寶物,也正是這件寶物不但開創了永樂盛世,還在朱棣死後,将這種繁榮富強的局面維持下去。
這件寶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樣,都是中國曆史上十分有作爲的英明君主,但綜合來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個方面都差一個層次,除了一點之外。
這一點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朱元璋給他的孫子留下的那三個人,事實證明這三個人是名副其實的書呆子,作用極其有限,朱棣也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三個人,這三個人卻與之前的齊、黃大不相同。
他們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于他們三個人都姓楊,所以史稱“三楊”。
他們是那個時代最爲優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長,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計,曆經四朝而不倒,堪稱奇人,下面我們就逐個介紹他們的傳奇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