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産生一個疑問,那就是怎樣才能獲得其他國家及其人民的尊重,在世界上風光自豪一把,其實答案很簡單——國家強大。
明朝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自元朝中期國力衰落以後,原先那威風凜凜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就已經成了一副空架子,元朝皇帝成了名義上的統治者,很多國家再也不來朝貢,甚至斷絕了聯系。
生了病的老虎非但不是老虎,連貓都不如。
而自從朱元璋接受這個爛攤子後,勵精圖治,努力發展生産,國力漸漸強盛,而等到朱棣繼位,大明帝國更是扶搖直上,威名遠播。
于是那些已經“失蹤”很久的各國使臣們又紛紛出現,進貢的進貢,朝拜的朝拜。不過你可千萬别把這些表面上的禮儀當真,要知道,他們進貢、朝拜後,是有回報的,即所謂的“錦绮、紗羅、金銀、細軟之物賜之”,要是國家不強盛,沒有錢,你看他還來不來拜你?
之前我們說過,洪武年間,朝鮮成了明朝的屬國,自此之後,朝鮮國凡冊立太子、國王登基必先告知明朝皇帝,并獲得皇帝的許可和正式冊封,方可生效。永樂元年,新任國王李芳遠即派遣使臣到中國朝貢,此慣例之後二百餘年一直未變。
而鄭和下西洋後,許多東南亞國家也紛紛前來朝貢,不過其中某些國家的朝貢方式十分特别。
按說朝貢隻要派個大臣充當使者來就行了,但某些國家的使臣竟然就是他們的國王!
據統計,僅在永樂年間,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東南亞及非洲國家使節來華共三百餘次,平均每年十餘次,盛況空前。而文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每次來中國的使團都是國王帶隊,而且這些國王來訪絕不像今天的國家元首訪問,待個兩三天就走,他們往往要住上一兩個月,帶着幾百個使團成員吃好玩好再走,與其說是使團,似乎更類似觀光旅遊團。
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面,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居然有多達三位國王在率團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是如此的欽慕中國,在遺囑中竟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華大地。而明朝政府尊重他們的選擇,按照親王的禮儀厚葬了他們。
貴爲一國之君,死後竟不願回故土,而甯願埋葬于異國他鄉之中國,可見當年大明之吸引力。
此外當時的琉球群島三國:中山、山南、山北,也紛紛派遣使臣來中國朝貢,其中中山最強,也是最先來的,山南、山北也十分積極,不但定期朝貢,還派遣許多官方子弟來到中國學習先進文化。
而亞洲另一個國家的朝貢也是值得仔細一說的,這個國家就是近現代與中國打過許多交道的日本。
在當時無數的朝貢使團中,也有日本的身影,永樂元年,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源道義派遣使臣到中國朝貢,當時朝貢國家很多,大都平安無事,可偏偏日本的朝貢團就出了問題。
什麽問題呢?原來當時的明朝政府是不允許外國使臣攜帶兵器的,但這些日本朝貢團卻不同其他,他們不但自己佩刀,還往往攜帶大量兵器入境。在完成外交使命後,他們竟然私自将帶來的大批武士刀在市場上公開出售,順便賺點外快(估計也是因爲沒有其他的東西可賣)。按照今天海關和工商局的講法,這種行爲是攜帶超過合理自用範圍的違禁品,并在沒有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出售,應予處罰,大臣李至剛就建議将違禁者抓起來關兩天,教訓他們一下。
在這個問題上,朱棣顯示了開明的态度,他認爲日本人冒着掉到海裏喂王八的危險,這麽遠來一趟不容易,就批準他們公開在市場上出售兵器(外夷修貢,履險蹈危,所費實多……毋阻向化)。
可能有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我們在上文中并沒有說日本國王或是日本天皇,而是用了一個詞——實際統治者。因爲之後我們還要和這個叫日本的國家打很多交道,這裏就先解釋一下這樣稱呼的原因,下面我們将暫時離開明朝,進入日本曆史。
在日本,天皇一直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但天皇實際統治的時間并不長,真正的實權往往掌控在擁有土地和士兵的大臣手上,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統治者。到了公元十三世紀,随着一件事情的發生,這個傾向進一步深化。
這件事就是日本曆史上著名的源平合戰,源平兩家都是日本著名的武士家族,當時源氏的領軍人物源賴朝在他的弟弟、日本第一傳奇人物源義經的幫助下打敗了平氏,獲得了日本的統治權。
源賴朝是日本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後來的德川家康一直奉此人爲偶像。他爲了更好地控制政權,在京都之外建立了幕府,作爲武士統治的基地。由于幕府建在鐮倉,日本史稱鐮倉幕府。源賴朝還給了自己一個特别的封号——征夷大将軍,這就是後來日本曆史上所謂幕府将軍的來曆。
而那位永樂年間來朝貢的源道義就是當時的日本将軍,當然,在明朝和之後的清朝史書中都是找不到日本将軍這個稱呼的,對于這個來曆複雜,不清不楚的将軍,中國史書全部統稱日本王,這倒也是理所應當的,畢竟名分再怎麽亂、怎麽複雜,那也是日本自己的事情。
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日本的國家政治和發布政令(包括發動侵略戰争)都是由占據統治地位的将軍或實權大臣(如豐臣秀吉就不是将軍,而是關白)主使的。
當然了,近現代發動甲午戰争和侵華戰争的那幾位仁兄除外(明治維新之後,天皇已經掌握了實權)。
但在當時,在強大的明朝面前,日本還是表現得比較友好的,雖然這種友好隻是表面上的、暫時的。
永樂三年(1405),日本國派遣使臣向明朝朝貢,此時中國沿海一帶已經出現了較多的倭寇,他們經常四處打家劫舍,殺人放火。朱棣大發雷霆,他嚴厲質問日本使臣,并讓他帶話回去,要日本國王(将軍)好好管管這件事情。這番辭令換成今天的外交語言來說,應該是,如果日本不管,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将由日方負責等等。如果按照朱棣的性格直說,那就是,如果你不管,我替你管。
當時的日本将軍是個聰明人,他明白朱棣這番話的含義,便馬上發兵,剿滅了那些作亂的人,并把其中帶頭的二十個人押送到了中國,朱棣十分滿意,他也給足了日本将軍面子,又讓他們把這些人押回日本自己處置。
可是朱棣沒有想到的是,使臣走到甯波時,覺得這些人帶來帶去太麻煩,占位置不說還費糧食,就地把他們解決了,還是用比較特别的方式——“蒸殺之”。
從此事可以看出,當時的日本是很識時務的。
但好景不長,不久之後,明朝派遣使臣去日本,日本将軍竟然私自扣押明朝使臣,此後,日本停止向明朝朝貢,兩國關系陷入低谷。
總體而言,當時的大多數國家與明朝的關系都是極爲融洽的,而在明帝國的西北部,西域各國也與明朝恢複了聯系,并開始向明朝朝貢。
此時的明朝,疆域雖然不及元朝,但已北抵蒙古,西達西域,東北控制女真,西南擁有西藏,并有朝鮮、安南(今越南)爲屬國,其影響力和控制力更是遠播四方。
如此遼闊之疆域,如此強大之影響力,當時的大明已經成爲堪與漢唐媲美的強大帝國。
在大明帝國統治下的百姓們終于擺脫了戰亂和流浪,不再畏懼異族的侵擾,因爲這個強大的國家足可以讓他們引以爲傲,并自豪地說:
我是大明的子民。
西南邊疆的陰謀
雖然明帝國十分強大,但搗亂的鄰居還是有的,也多多少少帶來了一些麻煩,而最早出現麻煩的地方,就是安南。
安南(今越南),又稱交趾,漢唐時爲中國的一部分,到了五代時候,中原地區打得昏天黑地,誰也沒時間管它,安南便獨立了,但仍然是中國的屬國,且交往密切。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曾冊封過安南國王陳氏,雙方關系良好,自此安南仿效朝鮮,向大明朝貢,且凡國王繼位等大事都要向大明皇帝報告,得到正式冊封後方可确認爲合法。
然而在建文帝時期,安南的平靜被打破了,它的國内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由于有人及時封鎖了消息,大明對此一無所知。
永樂元年(1403),安南國王照例派人朝賀,朱棣和禮部的官員都驚奇地發現,在朝賀文書上,安南國王不再姓陳,而是姓胡。文書中還自稱陳氏無後,自己是陳氏外甥,被百姓擁立爲國王,請求得到大明皇帝的冊封。
這篇文書看上去并沒有什麽破綻,事情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政治經驗豐富的朱棣感覺到其中一定有問題,便派遣禮部官員到安南探訪實情。
被派出的官員名叫楊渤,他帶着随從到了安南,由于某些未知原因,他在安南轉了一圈,回朝後便證明安南國王所說屬實,并無虛構。朱棣這才相信,正式冊封其爲安南國王。
于是安南的秘密被繼續掩蓋。
事後看來,這位楊渤如果不是犯了形式主義錯誤,就是犯了受賄罪。
但黑幕終究會被揭開的。
永樂二年(1404),安南國大臣裴伯耆突然出現在中國,并說有緊急事情向皇帝禀報。他随即被送往京城,在得到朱棣接見後,他終于以見證人的身份說出了安南事件的真相。
原來在建文帝時期,安南丞相黎季犛突然發難,殺害了原來的國王及擁護國王的大臣,此後他改名爲胡一元,并傳位給他的兒子胡<上大下互>,并設計欺騙大明皇帝,騙取封号。
裴伯耆實在是一等一的忠臣,說得聲淚俱下,還寫了一封書信,其中有幾句話實在感人:“臣不自量,敢效申包胥之忠,哀鳴阙下,伏願興吊伐之師,隆繼絕之義,蕩除奸兇,複立陳氏,臣死且不朽!”
裴伯耆慷慨陳詞,然而效果卻不是很好,因爲朱棣是一個飽經政治風雨的權場老手,對這一說法也是将信将疑。而且從裴伯耆的書信看來,很明顯,此人的用意在于借明朝的大軍讨伐安南,這是一件大事,朱棣是不可能僅聽一面之詞就發兵的。于是,朱棣并沒有馬上行動,而是安排裴伯耆先住下,容後再談。
然而同年八月,另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打破了朱棣的沉默。
這個人就是原先安南陳氏國王的弟弟陳天平,他也來到了京城,并證實了裴伯耆的說法。
這下朱棣就爲難了,如果此二人所說的是真話,那麽這就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必須出兵了,可誰又能保證他們沒有撒謊呢,現任安南國王大權已經在握,自然會否認陳天平的說法,真僞如何判定呢?
而且最重要的問題在于,朱棣以前并沒有見過陳天平,對他而言,這個所謂的陳天平不過是一個來曆不明的人,萬一要聽了他的話,出兵送他回國,最後證實他是假冒的,那堂堂的大明國就會名譽掃地,難以收拾局面。
這真是一個政治難題啊。
然而朱棣就是朱棣,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解開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