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路人馬的際遇卻大不相同,不但聞名于當時,還名留青史,千古流芳。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鄭和艦隊和他們七下西洋的壯舉。
同樣是執行秘密使命,境遇卻如此不同,我們不禁要問:同樣是人,差距怎麽那麽大呢?
原因很多,如隊伍規模、附帶使命等等,但在我看來,能成就如此壯舉,最大的功勞應當歸于這支艦隊的指揮者——偉大的鄭和。
偉大這個詞用在鄭和身上是絕對不過分的,他不是皇室宗親,也沒有顯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傳奇——中國人的海上傳奇,在鄭和之前曆史上有過無數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後還會有很多,但鄭和隻有一個。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梁啓超
下面就讓我們來介紹這位偉大航海家波瀾壯闊的一生。
鄭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馬三保,雲南人,自小聰明好學,更爲難得的是,他從小就對航海有着濃厚的興趣,按說在當時的中國,航海并不是什麽熱門學科,而且雲南也不是出海之地,爲什麽鄭和會喜歡航海呢?
這是因爲鄭和是一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的祖父和父親都信奉伊斯蘭教,而所有的伊斯蘭教徒心底都有着一個最大的願望——去聖城麥加朝聖。
去麥加朝聖是全世界伊斯蘭教徒的最大願望,居住在麥加的教徒們是幸運的,因爲他們可以時刻仰望聖地,但對于當時的鄭和來說,這實在是一件極爲不易的事情。麥加就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境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地圖上把麥加和雲南連起來,再乘以比例尺,就知道有多遠了。不過好在他的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差,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經去過麥加,在鄭和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對他講述那朝聖途中破浪遠航、跋山涉水的驚險經曆和萬裏之外、異國他鄉的奇人異事。這些都深深地影響了鄭和。
也正是因此,幼年的鄭和與他同齡的那些孩子并不一樣,他沒有坐在書桌前日複一日地背誦聖賢之言,以求将來圖個功名,而是努力鍛煉身體,學習與航海有關的知識,因爲在他的心中,有着這樣一個信念:有朝一日,必定乘風破浪,朝聖麥加。
如果他的一生就這麽發展下去,也許在十餘年後,他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完成一個平凡的伊斯蘭教徒的夙願,然後平凡地生活下去。
可是某些人注定是不會平凡地度過一生的,偉大的使命和事業似乎必定要由這些被上天選中的人去完成,即使有時是以十分殘忍的方式。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藍玉奉朱元璋之命令,遠征雲南,明軍勢如破竹,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平定了雲南全境,正是這次遠征改變了鄭和的命運。順便提一句,在這次戰役中,明軍中的一名将領戚祥陣亡,他的犧牲爲自己的家族換來了世襲武職,改變了自己家族的命運,從此他的子孫代代習武。這位戚祥隻是個無名之輩,之所以這裏要特意提到他,是因爲他有一個十分争氣的後代子孫——戚繼光。
曆史真是讓人難以捉摸啊。
對于明朝政府和朱元璋來說,這不過是無數次遠征中的一次,但對于鄭和而言,這次遠征是他人生的轉折,痛苦而未知的轉折。
戰後,很多兒童成爲了戰俘,按說戰俘就戰俘吧,拉去幹苦力也就是了,可當時對待兒童戰俘有一個極爲殘忍的慣例——閹割。
這種慣例的目的不言而喻,也實在讓人不忍多說,而年僅十一歲的馬三保正是這些不幸孩子中的一員。
我們不難想象當年馬三保的痛苦,無數的夢想似乎都已經離他而去了,但曆史已經無數次地告訴我們,悲劇的開端,往往也是榮耀的起點。
悲劇,還是榮耀,隻取決于你,取決于你是否堅強。
從此,這個年僅十一歲的少年開始跟随明軍征戰四方,北方的風雪、大漠的黃沙,處處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以他的年齡,本應在家玩耍、嬉戲,卻突然變成了戰争中的一員,在那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戰場上飛奔。刀劍和長槍代替了木馬和玩偶,在軍營裏,沒有人會把他當孩子看,也不會有人去照顧和看護他,在戰争中,誰也不能保證明天還能活下來,所以唯一可以照顧他的就是他自己。
可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怎麽能照顧自己呢?
我們無法想象當年的馬三保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累,多少次死裏逃生,我們知道的是,悲慘的遭遇并沒有磨滅他心中的希望和信念,他頑強地活了下來,并最後成爲了偉大的鄭和。
總結曆史上的名人(如朱元璋等)的童年經曆,我們可以斷言:小時候多吃點苦頭,實在不是一件壞事。
在度過五年颠沛流離的生活後,他遇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這個人就是朱棣。
當時的朱棣還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這個沉默寡言卻又目光堅毅的少年,并挑選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從此馬三保就跟随朱棣左右,成爲了他的親信。
金子到哪裏都是會發光的,馬三保是個注定要成就大事業的人,在之後的靖難之戰中,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我們之前介紹過,在鄭村壩之戰中,朱棣正是采用他的計策,連破李景隆七營,大敗南軍。
朱棣從此也重新認識了這個貼身侍衛,永樂元年(1403),朱棣登基後,立刻封馬三保爲内官監太監,這已經是内官的最高官職,永樂二年(1404),朱棣又給予他更大的榮耀,賜姓“鄭”,之後,他便改名爲鄭和,這個名字注定要光耀史冊。
要知道,皇帝賜姓是明代至高無上的榮耀,後來的鄭成功被皇帝賜姓後,便将之作爲自己一生中的最大光榮,他的手下也稱呼他爲“國姓爺”,可見朱棣對鄭和的評價之高。
上天要你受苦,往往會回報更多給你,這也是屢見不鮮的。鄭和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爲了朝廷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作爲朱棣的臣子,他已經得到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榮耀,想來當年的鄭和應該也知足了。
但命運似乎一定要讓他成爲傳奇人物,要讓他流芳千古,更大的使命和光榮将會降臨到他的頭上,更大的事業将等待他去開創。
出航
朱棣安排鄭和出海是有着深層次目的的,除了尋找建文帝外,鄭和還肩負着威服四海,胸懷遠人的使命,這大緻也可以算是中國曆史上的老傳統,但凡強盛的朝代,必定會有這樣的一些舉動,如漢朝時候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唐朝時衆多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留學生來到我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都是這一傳統的表現。
中國強盛,萬國景仰,這大概就是曆來皇帝們最大的夢想吧。曆史上的中國并沒有太多的領土要求,這是因爲我們一向都很自負,天朝上國,萬物豐盛,何必去搶人家的破衣爛衫?
但正如俗話所說,鋒芒自有畢現之日,強盛于東方之中國的光輝是無法掩蓋的,當它的先進和文明爲世界所公認之時,威服四海的時刻自然也就到來了。
實話實說,在中國強盛之時,雖然也因其勢力的擴大與外國發生過領土争端和戰争(如唐與阿拉伯之戰),也曾發動過對近鄰國家的戰争(如征高麗之戰),但總體而言,中國的外交政策還是比較開明的,我們慷慨地給予外來者幫助,并将中華民族的先進科學文化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地,四大發明就是最大的例證。
綜合來看,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中國胸懷遠人的傳統和宗旨:
以德服人。
現在中國又成爲了一個強盛的國家,經過長期的戰亂和恢複,以及幾位堪稱勞動模範的皇帝的辛勤耕耘和工作,此時的華夏大地已經成爲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糧銀充足,是該做點什麽的時候了。
在我們這個龐大國家的四周到底還有些什麽?這是每一個強盛的朝代都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明帝國就是一個強盛的朝代,而明帝國四周的陸地區域已由漢唐盛世時的遠征英雄們探明,相比而言,帝國那漫長的海岸線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遐想,在寬闊大海的那一頭有着怎樣的世界呢?
最先映入人們眼簾的就是西洋,需要說明的是西洋這個名詞在明朝的意義與今日并不相同,當時的所謂西洋其實是現在的南洋,之前的朝代雖也曾派出船隻遠航過這些地區,但那隻是比較單一的行動,并沒有什麽大的影響,海的那邊到底有些什麽,人們并不是十分清楚,而現在強大的明帝國的統治者朱棣是一個與衆不同的人,他之所以被認爲是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絕非由于仁慈或是和善,而是因爲他做了很多曆史上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現在,朱棣将把一件曆史上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交給鄭和來完成,這是光榮,也是重托。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鄭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選,他不但具有豐富的航海知識,還久經戰争考驗,軍事素養很高,性格堅毅頑強,最後,他要去的西洋各國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蘭教,而鄭和自己就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
按說這隻是一次航海任務而已,何必要派鄭和這樣一個多樣型人才去呢,然而事實證明,鄭和此次遠航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大海而已。
曆史将記住這個日子,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鄭和在福建五虎門起航,開始了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遠航征程,鄭和站在船頭,看着即将出發的龐大艦隊和眼前的茫茫大海。
他明白自己此次航程所負的使命和職責,但他并不知道,此時此刻,他正在創造一段曆史,将會被後人永遠傳頌的曆史。
他的心中充滿了興奮,自幼年始向往的大海現在就在他的眼前,等待着他去征服!一段偉大的曆程就要開始了!
揚帆!
無敵艦隊
我們之前曾不斷用艦隊這個詞語來稱呼鄭和的船隊,似乎略顯誇張,一支外交兼尋人的船隊怎麽能被稱爲艦隊呢,但看了下面的介紹,相信你就會認同,除了艦隊外,實在沒有别的詞語可以形容他的這支船隊。
托當年一代枭雄陳友諒的福,朱元璋對造船技術十分重視,這也難怪,當年老朱在與老陳的水戰中吃了不少虧,連命也差點搭進去。在他的鼓勵下,明朝的造船工藝有了極大的發展。據史料記載,當時鄭和的船隻中最大的叫做寶船,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大家可以自己換算一下,按照這個長度,鄭和大可在航海之餘舉辦個運動會,設置百米跑道絕對不成問題。
而這條船的帆絕非我們電視上看到的那種單帆,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它有十二張帆!它的錨和舵也都是巨無霸型的,轉動的時候需要幾百人喊口号一起動手才能擺得動,南京市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挖掘過明代寶船制造遺址,出土過一根木杆,這根木杆長十一米。問題來了:這根木杆是船上的哪個部位呢?
鑒定結論出來了,讓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這根木杆不是人們預想中的桅杆,而是舵杆!
如果你不明白這是個什麽概念,我可以說明一下,桅杆是什麽大家應該清楚,所謂舵杆隻不過是船隻舵葉的控制聯動杆,經過推算,這根舵杆連接的舵葉高度大約爲六米左右。也就是說這條船的舵葉有三層樓高!
航空母艦,名副其實的航空母艦。
這種寶船就是鄭和艦隊的主力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旗艦,此外還有專門用于運輸的馬船,用于作戰的戰船,用于運糧食的糧船和專門在各大船隻之間運人的水船。
鄭和率領的就是這樣的一支艦隊,艦隊之名實在實至名歸。
這是鄭和船隊的情況,那麽他帶了多少人下西洋呢?
“将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
說句實話,從這個數字看,這支船隊無論如何也不像是去尋人或是辦外交的,倒是很讓人懷疑是出去找碴兒打仗的。但事實告訴我們,這确實是一支友好的艦隊,所到之處,沒有戰争和鮮血,隻有和平和友善。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才是一個偉大國家和民族的氣度與底蘊。
鄭和的船隊向南航行,首先到達了占城,然後他們自占城南下,半個月後到達爪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此地是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據點,但凡由馬六甲海峽去非洲必經此地,在當時,這裏也是一個人口稠密、物産豐富的地方,當然,當時這地方還沒有統一的印度尼西亞政府。而且直到今天,我們也搞不清當時島上的政府是由什麽人組成的。
鄭和的船隊到達此地後,本想繼續南下,但一場悲劇突然發生了,船隊的航程被迫停止了,而鄭和将面對他的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艱難考驗。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統治爪哇國的有兩個國王,互相之間開戰,史料記載是“東王”和“西王”,至于到底是些什麽人,那也是一筆糊塗賬,反正是“西王”戰勝了“東王”。“東王”戰敗後,國家也被滅了,“西王”準備秋後算賬,正好此時,鄭和船隊經過“東王”的領地,“西王”手下的人殺紅了眼,也沒細看,竟然殺了船隊上岸船員一百七十多人。
鄭和得知這個消息後,感到十分意外,手下的士兵們聽說這個巴掌大的地方武裝居然敢殺大明的人,十分憤怒和激動,跑到鄭和面前,聲淚俱下,要求就地解決那個什麽“西王”,讓他上西天去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王。
鄭和冷靜地看着圍在他四周激動的下屬,他明白,這些憤怒的人之所以沒有動手攻打爪哇,隻是因爲還沒有接到他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