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同一個夜晚,準備着同樣的事情,擦亮盔甲,磨砺兵器,等待着天明的一刻。對于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這将是最後一個夜晚,他們不會去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對于他們而言,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然後拿起刀劍去殺戮那些自己并不認識的人。
這個夜晚無比漫長,卻又極其短暫。
決戰的時刻終于還是到來了。
朱棣率領着他的全部人馬列隊走向了戰場,在對岸等待他的是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
可怕的平安
戰役仍然是由南軍發起的,在昨天有着良好表現的平安和瞿能更是不講客套,卷袖子操家夥就上,但你若認爲此二人有勇無謀,你就錯了。他們沖擊的不是北軍的正面,而是後翼!
平安和瞿能帶着自己的軍隊繞了很大的一個圈子,跑到了北軍的後面,他們選擇的攻擊對象是房寬率領的後軍。平安一馬當先,殺入敵陣,用長槍橫掃北軍,先後擊傷多名北軍大将,竟無人可擋!在這兩個狂人的指揮下,房寬軍很快崩潰。
朱棣的作戰計劃就這樣被打亂,在紛亂的局勢中,他做出了冷靜的判斷,要想取勝,唯一的方法就是全力攻擊李景隆中軍,隻要中軍被擊退,戰局就一定會大爲改觀。
爲達到這一目的,他命令大将邱福率軍進攻對方中軍,邱福領命後奮力攻擊李景隆中軍,卻沒有絲毫效果,李景隆的中軍巋然不動。在這次戰役中,邱福辜負了朱棣的期望,而後來的曆史事實證明,這并不是他最後一次讓朱棣失望。
邱福的失敗雖然讓朱棣有些失望,但并未影響他的計劃,因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邱福隻是他引開對方注意的一個棋子,那緻命的一着将由他自己去下。
與朱棣交過手的人會發現,此人雖有善戰之名,卻喜歡用陰招。他很少從正面沖擊對手,而是常常從對方的側翼發動突然攻擊。此正是兵法中所謂“以正合,以奇勝”,也是朱棣指揮藝術中最大的特點。
這次也不例外,就在他對邱福發出進攻中軍的命令之後不久,他便親率大軍繞到李景隆軍左翼,他将在那裏徹底擊潰李景隆。在以往的無數次戰役中他都是用類似的手段取得了勝利,他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可是當他到達敵軍左翼準備發動進攻時,卻聽見了自己後軍的嘈雜聲,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李景隆軍居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朱棣轉向的同時抄了他的側翼,并發動了進攻。現在北軍已陷入苦戰。
這下朱棣傻眼了,他萬沒有想到戰局會發展到這個程度,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把李景隆當成了真的白癡。要知道李景隆雖然會出現間歇性弱智的病狀,大部分時間卻還是個正常人,他已經在朱棣的這一招上吃了很多虧,無論如何都會長記性的。
此時的朱棣已經陷入極其危險的境況,他深入敵境,已成爲衆矢之的。南軍已經将他團團圍住,隻等着拿他邀功請賞。
朱棣的危局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展現了他的勇将風範,等别人來救是不現實的,隻有自己救自己。往年征戰練就的真功夫此時派上了用場,朱棣如同困獸一般,奮死拼殺,他先用弓箭射擊敵軍,随身攜帶的箭支射完後,他又抽出随身寶劍,亂砍亂殺,結果連劍也被砍斷,座下戰馬已經換了三匹,鮮血染紅了他的盔甲,他也實在無法支撐下去了。
朱棣明白,繼續在這個地方待下去定會死無全屍,這麽多人圍着,即使每人隻砍一刀,把自己剁成肉餡包餃子也是綽綽有餘的,他決定退回河堤。
可是仗打到這個地步,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等他千辛萬苦到達河堤時,南軍大将平安和瞿能也如約趕到,如果不是部下拼死相救,隻怕戰役就到此結束了。
眼見戰局大好,李景隆發布了命令:全軍總攻!
北軍隻能苦苦支撐,此時的朱棣已經沒有任何預備隊和後着,而李景隆的大軍正向河堤逼近,這是朱棣有生以來最爲危急的時刻。眼看九五之尊的夢想就要破滅,萬念俱灰的朱棣似乎已能夠感受到冰冷的長槍刺入自己身體時的感覺。
就在最後的時刻,朱棣居然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決定再玩一次花招。
他不顧危險,騎馬跑到河堤的最高處,不斷地揮舞馬鞭做出召喚人的動作,這似乎有剽竊《三國演義》中張飛守長坂橋的手法的嫌疑。朱棣這樣做并不是想成爲箭靶子,他的行爲類似今天街上的流氓打架時那一聲吆喝:“你小子别走,等我叫人來收拾你!”
但這一招是否有用并不決定于朱棣本人,而是取決于另一個人的愚蠢程度,他之所以要跑到高處,也正是希望自己的這個舉動被此人看見。
這個人就是李景隆,這一次他又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看見朱棣的這一行動後,他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即認爲北軍有埋伏,随即号令南軍退後。就趁着這個時機,朱棣終于逃離了河堤,北軍也獲得了暫時的喘息之機。
李景隆雖然判斷錯誤,但他畢竟仍然占據優勢,而此時的朱棣卻是真正地叫苦不疊。自從起兵到現在,還未經曆過如此慘烈的戰役,自己的全部軍隊已經投入戰場,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卒,而自己本人也已經身被數創、極度疲憊,難道自己長達十餘年的準備和隐忍就要到此結束嗎?
不會!絕對不會!堅持下去,隻要能夠堅持下去,事情一定會有轉機的!
就在這樣的信念支持下,朱棣率領他的軍隊繼續與南軍血戰。
堅持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堅持就一定能夠換來勝利嗎?從此時的戰局來看,朱棣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看來除了指望老天爺幫他外,其他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而且如果朱棣真的相信有老天爺的話,他恐怕也不會造反了。
朱棣的厄運還遠沒有到頭,此時的北軍雖然處于劣勢,但由于其素質較高,一時之間倒也能夠形成僵持的局面,然而就在此刻,南軍的一名将領又發動了新的攻勢,打破了這個僵局。
大将瞿能是南軍中最爲勇猛的将領之一,僅次于平安,而在這場戰役中,他更是極其活躍,狀态上佳,如同打了興奮劑一般。他左沖右突,砍殺了無數北軍士兵,勇猛過人。但此人絕非隻有匹夫之勇。
在僵持的戰局中,他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察覺到了戰機,朱棣已經抵擋不住了,隻要再來一次沖擊,他就會被完全殲滅!成此大功,舍我其誰!
此時戰場上的士兵們已經殺紅了眼,自天明打到中午,雙方隊形已經完全混亂,夾雜在一起,僅憑衣着展開激戰,完全談不上什麽戰術了。
瞿能以其冷靜的頭腦組織了大群士兵,并将他們重新整隊編排,他要發動最後的攻勢,徹底打敗朱棣!在準備妥當後,他大呼“滅燕!滅燕!”的口号率先向北軍發動沖鋒,士兵見主帥如此拼命,大受鼓舞,紛紛冒死向敵陣沖去。
瞿能的沖鋒徹底打亂了朱棣的防守體系,原本已經十分薄弱的防線又被南軍騎兵分割成幾段,看來朱棣的天子之路就要到此爲止了。
但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件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其詭異之程度實在不能用曆史規律來解釋。
此事發生在瞿能發動沖鋒、朱棣軍隊即将崩潰時,要形容這件事情,必須換用《封神榜》或是《西遊記》中的語言:“本是晴空萬裏之天,突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妖風四起,但見那妖風纏繞營中帥旗,隻聽得咔嚓一聲,旗杆折斷,大旗落地!”
這件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這風早不刮晚不刮,單單就在這個時候刮起來,這麽大的戰場,刮點什麽不好,偏偏就把帥旗刮斷了。若非此事載于正史,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南軍蒙了,這個變故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當時的士兵們十個裏面有九個都是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朱棣起兵時房上掉兩片瓦,都要費盡口舌解釋半天。如今連打仗的旗幟也被吹斷了,就如同做生意的被人砸了招牌,惶恐不安之際哪裏還有心思去打仗?
而朱棣卻是大喜過望,他的運氣真是太好了,毫無出路之時竟然出現如此轉機,其發生概率大概相當于我們今天買兩塊錢彩票中五百萬巨款。當然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後來的軍事生涯中,他還會再中兩次五百萬。
朱棣是一個能夠抓住戰機的人,他趁着南軍驚恐不安之時,繞到南軍後側,發動了猛攻,南軍驚慌失措之餘無力抵擋,全軍潰敗。朱棣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借着風勢順便放了一把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在漫天大火之中,北軍發動了總攻擊。
突然發生的變化,讓瞿能大爲意外,回眼望去,大本營已經陷入一片火海,士兵們四散奔逃,北軍騎兵到處出擊追殺逃跑的南軍。敗局已定,大勢已去,而自己突入敵陣已被重重包圍,想要突圍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回望一直跟随自己拼殺的兒子,苦笑道:
“今日即在此地爲國盡忠吧。”
随即率軍奮死拼殺,父子最終死于陣中。
南軍大敗,最能作戰的平安也撐不住了,抵擋不住北軍的攻勢,率軍敗走,而素來有逃跑傳統的李景隆更是二話不說,率大軍向南方逃竄。老前輩郭英也不甘人後,估計他對李景隆失望已極,逃命都不願意和他一起走,獨自向西逃去。
此戰南軍損失十餘萬人,其餘全部逃散,所謂兵敗如山倒。朱棣自然不會放過追擊的機會,他下令北軍全線發動反攻,誓要将南軍六十萬人全部一網打盡。按照戰場的形勢,他本來是很容易達成這個願望的,但一支軍隊的出現打破了他的美夢。
當朱棣追擊時,意外地發現一支士氣高昂、未受損失的精銳部隊擋住了他前進的路線。率領這支軍隊的正是徐輝祖。
此戰開始之前,朱允炆曾單獨召見徐輝祖,并交給他爲大軍殿後的任務。因爲朱允炆雖将大軍交給李景隆,卻也對此人的指揮能力有所懷疑,爲以防萬一,他特地讓徐輝祖斷後。沒有想到這一招竟然真的起了作用。
徐輝祖的掩護爲軍隊的撤退赢得了時間,也爲下一次的反攻保留了力量。
白溝河戰役結束了。在此戰中,朱棣戰勝了強大的南軍,雖然勝得有些僥幸,但畢竟還是勝了,他從此初步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而此戰的勝利也使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即使是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朱棣确實是這個時代最爲優秀的将領。
而京城的朱允炆應該也從此戰中獲得了不少教訓和經驗。在我看來,至少有三條:一、李景隆确實是軍事蠢才,應該像扔垃圾一樣扔掉;二、環境保護是個大問題,應該多搞點綠化,防止大風揚沙天氣的蔓延;三、旗杆應該換成鐵制,不可偷工減料。
獲得勝利的朱棣帶着滿身的傷痛和疲憊回到了自己的大營。這實在是他經曆過的最爲艱苦的戰役,若不是那場大風,勝負屬誰還很難說,但不管怎樣,他還是赢了。
自從起兵以來,他終于能夠睡個安穩覺了,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被打敗了,是被僅有十餘萬軍隊的自己打敗的!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自信一點點在他的胸中蔓延開來,他甚至開始認爲,這個時代就是爲自己而設置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沒有人可以做他的對手。他将繼續獨自表演,直至走向這條天子之路的終點。
放眼天下,何人是我敵手!
就在朱棣爲他自己的戰績得意時,李景隆的拙劣表演還沒有結束。他抵達德州沒多久,北軍就追了過來,李景隆二話不說就棄城逃跑,他忠誠地完成了爲朱棣運送軍用物資的使命,給北軍留下了上百萬石糧食。而得到糧食的北軍似乎從這位運輸大隊長身上嘗到了甜頭,繼續追着他不放,一直追到了濟南。
朱棣原先的軍事行動都是在自己屬地附近進行的,所以南軍即使被擊敗,也可以再次組織進攻,但是這次不同了,如果北軍占據了濟南,他們就将占據這個水陸要沖,退可保北平,進可攻京城。這就好比在朱允炆家門口修了個炮樓,什麽時候心血來潮就打兩炮過去,到那個時候,南軍就真的回天無力了。
可是局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南軍的最強主力也已經被擊敗,誰還能挽救危局呢?
其實朱棣也是這樣想的,朱允炆手下那幾條槍他閉着眼睛都能數出來,還有什麽人能抵擋自己呢?他已經收拾好行李,準備去城内的大明湖釣魚了。
到此爲止吧,朱棣,上天畢竟還是公平的,你所期待的對手已經到來了,他就在你眼前的這座城市裏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