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了國家後,第一個任務就是給它取一個名字,這是很重要的,就如同你給孩子們取名字一樣,且還要叫上個幾百年,馬虎不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文化修養有限,但他們建立的朝代取名爲元,是大有來曆的,這個元字是取自于《易經》“大哉乾元”之意,也代表了其對中華文化的景仰。
而朱元璋将自己的朝代取名爲明,就有很多争議了。很多人認爲,這是因爲朱元璋出身于明教,所以才有此名;而另一些人認爲,元是北方政權,按照風水來說,是水,屬陰,而朱元璋定都南方,要用南方之火明來鎮住北方之水陰。
當然了,情況到底是怎樣,隻能去問朱元璋了。
在給自己的國家取好了名字後,他也考慮着給自己找個光榮的祖先,雖然他經常自稱“淮右布衣”,擺出一副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勢頭,但大臣們都知道,這些稱号隻有他自己能說,誰要敢當着他的面說出這些話,就等着掉腦袋。他原先考慮要認宋朝的大聖人朱熹爲祖先,但有一個客觀原因使他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想法。
因爲朱熹生活的年代離他太近了,不太好渾水摸魚,朱百六等人還在那裏擺着呢,别說騙人,自己都騙不過去。于是就此作罷了。
經過二十餘年的混戰,中國大地上餓殍遍野,田地荒蕪。開國皇帝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複生産,朱元璋在這一點上做得就相當好,他十分關注三農問題,把所有的熱情都放在了農民兄弟的身上。洪武三年,他規定凡是開墾荒地的,就免除三年租稅,而且爲了鼓舞開荒,他制定法令,隻要你開了荒地,這塊地就是你的,就算原先的主人找來,你也不用怕,我朱元璋給你撐腰。這就大大地促進了開荒。
爲了鼓勵種田,他還發布命令,犯罪之人,隻要不是殺頭的罪,統統發配去種地,也算是幹了件好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所謂的犯罪之人以官員居多,當時僅鳳陽一地,就有一萬多官員在田裏插秧,具體原因我們後面再說。同時,他還大大削減各地的租稅,除了一個地方外。
這個地方就是張士誠占據過的江浙地區,由于當地的人民支持張士誠,他對此十分不滿,規定江浙地區賦稅高于其他地方數倍。這一規定直到後期才廢除。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個有仇必報的人,請大家記住這個性格特點。
相對的,他也十分痛恨從商的人,這極有可能與他小時候被囤米的奸商害過有關,幾乎所有的商人都受到了歧視。朱元璋限制商人的行爲看似平常,卻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自宋朝以商爲主的發展方向,對中國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到時候再講。
在政治制度上,他幾乎照搬了元朝的各項機構,中央設中書省、左右相,主管國家大事,下設六部。當時的很多人認爲,朱元璋的明朝政府将繼續按照元朝的官制走下去,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讀書人的最高榮譽
在此,我們還要介紹一下明朝的科舉制度,這是明朝的一個特色。
科舉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卻在明朝發揚光大。說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隻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爲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
當時的考試分爲三級。第一級是院試,考試者統稱爲童生,你可不要以爲都是小孩來考,七八十歲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别以爲秀才好考,考試成績有六等,隻有在這個考試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稱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資格去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叫“錄科”。
現在你已經當上了秀才,從此就擺脫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個知識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權,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見到縣長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還差得遠。
要當秀才已經如此之難,可是爲了當官,同志們還要繼續奮鬥!
下一級的考試叫鄉試。你可千萬别誤會,這個所謂鄉試不是指鄉裏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請注意,鄉試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題,而且有名額限制。在這一級别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這個舉人可不得了,是有資格做官的。之所以說是有資格,是因爲這個級别是不能包你一定當官的,也就類似今天的大學畢業不包分配。
那舉人怎麽才能當官呢?很簡單,當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機會了。
所以你如果在明朝去參加某位官員的追悼會,看到某些人在門口探頭探腦,面露喜色,要不是和這家有仇,那一般就都是舉人。
現在大家知道爲什麽範進同志考中舉人後會發瘋吧,換了你也可能會瘋的。
在這個考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叫做解元。這就是三元裏的第一元。
好了,你已經考中舉人了,終于走出了省城,現在向京城出發,爲了當官,向前沖!
現在你已經是舉人了,那麽請你打好包袱,準備好筆墨紙硯,明年二月你将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驗——會試。
這個考試隻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也就是說,你的對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将在你們中間挑選三百人(可能有變動),但要注意,這三百人并不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進士,他們隻是“貢生”,要想當進士,你還要再過一關。
會試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這是三元裏的第二元。
在說下一關之前,我們要介紹一下科舉考試的考場,當時的考場可不是今天光線明亮的教室,還有一大堆家長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試的考場叫做貢院,其實從其結構環境來看,可以稱其爲牢房。
貢院裏有上萬間房間(大家可以估計一下錄取率),都是單間。有人可能覺得單間很好,别忙,我來介紹一下這是個什麽樣的單間,這種單間叫做号房,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覺到,這幾乎就是一個籠子。考生在進去前要先搜身,隻能帶書具和燈具進去,每人發給三支蠟燭,進去後,号門馬上關閉上鎖,考生就在裏面答題,晚上也在裏面休息,但由于房間太小,考生隻能蜷縮着睡覺,真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然而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在那盞孤燈下,在難以忍受的孤寂中,滿懷着報國(或是升官)的理想,用堅強的毅力寫出了妙筆生花的文章,是不容易的。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考驗就是殿試,在這場考試中,他們将面對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問。這些可憐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擡頭的,他們隻能戰戰兢兢地答完問題,然後退出等待自己的命運。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隻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别是狀元、榜眼、探花,這是爲我們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幹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而狀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如果到了這裏,你還榜上有名,那麽恭喜你,你将會被派任官職。不過不要期望過高,此時分派的官職都不高,經曆這麽多苦難,你得到的很可能隻是一個八品的縣丞而已,離縣太爺還遠着呢,但不管怎麽說,總算是當官了吧。
科舉考試不但是獲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讀書人追求榮譽的途徑。對他們而言,狀元就是他們的目标,雖說文無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狀元也是人,憑什麽不是我?!
事實也是如此,但狀元雖很難得,三年才有一個,産量很低,但畢竟還是有的,所以讀書人心中的最高榮譽并不是狀元,而是另一種稱号,這才是每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獲得這一稱号的人将成爲傳說中的人物,爲萬人景仰!
這一稱号就是連中三元,具體說來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号于一身。這是真正的高難度動作,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然後在會試中全國考第一,最後殿試裏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這就要求考生光是學問好還不夠,必須反應快,長得比較帥,才有可能獲得這一稱号。所以要得到這一稱号是要有一定運氣的,祖墳上豈止是冒青煙,簡直是要噴火。
這種人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中隻出現過一個,此人就是正統年間的商辂,非常厲害。他在曆史上有一定地位,後面我們還要提到他。
自隋唐開始科舉後,獲得這一榮譽的隻有十四個人,分别是唐朝二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二人。這些人實在是值得我們崇拜的。
要特别說明的是,很多材料記載明朝隻有一個連中三元者,這是不對的,在洪武年間,安徽人黃觀連中三元,永樂靖難時,黃觀爲永樂所忌,将其名字從登科錄上劃去,改第一名爲韓克忠,所以在大多數曆史記載中,三元并沒有黃觀的名字。在此特爲這位忠臣和讀書天才正名。
當官的秩序
參加科舉考進士是爲了當官,随着老百姓做官的人越來越多,世俗的名門望族勢力慢慢消退,科舉進士們形成了所謂的科舉勢力,也就是後來的文官群體。這一群體給明朝的政治帶來了十分巨大的影響,他們形成了類似黑社會的組織結構,上可威脅皇帝,下可統治百姓,十分之可怕。在此,我們先看看他們的組織内的運行秩序。
我們前面說過,進士一錄取就可以候補官員,而舉人要當官,就難得多了。他們要參加三次會試,如果實在沒出息,還是不能考過的話,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冊,過幾(從一到幾十不等)年,官員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會把這些舉人翻出來,選擇其中一些人去當官。這個叫“大挑”。那麽大挑的标準是什麽呢?說來大家可能不信,是看你的長相,選擇方式類似現在的警察局認人,舉人們如同嫌疑犯,幾十人一隊,站在吏部大臣們面前任人挑選。
這個時候,長得醜的可就真是叫天不應了,肯定是沒有你的一份了,早點回家吧。
選中的舉人就可以當官了,這些舉人雖然沒有考上進士,但也算是上過榜的,所以他們叫做一榜出身,而進士就叫兩榜出身,大家畢竟都是考試出來的,所以進士們也把舉人看成自己的同類,也就是所謂清流。
這些清流們内部的秩序區分很有趣,需要詳細說說,大家了解這些規則後,就能較好地理解明代中期文官集團中發生的很多曆史事件。
我們列舉出五個官員來說明這個問題,給他們分别命名爲甲、乙、丙、丁、戊。這五個人的職務是這樣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禮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員外郎(從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講學士(從五品),戊是布政司參議(從四品)。
這五個人中甲、乙、丙、丁都是進士,戊是舉人出身,他們在兵部大堂相遇,分清官位後,按照秩序坐下,大家開始談話,由于說的不是公事,自然要從出身講起,此時戊一定會先退出。爲什麽呢?
因爲他夠聰明!雖然他的官位在五人中排第二,但人家談的是進士的事,你一個舉人連殿試都沒有參加過,湊什麽熱鬧。這就類似現在開口問學曆,他是北大,我是清華,您呢,總不能說是克萊登大學畢業的吧。這個時候上去無異于自讨沒趣。而且這些進士出身的人十分喜歡講登科時候的事情,一開口就是想當年老子如何在殿試中應對自如等等,就如同《圍城》裏的那句名言“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抛出一句。其實他很有可能是答非所問、慌不擇路爬出去的,誰知道呢。這是見面的第一步,擺出身。
下面是第二步。大家既然都是進士,那就好談了,談下一個問題,何時中進士的。一談之下,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資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這就類似今天見面問人:您哪一屆畢業的啊,喔,是師兄啊,失敬失敬。當時可不是說兩句就能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那三位就要向丙行禮了,這是規矩,不管你官和年紀比對方大多少,遇到比你早登科的就要行禮。這是第二步,擺資曆。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哪怕都是進士,也有個優等名次的問題吧。甲說:我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乙笑一下:我是二甲進士出身;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如果這個時候丁說:我是庶吉士。
那幾位馬上就不笑了,乖乖地站起來行禮,這是因爲庶吉士實在來頭很大。
在所有的進士中,隻有一甲三人可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選精英考試才可成爲庶吉士,他們的職責是給皇帝講解經史書籍,并幫皇帝起草诏書,是皇帝的秘書,權力很大,到了明朝中期,更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當大學士的慣例。
這三套擺下來,大家心裏都有了數,将來多多關照,有空拉兄弟一把,科舉勢力就這樣排定次序,形成強大的力量。
考上了進士對于當時的人太有誘惑力了,而考一個好的名次也有額外的吸引力。中國人講究衣錦還鄉,也就是穿着官服回家給當年的窮哥們、鄰居家大嬸大哥看看,這個時候,排場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過,古代官員出行都要帶一大堆人,前面有打鑼的、舉牌子的開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些舉牌子的,學問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狀元,那就威風了,牌子上可以寫上“狀元及第”、“欽點翰林”這樣的大字,招搖過市,引得無數百姓感歎不已,抓住自己孩子的腦袋使勁晃,将來一定要學他!
二甲和三甲怎麽寫牌子呢?他們的牌子上會列明“同進士出身”、“兩榜出身”這樣的字,也是很多人傾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