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克一副長輩的做派,老神在在,“大V有醫政中心,小V有教育中心,錯過的課可以找出來重新看。想看哪個學校的公開課,隻要與我們有協議的都可以實時聽講。
等教育中心的輔導部門豐滿了,你就可以選取導師了,與私人律師,私人财物顧問一樣。讓牛津的教授爲你解惑,還是讓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指導你劃拉雙眼皮,都可以。”
“真的可以麽?”黃媚滿眼小星星。
“當然不可能。”
榮克曬道,“人忙死了,哪可能誰都教?有的連博士生都懶得帶,帶你個小土豆?名校的大拿很矜持的,即便想支持下第三世界的教育事業,做個秀,起碼也要雙向選擇的,明白不?名,利,威脅與看對眼,起碼你得占一樣吧?”
“我哥是榮克!”黃媚昂首喊了一嗓子。
“你真是個漢子!”
榮克服氣道,“行,這理由太強大了!給你個小玩意是讓你好好學習呢,可不是讓你拿來看片的,知道麽?”
“看片?”黃媚眉毛一彎,“能看電影?”
“你不廢話麽,這就是個投影啊。”
榮克擺擺手,“想看看去吧,找個學英語的理由安慰自己,你會好受一點。”
“這電池的電量能夠?”榮健中疑惑的問。
“視網膜成像,小孔成像,小V是投影,一個米粒大的膠片可以用棱鏡放大成整個宇宙。”
榮克驕傲的吹了一句牛逼,之後才讪讪道,“隻不過越遠光線越黯淡,直到看不見。目前電池技術還不行,看長片最好連電源。”
“教育,醫療。”
榮健中感慨道,“光是一個教育,這小V就不小啊。”
“現在還不行。”
榮克搖了搖頭,“技術,軟硬件與内容上,各方面要提升與填補的内容太多了,隻能說具備一定的潛力,目前真正的超級主力還是大V,醫療市場才是真正的大市場。
像是黃鹂,我媽她們,有了大V,一旦皮膚衰老,或是失水蛻皮,大V就會提醒她們皮膚出問題了,内分泌出問題了。
人不是喜歡補麽?要吃什麽藥品,保健品,滋補品,全世界最權威的數據庫會告訴你,背後鏈接的是全美最權威的醫學院與第三方評測機構。
吃了有沒有效果,監測是實時的,自己比對去嘛,自己打分嘛,有效贊一個,沒效罵它嘛。
附近哪裏的SPA可以接待你,哪能美容去,都顯示出來。愛去不去,反正會告訴你,還帶導航哦,可以打分哦,公平公開公正。
皮膚出痘了,肚子疼了,不知道什麽病?選症狀,答案就出來了嘛。
醫療數據庫就是十萬個爲什麽,感冒了,發燒了,問大V咋辦,它就告訴你了。
有語音的,跟人聊天一樣。回頭跟劉德華簽個約,讓他配個音,你一問渴了怎麽辦,馬上就是‘啊哈,給我一杯忘情水’。
SP生态的蒸餾水就是‘忘情’牌的,一出答案,産品鏈接與介紹就出來了,順手買一瓶不就行了?
綁着招财貓電子錢包呢,省去刷卡煩惱。劉德華代個言,一瓶水給他一分錢,帶客戶在内,這一問題涉及的所有利益攸關方全得利,都解渴了。
媽,你自己說說,用你兒子的大V,不比聽電視上一群土鼈瞎忽悠強?”
正如流行于美國的墨西哥美食,一到國内就歇一樣,它看不見自己在蘸着吃。
正如大多人都有過名牌,哪怕是假的阿迪達斯,耐克,可知道名牌是什麽的寥寥無幾。
即便是所謂的馳名商标,大多數企業,有名牌的,渴望打造品牌的,就跟互聯網一樣,打造品牌是個流行話題,但這些企業,大多根本不知道品牌是什麽。
就像大代工廠,鴻海,華碩,HTC,牌子也不弱,筆記本,手機都是千萬級的代工量,可這幫台灣土鼈,依然不知道品牌是什麽。
小V大V不值一提,它再先進,不過是一個科技産品,關鍵是背後的東西。
很多人知道喬布斯,很多人崇拜喬布斯,很多人感覺喬布斯偉大。
可你真知道喬布斯偉大在哪裏麽?
蘋果手機是個迷霧,會遮蔽人的雙眼,蘋果手機不值一提,關鍵是背後的東西。品牌的秘密,喬布斯的偉大,就在那裏。
蘋果的後面,是一個體系,這是諾基亞與索尼都沒有看到,或者說沒有重視的。
代工廠以爲成本低,諾基亞以爲質量好,索尼以爲先進,就可以做網絡時代的品牌,這就是形而上學的思維誤區,不見泰山,非得蘸着吃。
品牌是個信仰,支撐信仰的是文明,是軟環境。軟環境也是個流行話題,嘴裏念叨軟環境的土鼈,有幾個真知道軟環境是怎麽建設的?
軟環境一點都不軟,那一磚一瓦,不是缥缈的,完全可以精确量化,可以像是圖紙一樣,根據圖紙的原始設計,把軟羅馬建出來,與圖紙上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網絡時代的信仰,在于交互,方式有谷歌那樣的聯盟形式,谷歌廣告聯盟,安卓聯盟,有蘋果那樣的蘋果商店。
蘋果的旗艦店就不是賣手機的,那是信仰的支撐點。
信仰随着科技發展,早已被細分了,是由時尚流行,産品質量,科技含量,交互群體,軟環境系統等等,很多元素共同組成的。
科技的發展,在與把籠統的軟,量化成了科學實驗。
以前的設計師,自由心證,自己感覺自己的作品不錯,就出去試試。一千個設計師大浪淘沙,總能活幾個下來,成名幾個。
這不是設計師有什麽才華,是成功的設計師有才華,是大浪淘沙。
科學實驗之前,設計師就是買菜大媽,就是老藝術家,活下來的才叫藝術家,藝術什麽都不是。
藝術就是能引發人感想的東西,怎麽才能引發人的感想,引發流行?以前是跟着感覺走,真正把藝術,時尚,流行,品牌等等文明形态,成體系的科學化,數據化,實驗化,是在七十年代。
1974年,美國有個叫卡羅爾.傑克遜的女人,發表了色彩四季理論。她首次将人體色進行科學分類,此理論先是歐美,再由佐藤泰子引入日本,之後波及東方。
這個理論被認爲形象設計的雛形,多被看做時裝設計理論。
其實,它更重要的意義是把時尚從虛無缥缈的東西,演變成了一門科學。
這門科學很簡單,就是研究猴子爲什麽看見紅色就焦躁,看見藍色就安靜。
一個設計圖拿出來,一群人貼上傳感器,架上眼鏡,播放色彩,圖形,畫面給你看。
然後,收集生理數據,瞳孔反射信息,什麽顔色與圖形會引發靈長類的多巴胺分泌,什麽圖案可以引發靈長類的愉悅或者憤怒。
愛情,憤怒,性沖動,幸福,後面不是感覺,是内分泌,是激素,是生物電,是可以量化的數據。
時尚不是穿衣,不是流行,它是門科學。
時尚真正上升到科學,要到分解成一個個步驟了,哪個顔色可以讓人産生什麽情緒,快餐店爲什麽黃紅白爲主基調,猴子爲什麽看見紅色就焦躁,看見藍色就安靜?
數據一收集一分析,對比實驗一上,人群實驗開始,就成了科學實驗了。
這就是現代時尚,架構時尚原理的内核,如何創造流行的方法。
這就是七十年代後,爲何美國的意識形态滲透技術突飛猛進,把蘇聯的大喇叭戰術徹底丢進曆史的垃圾堆。
這就是現代傳媒潛意識影響人群的技術手法,這就是心靈操縱,這就是土著以爲的上帝之手。
一個在紐約第五大道買了件紅色天鵝絨披肩的女郎,她會以爲買這件東西是她自己的決定,其實米蘭三周前就已經替她決定了。
這就是時尚發展到後期科學化後的力量。
頂層設計隻針對時尚原理來架構世界,大衆會跟着走,膜拜着跟随,會被品牌與流行的表面黏住,不會對内在的頂層設計産生排斥。
甚至根本不會察覺,隻會陷入集體無意識。
這就是現代品牌,關于時尚流行這一元素,如何實現的科學方法。不是跟着感覺走,不是找什麽有才華的設計師,藝術家,僅僅是一門很簡單的基數實驗科學。
除此之外,産品質量,科技含量,交互群體,軟環境系統等等,不一一展開,但都有科學在後面。
這都是軟方面,即便産品質量都有一軟一硬,你再好沒用。你是上帝,你還得讓人知道你是上帝才行,你的質量,憑什麽讓受衆深信不疑?用廣告,用療效,還是用領導講話?
主觀的意願怎麽實施,怎麽量化,怎麽評估效果?
對着一張照片痛哭流涕,這是感動,還是演戲?怎麽量化評估?
你是真感動,還是假感動,是尊重領導還是要篡權,來,插根電線,測個謊先!
一個話筒伸出來“你出過軌麽?”“沒有!”“哔哔哔哔”,“你廉潔麽?”“我們始終堅持土主席關于”“哔哔哔哔”儀器就叫了,向誠實的人緻以誠摯的問候!
美國總統一講話,儀器一放,根本聽不到他在說什麽了,全程都是“哔哔哔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