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如果貶2成,人民币就要貶1成。因爲SP的外彙就被結算成人民币了嘛,人民币印多少是與外彙存底相關的。
日元跌,歐元跌,兌美元跌了三成多了,央行的非美元财産怎麽會不跌?以美元計價,當然會少一些,不是外資跑了,是虧掉了。
人民币錨美債發錢,一是對沖,二是吃美國老闆的利息。
一亂發,一錨籃子,那籃子裏一堆貨币,彙市與債市就到處是套利機會了,技術好不好看彙率嘛。
至于國際化,你國内都無法自由兌換,要限額5萬,國際貨币的特征是這個樣子?
爲什麽要驕傲國際貨币呢?因爲美國印錢就能買别人的東西,對吧?
一般網友這麽說有情可原,甚至很多研究國際關系的專家教授,軍事專家等等,這麽說也行,畢竟是外行,可經濟學教授也敢這麽說。
各國央行瘋了,會儲存美元紙币?儲備的都是美元國債,美國要給利息的。
你給的起麽?
人家央行存的可不是人民币紙币啊,是人民币國債啊,利息給的起不?
各國真儲備價值10萬億美元的人民币,3個點就得一年給人3000億美元利息,這就是所謂的印錢就能買東西。
出口總額就算全是真的,才2萬億美元出頭,出口企業利潤能賺一成五?賺不了吧,僅利息就吃掉全部出口利潤。
那國債利息怎麽還呢?
當然可以每年印新債還舊債,可不斷印錢還能不貶值,不崩,您是有美聯儲的水平?有遍布世界的投資收入?還是有覆蓋世界的基地群與全球打擊能力?
國際化?不怕貶平化?
貶的多了,各國央行與民間公司,可能持有不斷貶值的東西麽?一抛,就卷回去了,一個肉包子就十塊了。
國際化是怎麽玩的?不是印錢,是馬歇爾計劃,是IMF,是日元定向貸款,是大衆到别國跟人合資去,要把10萬億的外債,換成各國的财産,讓利潤超過3000億美元的利息。
這才是貨币國際化的意義,是要拿别人的錢生錢,不是自家印錢享受,那會把自己印死的。
人民币是表現好的了,與印度盧比一樣,就是因爲這哥倆的貨币沒有國際化。
歐元,日元,澳元跌成什麽熊色兒了?
盧布下去六成,南美貨币普遍貶值超過一半,南非蘭特一分鍾跌去一成五,委内瑞拉一類的衛生紙都比等重的貨币值錢。
一般人想躲避這種風險,如果相信人民币會升,最簡單的方法存餘額寶。
不是給ET哥打廣告,是他還算講信義,有一層擔保。
前面是淘寶,後面是它收購的貨币基金,它是大股東,擔着責任。
加上融資平台上了保險,風險很小,三四個點總能拿到。
一百萬的門檻就有信托合同可以簽了,每年八九個點低風險收益。
人民币多了國内也有私人銀行,中銀私人銀行門檻八百萬,有套餐選,家族辦公室門檻兩億,連子女的投資與教育套餐都有。
如果相信美元會升,不想承擔任何風險,好辦。花旗彙豐等外資銀行都是私人的,存款利率等與美國醫院一樣,都可以講價,1.5的年利講到2個點沒問題。
有個五十萬,彙豐就會有專門的業務經理接待你,彙款的手續費讓他核銷,錢多了去香港開戶的車馬費讓他報銷。把美元定存,或買美國國債。
兩點的年利是固定收益,加貶的幾點,就是年化。
别碰任何理财,風險極大,而且外資信托收費很貴。
這是小額無風險理财,100萬刀以上就算大額了,有議價權,可以與銀行直接談判。
與八九十年代國内吸儲一樣,外行大額利息與牌價也不一樣的,也送汽車手機旅遊SPA等等,換彙免費用,買任何金融産品,不但沒手續費,還會折價。
錢再多就有銀行的投資顧問團隊了,投資項目很多的,不光債券,募股參股有,房産,古董,紅酒,珠寶等等都有。
很多地皮與房産,古董珠寶,是在銀行内部與小範圍流通,金絲縷衣換貸款的事是沒有的。
歐美銀行的認證,比蘇富比值錢,認錯了它要賠的,水分很小。
一般人願意承擔一定風險,找刺激,就走美元計價的QDII,投在美國買房收租類的REITs,就是SP連鎖酒店項目會采取的其中一個融資渠道。
美國房地産信托分很多種,大多是專注專一領域的。
有專門投資奧特萊斯的地産信托,像是紐約中央山谷WO那類名牌直銷紮堆的地方,地産信托就是名牌店的房東。
美國最大的房地産信托SPG西蒙地産,就專注投資奧特萊斯,連續平穩上漲幾十年了。
有專門投資超級市場的地産信托,持有的都是MAIL地皮,互聯網購物一沖擊,它長期走勢就會跌。
專注酒店的,專注住宅樓的,專注别墅小木屋的房地産信托有很多種。房市再好,那是宏觀,你投的類型不對,浪起來的時候,就踏不上去。
特朗普就是玩房的,他的幕後金主,殖民地資本Colony.Capital一類的全是玩房的,美國房産市場漲幾年,不很正常?
美國這一波的幕後金主是四個組合:金融,軍火,能源,房産,四大金剛,
看政治權力組合,看的就是幕後的支撐盤,不是台前,錯不了的,放心吧。
芝加哥的一走,大宗暴跌期就結束了,正好收購的那些礦産類大宗也升一下,該玩房地産與大宗糧食了。
最好别碰企業債與地方債,就是那些買賣債券的基金與銀行理财,未來幾年債務違約會越來越高,集中到期了。發不了新債還舊債,就會違約。
越違約銀行越催貸,提前收貸,越不好發新債,催貸會把風險線以上的企業拖到風險線以下,越加快這一循環。
增速會以去年違約100,今年150,明年300的神奇速度攀升。抹呆賬就得印錢,物價就得漲,錢就得毛。
一旦國際商品期貨價格上去,進口環比就會攀升,外彙流出會加快,本币又越印越多,那物價就好玩了。
房價漲别以爲是房值錢了,是對沖效應。
2020石油價格從目前四十多站上六十美元沒問題,鷹灘天然氣再多,如果美國人真打算玩糧食,那就不是六十美元止的住了。
各國以美元以外的本币計價,油價會漲的更多。
各國貨币相對美元貶值的這一輪,會造成各國物價大幅上升,對美國廉價糧的迫切需求會越來越高。
像是日韓台那類的農業貿易壁壘,将不攻自破。不光糧食,美國雞肉牛肉凍品價格什麽價,你什麽價?看着眼饞吧?你能忍住不買?
糧食進口國爲了平抑物價,會主動求購美國農産品,自己去咬鈎兒的,提個竿兒的事。
美元加息與強勢,成本是很高的。造炮就是爲了打仗,加息就是在加速融資,沒項目融個鬼啊。
一會兒加息一會兒減息,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幹什麽,就爲了讓人感覺自己很專業的樣子?
美國持續量化寬松,持續加印美元,是爲了打仗,都打趴一堆國家了,大多人還一無所覺呢。
這不就是經濟領域自爆個緬因号麽?它量化寬松,一副經濟危機的樣子,結果死的是别人,到底誰經濟危機啊?
這次加息,肯定還是爲了打仗,美元炮彈肯定要打出去的。
美财團聯手做空糧食之前,一定會先做多的,會把各國農産品價格朝天上推。
方法很簡單,讓你加大進口,減少出口就是了。你物價必然漲,本币必貶,農産品必升,這才好爲下一步打底,順便簽點累積期權合約。
美國會一邊增加國内石油開采,得先填上生物油的份額,不然它物價也不好看。一邊爲釋出玉米大豆等生物油做準備。
一旦糧食戰争啓動,玉米大豆就不煉油了,海量的糧食就會沖擊世界。
如果以爲進口美國糧食多了,所以物價會降低,糧食會便宜?那就對了,要的就是讓你看懂經濟一般規律。
可惜,财團不看經濟學。
國際商品期貨價格全漲,外彙流出,本币增多,農民又要大規模破産,你還想平抑物價?
美國出口糧食肯定不收澳元,是以美元計價的,便宜是相對各國主權貨币來講。
對各國來講,不買美國糧食不行,買了物價照樣升。因爲越買,美元資産流出越快,本币貶的越快,飲鸩止渴。
投行級炒糧食,有利潤就行了。
如果是财團聯動,與這輪大宗暴跌爲了整合世界石油礦産一樣,肯定志在吞噬全球糧食鏈條。
各國沒外彙了嘛,美元不正巧來了?收購你的糧食鏈條,種子化肥老母雞,農藥農機農場,初加工煉榨帶食品,包括啤酒廠,全部吞下。
未來幾年就是企業整合,收購的好時機,小不點的破産企業,财團級别根本看不見的,小公司正好撿漏。
一般人如果持币準備買房,多關注法院公示,有拍賣的房同樣可以撿個漏。
房價該漲漲,不耽誤債務危機弄死一些地方房企,包括一堆地方企業。房産熱潮,連罐頭廠都在搞地産項目,不但他們蓋的樓要拍,老總家的房也要拍。
債券,基金,信托,背後就是這些違約風險越來越大的家夥,包括股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