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克得意洋洋的贊了自己一句,感慨不已,“唉,我爲什麽這麽善良?”
“涼?你怎麽不早點寒了?”
謝爾蔓撇撇嘴,噓了一聲,“你就蒙人的錢吧。”
“這怎麽是蒙人的錢呢?我這是蒙有錢的人呢!”
榮克被噓了不以爲意,追問道,“你說,他們會不會掏錢幫咱們蓋樓?我們把合同做成房産租房基金,債券,朝外發售。保本年回報五點以上的基金,債券,你說,會不會有人買?
美國國債兩倍以上回報的十年期,二十年期,三十年期封閉式債券,你說托管幾千億上萬億美元的那幫私募,敢不敢長期持有?
美國财政部敢不敢幫咱們承銷,推銷到各國央行?”
這是什麽?就是金融嘛。
金融是什麽?就是信心嘛。
起樓成本10萬,賣20萬一套,再賺15年按揭的利息,三十年分期把買房的二十萬全部還回去。
自住者一直住吧,全款20萬,三十年把20萬房款全退你。
按揭20萬,同樣三十年把20萬房款全退你,付個按揭利息就行了,隻不過必須在SP銀行按揭,你跑了SP好立刻把房當酒店房間租出去,以免風控崩了。
自住住房三十年都能住回一套房?買房成本是不是零?
非自住投資,20萬買下與SP簽訂委托租房合同,那好,15年回本,再15年再退你20萬,買房三十年買一送一。
那榮克賬面上的巴士酒店集團,有錢賺麽?有的,非但有,而且賺10萬保底。
這就是金融!
一個簡單的換算就明白了,建樓成本10萬,賣20萬,把10萬利潤買30年美國國債,三十年後有沒有20萬?3個點的複利就是24.58萬。
債券5個點,複利3個點,不是損失2點的利息?相反,再套利數倍,因爲債券是用于建樓的,是建設投資成本,不是利潤中的。
100萬債券建100萬的樓,付出5個點的年利,這100萬全是别人的。SP是用5萬利息成本起的100萬的樓,可不是拿100萬起的樓。
100萬的樓,賣出去200萬,獲利可不是100萬,是195萬,賺的可不是一倍的利潤,SP要賺的是三十九倍的利潤。
一個樓,隻有兩期資金占用成本,一個是建設期,一個是發售期,建設周期就是債券成本乘以周期,不好控制的風險就是發售,誰知道好不好賣?
所以,幹脆不發售,愛買不買。
誰說開發商非要把房子賣給别人,SP拿别人的錢爲自己蓋酒店,經營酒店不行麽?
這不但可以對沖利息成本,反而還有連鎖酒店經營收入。
房賣光了酒店就沒有了?大錯特錯,商服公寓式酒店,酒店沒有了,有酒店式物業啊。
經營物業與經營酒店有什麽區别,隻不過因爲客房滿,SP物業管理公司風險成零了。所以優惠點,不按客房租住收費,按物業費,少收你點罷了。
一平米物業兩塊錢,我賺個五毛不多吧,毛利百分之二十五,淨利有十個點,市盈率是不是10?
市盈率長期穩定在10的公司,就是十年收回投資啊,比給購房者15年的承諾,是不是又提前了五年?五年是不是又賺了十五年的三分之一?
這就是金融!
金融的本質就是信心,核心就是風險控制。
隻要SP可以把信仰豎立,穩住風控,就可以讓别人花錢幫自己打造一個世界級的酒店帝國。
而且,買房的,按揭的,租住的,他們選擇信任SP是對的。
小老百姓玩個鬼的金融模型,連投資渠道都沒有,亂投資隻會被人騙。
SP是拿他們的錢爲他們賺錢,不是騙他們的錢。
全款十五年賺回一套房,按揭自住三十年把房住回來,還想啥?去銀行按揭三十年試試,房奴奴你一輩子。
至于房價大跌,還是房價大漲,SP不參與,風控模型要隔離的就是這個變量。
20萬的房哪怕漲到1000萬,那是買房者的事,SP三十年退的是20萬的購房款。
20萬的房子跌成2萬了,不管,SP三十年還是退你20萬。
誰是物業所有人,就退給誰,誰愛炒炒去,SP不玩這個。
什麽惜售啊,減竈啊亂七八糟的,一概不參與,就是模型中規定要賣多少,就标多少。
SP同樣不會從鋼筋水泥标号,家具電器裝修以次充好來找利潤。SP玩的是金融模型,是信心,不玩偷工減料。
可能市價10萬一平米的标15萬,愛買不買。也可能市價10萬一平米的隻賣五萬,買不到是你買晚了。
SP玩的是金融模型,不是房地産,與華爾街是同行,跟一幫蓋房的土鼈不認識。
SP看的不是同業賣多少,看的是國際衍生品市場與融資市場,債券市場。不會參考城市周邊的房産價格,一幫蓋房的土财主,愛賣多少賣多少,沒有參考價值。
不該要的不要,不該沾的不沾,SP的信用一向如此,所以才敢創造信仰,才敢用信用讓别人花錢爲它建酒店!
SP有沒有這個信用呢?可不可能創造出這一信仰呢?
有的,信用不是标準普爾信用評級,那個在SP的采購系統中都是一文不值的玩意。
标準普爾評錯了又不賠錢,它自己都沒信用,它評出來的信用評級,有個鬼信用?
SP不是标普,它的信用,與銀行一樣,從來就是真金白銀。
SP的聯合采購中心,聯合制造中心,信用全可以當錢使,評錯了就賠錢出來。
這是銀行級别的信譽,不是标普,惠譽,穆迪那類媒體級的忽悠機構。
标準普爾是個媒體,評級對象超過十萬。
不要說研究審查一個國家或财團的報表,光是看,看一家公司的報表一天,看一遍都要三百年。
一萬個研究員,一人跟蹤十個對象,就比美國幼兒園老師帶的小屁孩多了。更何況,它哪來的一萬研究員?
跟蹤十多萬個對象,天文領域跟蹤小行星可以,跟蹤國家與公司的報表與财務,經營狀況?
評錯了又不負任何責任,這不是扯淡是什麽?這就是媒體!
媒體是什麽?媒體最大的作用就是壟斷真相!
這就是創造信仰。
什麽全國牙防組織,ISO9001,标準普爾,惠譽,穆迪,次級債就是這麽忽悠起來的。
融資成本百分之二,公司債利率百分之二點五,千分之五的空子。一旦評級機構來個好的信用評級,套利資金就會大量融資來套這千分之五。
大的套利基金,就是儲蓄存款,就是貨币與債券基金,就是托管養老金與社保的私募。私募現代股權基金這種形式,就是俄州養老金衍生出來的。
公司債是什麽?就是銀行的理财産品,就是債市上亂七八糟的債券。
某國債券市場必将上演美國上演過多次的電影,債券違約會逐年迅猛增長,超過GDP增速十倍二十倍,小意思。
房價不能跌就是這樣,地方沒錢就弄城投,随便來個項目就上銀行融資。
銀行不敢不融,但不敢拿這種債,6個點的發行費?不要!留兩個點的資金占用成本,馬上就會甩給信托,讓信托去賺紙面上的4個點。
信托就是洗澡工,把100億分解成100個項目,亂寫一堆蓋樓,修公路,建港口,反正發一百個産品出去,理财,年化百分之五。
信托把100億洗完澡,回手再把100個産品交給銀行承銷,銀行有了業務,回扣大大滴。
債沒崩,信托還能賺點,不光基金的盈利,它還收點手續費呢。
債一崩,什麽保本不保本。信托都沒了,它的擔保有什麽用?
信托信托,你信它就把資金托付給它,代你投資。它再把管理的資金托管在銀行,而不是放自家賬上,讓第三方監管一下,以免卷款跑逑了。
信托基金不能卷款跑,但是可以把款賠了呀。
1萬人投了1億本金給它,它賠的剩八毛了,按程序清盤。剩下八毛,一萬投資者分一下吧,别嫌少,程序正義,人起碼沒跑,對吧?
除非是大銀行擔保,信托有什麽資格保本?它注冊資金都不夠在鳥城買間房的。
地皮綁的是城投債券,房價跌,地皮就拍不上價,地方除了發新債還舊債,又能怎麽辦?城投的股票又上了股市,全綁上了。
除非發生日本九十年代的洗盤式擠泡沫,不然房價隻會一路沖上十萬。任何企圖壓低房價的手段,都是在提前引爆債務危機。
房價是不可能從北上廣深領跌的,村兒裏的會進郊縣買房,郊縣會進二三線城市,二三線會朝一線走,一線城市會越來越大,中心區房價沖上十萬不是天方夜譚。
但是,村兒裏可就沒人了,老弱病殘,留守人口,可房是不會走的呀,也不塌啊。
保有量那麽大,租不出去,人口出生率與流動率又清清楚楚。郊縣與二三線,一邊蓋房,一邊走人,隻要一碰到警戒線,就會開始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