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SP的外彙兌換系統鋪成,盤子一大,現鈔持币成本就會成爲負數,還要收貨币發行費。
這一金融換彙領域的對沖模型,是SP中央實驗室理論與數學部門提出來的。
目前,全球以金融對沖做換彙的銀行,藏得都非常深,就藏在全球各大外彙市場的做市席位中。
他們做的不是外彙現鈔兌換,是賬面外彙兌換,模型是一樣的。
不用那麽多币種,隻要兩種貨币對沖就可以了,零風險。
鎖單!
炒外彙與股票不一樣,是可以讓時間停下來的,賣出1萬美元買入歐元,該吃飯了。反手,賣出歐元再買這麽多的美元就可以了,單就鎖住了,損益不變,你該吃飯吃飯。
金融對沖的坐市商,就利用鎖單原理,五十億美元本金,二十倍杠杆,美元與歐元各買入賣出1000億,損益是不變的。
二級代理從它這裏用歐元買入1000萬美元,它就加千分之一的利潤,把這一買單塞入它的鎖單。
鎖單是個天枰,天枰兩端一買一賣是個平衡,外部的買賣它放在量盤的同時,把自己的那份拿出來抛掉,賺千分之一,天枰還是平的。
它會同時把從二級代理那裏拿到的歐元抛出,補入1000萬美元。同時把鎖單外多的1000美元放給二級代理,賺10萬美元。
零風險。
電子市場,彙市,股市,一般人以爲是瞬間實時交易,不是的。玩過美股的都知道,不交會員費,價格就顯示幾檔。
坐市商,代理商,炒彙的,優先級不一樣。
與股市一樣,不但開市前有競價期,每時每刻都有競價期的,交割順序是價優者先,可是價格高低電腦怎麽知道的?電腦怎麽排出來的?
止損,止盈百分之五,終端上設定了不錯,但市場結算系統要有響應時間的。
電腦知道的時間,排這個價格的時間,這一競價階段,對人類隻是察覺不到的瞬間。
對計算機來講,是一萬年。
紐約證券交易所原來的閃電交易BUG就是這麽來的,電話與場内的時間差。
炒彙的要把買賣命令,發給炒彙平台,炒彙平台這類經紀人,要把信息彙總到坐市商。
對坐市商的優先級來講,這一時間,夠了,夠鎖單的加減自動響應了。
炒彙的一萬個人裏,能有一個知道外彙市場在哪就不錯,紐約外彙市場,在紐約是找不到的,東京外彙市場,東京也是沒有的。
國際彙市,隻在電話線裏,隻存在信号中!
不光電子版的外彙市場可以這樣,現實世界同樣是這樣。
英國與美國,一個控制英鎊的供應,一個控制美元的供應,他倆都是貨币批發商,聯手鎖單,就可以在外彙市場中,通過英鎊與美元對沖,攫取零風險的無限利潤。
增發1萬億英鎊,不是直接印,而是先用1萬億英鎊買入美元,然後增發1萬億英鎊。
1萬億英鎊買入美元造成美元大漲的同時,增發的1萬億英鎊會造成英鎊貶值。但是,請注意,英國央行原先1萬億英鎊買入的美元,目前升值了2000億英鎊。
把價值1萬2000億英鎊的美元抛出,買入英鎊,美元跌的同時,英鎊就會複位。
1萬億英鎊,就這麽無風險的增發出來了。
如果不會玩金融對沖,而是直接印,那2000億英鎊的利潤就拿不到,就會造成貨币貶值,通貨膨脹。
所謂的貨币貶值,升值,與金融對沖無關。
這個金融對沖模型非常簡單,所以非常恐怖。越是本質的東西越簡單,可以把簡單的東西做到,就是個恐怖的事情了。
金融對沖的現鈔外彙兌換領域,目前全球尚無一家銀行在做,一個可以現鈔聯網的都沒有。
不用高看什麽央行,什麽國家級大銀行,蠢貨多的是。大多隻有外彙兌換業務,還要走結算程序,掙得是手續費。
持有的某個币種的外币多了,一旦貶值,就會損失巨大。
這些銀行都不是金融對沖,不是零風險,所以外彙兌換手續費非常高。
不對沖,就無法鎖單,就找不到天枰模型,貨币就無法有效複位,就會波動巨大,就有風險。
金融最怕風險,單一貨币是無法對沖的,起碼兩個貨币才能搭建天枰,通過金融對沖,讓貨币始終尋求複位!
紐約廣場協議,就是德國馬克,與日元的複位協議,美國要的是對沖權,不是什麽要求馬克與日元升值,這都是專家教授與論壇裏的話,被西方的四書五經忽悠傻了,一群鹦鹉。
日元升值,它怎麽升?貨币是誰想升就升,想貶就貶的?那都是要有貨币政策的支撐,通過一系列金融手段才可以做到的。
什麽中國強大了,所以人民币該升值。什麽美元經濟複蘇,所以升值,美元強勢。什麽貨币貶值有利于出口。
這全是扯淡,全是西方四書五經的東西!
中國再強大,經濟再好,人民币增發一倍,你看看人民币是貶值還是升值。
美元再強勢,貨币投放量加一倍,或者一美元不增發,世界流通中的美元資産卷回去,美元立馬就崩。
美國爲什麽不敢讓現鈔與美元貨币資産流出去,朝外放的都是美國國債?就是怕反卷回去!
炒什麽安培新經濟學,那就是扯淡學。
日本是資源進口國家,因爲貨币貶值增加的出口量,這部分出口增量部分增加的利潤,可能頂的上資源進口因爲日元貶值而增加的成本麽?
日本普通人家裏燒的天然氣,用的電,吃的喝的穿的,全是進口的。
有利于出口,還有利于自殺呢!
即便用GDP計算,日本從2012近6萬億美元的GDP,降低了4.6萬億美元。
應該增長的1.5萬億美元GDP沒了不說,還少了1.4萬億美元,半個日本“咻”的一下就不見了。
日元貶值就爲了沖壞賬,抹政府欠債,小利出口企業拿到,大成本全民背上,不就這麽簡單麽?還新經濟學,一百年前西方玩剩下的東西。
控制貨币最好的手段,就是有放有收。
想讓貨币增加實際價值,就像股票回購一樣,把鈔票回收回來,然後銷毀核銷掉。
可惜,國家不是公司,即便美聯儲早期想這麽做,實際發鈔權一拿到,吸毒一上瘾,嗨大了,公庫裏哪還有資産回購貨币?隻會越放越多了,再也收不回來了。
全世界的央行全都是隻貪不斂的放放放,隻有掠奪,隻有越來越大的抹壞賬與抹赤字需求。越抹通脹越大,貨币越貶值,就越要加大印鈔的速度。
沒有一個國家的公庫,可以把貨币收回來的。
骷髅币一旦披上主權貨币的殼兒,就會時不時把骷髅币回購回來核銷掉,大衆看不懂這是什麽意思,但是世界金融領域,就會對骷髅币産生信仰。
早前的金磅,銀币,美金不就是這麽來的?既然美金又變成了美元,“金”的貨币王位空懸,骷髅币有啥不敢坐上去的?
金鈔,銀票,榮克回頭連五铢錢都給丫複活了,讓全世界人民用中式銅錢,衆神退位,方孔兄複位!
多個窟窿,省多少銅?
SP的銀行網絡,就是從社區銀行一級,從自動終端機器開始鋪,建設全球性的大網絡,而不是參與全球性的炒作,什麽股市,國際彙市,碰都不碰。
SP也不做投行業務,沒精力幫人IPO敲鍾去,它自己收購還委托别人呢。
SP沒有什麽自家的金融産品,也不賣垃圾債券,甚至不開展什麽業務,不但對吸儲沒興趣,對放貸也沒興趣。
SP的銀行隻不過是拿個牌照,然後把自家并聯進美銀系統,爲各行的信用卡做個取款窗口與渠道,做個國債等低風險債券的分銷商。
榮克感覺自己玩不過東部華爾街那幫人渣,金融概念太多了,他怕掉坑裏。
所以,他不管别人的銀行是怎麽玩的,他也不會遵從通行的金融概念,你們玩你們的,我玩我的。
支付寶就棒極了,比Paypal還要好,榮克要找的就是這樣的平台級領域。
支付寶很複雜麽?就是個第三方保證嘛,越簡單的東西才越恐怖,越偉大!
可支付寶離了淘寶,就歇菜了。
支付寶同樣在布局印度等國,參股Paytm等與支付寶相同的第三方平台。但支付寶的根基就是淘寶,是支撐結構的骨頭,其他隻是外圍,是皮肉。
Paypal就沒有支撐結構,它自己就是結構主體,連老東家Ebay都談不上它的基本盤,持股分散,風險比支付寶大的多。
利的一面是不敢松懈,必須直奔壟斷而去,弊的一面是不穩定,随時可能出來個更猛的,吞噬它的份額。
榮克要架構的平台,同樣是簡單,恐怖,但離了SP體系的支撐,就歇菜的平台。
以免各國獨立浪潮風起雲湧的時候,給他來個收歸國有。
香蕉地,油田可以收,SP的财産在SP的手裏叫财産,其他人拿着燙手。
硬要拿,除了報複,啥也别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