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不起,醫學院的學費是普通家庭絕對交不起的。
不是美國排名前三十的本科大學畢業,申請醫學院是不收的,名校本科四年先扔二十萬美元進去。
申請哈佛,哥倫比亞,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塔夫斯,天普等等醫學院讀醫科,那就再扔三十萬美元的學費進去。
僅本科與醫科的學費,就要50萬美元。
這僅是學費,可不包含食宿,書本費與雜費。
美國學生不背書包,與早年中國留學生男的全光頭一樣,那就是買個電推子互相推的,都是爲了省錢。
一書包書就是一台汽車的價格,不要說實體書,一本電子書的訪問碼就要幾十美元。
壞處是不少學生湊不齊,買不起教科書。好處是美國人珍惜閱讀,書非借不能讀嘛,懂得珍惜。
美國人看書跟看聖經一樣,會背下來的。可以朗誦,背誦自己所喜歡的小說段落,或電影台詞的美國人,大把。
雜費同樣不是小數目,美國大學是要交際的,是要趴體的,是要選舞會皇後的,是要參加很多社團活動與聯誼的。
想跟上隊伍,不被孤立,雜費少不了。Networking翻譯成校友圈或人際關系都行,沒有這個,一畢業,從哪來,回哪去吧。
美國一般家庭年收入4萬美元,一年下來剩不下4千美元。又沒計生,供孩子讀醫學院的壓力可想而知。
美國醫學院的學費,不少可是開學要一次繳納完畢。
可以讀醫的,要麽你出身好,家裏有錢。要麽可以申請到助學貸款。
發放助學貸款的同樣是金融公司啊,就是醫療保險公司嘛,醫生的欠條就在醫保公司手裏抓着。
即便欠幾十萬美元的債務,讀完醫科,順利畢業了,有沒有好醫院接收還是個問題。
哈佛附屬醫院自然隻要哈佛的學生,麻省總院,霍普金森等等,每個好醫院都有自家的地盤,外人是很難進去的。
但是,醫保公司的話,分量是很重的。因爲即便是哈佛附屬醫院的保險費撥給,運轉經費,醫生薪水,全是醫保公司出的嘛。有欠它助學貸款的學生,塞進來實習培訓一下,是沒問題的。
非但如此,醫保公司不但會明确到要投保用戶,必須在哪個醫院就診,甚至會規定到具體的哪個醫室哪個醫生。
醫保公司與制藥公司,醫學院,醫院,議員,FDA食品藥品管理局等組成的醫療複合體,在美國國内比軍工複合體能量還高。
醫生可不是一支鉛筆,一塊橡皮就能混出來的數學家。
一篇發在《自然》,《柳葉刀》上面的論文,那後面都牽涉到海量的實驗經費啊。
讓你用啥藥你不用是吧?不聽話是吧?助學貸款的欠條朝法庭一拍,解雇的信件朝桌上一放。你醫德雙馨,妙手回春?滾你的蛋吧。
美國醫生,不是背着幾十萬的債務,就是背着幾十萬的年薪,誰敢跟醫保公司乍翅?
醫療複合體一句話,一個備受人尊敬,社會地位與年薪不菲的醫生,頃刻就上街撿瓶子去了。
這還是好的,行醫那麽久,一堆病例條碼資料都在醫保公司放着呢,想讓任何一個醫生進聯邦監獄,就是一句話的事。
美國醫療複合體,就是最大的黑幫,隻要在這裏待過,不犯罪的可能根本不存在。
享受一下醫藥公司提供的度假福利,國際開會式旅遊,虛開點檢查項目與用藥,搞點不必要的小手術,用點收費不太嚴謹的醫療器械,随手幫朋友開點處方藥,不可免的。
南部一個眼科醫生,就喜歡診斷病人眼睛裏有黃斑,就拿個破儀器假裝去黃斑,幾年掙了幾千萬美元。
這不是孤例,這隻是太喪心病狂了一點,虛開檢查與治療項目是公開的。
醫保公司甚至規定必須做一堆有的沒的檢查,因爲美國醫保除了是統籌式,還是保健式,體檢是經常項大頭。
不體檢,不保健不行,強制!
隻要是個美國人,醫保包含牙就必須每半年看一次牙,半年沒看牙記錄,牙保不報。
這就是醫藥康采恩,綁的非常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醫保費用高,效率低下,感冒類一周自動痊愈的病症都不用預約,排到你了你感冒早好了。
富人爲什麽煩醫保,就是醫保要去規定的醫院,用規定的藥。那個預約時間長的吓死人,用的什麽藥心裏犯嘀咕。
有錢人都想在私立醫院,找私立醫生看,很煩什麽全民醫保,即便交保都不去的。
美國醫療花的錢是天文數字,但醫療體系并沒有日本與德國好。
甚至在臨床-上,經手的病例隻是某國醫生的零頭。
這點某國醫生是非常厲害的,臨床經驗豐富的很。不善于更新技術,但老手藝厲害。
美國專科醫生負責任的好處是看病細心,家庭醫生在病人轉過來之前就把病例傳過來了,專科醫生心裏有數。但單位診斷時間長,收治的病人少。
國内網上預約專家門診,一個醫生上午下午能放五六十個号出來。美國家庭醫生診所一天就十個,一個專科醫生一天看不了四個,醫生拖堂,病人也拖。
國内最多下星期就能預約上的号,在美國先排一個月再說。胸悶想看,讓等一個月,這不是開玩笑麽?一個月後要麽不悶了,要麽住墓地了。
以熟能生巧論,美醫不如某國醫生,一個病人五分鍾就搞定了。做手術也一樣,一天能做幾台手術,有閑還走穴去。劃肚子就是庖丁解牛嘛,劃的多了自然熟練。
醫療就是一成的病人,消耗八成的醫療費用,美國的制藥與醫保就是用這一成綁所有人。
某國當年的赤腳醫生手冊,包括五分鍾看一個病人,是另一種公共衛生,各有利弊,看指向性了。
美國的醫療在專在精,不在廣不在博,醫生就是上層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嘛。
美國醫生的孩子想進醫學院,要麽捐款,要麽你的社會地位管用。
一般人想憑成績單刷進醫學院,當上美國醫生?那是沒見過推薦信跟捐款,不知道什麽叫素質教育。
不住高尚社區,高中生申請什麽社區服務?沒社區服務,課外活動等綜合評分,怎麽申請名校?
窮人與富人眼中的社區服務是不同的,前者更多考慮是什麽融入啊,大愛無疆啊,培養什麽什麽呀,都是感覺的雜波,是《讀者》,《知音》上的語言。
對後者來講,這就是開始刷履曆表,寫财報了,目的明确,付出與回報清清楚楚,是報表語言。
美國名校申請表上有一欄,就是問你是否參與過FIRST項目,這一項目叫FRC,就是機器人項目。
這樣讓學生自己勾的欄是很多的,要的不是素質,不是Hope,Will。要的是數據,是履曆,是Was!
有的高中生社區服務是參加無國界醫生,去第三世界當志願者。汶川震的時候就有做社區服務的美國學生在,裏面就有議員的孩子。
美國的社區服務不是指狹隘的社區,有學校與家庭所在的社區,有公衆圖書館,醫院,養老院,有去第三世界國家做援助,志願者。
這都是社區服務,全世界都是美國孩子的社區。
這些高中生申請名校,醫學院的資料上,就有在醫院做義工累積數千小時的履曆。
有的高中生社區服務是衛生,募捐,助教,左一榔頭右一榔頭,爲了湊夠幾十小時的學分。
履曆就說明了一切,素質教育不看素質,看的就是履曆!
前者會被名校錄取,即便前者分更低。因爲前者的父母在有意識的爲孩子鋪路,這一定是出自家境優渥,父母教育水平不俗的家庭。
很多人以爲美國的素質教育是考孩子,其實考的是家長的受教育水平與家庭環境,一切盡在不言中。
有琴棋書畫的素質,得先有筆墨紙硯啊。想時間多用來琴棋書畫,得有書童把雜事做了呀。
買不起鋼琴,上不起鋼琴課,履曆上那一筆鋼琴十級怎麽來?精通各國外語,你村裏以外的人都沒見過,跟鬼練外語去?對廣大第三世界人民富有高度同情心,你機票都買不起,遊泳去第三世界?
幾千小時的醫院義工,當然是表明了無可比拟的恒心。但這也是人脈與錢啊,醫院是什麽人都随便待的?幾千小時送報紙,賣糖水,玩遊戲幹什麽不行?
富人孩子就是在用這種碎片時間來刷履曆。
孩子懂個屁,這叫職業規劃與指導,不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指導不了!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有個顯著特點,就是規劃。
每天每周每月做什麽,今年做什麽,明後年做什麽。預算怎麽來,怎麽用,度假的預算什麽時候到位,何時去何地,早就規劃好了。
一張入學申請表,看清你家族三代人!
素質教育考的就是家長與家庭的水平,占據錄取加權數的一半以上。
常青藤盟校的錄取标準架構非常明晰,是開卷考試。開卷都考不好,進不來就對了。
哈佛錄取學生的兩成出自校友家庭,美國醫生同樣很多出自醫生家庭。
看不懂錄取規則,名校不會解釋,省的被人告歧視。
美國的三大重權是生命權,人身權,人格權。侵犯人格可判終身監禁,不亞于謀殺,這是聯邦重罪。
所以,老美對歧視特别敏感,不單種族歧視,涉及人格都敏感。
幹麗娘,法克鱿沒事。但罵人白癡,可能會被訴歧視弱智,聯邦重罪!
法律就是這樣,别人動你一小指頭,你倒地裝暈,這就是昏迷史啊。涉及神經系統不用驗傷,我說有就有,就能把人坑進監獄。
一個中性詞Rich.Man有錢人,可以是玩笑,稱贊。換個語境就是歧視啊,就能讓人身敗名裂。
熱情的邀你來做客,一進門就鳴槍,第二槍就崩了你,城堡法,無罪,程序正義!
一個擁抱可以是熱情,也可以用騷擾的理由,把你送進監獄,笑眯眯的坑死你。
想要哪個政客下來,派個女公關的事,冤不冤讓雪亮的眼睛分辨去,我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