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種具有非常普遍的現象被稱爲“從衆心理”。
一般來說,當群體規模足夠大大、心理凝聚力強、群體意見比較一緻的時候,都非常容易産生于“從衆”的行爲。
當人處于某個特定的環境,在周圍群體的無形壓力下,人就會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的與大多數人保持一緻,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随大流”。
華夏人自古以來這種群體性的從衆心理,就表現的非常強烈。例如最具特色的“華夏式過馬路”就是如此。
過馬路紅燈亮時,本來還打算遵守交通規則的人,發現闖紅燈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便有了大家都闖,自己一個人也沒什麽大事的想法,也就無所顧忌了……
還有很多像随地吐痰、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規則等很多現象,都是這種從衆的行爲。
考場外聚集的都是考生的家長,他們此時的心理狀态都是完全一緻的。都在期待着自己的子女能夠有一個非常安靜的考試環境,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任何聲響的制造者都會被他們視爲“大逆不道的罪人”。
而現在,這個外國女孩就是這樣,觸怒了這幫瘋狂的家長,随後發生的事情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當大家都萬衆一心聲讨這個狂按喇叭求救的外國女孩的時候,那個砸車的中年男人似乎得到了某種暗示……他做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群體高度的一緻性使得他變得越發的無所顧忌,更加狂暴地砸了起來。砸碎了駕駛座一側的車窗玻璃之後,他也沒有伸手進去開車門,反而用石塊開始砸其他的玻璃,引擎蓋等等地方。
沒一會兒,又冒出了兩個家長也學着他的樣子開始狂砸那輛小車。
那外國女孩在車裏看到周圍仿佛集體發瘋的人群,整個人都吓傻了,也不再按喇叭了,兩隻手抱着頭,蜷縮在車裏,害怕地大哭了起來。
“夠了!别再砸了!”
程亮所在的位置比較遠,當他看到男子開始砸車就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了。但局面已經開始失控,他想要擠進人群還是費了一番功夫的。
在從衆心理已經蔓延開來的時候,少數保持清醒的人往往會被大衆視爲異類。這就是所謂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由來。
程亮對三個砸車男子的制止,不但沒有引起衆人的反思,反倒是激起了大衆的聲讨。
“滾一邊去!你他嫲算哪根蔥……”
“就是!他肯定是和這洋妞一夥的!”
“我認得你……你妹妹也在裏面考試,她在這邊按喇叭,破壞考場秩序,你還幫她說話!”那個率先拿石塊砸車的中年人聽到程亮的話立刻過來指責道。
程亮沉聲說道:“她按喇叭是不對,可你砸人家車就對了?考場周邊禁止鳴笛,可以找交警過來處理。你有執法權嗎?”
“等交警來了就晚了!她按了這麽多聲,裏面考生答題或許就會答錯,錯一題就是好幾分……”雖然程亮所說的道理,這家長心裏也認同,但他同樣也有自己的理由。
分數!
這兩個字,對于在場所有的家長來說,就好像是自家孩子的命根子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認同程亮的道理那才叫見鬼了呢!
“跟他廢什麽話……再搗亂,我們就對他不客氣了!”
另一個家長也不知道從什麽地方找來一根竹竿,正準備往車前窗的破洞裏戳進去“直搗黃龍”。
程亮見狀立刻伸手抓住了那根竹竿。
“揍他!”
就在這時,也不知道是誰,在人群中喊出了這句極具煽動性的口号。
一開始大家隻是發現了一個“異類”,但當他們被煽動起來之後,就好像點燃了一根導火索。
那個被抓住竹竿的家長腦子一熱就吵着程亮揮起了拳頭。程亮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他将手中的竹竿往上一擡,正巧擋住了對方的拳頭。
那家長一擊不重,竹竿也被程亮奪走,就好像發了狂一樣沖了過來。旁邊兩位剛剛一起砸車的家長也分左右兩邊包抄了過來。
程亮見已經無法避免沖突,也隻能發起反擊了。雖說這些家長群情激憤人多勢衆,但真正朝他發起攻擊的也就隻有這三個動手砸車的男人。
他好歹手裏還有一根竹竿,“啪”地一聲将長竹竿拗成兩截,拿在手中倒是不長不短挺趁手的。
程亮手中的竹竿長短大小和雷電混元棍差不多,劈、掃、紮、抽、劃、架、拉、截、摔、刺、撩……使的是正宗的鞭法。
雷電混元棍的形制其實就是華夏古代的短兵器械的一種……鞭。
鞭的起源較早,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自從漢朝和隋朝發揚光大以後,鞭和锏就成了名家的兵器。唐初名将尉遲敬德擅長使用雙鞭,秦瓊善使雙锏(形制差不多)。
最初,鞭和锏是步戰和馬戰的主戰兵器,還有很多人總結出了各種“鞭法”和“锏法”秘籍,但到了元朝建立之後,鞭和锏被閃亮的馬刀取代,慢慢地退出了戰場,成了民間武術的冷門兵器。
程亮自得了雷電混元棍之後,由于這東西器靈殘損,他也無法得到正宗的用法。好在他從地府收羅了不少失傳的武術秘籍,其中有一部名爲《韋馱鞭法》的鞭術正好可以借用。
隻是這韋馱鞭法是單鞭法,所以程亮此時用起來,主要還是右手這支竹竿,左手的竹竿主要起到輔助和防護作用。
他這一手就算是對陣真正的武術名家都可與之一戰,更何況幾個空有蠻力的考生家長,沒兩下就把這三人給打趴下了。
或許是程亮讓家長們感到了武力的震懾,又或許是狂躁的情緒已經冷靜下來了,一時間竟然沒人敢動了。
就在這時,人群外邊又傳來了一聲汽車喇叭聲。
衆人頓時齊刷刷地怒目而視……可當他們發現這按喇叭的是一輛警車時,場面立刻變得安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