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韓、魏、趙三國之後,大秦的國土已與燕、齊相鄰,而楚本就與秦相鄰。
秦王政十五年十一月初七,秦軍再次大規模出動,兵分三路,每路二十萬大軍,分别攻向燕國、楚國、齊國。
在半年中,爲應對大秦的威脅,三國皆有改變,燕國進步最大,楚國次之,而齊國,這些家夥在齊地過得太舒服、太安逸,早已失了銳氣,雖有進步改變,但不大。
因爲看到大秦在滅韓、魏、趙三國之戰中機關造物的應用,燕、楚、齊也仿效秦國,向天下廣招掌握機關術的人才,還真給他們招到了些人,隻可惜半年時間太短,根本不夠讓他們有多少發展。
燕軍、楚軍、齊軍也裝備了部分機關武器,可與秦軍遭遇後,便發現他們裝備的機關武器和秦軍一比,差了一大截,而且他們對于熱武器戰争很不熟悉,在戰場上被打得節節敗退。
如燕國造出了機關大炮,可惜燕國軍隊從沒遇到過炮戰,雖然知曉這種武器威力很大,卻不知道該怎麽正确使用。
反觀大秦,發展了五年多、經過多次實驗演習,後來又在滅韓、魏、趙三國的戰争中接受實戰檢驗,對機關武器該如何使用,已經探索出一套體系。
燕軍與秦軍的炮戰中,率先暴露自己的機關炮陣地,随後被秦軍機關大炮反擊摧毀。
看着被秦軍機關大炮反擊摧毀的燕軍炮兵陣地,蒙恬道:“國師所言不錯,不要做落後時代的人,燕軍已經做得不錯了。可惜其落後于我們,結局早已注定。看似隻落後一時,卻是天與地的差别。”
燕國,都城薊,燕國王宮,燕王丹坐在王位上,在其下方是燕國的重臣,太傅鞠武、大将樊於期皆在此處。
所有人都面色嚴肅,秦軍攻伐的速度太快,已有大量燕國城池被秦軍攻占,再這般下去,要不了幾天,燕國就得亡。
“秦軍兵鋒所至,已有大片國土淪亡,我大燕正遭遇空前之危,諸位有何意見,盡可說來,寡人必不責怪。”
太傅鞠武作爲燕丹的老師,此時可謂是燕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看了一眼殿内諸人,道:“秦之心天下皆知,其欲一統天下,必不可能留我燕國。所以,若有人想說什麽割地求和,可不必再提。”
“何況秦人在韓、魏、趙三國所做的事,各位肯定也有耳聞,試問諸位誰敢肯定秦人不會如此對你們?”
“各位想保住自己的權勢富貴,必須在一戰中打敗秦國,打消秦人一統天下之心。”
鞠武說完,樊於期接着道:“秦乃虎狼之國,野心早暴露無遺,在其之下,沒有求和留國一說,它的目的是将六國全滅,統一成一個秦。秦國兵鋒已至,我等唯有死戰保國。”
這時,一燕國大臣小聲道:“死戰就可以保國嗎?”
這名大臣說的很小聲,可在場衆人大多都是高手,他的話與在他們耳畔親口訴說無異。
聽到這名燕國大臣的話,衆人一片沉默,若死戰就能夠保國,他們也不至于聚在此處商議,隻要派成千上萬個死士去和秦軍拼命不就行了?
見殿内氣氛不好,王位上的燕丹道:“秦雖強,但并非不可勝,隻要我等衆心成城,我大燕必勝!”
鞠武道:“此次之戰,非我燕國之戰,現六國雖僅餘燕、齊、楚三國,但天下可不隻有我燕、楚、齊……狼族崛起于草原,有數十萬控弦之士,若能引爲助力……”
鞠武話未說完,但衆人都已聽懂,這是要請狼族南下,一同對抗秦國。
有燕國大臣面帶遲疑,燕國和狼族打過多年的仗,雙方間恩怨不小,現在聽到鞠武提議讓狼族南下,這些大臣心中有些不樂意,況且他們認爲燕和秦之間的戰争,像是兩兄弟間的争執,可若是将狼族引進來,事情的性質也就變了。
可看到王位上燕丹那欣喜的表情,這些大臣很明智地閉上了嘴,大王都想這麽做,他們出聲反對,不是找死?
聽到鞠武的話,燕丹眼睛一亮:“鞠太傅所言在理,若能地狼族相助,我大燕和齊國、楚國在正面與秦相抗,狼族自秦之後進攻,兩面夾擊,或可敗秦。”
商讨結束,燕丹即刻派出使者前往狼族聯系。
燕國在遭受蒙恬率領的秦軍攻伐,形勢岌岌可危,而在另一邊,王離所率領的秦軍也正在向楚國發起了進攻。
有韓國的例子在前,楚國方面做了很多準備來防備秦軍的進攻,可惜這些準備在武器的差距下,根本沒多少作用。
因爲他們再怎麽做準備,還是得守城,還是得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可這麽多人聚在一堆,就是秦軍炮轟的活靶子。
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局,人少肯定守不住城,人多又會被炮轟,也會守不住城,楚軍也沒好的辦法應對。
本次滅楚之戰,秦軍分了數路大軍,一路直接攻向壽春,摧毀楚國的執政中樞;一路向東,從魏國與楚國接壤之地攻入;一路向西南,将攻占楚國與百越接壤之地。
整體作戰布局與滅韓時相差了不少,這是因爲楚國的疆域遠比韓國遼闊,要攻取的城池、占領的地方自然要比韓國更多,想将之覆滅必然要花更多時間。
戰争開始後,秦軍勢如破竹,而面對秦軍的進攻,楚軍根本沒有多少防抗之力,在機關武器的炮火下,大量楚軍被殺死,一座座楚國城池迅速被秦軍攻占。
楚王負刍看到秦軍一路攻城略地,兵鋒所指,沒有哪座城池可以阻擋,哪還敢呆在壽春城?戰争開始沒多久,便帶着一衆大臣跑了,逃到東邊的一座楚城。
這座楚城的一處行宮中,楚王和一衆大臣面色難看而沉重,因爲自前方不斷傳回消息,全是一座接一座的楚城被秦軍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