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應該以何種方式來呈現這個故事,種種的一切都來源于一次偶然,我想如果沒有這次經曆,我應該與普通人無異,像一個平常的大學生一樣,享受自由生活的空虛與糜爛。然而我身體裏的另一個聲音卻告訴我,這或許是我人生中不可逃避的使命,我的出現有可能并非我所想的偶然,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我原本想就此把這個故事深埋在心底,但我最終決定把這個秘密寫下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知道真相的權利。而我隻是把它記錄下來,由你們來評判。
蕭韓寫于2012年萬聖節前夕
背景資料:
幾百年前,在神學盛行的年代,衆多的科學家被認爲是異教徒,他們受到殘酷的折磨和欺壓,終究迎來了文明社會的曙光。幾百年後,當衆人普遍接受自然科學的觀念,我們依然有很多無法解釋的事情,一些先覺者不由得發出感歎,在面對這些超自然事件的時候,科學卻顯得蒼白無力。即使人類這個種族已經在地球上生存并發展了一百七十多萬年,我們依舊感覺到自己還是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對于各種自然的挑戰,我們的行動如同杯水車薪。有人不禁質問世界,人類的下一個時代在哪裏?我們經曆了從愚昧到文明的過程,許多學說被一一推翻和更新,社會的變革形式最終以各種革命爲代價,不知不覺,人類的信仰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時代的黎明悄悄來到。
序哈迪斯的輪回
天空撩起了黑色的帷幕,一輪滿月從海面上升起。16世紀的歐洲,在北愛爾蘭西側的一座小島上,一座灰黑色的古堡在滿月的映襯下發出淡淡的白光。若有人從海上來,一定會認爲這是一座魔鬼的堡壘,它妖異的外形會讓人聯想到很多可怖的傳說。這時候客臨的船隻是萬萬不敢登島的,在這偉大的大航海時代,海員們的口中時常傳着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年長者經常在休息之餘湊着酒桶講着這些虛無的鬼魅,以此來彰顯自己的經曆豐富。而那些年紀小的則吓破了膽,臉上是同樣的白色。
這就是大海,充滿各種各樣的人和故事。你不知道哪天自己就身處于一個奇迹之中,也不知道哪天就葬送魚腹。層層的烏雲遮擋了明亮的月光,這時候海上的古堡才顯出了它自己應有的顔色。沒有人能夠知道這座古堡究竟是什麽樣子的,不是它太過巨大,而是在這夜色中,它與周圍的樹木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這座古堡的主人是誰?沒有人知道。隻聽早先出海的人說,早在航海時代到來之前,它就已經在那裏了。仿佛它就是這島的一部分,從來就是。
海面上湧起了霧氣,古堡更顯朦胧和鬼魅。就在這時,古堡的窗口上浮現出了淡淡的光芒,燭光隻是搖曳了數下,月亮又從烏雲中擠了出來,灑下一片光輝在海面的潮霧上,頓時,一切都變得無法分别了。
黝黑的石壁在燭光的映襯下竟顯出了淡淡的金色,一個年邁的老者手持燭台正一步步走下一條漆黑的階梯。這條階梯直通古堡的底端,越往下走,你越能聞到一股潮濕黴變的味道。老者幹咳了幾聲,推開了底部的一座木門。
他點着了一根燭芯,頓時環繞石室的兩條油道發出了一記“嘶”聲,緊接着兩旁的燭台被依次點亮,大廳的一切變得一覽無餘。在凸凹有緻的牆壁、羅馬柱、雕花的掩映下,卷葉草、螺旋紋、葵花紋、弧線等歐式古典紋飾輕撫在精緻家具陳設中,現出了了宮廷般的華貴絢麗。大廳的中間擺放着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上面還有耶稣受難的雕像。老者橫穿過石廳,将燭台擺在一旁的幾案上,他從一旁的櫃子裏拿出一件紅色的披風,緩慢地穿上。他臉上的表情始終都沒有絲毫的變化。然後他走向大廳正前方的雕像前,開始虔誠地畫着十字閉目做起禱告,紅色的披風有一個交叉的十字,顯示出了他的身份。搖晃的燭光渲染着一副詭異的畫面,這樣的場景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直到一旁燭台上的蠟燭已将之熄滅。若不是那搖曳的燭光還有人會認爲是時間就此停滞了。
老人長籲了一口氣,繞到了十字架的背後,十字架的背後有一個石台,與整個大廳的裝飾顯得格格不入。石台上放着一本棕色的,鑲着金邊的,牛皮封面的書。隻見,看到書的刹那,老者的眼睛裏閃起了異樣的光輝,他忍不住幾步走到台邊,用顫抖地手輕撫它的封面,書的質感很粗糙,但一點兒也沒有破碎的痕迹,可知它的保存有多麽的完好,上面用金色鑲着幾個字母“Hades”,冥王哈迪斯。
老者愛不釋手地撫摸着這本書,想要翻開看看,卻不由的猶豫。就這樣又僵持了好久,他終于選擇了放棄,随即眼神又變得灰暗無比,他遲疑了許久終究把它放下,在石台前席地而坐。四周的燭火已全部燃盡,大廳内又變得一片昏暗……
多年後,在英格蘭與愛爾蘭隻間,馬恩島附近的海域上,人們登上了一座從未被人發現的小島,當第一次有探險家打開這座地下石室大門的時候,着實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具身披紅衣主教服裝的枯骨坐化在一座石台之前,他的手向前伸向那座早已被苔藓覆蓋的石台之上,似是渴求什麽,似是索取什麽。就算在那兩眼的空洞之中依然能看出不可遏制的渴望。而在那座早已破損不堪,被青綠色包裹的石台之上,卻是空無一物。
又過了很多年,當所有人把此事遺忘,那本鑲着金邊的牛皮書卻又出現在世界上,據知情人透露,最後一次看見它,是在1935的倫敦拍賣會上,而當時它的賣家,竟是一個東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