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英,關鍵不在于土默特人或者鄂爾多斯人,甚至不是豐州白蓮,我覺得還是陝西的亂軍。”齊永泰沉吟着道:“隻要陝西賊亂能平定下來,豐州白蓮起不了勢,大同鎮和山西鎮還不至于孱弱到被豐州白蓮攻破吧?”
最後一句話,齊永泰問得有點兒底氣不足,語帶征詢之意,看着張懷昌。
衆人目光又落到了張懷昌身上,張懷昌臉色有些苦澀,下意識地摩挲着椅子扶手,半晌之後才道:“柴國柱的山西鎮被蘇晟度帶走大半,一戰喪失殆盡,現在殘部都編入薊鎮軍這邊交給了孫承宗,柴國柱爲此都幾度上書,要求立即補充募集,重編山西鎮;大同鎮情況相若,孫紹祖帶走大同鎮一半精銳,而且大同鎮防禦地域更廣,楊元也在叫苦不疊,若是豐州白蓮起事,必定裏應外合,我記得紫英在永平府時就察悉薊鎮軍中亦有不少白蓮教徒,這也是一個巨大隐患,……”
大家都聽明白了,豐州白蓮如果真的起事,再加上裏應外合,若是這邊鎮中士卒也有白蓮教徒,那山西鎮也好,大同鎮也好,還真的有可能被突破。
張懷昌的擔心讓所有人心中都是一沉,他是兵部尚書,對軍中情形自然是最爲熟知,給出這樣的判斷,恐怕不容樂觀。
馮紫英感覺到這場面真的變得有點兒難看了,本來都是興高采烈地來慶賀臨清收複,現在卻成了憂心忡忡擔心山陝局面,可自己還沒有去陝西呢,大家就都喪失了信心,那自己去還有何意義?
而且山陝不容有失,山陝局面若真的崩潰了,朝廷就算是平定江南,也一樣支撐不下去,想象前世中明末李自成的故事,江南、湖廣并未大亂,但是李自成仍然率大軍在北地縱橫捭阖,最終一舉攻破京師。
現在局面比起明末來,也許朝廷的控制力更強一些,但是江南湖廣局面更糟糕,邊牆外的蒙古人和女真人,邊牆内的白蓮教徒,都一樣危機四伏,不解決山陝,那局勢必定會朝着明末那等大亂之局發展下去。
“我贊同齊師的觀點,關鍵還是在山陝,山陝破局關鍵還是在陝西,隻要陝西叛亂壓下來,山西成不了事,就算是豐州白蓮打破邊牆,也無礙大局。”馮紫英擺出一副氣定神閑的姿态。
“哦?紫英,你這麽有把握?”喬應甲驚訝地道,張懷昌目光也轉過來。
“豐州白蓮,家父在大同時就有往來。”
馮紫英此言一出,衆皆側目,但随即又覺得理所當然。
武将那裏會像文臣那麽講究,隻要能守住邊鎮,赢得勝利,什麽事兒不敢做什麽手段不敢用,?就是收買刺殺對手也一樣理直氣壯。
大同城牆外就是豐州闆升,也就是豐州白蓮聚集地,馮唐要坐穩大同總兵,豈會不和這些人打交道?
“豐州白蓮看似這麽些年來人數一直在增加,但是趙全和李自馨先後死去,豐州白蓮内部其實就已經分化成了幾塊,趙全後人和李自馨後人各有一幫人,另外這一二十年從内裏過去的白蓮教徒也有一黨人,所以并不融洽,名義上是趙全的孫子趙崇武爲首領,但是李自馨的侄孫李非仁也頗有勢力,再加上後續過去的丘蹇一幫人,實際上是三撥勢力,趙崇武能不能号令其他兩撥人,很難說。”
張懷昌捋須沉思,”蔔失兔和素囊在其中是不是各自支持一撥人?“
馮紫英點頭,“蔔失兔支持李非仁,而素囊支持趙崇武,丘蹇則與鄂爾多斯人來往甚密。”
張懷昌松了一口氣,“若是這樣,這局勢倒是有可以操作的餘地了。”
“懷昌公所言甚是,豐州白蓮沒那麽容易就糾集起來,就算糾合起來,我們也能尋找楔子打進去,讓其難以聚合成團,無外乎就是利用朝廷大義和利益收買罷了。”
馮紫英說得輕描淡寫,但是諸公卻都是滿意地點頭,巡撫邊地就是要有這些手段,否則難以勝任一方。
諸公心中也在琢磨,楊元和柴國柱雖然也算是宿将,打仗也許不差,但是卻沒有馮家這種三代積累下來的人脈根基。
馮紫英祖父就和俺答汗以及察哈爾的達赉遜有過交情,這種交情又一直延續到了馮紫伯父馮秦馮漢與俺答汗之子黃台吉以及其孫扯力克和達赉遜之子布延這一代。
也許這就是馮家立足大同的底氣,也難怪馮紫英敢深入草原去和蔔失兔談判,也敢和内喀爾喀人首領宰賽談判,人家也願意相信他,換了别人,誰敢去?去了誰又會相信你?
“所以我說,關鍵還是陝西的亂軍,解決了他們,山陝乃安,解決不了,其帶來的亂勢甚至可能蔓延到山西北直乃至河南,那才是真正的大患。”
也許在座衆人還隻是認爲這些亂軍隻會攪亂山陝,卻沒有想到明末李自成的起義軍可以橫掃整個北地,直抵京師,但馮紫英卻深知這些爲了填飽肚皮的饑民爲了生存,其爆發出來的戰鬥力有多強,尤其是如果吸納了那些個被裁汰對朝廷不滿的邊軍又會演變成什麽樣的威勢,真不敢想象下去。
關于時局的探讨一直持續到傍晚,反倒是臨清收複的慶賀被抛到了一邊。
當然朝野内外肯定是要大肆造勢宣傳的,這是鼓舞民心士氣的重要舉措,要讓整個京畿民衆對未來充滿希望,即便是《今日新聞》也要頭版頭條用長篇大論來分析收複臨清的重大意義。
馮紫英走得最晚。
齊永泰留了他一下。
“坐吧。”齊永泰有些疲憊之态,馮紫英趕緊親手将茶送到齊永泰手中。
“葉相和方相那裏問題不大。”齊永泰自顧自地道:“驟然将你擢拔到兵部侍郎位置上肯定是不合适的,佥都禦史已經很不錯了,這肯定會引來非議和攻讦,但他們兩位會支持的,這非爲私,若是伱不能幹預軍務,便是再有人脈,邊鎮大将也不會輕易聽你的,難免贻誤戰機。”
馮紫英默默點頭。
齊永泰沉吟了一下,“朝廷準備免去令尊三邊總督職位,當然,這要等到山東收複之後,你們父子應該有這個心理準備。”
馮紫英心中一抖,來得這麽快?西北軍呢?
“薊遼總督會保留,但是遼東總兵,如果曹文诏在對建州女真的戰事中打得不錯,就讓他繼任。”
齊永泰耷拉着眼皮子,似乎是在思考着其他事情,對這些不太重視,或許是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馮紫英隻能閉口不語,曹文诏也算是自己老爹的嫡系,繼任遼東總兵而不再讓自己老爹兼任,也算是說得過去,自己老爹也無話可說。
“紫英,你是文臣,文臣懂軍務是好事,也是優勢,但是如果過于沉湎其中,如孫承宗、熊廷弼那般,并非好事,楊鶴就聰明得多,……”
馮紫英若有所悟,莫非楊鶴是主動卸任鄖陽巡撫兼荊襄鎮總兵,如果是這樣,這楊鶴還真的是精詭。
“學生明白。”馮紫英恭敬地應道。
“西北亂局始于吏治不修,百姓困苦,這一點你要清楚,莫要對下邊官員抱太大希望,……”齊永泰歎了一口氣,“有時候我也和葉方二位在探讨,如何解決這地方上的吏治與民政相結合的問題,略有才能者,要麽貪墨不法,要麽苛厲殘毒,要麽急功近利,而其他則是庸碌不堪,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想發設法找門路尋個清閑富貴,如此士人,如何治國?”
馮紫英笑了起來,朝廷終于還是意識到了這吏治問題對整個大周朝的影響了,“齊師,也不至于這麽不堪,但這些問題的确不同程度在各地存在,但我以爲根子還是在朝廷。”
“哦?在朝廷?怎麽說?”齊永泰一愣,略感興趣,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子是個有想法的人,但是吏治可不比其他事務,馮紫英入仕時間太短,幾乎沒有多少積澱,沒有足夠的底蘊經驗,說出來隻會贻笑大方。
“貪墨也好,苛厲也好,在我看啦這是小節,這個話弟子也隻在齊師您這裏說,出門兒弟子可就不敢認了,弟子以爲關鍵在于敢于做事能否做事,急功近利某種意義上還算是一種褒獎了,起碼人家是想爲百姓做事的,相反那些個庸碌混世者我以爲才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我們吏部和都察院的考核機制卻恰恰對這等人最爲寬厚,不做事便不會得罪人,這個道理誰不明白?地方士紳誇贊,下級阿谀,上司也說不出個什麽來,你好我好大家好,絕大多數都能順利地拿到一個好評語,甚至升遷,但他們對地方有何益處?屍位素餐,甚至贻誤一方,遇上災難更要釀成大禍,……”
齊永泰沉默不語,這個話題一旦扯開,就是體系性的問題了,甚至不僅止于吏部。
第三更,老瑞還在努力,兄弟們能用月票刺激一下老瑞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