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第3裝甲集群從蘇瓦烏基地域出發,在蘇聯紅軍西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的接合部突破防禦,爾後向維爾紐斯、明斯克方向發展進攻,第9集團軍随後跟進;第2裝甲集群從華沙以東地域出發,迂回布列斯特要塞,繼而向斯盧茨克、明斯克方向快速推進,第4集團軍随後跟進。
6月23日,德軍占領格羅德諾。
蘇聯紅軍第10和第3集團軍各一部向該市實施反突擊,未達目的。
6月24日,德軍占領維爾紐斯,巴甫洛夫大将急令西方面軍預備隊前出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
6月25日,德軍向西方面軍深遠後方實施兩翼包圍,使其面臨被合圍的危險。
蘇聯紅軍第3和第10集團軍奉命通過僅剩60公裏寬的走廊,撤離突出部。
26~27日,德軍2個裝甲集群先後進至明斯克近郊,并于28日占領該市;西方面軍主力第3、第10集團軍的11個師在比亞韋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間新格魯多克附近地域陷入合圍。
29日,德軍第9和第4集團軍在比亞韋斯托克以東地域會合,将被圍蘇聯紅軍分割爲兩部分。
1941年7月9日,被圍蘇聯紅軍大部被殲,一部分散突圍,一部在德軍後方開展遊擊活動。
據德軍戰報:此役俘虜蘇聯紅軍約324萬人,繳獲坦克3332輛、火炮1809門,幾乎占領白俄羅斯全境。
莫斯闊大胡子面臨巨大的壓力,蘇軍承受德隊和日倭軍隊的兩面夾擊,想要同時阻擋軸心國德國和日倭軍隊的攻擊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戰略上莫斯闊需要做出選擇,必須在東西兩方面分出主次戰場。
歐洲才是莫斯闊的重點,這一點毋容置疑,更重要的是,莫斯闊距離德國太近了,集中兵力抵擋德國的進攻勢在必行。
而東方戰場太遙遠,日倭人一時半會兒威脅不到莫斯闊,從東方戰場抽調兵力支援西方戰場抵擋德軍的攻擊是莫斯闊的必然選擇。
大胡子叼着大煙袋,目不轉睛地盯着地圖,思索着應對之策。
勐吸一口眼,任由噴出的煙霧從眼前升騰、消散,大胡子歎息一聲:隻能依靠西伯利亞廣闊而漫長的戰線消磨日倭軍隊的銳氣了,如此遙遠的補給線,我就不信日倭人能打到歐洲來,他們靠什麽支撐這場戰争。
這是無奈之舉,他曾經希望中隊能夠拖住日倭軍隊,而中國戰場的形勢的确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奇怪的是日倭軍隊竟然甘心失去東北占領區,沒有任何反擊,這太不正常了。
他也派人聯絡,希望十八集團軍出兵北方,拖日倭遠東軍的後腿。
但是,沒有鳥用,寄予厚望的第十八集團軍根本不聽招唿,連一點回音都沒有。
莫斯闊搞不明白其中出了什麽問題,反正與中國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更何況,北地義勇軍擋在北方,即便想出兵恐怕也不能如願。
東方沒有一點力量可以借用,這不得不令人非常沮喪,也标志着莫斯闊在華戰略的失敗。在這種局勢下大胡子之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實施自救。
大胡子決定從東方收縮兵力,在托木斯克設立最終防線,抵擋日倭軍隊的進攻。
他相信,即便日倭軍走到這裏,漫長的補給線也難以保障,希望日倭軍能夠知難而退。
當然,他不知道日倭遠東軍的補給,是遠東貿易公司提供的,如果知道的話,大概也不會做出這種決定。
蘇軍收縮兵力大大減輕了日倭軍隊的阻力,日倭遠東軍沿着西伯利亞鐵路線快速推進,到了九月份的時候,已經推進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日倭軍隊還在不斷地向前推進,争取在寒冬來臨之前推進到托木斯克。
而印度次大陸的日倭軍隊繼續追擊大英帝隊,橫掃印度次大陸。
日倭南方軍作爲南方作戰的戰略兵團,統轄11個師團25萬人,天皇欽命寺内壽一爲南方軍總司令官。
太平洋戰争初期,南方軍進展迅速,兵分四路作戰,山下奉文的25軍沿馬來半島新加坡方向,本間雅晴的14軍沿菲律賓方向,飯田祥二郎的15軍沿緬甸泰國印度方向,今村均的16軍沿爪哇方向。
日倭南方戰略兵團不到半年時間,南方軍即侵占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以及南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攻占了10倍于日本本土、擁有富饒自然資源和15億人口的大片土地。
同時,日方損失甚微,包括海軍在内,僅傷亡15000人,損毀飛機380架,驅逐艦4艘。
由于沒有了中國遠征軍,大英帝隊隻能選擇撤退印度,四萬多軍隊僅剩下一萬多人。
中南半島戰争結束之後,南方軍總司令官立刻命令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率領第四師團、第十六師團、第三十一師團、第三師三十團、第五十六師團繼續西進,攻擊印度。
大英帝國在印度的兵力嚴重不足,加上撤退的一萬多人,英軍的總兵力還不足五萬人,根本抵擋不住日倭軍隊西進兵團的進攻,隻能讓印度師臨時支撐一下,而大英帝隊繼續西撤。
阿三的軍隊都是炮灰,上去也是送死,緻使日倭西進兵團長驅直入勢不可擋。
日倭軍隊就要來了,盛世才也不敢再留在這片土地,裹脅着那些難民向西北方向而去,而且,随行的人員大幅度增加,威逼那些印度次大陸逃難的人一起走了。
這段時間盛世才的力量也在擴張,又不缺武器,與大英帝國交戰繳獲了不少步槍,還與那些所謂的土匪交易換回來一些槍支彈藥,控制一些亂民不成問題。
北地義勇軍給盛世才畫了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大餅,由不得盛世才不動心,像他這種流竄在外的小勢力,有那種結局已經很不錯了。
盛世才相信,北地義勇軍不會耍弄他這種小勢力,隻要自己賣力幹好這件事,北地義勇軍會兌現諾言的。
套路還是一樣,制造無人區,繼續裹脅難民往前走。
數百萬人聲勢浩大,在盛世才軍隊的驅趕下,向西北方向唿嘯而去。
封天一直在密切關注着這場全球戰争的進度,除了老毛子日子有些不好過,西方戰場沒有多大的變化。
上一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日倭軍隊并沒有真正發動西伯利亞戰争,莫斯闊大胡子集中精力對付希特勒,相對容易的多。
但是,現在恐怕有點不太妙,莫斯闊正在承受着東西方兩個戰場的壓力。
能不能挺得住,很考驗大胡子的智慧。
東方戰場和北美大陸的變化很大,與上一世不同的是,日倭軍隊竟然登陸北美洲,關鍵是美國的海軍被日倭海軍擊敗,以至于全軍覆沒。
自從一戰之後,美國一直沒有戰争。
所以,美隊的數量不多,新招募的官兵打仗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在北美洲戰場節節敗退。
危急時刻,加拿大軍隊加入了戰團。
正是因爲有加拿大軍隊的加入,美隊終于頂住了日倭軍隊的進攻,暫時制止了日倭軍隊的繼續擴張,雙方進入僵持階段。
封天一直在等待,一直在準備,就像次戰争一樣,希望一擊奏效。
毫無疑問,封天還想采取老套路實施突襲,實施閃電戰,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以最小的代價完成戰争,獲取最大的利益。
時機很重要,封天很有耐心地等待。
三年的時間,讓封天發了不少戰争财,無論是德國人還是英國人,他們都需要戰略資源,隻要給錢,主要是指黃金,封天絕不拒絕。
三年的時間,封天大力發展海軍,軍艦像下餃子一樣紛紛下水,一下子制造了六艘航空母艦,而且還是六噸級最先進的航空母艦。
因爲造船本身就是封天的強項,他還很有遠見地從歐洲掰過來最先進的造船廠,一切條件都具備,如果再造不出軍艦那才是怪事。
封天制造那麽多軍艦,難道日倭等外國勢力不會察覺嗎?
察覺也無所謂,再說了漢省采取嚴格的軍事管制,更主要的是,在沿海地帶漢省的人員構成相對純粹,企業員工大多數都是原版人馬,加上軍隊、工程兵部隊、農墾部隊。
至于那些勞工,在嚴格的管制下,也沒有機會接觸這些軍事機密。
三年的時間,足以讓封天有充足的時間讓北地義勇軍發展壯大,不斷健全各兵種,通過這些年的訓練,北地義勇軍的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當然,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封天有選擇地制造了一些新型武器裝備,并不斷地充實到軍隊中去,北地義勇軍已經進入導彈時代。
雖然封天足夠強大,但他就是引而不發(未完待續。。)
<!--gen1-1-2-110-9233-257911118-1485828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