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餘三鎮或出身流寇,或出身将門不同,黃得功是實實在在的從小兵做起,他第一次參軍既斬殺了兩名清軍,得到五十兩賞兩,當時遼東經略熊廷弼愛其武勇,将他選爲自己的親兵,從親兵做起,在遼東黃得功憑着軍功一步步做到了遊擊。
之後,因爲陝西民變四起,黃得功被調入内地,歸于五省總督熊文燦帳下任副總兵,每戰黃得功都奮勇争先,鮑家嶺一役,黃得功差點将張獻忠逼得走投無路,後來張獻忠雖然走脫,他的義子闖世王馬武、三鹞子王興國兩員悍将卻被黃得功擒斬,黃得功因此受封太子太師,升任總兵銜。
隻是無論黃得功如何努力,關外的滿清越來越強,關内的流寇也是越剿越多,最終大明京城也被流寇攻破,一片石流寇被擊敗的消息傳來,大明遺臣都彈寇相慶,黃得功卻是憂慮萬分,他與清軍作戰多年,自然知道清軍的實力遠比流寇強大,一旦清軍南下,連流寇都打不過的明軍用什麽去和清軍拼命。
如今滿朝文武都拼命鼓吹借虜平寇,黃得功隻是冷眼旁觀,他不是傻子,若是獨自一人反對,這些朝中的官員立馬就會把他弄到前線向清軍發起進攻,最後斷絕援軍,讓他落得個力戰而死的結局,這樣的事他見過不少,他跟随的熊廷弼、熊文燦都是死于文官羅織的罪名,盧象升雖然力戰而死,其實還是死于楊嗣昌手中,對于這些搖着筆杆子的文官,黃得功輕視之意也不得不爲之忌憚。
前面一陣喧嘩,隐約傳來搶劫殺人的聲音,人群紛紛四散開來,大街上頓時象炸開了鍋一般。
在京城街頭搶劫殺人,有這樣的事,黃得功皺了一下眉,對着旁邊的親兵道:“怎麽回事?去看看。”
“是,侯爺。”一名得到命令的親兵擠開混亂的人群,快速向前,不一會兒,親兵就返回來報告:“侯爺,是高傑的親兵在大街上鬧事,幾名親兵強行在一家綢緞莊取了一匹絲綢不給錢,雙方打了起來,高傑的親兵動了兵器之後,綢緞莊服了軟,又賠出了幾匹綢緞,眼下已經沒事了。”
三鎮親兵在京城跋扈之事,黃得功亦有耳聞,若不是他軍紀嚴酷,早有人有樣學樣了,他向自己的親兵掃了一眼,有人厭惡,有人卻是露出向往之色,能開綢緞莊的人非富則貴,最終還是要在刀下低頭,黃得功不知是爲自己慶幸還是該悲哀,慶幸的是他手下三萬人都是轉戰多年的精銳,戰力爲四鎮之冠,悲哀的是朝庭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是不是還可以挽救。
“哼,這些垃圾,就會敗壞官軍的聲譽,侯爺,要不要教訓他們一頓?”一名親兵憤然的道。
“對,侯爺,教訓他們一頓。”不管是厭惡也好,向往也好,黃得功的親兵口氣出奇一緻,他奶奶的,憑什麽他們就能在大街上公然搶劫,自己卻不可以。
黃得功與高傑駐地相近,高傑士兵經常撈過界,既使是原先沒有矛盾也會産生矛盾,何況黃得功與高傑兩人本來就不對頭,矛盾自然更是加深。
“别胡說了,此事自然有五城兵馬司處理。”黃得功制止了親兵的喧嘩,若是兩鎮的親兵在南京城大打出手,傳出來的震動可想而知,到時無論是高傑還是他都沒有退路,黃得功暫時還不想将兩鎮的矛盾激化到如此地步。
一名小黃門突然從旁邊鑽了出來,正要靠近黃得功卻被黃得功的親兵攔住,那名小黃門急得大喊:“靖南侯,咱家總算找到你了,皇上召見,快随咱家入宮吧。”
“皇上召見我?”黃得功揮了揮手,示意親兵讓這名小黃門靠近自己:“可知是什麽事?”
“這就不是咱家所知了,還請靖南侯快随咱家入宮,别讓皇上久侯。”
“好吧,本侯馬上入宮。”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黃得功伏地低頭,心中詫異萬分,剛才入宮時,外面侍衛重重把守,而偌大的宮殿内卻隻有皇帝和一名随身太監,看情景,分明是有大事發生。
“愛卿平身,賜坐。”
“謝萬歲!”黃得功起身後,不等太監搬來椅子,就自己拉了一張坐下,屁股将整個椅子塞滿,與文官隻坐一半全不相同,随在皇帝身邊的李祺撇了撇嘴,嘴角露出一絲輕視的笑意。
“黃愛卿,這裏有幾分奏折,愛卿可以先看看。”王福說完,将手上幾份奏折遞給李祺,讓他交到黃得功手中。
黃得功接過奏折,馬上翻看起來,他粗通文墨,很快将幾份奏折看完,這并不是什麽朝中重臣的奏折,一份是戶部給事中熊汝霖所寫,一份是兵部給事中陳子龍所寫,還有一份是吏科給事中章正宸所寫,三人來自三個部門,又剛好都是七品的給事中,他們所奏的内容也大同小異,與眼下朝中所議借虜平寇恰恰相反,他們主張眼下偏安之局并末穩,朝庭應當銳意進取,先恢複河南,山東兩省。
恢複河南,山東兩省,意味着就要與滿清正面對上,無疑是朝中文武不樂意見的,這些人仿佛不知道,河南,山東大明不占,滿清就要占,最終還是不免要與滿清碰上,那時清軍一旦突破淮南的防守,南京就要直面暴露在滿清的兵鋒下。
大明不是沒有人看到這一點,隻是大多數人猶如鴕鳥一樣,自以爲把腦袋縮起來就安全了,或者他們認爲這隻是皇帝之事,到時清軍一來,隻要投降,他們照樣可以保榮華富貴,隻有這些低級别的官員還有熱血,他們敢毫無顧忌的捅出來。
“皇上,臣看完了。”
“哦,看過這幾份奏折,不知愛卿有什麽感想?”
……………………
今天第一更,求推薦票,強人真多啊,三江本來是要沖擊前十五的,沒想到現在還排在二十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