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這一個村落,子嬰在這一天的時間之内又漫無目的溜達了一圈之後自己找了一個村落,結果情況正是如同項羽所說的那樣,都比之前的那個村落強了一些。
子嬰知道,這一趟的行程應當結束了,至于結果,和之前的那一次燕國故地的行程不一樣,還是讓他十分的滿意的。
子嬰拜别了當地的官吏之後,在和韓信等人進行了短暫的商議之後并沒有直接返回鹹陽城,而是繼續去了相鄰的郡中。
一個會稽郡當然不會讓子嬰完全相信了,他一連着去了三個郡,每一個都是微服,所爲的也就是看看大秦各個郡中的百姓真實的狀态。
這南邊的三個郡走完了之後,留給子嬰的就是一聲的長歎,這三個郡裏面就算是最貧瘠的村落,百姓們的生活也是不知道比北邊的苦寒之地好了多少,這對于子嬰來說的确是一件好事,這說明他這些年的新政和在這些地方選拔的官吏都是十分靠譜的。
但是這裏面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北邊的确是被子嬰幾乎完全給忽略掉了。
在走完了這幾個郡之後,子嬰帶着韓信回到了鹹陽城,這一次幾乎算是把大秦的領土又繞了一圈。
“這一次跟着朕在江東和南方的幾個郡中轉悠了一圈,不知你有何感想啊?”在一行人已經非常接近鹹陽城了的時候,子嬰忽然之間像旁邊的韓信發問道。
“我大秦的大部分土地上百姓都已經是衣食無憂,這真乃是陛下之幸事,大秦之幸事啊!”
這句看似好像是溜須拍馬的話讓韓信說出來那叫一個興奮,因爲很明顯他這并不是在對子嬰溜須拍馬,而是說的實實在在是贊頌大秦的話。
“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經是衣食無憂,這話你說的倒是不錯,不過還有少部分的百姓生活并不如何如意,這一次回到鹹陽城之後,如何解決我大秦地界上百姓貧富不均的問題,朕就交給你了,之前大秦的這些問題,你們隻不過是在執行着朕的決定,這一次,作爲大秦的太尉,朕就将這決定的權力交給你,在時間上,朕也不給你設限,何時你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再告知朕,如何?”
韓信倒是沒有想到子嬰會在這個時候就把這麽個既重要又難的任務交給了他,但是通過子嬰之前所做的那些他也已經是知道了,子嬰是十分重視北地百姓生活困難的問題的,而且子嬰把這件事交給了自己的話,很明顯是因爲蕭何等人的年歲已經越發的大了,要是等到蕭何他們這一代人退出了大秦的朝堂,而韓信又不能在各個方面都獨當一面的話,在内政上面給子嬰分憂的人可就真的沒有什麽了。
韓信細細的考慮了良久,之後才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對子嬰道:“陛下放心,韓信知道自己應當如何去做,該是我應當承擔的責任,早自然是會好生承擔下來的。”
看到韓信顯然是已經理解了自己苦心,子嬰也是微微的點了點頭在這裏沒有外人,他隻不過是給韓信打了一個前站而已,等到回到了朝堂上,子嬰還是會說出來類似的話的,但是顯然就不會是這樣推心置腹了。
回朝之後的第二天,子嬰頂着一個大大的黑眼圈在朝堂上面宣布了,将北部苦寒之地的各個郡裏面的主要官吏都給換了個幹淨,當然,子嬰也沒有說環境惡劣的地方百姓的生活質量上不去就是這些官吏的責任,要是從和之前相比的進步上來看,他們其實已經做得相當的不錯了。
這一次子嬰選擇的是各地官吏交互的方式,将富庶之地的官吏調到了苦寒之地,而将苦寒之地的官吏調回了鹹陽城,又從鹹陽城和西域選擇了一些年輕的官吏送到了富庶之地。
這樣一來,除了被從富庶之地調到了貧瘠之地的官吏們好像是不太滿意之外,其他人倒是也都算皆大歡喜。
而這些人先到了鹹陽城之後,子嬰在鹹陽宮裏面親自見了他們,并且告知了他們這一次自己這麽做的目的,那就是需要他們的能力力挽狂瀾。
其實子嬰當然知道,這些人的能耐都是差不多的,他之所以這麽做,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官吏在南邊都已經見識過了百姓的富庶了,到北邊肯定是見不得自己治下的百姓竟然如此,再加上子嬰的命令,他們一定會絞盡腦汁的去想辦法的。
做完了這一切之後,子嬰當即宣布将抹平苦寒之地的百姓和南方百姓的差距作爲大秦如今的頭等大事,而這件事上,所有人都要聽從韓信的命令。
這件事完結了之後,子嬰終于微微的松了口氣,他知道,目前自己讓韓信做的這件事,那也是錦上添花之事,而現在的大秦已經是不需要雪中送炭之事了。
“朕這麽多年的操勞,倒是也終于能歇息一番了。”
在自己的書房中想着自己看到的那些大秦百姓的生活,再想想自己當初去抵擋陳勝出兵的時候大秦百姓們的狀态,子嬰的心裏終于稍稍平靜了一些。
他知道,自己用兩千多年的知識,幫助大秦走到了一個還算是正常的軌道上面來了,始皇帝是一個昏君嗎?他顯然也不是,因爲他的内心裏面絕對是想要讓大秦好起來的,隻不過他的性格,他身邊的人已經他的經曆讓事情出現了偏離。
子嬰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心裏面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活下去,再之後,他想到的就是在這個時代把大秦給崛起了,而現在,子嬰還算是可以驕傲的對現在的自己說,自己應該是已經做到了自己當初許下的諾言了。
所以接下來,子嬰要考慮的就是他自己的一些問題了,任務完成了,自然就要開始休閑了,前世的一些小說中已經有無數人在教導過他了,到了這裏,不把世界給拿下來是絕對不算成功的,但是真的拿下世界了,華夏的子孫又能守住多少年的,畢竟他們不都是二十一世紀過去的,所以,子嬰知道,這些已經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