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彙報了王學軍苦口婆心的想要聯合南明,先滅滿清的思想。
朱由崧沒有大怒,因爲他對治理國家根本就不上心。
但很肉疼。
他和他老爹一樣,在思想裏,隻有金銀才最寶貴。
暴怒的是馬世英和劉宗周。
“一個僞太子,一個僞王,竟敢不顧朝廷大義,破壞朝廷大計。我們顧全大局沒有剿滅他們,他們竟然敢主動攻擊我們。反啦,反啦,要讨伐,要剿滅。”馬世英揮舞着幹瘦的手臂大吼大叫。
劉宗周更是暴走:“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豈能讓小人沐猴而冠,必須讨伐。”
之所以兩個南明真正的主事人,這麽有底氣的喊打喊殺,是因爲,他們在王光啓回來之前,多爾衮的一封書信,已經先一步傳到了南明朝堂。
多爾衮在這封書信裏,說明了吳三桂當初借兵滿清的時候,所答應的以黃河爲界,南北分治的條件。
他們對這個條件很滿意。
但是,就在大家雙方都滿意的時候,卻跳出來一個王學軍,不知道在哪裏弄出一個野孩子,号稱太子,在山東濟南成立了天機府,多次和想要收服自己滿清土地的大軍大戰。
這造成了滿清這個友軍的巨大損失,也不能專心去剿滅流寇李自成。
所以多爾衮痛惜地告訴南明的君臣。
因爲這個山東的存在,讓他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剿滅李自成了,更不想趟中原的這趟渾水。
所以他已經決定,不日帶着大軍,退回山海關,雙方以山海關爲界,約爲兄弟之國。
我知足了,我不玩了。
這樣的決定一出,當時讓南明的君臣一片大嘩。
他們不是嘩然的吳三桂當初答應的條件,而是嘩然的多爾衮不跟大家玩兒了。
你不和我們玩不行啊,我們還指望你這個傻子,去剿滅流寇呢。
你不去剿滅流寇,誰去剿滅流寇?
現在李自成的大軍,雖然被滿清驅逐出直隸,但他的精銳部隊,卻一舉占領了湖北湖南,兵峰所指,就是這個南京。
本來在襄陽,有劉良佐的号稱百萬大軍坐鎮,抵抗流寇。
卻沒想到劉良佐貪生怕死,沒有和李自成的流寇接一仗,直接帶着百萬之衆,卷鋪蓋跑回來了。
你多爾衮不替我們剿滅李自成,那誰去剿滅李自成?
指望着我們嗎?
笑話,說不定哪天李自成就打到南京城下了,我們的這個朝廷也就灰飛煙滅了。
但好在大家也在多爾衮的這封書信裏,看到了希望。
那就是聯合滿清剿滅流寇,還是有希望實現的。隻要給足了多爾衮條件。
而至于王光啓帶回來的那個狗屁的攝政王說的話,那都是他在恐吓自己,好讓他成爲國中之國。
而最關鍵的是,多爾衮派來的送信人,這說明了多爾衮的難處之後,卻話風一轉。
“若想達成兩方的協議,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是咱們兩家先滅了山東那個王學軍,解除滿清的後顧之憂,解決你們的正統之争,才能全力以赴繼續剿滅李自成。”
有了這樣的承諾,朝中的所有文武大臣,爲了國朝的萬年大計,都主張将原先的國策執行下去,然後和滿清劃黃河而治,即便劃江而治也行,大家做個兄弟之國。
有了這樣的背景,馬世英和劉宗周這兩個真正的朝廷當家人,當然要爲滿清解決後顧之憂了,當然主張兩家南北夾擊,讨伐那個僞太子,僞王。
在他們認爲,滅了那個僞太子,僞王,其實比剿滅流寇,更重要。
因爲這關乎到國本。
谷镧
正統國本,是絕對不能含糊的。
既然兩個主要的人物要求讨伐,那朱由崧還說什麽:“他們總是搶奪我錢糧,這是必須讨伐的。但誰去讨伐他們呢?”
這個問題一出,滿朝文武當時就面面相觑了。
大家喊打喊殺行,動真格的不行。
不行的原因,一個雖然是大家心知肚明,兵兇戰險。上戰場,很危險的。再說了,王學軍那個家夥很能打的。
在豬龍河岸,一舉殲滅了天佑軍兩萬,滿清四千,這是天下皆知的。
更在子牙河畔,讓滿清名臣索尼黯然退兵。不得不退回河北京畿舔舐傷口。
滿清八旗是什麽樣的實力?那是天下無敵的存在,自己帶兵去,夠嗆。
再說了,即便有人想去,那手中也得有兵啊。
現在南明的軍隊,都掌握在江北四鎮的手中,真正掌握在朝廷手中的,根本就沒有。
京師出人督師江南四鎮?
找死呢?不要說上陣厮殺,可能戰死,就是四鎮首先就能剁了你這個,敢于染指他們軍隊的家夥。
那可就真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最終,還是阮大钺提出:“劉澤請,身處江淮,緊挨着王學軍的山東,當爲帥。”
其實,更靠近山東濟南的是徐州的高傑,他的徐州,就像一把刀子,已經深入山東了。
但大家都不敢提高傑,因爲高傑就是一個刺頭,嚣張跋扈令人發指。
而且這個人來自于李自成的流寇,匪性十足。
想當初他要求将自己的家眷放在太平富庶的揚州,結果揚州百姓見高傑部下士卒,在附近村莊到處搶掠焚殺,“煙火蔽日”、“僵屍遍野”,紛紛罷市登陴,不讓高軍入城。
高傑惱羞成怒,于六月初七日下令攻城。
督師大學士史可法,親自來到揚州城外的高傑軍營裏,婉轉勸說,一味姑息牽就。
經過反複磋商,最後決定把揚州附近的瓜州作爲高軍安頓之地。
這個刺兒頭兵匪,誰都指揮不動。
劉澤清和他相比也好不到哪裏去,但劉澤清的身後有一個人,劉澤請聽史可法的,認做座師。
朝廷指揮不動劉澤清,那就把這個重擔交給那個老好人史可法,讓他去解決。
按明代制度,南京兵部尚書位居留都百官之首,弘光朝廷初立,史可法就成爲當然的首席大學士。
在定策問題上,史可法既被馬士英出賣,得不到朱由崧的信任,包括勳臣在内的一些小人立即随風轉舵。直接攆出去,五月十二日朱由崧批準史可法出任督師揚州。
這個難題正好由史可法來解決。
朱由崧難得的問了一句正事:“劉澤清的人馬夠嗎?”
現任的兵部尚書馬世英就回答:“按照朝廷的規矩,每鎮有兵3萬,但現在東平伯劉澤請,爲了即将的北伐,已經有兵10萬,足可以剿滅山東王學軍那群烏合之衆。”
朝廷規定每鎮有兵3萬,在這個時候誰還管規定?
誰手中的兵多權力就大,就可以找借口向朝廷和地方要錢要糧。
劉澤清等人就是用随時準備北伐的借口,不斷的擴充兵力,以此要挾朝廷出錢出糧,給他們封官加爵。
原先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總兵的劉澤清,現在已經是太子太師,東平伯了。
“有兵10萬啊,不少了。那就下令坐鎮揚州的督師史可法,命令劉澤清啓兵讨伐僞王。”
這時候王光啓真的感覺到痛苦了,于是站出來領了這份差事。到揚州向史可法傳旨。
他希望做最後一次努力,喚醒史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