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李景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袁可立發現李景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非常之精明,但是在某些方面卻似乎完全不明白,比如說如何做一名首領,如何樹立首領的威信。
袁可立知道,作爲領導者是不能随便亂說話的,更不能說錯話,李景要是說錯話甚至做錯事,那會降低他的威信。
既然收下李景這個學生,這樣的事情袁可立豈能不教?但是這種事情不是說教了之後就能學會的,主要靠李景自己領悟,袁可立要做的就是讓李景領悟如何做一名領導者。
袁可立曆經四朝,更曾爲帝師,他非常清楚如何讓領導把握場面局勢。
袁可立知道,有的時候,有些話由他來說遠比李景更合适,就算他說錯了都不要緊,因爲最後拍闆的人并不是他,是李景。
袁可立當然知道雖然他是李景的先生,也被李景任命爲軍師,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服他,他經常在李景要說話的時候提前說話,甚至代替李景說話,很多人心裏都有些不滿。但是袁可立并沒有在意,隻要能把李景培養成才,他就滿足了。
實際上,李景起初也很不理解袁可立爲什麽總在他要說話的時候先開口。但是過了幾次以後,李景發現,當袁可立先說完以後,他再說話就非常舒服,做定奪的時候更加容易。
這時李景終于明白袁可立的用意,袁可立這是在教他如何做一名領導者,作爲領導者是不能随便亂說話的,而是要聽取别人的意見然後再做決斷。
漸漸地李景跟袁可立配合地原來越好,越來越默契,有時雙方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明白對方是什麽意思。
對李景的表現,袁可立十分欣慰。
李景雖然不通詩文,但絕不是文盲,而且悟性極高,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的領悟能力,幾乎是一點就透。
看到李景逐漸由一名講義氣的土匪首領向一名老到的政治人物轉變,袁可立老懷大慰。
不過袁可立知道,李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李景的手下才幾個人?而且這些人對李景都絕不會有二心,這些人争得不過是一個名頭而已。
隻有随着李景的勢力越來越大,各色人等開始粉墨登場,那時才是考驗李景政治手腕的時候。
現在楊柳風和周衡臣這兩個人就是考驗李景的試金石,李景表現的好,這兩個人就會成爲他忠實的部下,李景要是表現得不好,那隻能把這兩人殺掉,然後重新物色陵川的管理人員。
對于殺人袁可立跟李景的表現又不一樣,袁可立比李景果斷得多,隻要你擋着我的路,該踢掉就踢掉,該殺的就殺掉,下手的時候絕不手軟。
而李景則經常講人情,尤其是對紅山嶺的老兄弟們,隻要他們不是犯了非死不可的大錯,一般不輕易殺人。
對此袁可立也說不上自己跟李景的做法誰對誰錯,因此兩個人在這一點上經常出現分歧。
這個分歧直到紅山嶺的律法正式出台以後,才慢慢消失。
紅山嶺的律法是在大明律的基礎上搞出來的,廢除了許多酷刑,增加了許多懲罰。
比如說大明律當中有很多罪行都是株連九族,連坐等等,李景看了以後就取消了連坐這一規定,李景認爲一人做事一人當,跟老婆孩子親友沒關系,除非這些人也參與其中。
至于淩遲,剝皮,腰斬等等慘不忍睹的酷刑也統統取消,不過是一死而已,整這麽多花樣幹嘛?難道說殺千刀跟殺一刀威懾力不一樣麽?
對于貪污罪,李景的處罰是達到一定數額,直接殺掉,然後罰沒其貪污的财産,另外關于賄賂罪,李景的規定是不管是受賄還是行賄,達到一定數額全部處死。
貪污賄賂數額不緻死的,按貪污和賄賂的數額五倍進行罰款,同時處以各種刑罰,比如杖責,徒刑等等。
對李景的這一規定,紅山嶺諸人看了是目瞪口呆,這也太狠了吧?行賄跟受賄一樣的處罰?
李景的解釋是,就是讓人不敢行賄,沒人行賄自然就沒人受賄。
但是對于行賄受賄李景也有嚴格地定義和規範,并不是拿人錢财就是行賄和受賄。
比如說一個官員窮的叮當響,他的朋友或者親眷對他進行資助,隻要這個官員不爲這些人謀利或者是脫責,那就不算行賄受賄。
難不成這個官員的親友不能救濟自家的親友了麽?
實際上李景也知道加了這個規定以後,可能會給别人鑽空子,不過世上的律法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
紅山嶺制定的律法跟大明律相比,很多處罰都輕了許多,但是又有很多方面更加嚴格,當初看到李景頒布的律法,很多人都是暗暗咂舌。
但是他們很快就體會到這種律法的好處來,那就是在紅山嶺的管轄範圍内,所有的人沒有敢行賄受賄還有貪污的,而且一人犯錯,全家不必跟着受累,不會出現家破人亡這種情況。
随着律法的頒布,李景又開始制定新的制度。
同樣還是把大明的制度拿過來,然後進行修改,不妥的地方去掉不用,不足的地方添加,在這一點上,袁可立真正是出了大力。
因爲對明朝制度的利弊,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明朝實行的是内閣六部制,其中内閣首輔的權力最大,大到連以前的宰相都比不過,至于次輔以下的内閣成員則根本沒有多大權力,基本上唯首輔之命是從。
這樣一來,如果首輔是個庸才,那麽整個國家基本就不會有任何發展。
袁可立和李景等人商議之後,根據明朝的制度架構進行了改進。
紅山嶺也成立了一個類似于内閣這麽一個架構,主要成員爲:李景,袁可立,沈正,高奇,馬五,孫猛和張鳌。
其中李景相當于首輔,剩下六個人相當于内閣成員。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李景主管全面工作,其餘諸人分管具體工作。
然後在這個架構的下面,也設置了各個機構,主管就是上面這些人,當然大多數都是空殼子,有的機構還一個人沒有。
山上雖然所有的事情都由李景說了算,但是輔助他的人權力都是極大,比如高奇不但管士兵的訓練,執法隊也歸高奇管。
隻要有人犯錯,執法隊直接就可以拿下,可以不跟李景請示,隻需事後彙報,當然執法隊是沒有權力進行處罰的。
比如沈正,所有涉及到後勤的事宜全部都由沈正負責,沈正發現問題同樣可以直接處理,然後事後告訴李景。
再比如馬五的情報部門也是一樣,全部由馬五自己負責處理。
李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做法告訴大家,權力不能由一個人掌管。
當然,也不能任由大家胡爲,如果這些人犯錯,那麽就由袁可立提請大家商議如何處置,然後李景來拍闆決定,或者由李景直接拿出意見,征求大家同意。
這種做法确實很民主,無論誰犯錯都要得到處罰,當然前提是要征得李景的同意和其餘幾個人的同意,如果李景自己不同意,但是别人都同意,那這個事情就要重新再議,或者是李景同意,其餘幾人不同意,那也要重新商議。
李景弄的這個東西隻能算是雛形,畢竟紅山嶺管轄的範圍有限,人口也少。
但是李景希望爲以後打下基本,李景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現在把這些做好,以後就不會亂。
應該說紅山嶺弄得這個東西還是很有效果的,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紅山嶺的發展一片欣欣向榮。
不過現在紅山嶺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山上管事兒的人太少,幾乎就這麽幾個人在幹活兒,要是總這麽下去,這幾個人得累死。
因此大家都知道,人才是眼下最急需的。
這也是李景和袁可立等人爲什麽急着要把楊柳風和周衡臣拉進來的原因。
另外,濟世軍在陵川做的事情是瞞不了這兩個人多久的,與其讓這兩個人自己看出來,還不如早一點告訴他們,早一點讓他們抉擇,對大家都有利。
看到李景刀鋒一樣的目光,楊柳風和周衡臣心裏暗暗歎了口氣,既然已經上了賊船,啥也不說了,跟着幹吧。
随即兩人起身躬身施禮道:“下官(晚生)明白了。”
李景點點頭道:“明白就好,你二人現在全部的工作就是穩定陵川的民心,我嶽父已經安排人手下去清丈土地,土地清丈出來以後,把那些無主的,還有那些被強取豪奪的全部分給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這件事情你倆一定要處理好。”
楊柳風奇道:“還讓我們做朝廷的官員?”
李景點點頭道:“那是自然,慎行,我很看好你,希望你能跟周縣令好好學學如何治理地方,以後我要交給你們的恐怕不止一個縣城。先生,把咱們制定地律例拿給他倆看看,可别讓他們犯錯誤。”袁可立點點頭,招呼虎頭到自己的房間把律例拿來。聽說濟世軍還有律例,周楊二人大奇,心裏不住盤算李景制定的律例會是什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