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問徐坤:“大哥,濟川顧問又有什麽吩咐?”
徐坤喝口茶說:“寶船的事倒是沒在追究,要求那水月觀音必須得到,絕對不能再失手了,兄弟!”
崔浩點頭說道:“上次都是我派人不力,李大彪我已經處置了,這次水月觀音我親自帶隊,确保萬無一失。”
徐坤點點頭:“那就辛苦兄弟了,關于水月觀音這件寶物都研究明白了吧。”
崔浩這幾天一直在琢磨這水月觀音,雖然濟川給的信息不多,崔浩頗通文墨,最近查閱了很多《清史稿》之類的史書,對這水月觀音的來曆基本清楚了。
這水月觀音是清朝的一件寶物,出在乾隆朝,乾隆皇帝名叫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曆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産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
乾隆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正式将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間,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開博學鴻詞科,修《四庫全書》。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就是嘉慶皇帝。
(本章未完,請翻頁)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崩于養心殿,享年八十九歲。廟号高宗,後世又稱他清高宗。
乾隆皇帝是個孝子,很孝順自己的母親,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後是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淩柱之女。
十三歲時入侍雍親王府邸,爲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爲熹妃,雍正八年封爲熹貴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曆即位,尊爲皇太後,上徽号曰崇慶皇太後。
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葬泰東陵。全谥爲: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孝聖憲皇後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壽數之高,在清代皇太後中居于首位,在中國曆代皇太後中也是極爲罕見的,與乾隆皇帝的孝順是分不開的。
每年她過壽,乾隆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
特别是太後八十大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彩衣蹈舞,承歡膝下。使太後享盡了人間的“福、祿、壽”。善至于終身。
而且每次乾隆皇帝都給她精心準備壽禮,最著名的就是頤和園,就是專門給她修的,别的奇珍異寶更是不計其數,這水月觀音就是其中的一件,滿清王朝既信佛教又喜歡美玉,(後來的慈禧更是發揮到極緻,不但收集各種美玉翡翠,還最喜歡别人稱她老佛爺)這水月觀音就是用産自雲南的一塊整玉雕成的觀音佛像,書上記載這塊玉石高約兩米,世所罕見,後來雕成佛像,更是稀世奇珍,老太後甚是喜愛。
傳說後來運河上一處水域屢屢發生沉船事故,還有很多人在那溺水而亡,諸般治理也不管用,後來發展到船都不敢經過這水域,影響漕運交通,地方上報到朝廷,朝廷派了治水能臣去了也無濟于事。
後來更甚,這片水域一到夜間就陰風陣陣,還有人看到有類似衙門的建築浮到水面,裏面也鬼影重重,更然不敢接近,都叫這“鬼衙門”,民間請了許多高能異士,巫道之類去那降妖除魔,大多無功而返,有的甚至直接葬身在此。
後來朝中的國師弘法大和尚奉聖命前去勘探,發現那裏竟是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極陰之地,水下竟然與陰間陰河想通,所以才發生這些怪事,一般法力根本不能制約,隻能請有靈力的真佛法相才能鎮住。
此事傳到太後耳中,老太後宅心仁厚,愛惜民衆,忍痛割愛,把這水月觀音派當時的重臣和珅親自送到此地,弘法大和尚抱了這水月觀音法相,口中誦着真經,一起跳進水裏,自此後才鎮住水裏的邪氣,風平浪靜,運河的漕運才得以繼續通行。
這次日本人不知怎麽得到了這個消息,觊觎這水月觀音就指派袁文會的袁部隊找這個寶貝,袁文會和日本顧問濟川商議了指派給徐坤的烏衣會。
另一邊軍需部也想邀功,江洪濤計劃親自出馬也找這寶貝。隻是因爲烏木寶船把這事耽誤了,落在了烏衣會後面。
江洪濤這天正要安排好了瑣事,好準備出發,這時那個戴眼鏡的手下匆匆跑了進來,進門就喊道:“江會長,江會長,不好了。”江洪濤臉一沉說:“老李,什麽事呀!你這麽大呼小叫的。”
“張先生,張先生死了。”老李繼續說,這下輪到江洪濤着急了:“他怎麽死了?怎麽回事?”
“軍需部裏報告,今天上午有兩個人拿了個古董腰牌上繳,張先生的學生鑒定不了,就領着他們找張先生鑒定,張先生和他們聊了一會兒,留下了那腰牌,等他們走了不一會兒,就吞了自己帶的金戒指死了,再查那兩人說什麽也找不到了……”
江洪濤沉思一會兒說:“那兩個人應該就是李勝和程歡化妝了來見張先生的,看來張先生都和他們說了,之後爲免拖累他們就自殺了,烏木寶船怕是不抓到他們是得不到了,更擔心的是他們還要妨礙我們下一步的行動,你趕快安排人,我們抓緊出發!”
老李又問:“那張先生的屍體?”“就交給他的學生處理吧。”
北郊城外一座新墳,沒有墓碑,程歡跪在墳前,後面站着李勝和一位先生,李勝扶起痛哭在地的程歡:“人死不能複生,别哭了,我們也該出發了。”
程歡靠在李勝肩上又抽噎了幾聲,聽李勝說完,擡起頭來擦幹眼淚,重重點了下頭。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