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打量這位先生,身量不高,隻和河妖相仿,頭發梳成背頭,架一副黑框眼鏡,嘴上兩撇濃密的胡須,臉上神色凝重。
迎着李勝伸出手來,小指上留着長長的指甲,見李勝無握手之意,隻是怔怔看他,随即把手放下了。
李勝看着他說:“額,我就是李勝,您是哪位呀?找我何事?”
那先生恭一下手道:“老朽姓張,名博舉,乃是朱之文朱先生的故交,我是有事來找他的。結果卻撲了個空,吃了閉門羹,村人說你是他唯一親戚,應該知道他去哪了。”
李勝聽到是朱先生故交,猜到他應該就是朱先生常提到的那位先生,就連忙把他讓進屋裏。
二人來到屋内落座。
李勝這才說道:“我表弟在北平求學,我姨夫姨母這番是去探望他了,幾日應該就能回來了。”
張先生聽完,一拍大腿,歎了聲氣說道:“唉,我就是北平來的,想不到與之文失之交臂。”
李勝聽他說完,就問說:“張先生遠途而來,找我姨夫何事呀?”
張先生說道:“我與之文雖然好久不見,卻一直有書信往來,之文經常對我說起此地的蘇祿國王墓,我與之文都醉心于曆史考古之類,我此番來本想叫之文領我瞻仰一番,未打招呼來了,結果他反去了北平……”
李勝聽完說道:“先生,那蘇祿國王墓規模不大,我小時常和表弟去那玩耍,姨夫不在,我領你去便是。”
張先生聽完一笑:“那就勞煩你了,我就住在城北那家客棧,離着你也不遠,我們明日一早再去吧。”說完就要起身告辭。
李勝挽留他道:“張先生,您大老遠的跑來了,喝杯茶再走吧。”接着取出幾個幹棗“咱雖沒有好茶葉,自己做的棗茶卻也是風味獨特,您嘗一碗。”
張老先生遠道而來,一路奔波,屬實也口幹舌燥,就又坐了下來,李勝一邊忙着燒水烤棗,一邊陪着攀談,不一會兒,水開棗焦。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勝泡了兩碗,張先生端起嘗了一口贊不絕聲:“嗯,好喝,果然好喝,又香又甜呀,好。”
李勝起身道:“加兩塊冰糖味道更好呢。”說完就從櫃中取出一罐冰糖,先取了兩粒放在張先生碗裏。
正要給自己也放兩粒,卻見張先生“哎呀”一聲站起,劈手從李勝手中搶過冰糖罐,不住的摩挲細看,還翻過來看那罐底,罐中的冰糖都撒到他的腳上也渾然未覺,看完大聲問李勝:“這是從哪裏弄的?你可知這是何物呀?居然拿它當糖罐,真是暴殄天物呀!”
李勝一臉茫然,問道:“先生,你……你說這個也是寶貝?這是什麽寶貝呀?”
張先生用袖子擦着罐子上的污垢,滿臉激動的說:“這是青花瓷呀,元青花,還是萬中無一的精品!”
李勝更加懵了:“元青花是個啥?”張先生抑制不住興奮,侃侃而言……
元青花即元代生産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産于唐代,興盛于元代。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内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将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确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北方蒙古人對南方漢人曆史故事非常着迷,戲劇中人物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動蒙古人愛憎分明的樸實情懷。
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結實的瓷罐上,放進蒙古包裏,在存放食品雜物的同時,還可時時欣賞那回味無窮的戲劇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會被輕易碰碎。
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爲蒙古皇室貴族的生活實用器。
元代景德鎮瓶、罐之類器型,采用分段制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内側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裏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般器物的足邊不規整,有彎曲現象,說明元代制胎時不講究修坯,因此顯得成型工藝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緻者,胎質顯得潔白細膩。比如這件,真是一件極品元青花呀!
李勝沒等張先生說完便問道:“這麽說,這個東西很值錢了?”
張先生斜眼看他一眼說:“這種珍品在當時便是寶貝,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且年代久遠,瓷器又不易保存,有一件這樣保存完整就是國之瑰寶,我看着這件就比皇家藏的那些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勝雖聽不懂他的咬文嚼字,卻聽出了這件寶貝很值錢,頓時大喜。
這件寶貝便是當時李勝和大哥河妖在臨河湖底取到的那件,李勝覺得好玩就拿它當個糖罐,卻沒想到還是個寶貝,臨河湖底還有很多這種東西,竟然如此值錢。恨不得趕快再去取那些寶貝。
張先生愛不釋手,拿在手裏就不想放下,對李勝說道:“李勝,把這個寶貝讓給我吧,你出個價吧!”
李勝臉上一副茫然之色,便伸出五指道:“這樣吧!我給你這個數……”
李勝低聲問道:“是五百!還是……五千?”
張先生微微一笑,搖頭道:“都不是,我給你五根金條!!!“大黃魚”!!!”
當時生産的金條分爲十兩、五兩、一兩、半兩等多個規格。
因爲當時混亂的金融政策,紙币價值很低,因此很多富裕的家庭都會兌換一些金條作爲家庭的儲備金,以備不時之需。
民國時期“大黃魚”指十兩一根的金條。
考慮到“大黃魚”太貴,一般人家買不起,所以市場上也出現了一兩一根的金條,俗稱“小黃魚”。
十根“小黃魚”頂一根“大黃魚”。民國期間,一根小黃魚大約可以兌換三四十塊大洋,按每畝良田二十塊大洋算,一條小黃魚可以買兩畝良田。
雖然剛才聽張先生說這東西值錢,李勝萬沒料到竟會如此值錢,一時有些手足無措。
張先生接着說道:“不過卻有一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