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河裏還是很冷的,李勝把馬燈插在淤泥裏,找準地方,揮鍬挖了起來,沒幾下,就挖到了東西,和上次挖到塞豆窿不同,這次鐵鍬和它相碰,竟然是金屬之聲,馬燈光亮有限,看不出是個什麽東西,李勝就丢掉鐵鍬,用手把那物挖了出來。
入手沉甸甸的挺有份量,隻是裹滿了泥,看不出個樣子來,李勝将它抱到水裏,把泥往下摳摳,用水嘩嘩的洗涮了幾遍,此物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但見此物呈半圓狀,就像是家裏的水缸破了的一半,又類似于屋頂的瓦當,嗯,更像是瓦當,弧形的兩端各有兩個半圓,上面雕着些不知名的紋路,長約兩紮,寬也差不多兩紮,燈光映照下遍體金黃,李勝不由心跳加速,我天,這東西是金的吧!
李勝已經二十八歲,雖說一直過着窮日子,也沒個正經營生,可發财夢可沒少做,一直想着哪天撿個金元寶陡然而富,這下美夢成真,真真是心花怒放,心裏合計可能是自己安葬了那幾個小鬼,小鬼們感恩與他,才指引了這個富貴。
把這寶貝抱起,看着河堤上那座新墳點了點頭算是感謝,拿起馬燈就往家跑,進了家門才想起來把鐵鍬忘到了河裏,也不去管它。
李勝回到家中,進了自己的小院,關了院門,又頂上一根木棍,抱着那寶貝就奔進裏屋,直接放在炕上,又點了一盞油燈,扒拉開上面的泥,把寶貝拿出來,拽過自己的被子擦去上面的泥,仔細的端詳。
看了一會兒,趴上前就來了一口,“哎呦”一聲,好懸硌掉了他的牙,上面卻連個牙印都沒留,當年聽老人們講金子是能咬動的,難道這不是金子的?
顔色可是金黃金黃的呀,再看這個器物的形狀,越看越迷糊,這到底是個啥玩意呢?
需要找個明白人問問,找誰呢?李勝忽然想起,隔壁村的老姨夫博古通今懂得甚多,當年開過私塾呢,自己小的時候還跟着他學過一陣呢。嗯,就抱給他看看吧。
一夜不曾睡着,反複看那寶貝,好不容易盼到天明,用件衣服裹了寶貝就向老姨家跑去。
老姨家住的村子叫北陵,離着李勝家大概有三四裏地,是個回民村,村子裏大部分都是回民,幾乎家家的大門上都鑲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的阿拉伯文,看着還挺好看。
當地的回民來曆與中國别處回民不同,話說明朝永樂十五年八月甲申朔,蘇祿群島上的三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刺、西王和峒王,率領家眷、官員共三百四十多人組成的友好代表團來中國訪問,受到永樂帝的隆重接待,曆時二十七天。
三位國王在京訪問結束,永樂十五年九月乙醜,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達當地時東王巴都葛·叭哈剌突患急症,不幸病逝。明朝廷極爲重視此事,命以“王禮”厚葬之,專門派員赴此,爲東王舉行隆重葬禮。
明朝廷在城北十二連城九江營的西南部擇址建陵,拟谥号“恭定”。爲東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蘇祿東王下葬後,其長子都馬含随西王、峒王等人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甯、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及侍從十餘人則留在德州守墓。
永樂二十一年七月己醜,明朝政府派人護送王妃葛木甯回國,由于對東王的眷戀,次年她再次返回此地。從此再未離開,與兩位王子長期留居此處,直到去世。
蘇祿王墓東南方,有三個比王墓略小的封土堆,便是王妃和二位王子的墳墓。
明宣宗宣德年間,在東王墓西南敕造清真寺一座,于溫、安二姓各選掌教一人,負責宗教事務,每逢回教大典,掌教長率領溫、安全體誦經祭墓,成爲定例。
清兵入關後,清政府繼承明朝法統,對蘇祿王的後裔仍然給予特殊照顧。
雍正四年,蘇祿蘇丹母漢末母拉律林委派旅居蘇祿的中國商人龔廷彩爲蘇祿訪華使團使,附馬阿石丹爲副使,攜帶“國書”和禮品,到中國進行訪問。
雍正九年,蘇祿國王蘇老丹來中國訪問,在途經時瞻拜東王墓。根據留居本地的東王八代孫溫崇凱、安汝奇提出的“本國遠隔重洋”,要求加入中國籍的請求,清政府禮部同意守墓人等子孫,以溫、安二姓入籍中國。
這個村子大部分都是溫、安二姓的後裔,隻有少數幾家漢民,李勝的老姨家就是一家,姨夫姓朱,因爲當年開過私塾,所以人們都叫他朱先生。
這朱先生大名朱之文今年約有五十多歲,頭上頭發花白,還稀疏的隻有一半,前額都已掉光,他反而把頭發盡往後梳,使得前額更加突出,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高鼻闊口,身材清瘦,又加上他身高較高,顯得就更爲痩挑,雖然平常穿着樸素,都是農家土布,卻漿洗的幹淨,襯着朱先生格外精神。
要說這朱先生還真是個高人,他祖籍并不是此地,而是鄰省的滄州人士,當年家裏也是豪富之家,朱先生從小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家裏有錢,也是着力栽培,十幾歲就已學有所成。
當地找不到能教他的先生,朱先生父親知他是個可造之材,不惜重金把他送到京城一個大儒門下進學深造。
當時政局動蕩,早斷了科舉之事,家中有錢,朱老爺子也不奢求他能借文養生,隻希望他能學成一博古之人,所以朱先生除了平常的之乎者也,四書五經,更是研習聲樂之律、金石之屬、兩儀八卦、宗教神佛等等各種外人看來無用的學問。
朱先生尤其對考古學倍感興趣,研究古物的各式書籍都是愛不釋手,像什麽先人歐陽修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集古圖》、趙明誠的《金石錄》更是翻了好多遍,不久就聲名遠播,也有好多來慕名和他探讨切磋,據說當時有名的張伯駒先生常是他的座上賓。
天有風雲,人有禍福,當時各地軍閥戰禍連連,民不聊生,當地人又有習武之氣,草莽之風,有一群逼得沒辦法的人們就落草當了土匪,第一次就先拿朱先生家開了刀。
朱老先生老兩口慘死血泊之中,家裏也被洗劫一空,朱家雖然族人不少,可土匪兇悍,誰人敢上前,加上很多人當年找朱老先生“打秋風”,都被拒過,現在反而幸災樂禍:“活該,誰叫你家有錢!這下完了吧!”
朱先生乃是家中獨子,隻得拜别京中師友,回鄉來料理後事,繼承家業,朱先生時年不到二十,雖有博古通今之才,卻無社交人情之能,就把一切事物委托給族人辦理,衆人欺他年幼,個個狼吃狗叼,中飽私囊,又把朱家僅剩的财産刮了一遍。
後來還借此邀功,經常來朱家“打秋風”,起初還說個借字,朱先生良善憨厚,也不好意思追還,衆人更加肆無忌憚,後來竟直接找他要錢,不給的話反而罵他狼心狗肺,爲富不仁,還常常互相訴苦說:“他那麽有錢,咱們這麽難,就幫幫咱們怎麽了,真是越有錢越壞呀,活該叫土匪把家端了……”
一來二去,朱先生實在是應付不來,再有來要錢的竟逼得他要變賣家産,朱先生雖然善良,可并不愚鈍,後來實在無法,隻得一咬牙,一跺腳,把房産變賣了,拜别了祖墳,遷到了鄰省,就來到這北陵村,置辦了一座院落,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後來,朱先生在當地娶了個貧苦人家的女兒,也就是李勝的老姨,成了李勝姨夫。
朱先生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在這小鄉村卻無用武之地,爲糊口,就收拾了院裏的東廂房,擺了兩張桌子,招了幾個孩子,辦起了私塾。
當地人們雖然貧困,倒都有望子成龍之心,又有尚學之風,一般都把孩子送到朱先生這裏學點東西,算是啓蒙,一旦發現是可造之材,就着力巴結,在朱先生這學些基礎知識,就轉到鄰村較大的學堂,一旦看着不是那麽回事兒,就學個三五兩天,勉強認識自己名字,就回家繼續務農,幫着家裏幹活,朱先生學費收的不多,遇到确實沒錢的,給個一碗黃豆,三五雞蛋也就算充學費了。
李勝當年幼時也曾跟着姨夫學過一段時間,雖然時間不長,朱先生卻愛他聰明好學,甚是喜歡,後來又勸說李勝父母把孩子送到更大的學堂,怕誤了他的前程,哪知李勝在學堂沒學幾年,就因爲父親亡故,隻得回家務農,老姨姨夫要資助與他,他知道姨家生活拮據,過得艱難,堅決不受,姨夫老姨無法,也值得随他了。
那李勝在此雖然待的時間不長,卻遇到過一件怪事,至今想來還是不得其解。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