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墨菲定律,越是害怕發生的事情,發生的幾率會越高。
他倆可不敢挑戰這個可能性,boss那個人,就算再喜歡彥秋,也不可能爲她尋私,他就是公司制度的制定者和維護者。
最後,蔺楊想到了辦法,他說:“你把房卡給我,我去給你拿衣服過來,你穿上以後出去,完美。”
彥秋覺得可行,畢竟蔺楊行動更方便,而且沒有任何人會懷疑他。
蔺楊穿好衣服準備離開的時候,彥秋穿了一件他的幹淨襯衫準備去洗漱,他将她抱在懷裏說:“對不起,這真是個不好的回憶。”
彥秋并不覺得,能和男神這麽近距離的接觸,還共度一夜什麽的,是她連做夢的時候都不敢想的事。
她已經足夠幸福了,笑着說:“沒有,我覺得很有趣,你從來都是光明正大的行事,卻會爲了我做偷偷摸摸的事,這是很珍貴的回憶。”
蔺楊表示很無奈,他光輝的完美形象啊,就這麽多了一個“偷偷摸摸”的瑕疵了。
蔺楊悄然行動,快速進入彥秋的房間,精準找到她的行李箱,按照她的吩咐,不僅拿了裙子還拿了内衣。
女孩子的内衣真可愛,花花綠綠的,觸感綿軟,真想看看她穿在身上的樣子。
隻是這樣一想,蔺楊就覺得,他好像變成一個好不正經的人了,欲望太多,會影響判斷。
蔺楊悄然關上彥秋的房門的時候,轉身就看到葉一景正望着他。qaa;
葉一景的手還維持着關門的姿勢,此刻他的門才“趴嚓”一聲合攏了。
蔺楊沒有想到會這麽巧,他剛才偷望了一會兒才出來的,誰曾想葉一景出門的時間會那麽巧,剛好是在他轉身關門的時候呢。
其實在走廊裏遇到任何人看到這一幕,蔺楊都會有點難以解釋,至于葉一景嘛,反倒是他很想要遇到的人呢。
葉一景呆滞的望着蔺楊走了過來,他的腦子還沒轉過彎來,不知道事情是不是如他所想的那樣:蔺楊在彥秋的房間裏呆了一夜,現在才離開。
蔺楊走過去的時候,葉一景尚且沒有準備好要問他哪件事,蔺楊已經率先發難了:“你是彥秋的表哥,近親是不能結婚的,你不知道嗎?”
這是蔺楊對于昨晚上看到的場面最大的疑惑,他不知道葉一景爲什麽連這種基本概念都沒有。
葉一景本來是想要真誠的解釋一下關于“表哥”這個稱呼的來曆,但是蔺楊說話的口吻明顯帶着點挑釁的腔調,他忽然就被激起了鬥志。
葉一景锵然的說:“彥秋的媽媽愛看台灣連戲劇,裏面都是表妹嫁給表哥這種劇情,所以從小就讓彥秋喊我表哥。我們不僅沒有任何血緣關系,而且從小一起長大,父母都認識,她的媽媽一心想把女兒嫁給我,所以她現在就住在我家,我們的關系是得到家長認可的。”
蔺楊明顯受到了沖擊,旁的也就算了,“住在我家裏”這件事在他去吉隆坡之前也知道了,但葉一景不是彥秋的表哥這件事就讓人震驚了。
如果不是親戚的話,就是單純的年輕男女住在一起這麽久,可以發生的故事太多了,更重要的是,彥秋以後還将繼續和他住在一起,而如葉一景所言,如果彥秋的媽媽不是想要将彥秋嫁給他的話,也不會允許正當年華的兩個男女住在同一屋檐下吧。
葉一景就是個動不動就要搞事情的人,他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陣仗看起來夠大,可是他和彥秋之間的感情是怎麽樣的情況,他自己最清楚。
除了昨晚上他強吻彥秋以外,兩人之間沒有半點逾越的行爲,他隻是内心裏不想輸給蔺楊,一氣之下就說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話。
蔺楊也不是好惹的,他輕笑了一瞬說:“那又怎麽樣呢,父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啊。她已經是我的女朋友了,換個住處也不過是一件小事。”
葉一景瞬間就後悔了,他爲逞一時口舌之快将蔺楊徹底的激怒了,無異于是他親手把彥秋逼上了絕路。
蔺楊都說出口要換個住處了,那他是一定會這麽做的。
彥秋的收入就那麽一點點,如果還要負擔房屋的租金,必然要過得捉襟見肘了,蔺楊當然會願意給她經濟上的幫助,但是她會接受蔺楊的錢嗎?
隻怕以她的性子,就算是再困難,也不會告訴蔺楊她的處境吧。
葉一景一直在想,怎麽才能讓目前的局勢變好起來,或許他主動服個軟,跟蔺楊說清楚情況,再表明他再也不會對彥秋做出任何逾矩的事,一切是不是就能回到原點了?
恐怕不能。
以蔺楊的性格,絕對不會把他想保護的東西,放在别人觸手可及的地方。
以彥秋的性情,說了讨厭他,就會避開他了。
原來,最初的原點已經最好的形态,他還能和她共處,他還能關愛她,幫助她。
奈何,這一切都被他親手打破了,他追悔莫及。
蔺楊将衣服給了彥秋,她換好以後渾身一松,終于可以安心的走出去了,剛才還一直在擔心若是被boss突然召見的話她該怎麽應對呢。
蔺楊望着她輕笑的臉,雖然很不想打破此刻的氣氛,終知事情必須解決,而且不能再拖了。
他終是決定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剛才我遇到一景了。”
彥秋的笑容瞬間就沒有了,她現在都有點害怕聽到這個名字,葉一景一直是溫柔而紳士的男生,卻會突然變臉,強迫她做不喜歡的事情,她很有些後怕,就如蔺楊所說,不知道他下次還會做出什麽事情來。
蔺楊徐徐的說:“既然你們并不是真的表兄妹,住在一起終歸不妥,搬出來住好不好?”
彥秋沒想到,蔺楊出去這麽一會兒的時間和葉一景都談了這麽多事了,連他們不是血親的事都知道了。
她也覺得以後很再面對葉一景,于是點頭說:“好,我也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