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學術與治術兼包
《周禮》一書,體大思精,學術與治術無所不包,因而受到曆代學者的重視,後儒歎爲‘非聖賢不能作‘,誠非無稽之談。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6 回複此發言
30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所謂‘學術‘,是說該書從來就是今古文之争的焦點。漢代經籍,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的稱爲‘今文經‘,用六國古文書寫的稱爲‘古文經‘。漢初在孔子府宅的夾壁中發現的文獻,以及在民間征得的文獻大多是古文經,而立于學官的都是今文經。今文經與古文經的記載不盡一緻,因而雙方時有争論。漢代古文學以《周禮》爲大宗,今文學以《禮記·王制》爲大宗。爲此,《周禮》每每成爲論戰中的焦點,加之它傳授端緒不明,屢屢受到今文學家的诘難,如著名經師何休就貶之爲‘六國陰謀之書‘;康有爲《新學僞經考》則指斥它出于王莽篡漢時劉歆的僞造。相反,褒之者如劉歆、鄭玄等則譽之爲‘周公之典‘。
盡管如此,《周禮》依然受到曆代學者的重視。唐人爲‘九經‘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賈公彥的《周禮疏》,受到朱熹的贊賞。清儒爲‘十三經‘作新疏,孫诒讓的《周禮正義》冠絕一世,至今無有出其右者。曆代學者圍繞《周禮》真僞等問題所作的種種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謂治術,是說《周禮》作爲一部治國綱領,成爲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稱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笃信《周禮》出自周公,書中完善的官制體系和豐富的治國思想,成爲帝王、文人取之不盡的人文。
《周禮》的許多禮制,影響百代。如從隋代開始實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禮》的‘六官‘設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爲吏、戶、禮、兵、刑、工,作爲中央官制的主體,爲後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滅亡。曆朝修訂典制,如唐《開元六典》、宋《開寶通禮》、明《大明集禮》等,也都是以《周禮》爲藍本,斟酌損益而成。
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都城格局,成爲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但曆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舊址,故其格局難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時,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規劃,乃以《周禮》爲範本,建立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以後,明、清兩朝不僅沿用不廢,還仿照《周禮》,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鮮的漢城,同樣有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禮》建都的典範。
《周禮》一書含有豐富的治國思想,《天官》概括爲‘六典‘、‘八法‘、‘八則‘、‘八柄‘、‘八統‘、‘九職‘、‘九賦‘、‘九式‘、‘九貢‘、‘九兩‘等十大法則,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詳密嚴謹,宏纖畢貫,對于提升後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遠的影響。
《周禮》對官員、百姓,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輔的方針,不僅顯示了相當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駕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庫财物的措施,嚴密細緻,相互制約,體現了高超的運籌智慧。書中有許多至今猶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鑒的制度。
曆史上每逢重大變革之際,多有把《周禮》作爲重要的思想資源,從中尋找變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漢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變法無不以《周禮》爲圭臬。清末,外患内憂交逼,爲挽救頹勢,孫诒讓作《周官政要》,證明《周禮》所蘊涵的治國之道不亞于西方。朝鮮時代後期的著名學者丁若镛(号茶山),曾撰作三十萬言的《經世遺表》,主張用《周禮》改革朝鮮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脫離現實來勾畫理想國的藍圖,《周禮》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曆史材料加以填充。不過,作者在使用時往往根據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這是讀《周禮》時必須注意的,這也正是此書的複雜之處。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6 回複此發言
31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七
貫串生死的人生禮儀--《儀禮》
《儀禮》是現存最早的關于禮儀的典籍。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初置五經博士,《儀禮》即居其一。入唐,有‘九經‘;至宋,有《十三經》;《儀禮》均在其中,是爲儒家經邦治國的煌煌大典之一,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
一、《儀禮》的名稱、傳本和今古文問題
《儀禮》在‘三禮‘中,成書最早,而且首先取得經的地位,是禮的本經。《儀禮》本名《禮》。《漢書·景十三王傳》:‘獻王所得書皆先秦古文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中的《禮》,就是指《儀禮》。《漢書·藝文志》也隻稱‘《禮》‘,不稱‘《儀禮》‘。漢人還每每有把《儀禮》稱爲《禮記》的,如《史記·孔子世家》說‘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出‘,此處的《禮記》,指的就是《儀禮》。《後漢書·盧植傳》也稱《儀禮》爲《禮記》。此外,郭璞注《爾雅》稱引《儀禮》文學,屢屢稱之爲《禮記》,這可能是《儀禮》的經文之後大多附有‘記‘的緣故。何休《公羊》注在引用《儀禮》經文或記時,則每每混稱,而不加區别。據清儒段玉裁考證,漢代《禮》十七篇的标題前,并沒有‘儀‘字。東晉元帝時,荀崧奏請置《儀禮》博士,才開始有《儀禮》之名,但尚未成爲通稱。如唐人張參《五經文學》引《儀禮》文字很多,但都隻說‘見《禮經》‘。唐文宗開成年間石刻九經,《禮經》用《儀禮》之名,于是成爲通稱,沿用至今。但《禮經》之名也依然使用。
學者還每每稱《儀禮》爲《士禮》,原因是先秦好以篇首的幾個字作爲篇名或書名,《儀禮》十七篇的首篇是《士冠禮》,所以以其篇首之字而名之爲《士禮》。也有學者認爲,《士禮》的得名當由内容而起,因爲《儀禮》所記,以士的禮儀爲主。
漢代《儀禮》的傳本有四種,即大戴本、小戴本、慶普本和劉向《别錄》本,四種傳本都将《儀禮》十七篇分爲冠婚、朝聘、喪祭、射鄉等四類,但是十七篇的順序隻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三篇是相同的,其餘各篇則不盡相同。四種傳本的篇序,戴德本以冠、昏、喪、祭、鄉、射、朝、聘等八條大綱爲序排列各篇,《喪服》一篇相傳爲子夏所作、故列在最後。劉向《别錄》本則将有關冠、昏、鄉、射、朝、聘的十篇居先,而将有關喪、祭的七篇列後,這可能是前十篇爲吉禮,後七篇屬兇禮的緣故,全書依吉、兇、人神爲序。戴聖本的次序最爲混亂,幾乎沒有條理可尋。1957年,甘肅武威磨嘴子6号漢墓出土一批西漢晚期抄寫的《儀禮》竹、木簡,共496支。據簡的形制及内容,可以分爲甲、乙、丙三種文本。甲本木簡包括《士相見》、《服傳》、《特牲》、《少牢》、《有可》、《燕禮》、《泰射》等七篇;乙本木簡隻有《服傳》一篇;丙本爲竹簡,隻有《喪服》一篇。其篇次不僅與今本《儀禮》不同,而且與二戴本不同,有學者認爲,這可能就是東漢時即已失傳的後(蒼)氏之慶普傳本。從文字上看,丙本的《喪服》爲單經本,經文之下沒有傳文;而甲本和乙本的《服傳》都隻有傳文而沒有經文,即所謂‘單傳本‘,與今天所見經、傳合一的文本不同,證明西漢時經文和傳文是各自獨立成書的。鄭玄注《儀禮》時,認爲二戴本‘尊卑吉兇雜亂‘,不可取從;而劉向《别錄》本‘尊卑吉兇次第倫序‘,所以采用的是劉向《别錄》本。
《儀禮》十七篇的内容,及于上古貴族生活的各個方面。宋人王應麟依照《周禮·春官·大宗伯》對禮的劃分方法,将十七篇分爲四類:《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等三篇記祭祀鬼神、祈求福佑之禮,屬于吉禮;《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等四篇記喪葬之禮,屬于兇禮;《士相見禮》、《聘禮》、《觐禮》等三篇記賓主相見之禮,屬于賓禮;《士冠禮》、《士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公食大夫禮》等七篇記冠昏、賓射、燕飨之禮,屬于嘉禮。其實,《儀禮》的篇數至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鄭玄引劉向《别錄》,說《儀禮》爲十七篇,但又說《别錄》稱《既夕禮》爲《士喪禮下篇》,稱《有司徹》爲《少牢下篇》,如此,則《别錄》所見《儀禮》應該隻有十五篇,可能另有兩篇已經失傳。王充在《論衡·謝短》篇中說‘今《禮經》十六‘,這是他所見《儀禮》的篇數。而荀悅《漢紀》則說:‘高堂生傳《士禮》十八篇。‘可謂莫衷一是。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8 回複此發言
32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據《漢書·藝文志》,漢代的《儀禮》有古文經和今文經兩種。古文經是用先秦古文字書寫的。《漢書·藝文志》目錄:‘《禮古經》五十六卷,《經》七十篇。‘前者爲古文,後者爲今文。所謂《禮古經》,出于魯淹中(或說出于孔子壁中),有五十六篇。‘《經》七十篇‘,即高堂生所傳的十七篇《士禮》,‘七十‘乃‘十七‘之誤倒。今文經隻有十七篇。比古文經少三十九篇。今、古文《儀禮》都有的十七篇,内容基本相同,隻是文字上有差異,因此,《儀禮》實際上無所謂今古文的問題。古文經多出的三十九篇,因不在當時通行的禮經之中,人們多不傳習,後來漸漸失傳了,人們稱其爲‘逸禮‘,其面貌今已不可知,甚至連篇名也很難考索。
《周禮》、《禮記》的鄭玄注,以及其它一些古書的注疏中,曾經提到《天子巡狩禮》、《朝貢禮》、《烝嘗禮》、《王居明堂禮》、《古大明堂禮》等篇名,王應麟認爲就是三十九篇‘逸禮‘之屬。元儒吳澄又将這些文字分類彙輯,附在《儀禮》各篇之後。但也有學者認爲,三十九篇‘逸禮‘傳授不明,又無師說,可能是子虛烏有之物。清人邵懿辰認爲,後人所引及吳氏所輯,内容與十七篇所記不相類,文字也不古樸,很可能是後人的僞作,而不是當時通行的禮。
二、《儀禮》的作者與撰作年代
關于《儀禮》一書的作者及其年代,自古以來就存在分歧。古文經學家認爲是周公所作,今文經學家認爲是孔子所作。古代的學者大都踵此二說。如崔靈恩、陸德明、賈公彥、鄭樵、朱熹、胡培翚等都持周公手作說,他們根據《禮記·明堂位》‘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的記載,認定周公所制的‘禮‘,就是《儀禮》及《周官》等書,是周公損益三代制度而寫成的;他們還認爲,《儀禮》詞意簡嚴,儀節詳備,非周公不能作。而司馬遷、班固等則認爲《儀禮》是孔子所作,說孔子慨歎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因而追迹三代之禮而作此書。
以上兩說,以孔子作《儀禮》說比較合理。據《禮記·雜記》記載,恤由死後,魯哀公曾派孺悲向孔子學習士喪禮,‘《士喪禮》于是乎書‘。也就是說,《儀禮》的《士喪禮》在這時經過孔子的傳授被正式記錄下來了。皮錫瑞《三禮通論》、梁啓超《古書真僞及其年代》據此認爲,這是孔子作《儀禮》的明證,并進而推論其餘十六篇也是孔子所作。他們還認爲,《儀禮》文字風格與《論語》非常相似,其内容與孔子的禮學思想也完全一緻,例如孔子很重視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等八禮,而《儀禮》十七篇正是記述這八種禮儀的,這不能說是巧合。邵懿辰等斷言,《儀禮》十七篇并不是經曆了秦火而殘存的篇數,而是孔子教授弟子的原典,十七篇的内容已經足以總攬禮的大綱。但是,也有學者懷疑《雜記》所記的真實性,清人崔述《豐鎬考信錄》就說:‘今《士喪禮》未必即孔子之所書。‘從周代金文以及《尚書》、《逸周書》、《國語》、《左傳》、《毛詩》等文獻看,周代已經出現了一些比較程式化的儀禮,貴族們經常舉行各種典禮,如冠禮、觐禮、聘禮、飨禮、喪禮等,其儀節與《儀禮》所見有相同或相似之處。近人沈文倬先生認爲,《禮記·雜記》所說的《士喪禮》,實際上包括《喪服》、《士喪禮》、《士虞禮》、《既夕禮》等四篇,後三篇記述的是喪禮的連續過程,《喪服》記述的是喪禮中的服飾,内容貫通,缺一不可,著成的年代應該比較相近,大約在魯哀公末年至曾悼公初年,即周元王、定王之際。而《儀禮》一書,則是公元前5世紀中期到4世紀中期的一百多年中,由孔門弟子及後學陸續撰作的。沈說較爲公允。
《儀禮》十七篇,除《士相見禮》、《大射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等四篇之外,其餘各篇之末都有‘記‘。一般認爲,記是孔門七十子之徒所作。《喪服》一篇體例較爲特殊,經與記均分章分節,其下又有‘傳‘。傳統的說法認爲,‘傳‘是孔子門人子夏所作。但是,也有人認爲,此子夏爲漢代人,與孔子的門人子夏同名,而非一人。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8 回複此發言
33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三 、《儀禮》的傳授與研習
據《史記》記載,西漢初最早傳授《儀禮》的是高堂生。《漢書·儒林傳》:‘漢興,然後諸儒得修其經藝,講習大射,鄉飲之禮。……諸學多言禮,而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是,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于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一般認爲,高堂生把《儀禮》傳給蕭奮,蕭奮傳給孟卿,孟卿傳給後蒼,後蒼傳給大戴(戴德)、小戴(戴聖)、慶普,這就是漢代的《禮》學的所謂五傳弟子。但是,《史記·儒林傳》所記,在蕭奮隻前還有徐氏,蕭奮之《禮》當得自徐氏,徐氏與高堂生的關系不詳。《禮》爲五經之一,最初的《禮》博士是誰,今已不可考。宣帝時,博士後蒼以《詩》、《禮》名世。據《漢書·藝文志》,後蒼以《禮》授‘沛聞人通漢子方、梁戴德延君、戴聖次君、沛慶普孝公。……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普之學‘。西漢政府設立的《易》、《詩》、《春秋》‘五經博士‘,都是今文經學。《禮》也不例外,大、小戴及慶氏三家也都是今文經學,其中,大、小戴列于學官,慶氏不立于學官。
最早爲《儀禮》全書作注是的鄭玄,此前隻有少數人爲《儀禮》的某些篇作過注,如馬融作的《喪服注》即其例。鄭玄的情況已在介紹《周禮》時談到,此處不再重複。鄭玄的《儀禮注》和《周禮注》一樣,文字精審,要言不煩,博綜衆家,兼采今古文,受到廣泛的歡迎,成爲《儀禮》研究的不祧之祖。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嚴辨宗法血統,《儀禮·喪服》根據服喪者的嫡庶親疏身份,對喪服的樣式作了嚴格的規定,因而《喪服》研究成爲當時的時尚,著述極多。唐代學者在總結兩漢、魏晉南北朝經學的基礎上作《九經疏》,其中的《儀禮》疏是由賈公彥做的。遺憾的是,盡管賈氏的《周禮疏》赢得了很高的學術聲譽,但《儀禮疏》得到的評價并不高,原因是魏晉時《喪服》獨盛,其它各篇研究較差,所以賈氏作《儀禮疏》時,《喪服》一篇所引章疏有袁準、孔倫等十幾家,材料比較豐富,而其餘各篇所引,隻有南齊的黃慶、隋的李孟哲兩家,詳略十分懸殊,而且黃、李二家的注水平也不高,連賈氏自己都不滿意。
唐以《易》、《詩》、《書》、《三禮》、《三傳》等‘九經‘,考課取士。按經文自數的多少,将‘九經‘分爲三等,《禮記》、《左傳》爲大經,《毛詩》、《周禮》、《公羊》爲中經,《周易》、《尚書》、《儀禮》,《谷梁》爲小經。由于《禮記》的字數比《左傳》少,所以,攻大經者竟相讀《禮記》;中經與小經之中,《周禮》、《儀禮》、《公羊》、《谷梁》四經或文字艱深,或經義晦澀,難收速效,故鮮有攻讀者,這是‘三禮‘之學中衰的重要原因。
宋神宗熙甯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宣布廢罷詩賦及明經諸科,《儀禮》也在廢罷之列。古代科舉分房閱卷,從此之後,再無《儀禮》之房,因此,誦習《儀禮》的學者寥若晨星,《儀禮》屢經翻刻,訛脫衍倒之處在在多有,但由于誦習者少,很少有人問津。朱熹曾慨歎:《儀禮》人所罕讀,難得善本。元、明兩朝,學者高談心性理氣,多不願研究以名物制度爲主的《儀禮》,所以《儀禮》之學益微,不絕如縷。
有清一代,是《儀禮》之學的極盛期,名家疊出,著述宏富,學術水平也遠超前賢。清代的《儀禮》研究,始于顧炎武。康熙初,顧炎武以唐開成石經校明北監本‘十三經‘,發現《儀禮》一脫誤最多,他在《九經誤字》中曾詳加胪列。稍後,張爾岐作《儀禮鄭注句讀》,附《監本正誤》、《石經正誤》二卷,詳校《儀禮》經注之誤。其後有許多學者緻力于《儀禮》的校勘和研究,由于他們不懈的努力,《儀禮》的原貌基本恢複,爲《儀禮》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清代《儀禮》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是胡培翬的《儀禮正義》。胡培翬,安徽績溪人,自祖父胡匡衷起,一門四世皆緻力于《儀禮》研究,積澱深厚。胡培翬本人又以四十年之功,作《儀禮正義》四十卷,成爲《儀禮》研究集大成的著作。胡氏把自己的工作概括爲四點:一、‘補注‘,即補充鄭注之不足;二、‘申注‘,即申述鄭注之義蘊;三、‘附注‘,與鄭注相異而義又可通的說法,附而存之,以資研究;四、‘訂注‘,即訂正鄭注的錯誤。此書不僅對以往《儀禮》研究的成果作了全面總結,解決了許多難點,而且新見疊出,使《儀禮》研究躍上了全新的台階。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8 回複此發言
34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四、《儀禮》的價值
《儀禮》一書,記載的是先秦的禮儀制度,時過境遷,它是否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儀禮》作爲一部上古的經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書材料,來源甚古,内容也比較可靠,而且涉及面廣,從冠婚飨射到朝聘喪葬,無所不備,猶如一幅古代社會生活的長卷,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書中記載的古代宮室、車旗、服飾、飲食、喪葬之制,以及各種禮樂器的形制、組合方式等等尤其詳盡,考古學家在研究上古遺址及出土器物時,每每要質正于《儀禮》。《儀禮》還保存了相當豐富的上古語彙,爲語言、文獻學的研究提供了價值很高的資料。《儀禮》對于上古史的研究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古代中國是宗法制社,大到政治制度,小到一家一族,無不浸潤于其中。《儀禮》對宗法制度的的闡述,是封建宗法制的理論形态,要深刻把握古代中國的特質,就不能不求于此。此外,《儀禮》所記各種禮典,對于研究古人的倫理思想、生活方式、社會風尚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其次,盡管宋代以後,《儀禮》一書在學術界受到冷落,但在皇室的禮儀制度中,《儀禮》始終是作爲聖人之典而受到尊重的。從唐代的開元禮到宋代的《政和五禮新儀》、《大明集禮》,乃至《大清會典》,皇室主要成員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以及聘禮、觐禮等,都是以《儀禮》作爲藍本,加以損益而成的。
再次,由于佛教的傳入,使民間的傳統生活習慣發生很大變化,如果聽之任之,則中國的傳統文化将有全面佛教化的可能。宋代的有識之士如司馬光、朱熹等,意識到《儀禮》中的禮制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典型,如果它從中國社會徹底消失,那将是儒家文化的徹底消失。他們順應時勢、對《儀禮》進行删繁就簡,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體現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喪、祭諸禮,率先實行,并在士大夫階層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較積極的成效。可見,《儀禮》在宋代時還起過捍衛民族文化的作用。
最後,《儀禮》在在今天還有沒有價值可言呢?回答是肯定的。但這并不是說要恢複《儀禮》的制度,而是說應該利用《儀禮》禮義中的合理内核。《儀禮》中的許多禮儀,是儒家精心研究的結晶,有許多思想至今沒有過時。對于這一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産,我們應該保持應有的尊重,并以科學的态度加以總結,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用。今禮之中有古義,人們不自知罷了;古禮也可以今用,這正是我們應該象王安石、朱熹那樣,認真研究的課題。有關《儀禮》中的禮儀,我們将在後面作比較詳細的介紹,此處從略。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1:58 回複此發言
35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闡發禮義的妙語集萃——《禮記》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八
闡發禮義的妙語集萃--《禮記》
在《三禮》中,《禮記》最晚取得經的地位,但卻是後來居上,成爲禮學大宗,大有取代《儀禮》、《周禮》之勢。《禮記》多格言妙語,文字生動,富有哲理,所以受到廣泛歡迎。不管自己是否意識到,中國士民很少有不受它的影響的。
一、《禮記》的成書
古人把解釋經典的文字稱爲‘記‘,《禮記》原本是《儀禮》的‘記‘。《儀禮》的記有兩種,一種是附于《儀禮》各篇正文之後的‘記‘,旨在對儀節的語焉不詳之處作補充,而不涉及禮所蘊涵的深意。文字多爲零句散語,不相連綴。另一種是單行的記,各自獨立成篇,既有對孔子言論的追記,也有禮學思想的闡發,還有對古代制度的描述等,内容要豐富得多,數量也明顯超過前者,《禮記》各篇就屬于這一類。單行的‘記‘戰國時期很流行,但秦火之後,一度銷聲匿迹。
西漢景帝、武帝之際,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得到一批‘古文先秦舊書‘,其中有‘禮記‘,但未提及篇數。《漢書·藝文志》禮類有‘《記》百三十一篇‘,當是獻王所得《禮記》的篇數。西漢時,《記》是依附于《禮經》而流傳的,性質類似于今人所說的參考資料,不可能列入學官。西漢末年,劉歆校理秘府文獻,見到的‘記‘隻有一百三十篇,但另有《明堂陰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氏史氏記》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總共有二百十四篇。劉歆作《别錄》,對《禮記》各篇所屬的門類逐篇作了說明,如‘屬通論‘、‘屬吉事‘、‘屬喪服‘等。漢代流傳的《記》可能不止于此數,所以,近人洪業先生有‘兩漢學者所傳之《禮》,經有三而記無算‘之說。
《記》盡管沒有經的地位,但依然受到漢儒重視。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的石渠閣會議上,聞人通漢、戴聖在發言中就引用了《記》。當時許多學者都有自己的《記》的選輯本。經過比較和淘汰,到東漢中期形成了《大戴禮》和《小戴禮》兩種比較權威的輯本。鄭玄《六藝論》說,戴德、戴聖叔侄二人傳授禮學,‘戴德傳《記》八十五篇,則《大戴禮》是也。戴聖傳《禮》四十九篇,則此《禮記》是也‘。(孔穎達《禮記正義》引)大小戴《禮記》與古文《記》是怎樣的關系,鄭玄沒有提到。晉人陳邵在《周禮論序》提出《小戴禮》是删《大戴禮》而成的說法:‘戴德删古禮二百四篇爲八十五篇,謂之《大戴禮》;聖删《大戴禮》爲四十九篇,是爲《小戴禮》。後漢馬融、盧植諸家考諸家同異,附戴聖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禮記》是也。‘(《經典釋文·叙錄》引)《隋書·經籍志》大體沿襲此說,但又說馬融在《小戴禮記》中增入《月令》、《明堂位》、《樂記》等三篇,所以才有四十九篇之數。這一說法流傳很廣,但漏洞很多。清代學者戴震、錢大昕、沈欽韓、陳壽祺、毛奇齡,以及洪業等都曾加以駁斥,其要點可歸納如下。
首先,若如其說,則二書篇目應該完全不同。但是,今天見存的大、小戴《禮記》中都有《哀公問》和《投壺》。此外,《曲禮》、《禮器》、《祭法》、《祭義》、《文王世子》、《曾子問》、《間傳》、《檀弓》、《王制》是《小戴記》篇名,而《漢書》、《五經異義》、《白虎通》、《毛詩》等引及時,稱引自《大戴記》。說明它們也爲大、小戴《禮記》所共有。
其次,《漢書·曹褒傳》說曹褒的父親曹充‘持慶氏禮‘,‘傳《禮記》四十九篇‘。‘慶氏禮‘是後倉弟子慶普所傳之禮。慶普與二戴是同時代人,而慶氏禮已有四十九篇之數。《後漢書·橋玄傳》說戴聖的弟子橋仁‘著《禮記章句》四十九篇‘,說明四十九篇之數在馬融之前已有。而劉歆《别錄》的《禮記》篇目中有《樂記》,可見《樂記》也非馬融所增。
再次,大、小戴是武帝、宣帝時人,劉歆是哀帝、平帝時人。二戴怎麽可能去删劉歆編次的《禮記》?此外,《大戴記》文字多有見于《小戴記》的,如《曾子大孝》見于《小戴記》的《祭義》;《諸侯釁廟》見于《小戴禮》的《雜記》。《朝事》與《聘義》,《本事》與《喪服四制》也頗有相同之處。如果說小戴爲‘去其繁重‘而删大戴,就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2:02 回複此發言
36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許慎《五經異義》多次引及《記》,但不稱‘大戴‘、‘小戴‘,而稱‘禮戴‘或‘大戴‘。洪業先生認爲,可能最初有《禮戴記》,而後有《大戴記》。因爲收錄的篇數多,故稱《大戴記》。‘大戴禮‘,猶言‘增廣戴禮‘。東漢末,鄭玄作《三禮注》,《禮記》取的是《小戴禮》,也就是今天的《禮記》。鄭玄是著名的經學大師,《禮記》由此擺脫了經的附庸地位,一躍而與《周禮》、《儀禮》并列。《大戴禮》由此一落千丈,雖然有北周的盧辯爲之作注,但很少有人傳習,到唐代就亡佚大半,僅剩三十九篇。
二、《禮記》的分類與作者
《禮記》四十九篇,内容龐雜,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目錄》分之爲九類:
1、通論十六篇:《檀弓上》、《檀弓下》、《禮運》、《玉藻》、《大傳》、《學記》、《經解》、《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閑居》、《坊記》、《中庸》、《表記》、《缁衣》、《儒行》、《大學》
2、喪服十一篇:《曾子問》、《喪服小記》、《雜記上》、《雜記下》、《喪大記》、《問喪》、《服問》、《奔喪》、《間傳》、《三年問》、《喪服四制》
3、吉禮七篇《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投壺》
4、制度六篇:《曲禮上》、《曲禮下》、《王制》、《禮器》、《少儀》、《深衣》
5、祭禮四篇:《郊特牲》、《祭法》、《祭義》、《祭統》
6、明堂陰陽二篇:《月令》、《名堂位》
7、世子法一篇:《文王世子》
8、子法一篇:《内則》
9、樂記一篇:《樂記》
四十九篇不出于一人之手,各篇的作者,學者間頗有異說。《漢書·藝文志》禮類‘《記》百三十一篇‘下班固自注:‘七十子後學所記者也。‘認爲是孔門弟子各記所聞而成,但沒有談到各篇的具體作者。《史記·孔子世家》說‘子思作《中庸》‘。《隋書·音樂志》引梁朝學者沈約之說:‘《月令》取《呂氏春秋》,《中庸》、《表記》、《坊記》、《缁衣》,皆取《子思子》,《樂記》取《公孫尼子》。‘孔穎達《禮記正義》則說:‘《中庸》是子思伋所作,《缁衣》是公孫尼子所撰。鄭康成雲:《月令》,呂不韋所修。盧植雲:《王制》,謂漢文時博士所錄。其餘衆篇,皆如此例,但未能盡知所記之人也。‘
但也有學者認爲《禮記》是西漢的作品。如三國魏張揖《上廣雅表》說是‘魯人叔孫通撰置《禮記》‘,徐堅《初學記》說是西漢禮學家後蒼所撰。還有學者認爲,《禮記》的基本材料出于七十子之徒,但經過了漢儒的加工或竄亂,如陸德明《經典釋文叙錄》雲:‘《禮記》者,本孔子門徒共撰所聞,以爲此記,後人通儒各有損益。‘趙匡《春秋集傳纂例》說:‘《禮記》諸篇,或孔門之後末流弟子所撰,或是漢初諸儒私議之,以求購金,皆約《春秋》爲之。‘何異孫《十一經問對》說,《禮記》‘孔子說,七十二子共撰所聞以爲之記,及秦漢諸儒錄所記以成編,多非孔子之言,凡‘子曰‘者,多假托。‘
近人沈從文先生曾長期從事文物工作,他從周秦兩漢墓葬所反映的制度來判斷《禮記》的年代。他說:‘所發墓葬,其中制度,凡漢代者,以《禮記》證之皆不合;凡春秋、戰國者,以《禮記》證之皆合;足證《禮記》一書必成于戰國,不當屬之漢人也。‘(《顧颉剛學術文化随筆》176頁引)有關《禮記》作者和年代的争論,曠代持久,長期不能定于一說。筆者認爲,《禮記》中屬于‘吉禮‘的《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的各篇,内容依附于《儀禮》;屬于‘喪服‘和‘祭禮‘的各篇,内容也與《儀禮》的喪祭之禮一貫;因此他們的年代當與《儀禮》不離左右。《曲禮》、《禮器》、《少儀》、《深衣》、《樂記》、《内則》等篇,學者多信爲孔門弟子之作。‘通論‘的各篇的年代一直有争議。
近年,湖北荊門郭店1号楚墓出土一批儒家文獻,其中《缁衣》一篇與今本《禮記·缁衣》基本相同。此外又有《性自命出》一篇,文中‘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等語,與子思《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意思一緻,證明沈約‘《中庸》、《表記》、《坊記》、《缁衣》,皆取《子思子》‘的說法大緻可信。有趣的是,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回一批走私出境的戰國楚竹書,其中不僅有《缁衣》、《性自命出》篇,而且有《禮記》中的《孔子閑居》和《大戴禮記》中的《武王踐阼》篇。兩批楚竹書與大小戴《禮記》的文字相同、類似,或者可以互相印證的地方很多。據此可以推斷,‘通論‘各篇當如班固所說,是‘七十子後學所記者‘,也是先秦的文獻(說詳拙作《郭店簡與〈禮記〉的年代》,載《中國哲學》21輯)。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2:02 回複此發言
37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三、《禮記》的人本主義思想
禮的靈魂,是西周以來的人本主義思想。由于體例的限制,《儀禮》對于禮所要表達的思想幾乎沒有涉及。而《禮記》則對此作了相當充分的論述。作者每每通過對某些曆史事件的叙述,來凸現以人爲本的立場。行文生動,娓娓道來,有很強的感染力。下面介紹《檀弓》所及的幾個例子。
殷代盛行‘人殉‘(用活人殉葬)、‘人祭‘(以人爲祭品)的風俗。到了周代,由于人本主義思想的興起,這種風俗從總體上得到了抑止,但依然存在。因此,禮家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繼續向這種野蠻的風俗作鬥争。齊國大夫陳子車客死在衛國後,他的妻子和家宰準備用活人殉葬。陳子車的弟弟陳子亢到衛國奔喪,聞訊後,堅決反對,認爲‘以殉葬,非禮也!‘爲了制止這一行爲,他對陳子車的妻子和家宰說,如果一定要用活人殉葬,你們就是最合适的人選!陳妻等不得不罷休。無獨有偶,有一位名叫陳乾昔的,臨終之前要求兒子做一口大棺材,讓兩個婢女在他的左右兩邊殉葬。陳乾昔死後,他的兒子沒有照他的要求辦,說:‘以殉葬,非禮也!‘禮家對殉葬的态度如此。
禮緣人情而作,禮家十分看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認爲是判斷爲政得失的重要标志之一。宋國有一位守城的士兵死了,司城子罕‘哭之哀‘。晉國的探子回去報告了這一情況,認爲這表明宋國統治者一定深得民心,所以千萬不能去進攻。孔子很贊賞晉國的探子,因爲他懂得民心向背是決定戰争勝負的關鍵。與此相反,晉大夫荀盈去世而尚未安葬,晉平公就飲酒作樂,并讓樂師師曠和近臣李調陪飲。杜蒉憤然上前責罰師曠、李調不能規勸國君的過錯,晉平公慚愧無似,表示要永遠記住杜篑的勸戒。這種鮮明的以人爲本的立場,在《禮記》中可謂觸目皆是,而且關懷的目光及于下層的普通民衆。魯國發生旱災,穆公按照傳統的風俗,要暴曬尪(wang)者,尪者是脊柱彎曲、面部向天的殘疾人,古人認爲上天哀憐尪者,怕雨水會灌進其鼻孔,所以不下雨。後來又要暴曬負責祈雨的巫婆。縣子批評穆公‘虐‘、‘疏(迂闊)‘,并制止了這種殘忍不人道的行爲。
禮家反對非正義的戰争,尤其反對在戰争中殺戮無辜。吳國軍隊侵略陳國,砍伐陳國神社的樹木,殺死患有傳染病的百姓。陳國的太宰噽指責說,‘自古以來,攻伐他國的軍隊都,不砍伐神社的樹木,不殺害病人,不俘虜頭發花白的老人,爲的是體現人道。如今你們連病人都殺,可謂是‘殺害病人之師‘。‘禮家主張對爲保衛正義而獻身的人予以特殊禮遇。魯國少年汪踦爲保衛祖國而戰死。古代未成年而死稱爲‘殇‘,殇者不得行成人喪禮。但魯人決定破格爲之舉喪。孔子十分贊成,說他既然‘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就應該用成人之禮。
《禮記》中處處投射出禮家人文關懷的光輝。最著名的無過于《檀弓》中‘孔子過泰山側‘一節,一位婦女的公公、丈夫和兒子都被老虎咬死,依然不肯離開荒野,原因是惟有此處才沒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對學生說‘苛政猛于虎也‘。孔子此語成爲後世反對暴政和苛捐雜稅的思想武器。
四、哲理與格言
《禮記》一書,還廣泛讨論了禮的本質、理論、運用等問題,富有哲理,爲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思想資源。
《禮運》通論禮的本原和禮制的演變,将五帝三王之政區分爲‘大同‘與‘小康‘兩個階段。孔子關于大同世界的論述,展示了儒家理想的藍圖,洪秀全、康有爲、孫中山等都受到過‘天下爲公‘思想的影響,他們的理想國中都有大同世界的影子。
《樂記》是我國最早的音樂理論著作,提出了‘樂本于心‘、‘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者天地之和‘、‘聲音之道與政通‘、‘樂以象德‘等重要觀點。
《學記》是我國最早的系統記述教育制度、教學内容、教育理論著作,提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教學相長、因時施教、啓發式教學、循序前進等一系列教學原則。
《經解》解說六經在教育中的不同目标,《詩》教使人溫柔敦厚,《書》教使人通達、知史,《樂》教使人廣博、馴良,《易》教使人潔淨、精微,《禮》教使人恭儉、莊敬;《春秋》之教使人知曉著史體例。六經失修,人民就會愚、誣、奢、賊、煩、亂。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2:02 回複此發言
38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王制》是漢文帝命博士諸生雜采六經古注而作,意在損益虞夏商周之制,以定一王之法。篇中曆述王者頒爵制祿、封邦建國、設官分職、朝聘巡狩、井田、教化刑禁、述職考績、征稅貢物、喪祭國用、選士養老等制度,頗似一篇完整的施政大綱。
《月令》采輯《呂氏春秋》十二紀首章而成,不僅完整地記述一年十二月的天文、氣象、物候,而且按照陰陽消長和五行相生的理論,安排四時十二月的政令、農事。
《禮記》中充滿傳誦千古的格言,琅琅上口,便于記誦和引用,這是《禮記》得以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曲禮》)
臨财毋苟得,臨難毋苟免。(《曲禮》)
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馬。(《曲禮》)
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
君子慎其獨。(《大學》)
富潤屋,德潤身。(《大學》)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表記》)
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表記》)
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名,皆在其所亵也。(《缁衣》)
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缁衣》)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爲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爲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儒行》)
不臨深而爲高,不加少而爲多。(《儒行》)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緻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中庸》)
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坊記》)
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坊記》)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經解》)
内亂不與焉,外患弗辟也。(《雜記下》)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雜記下》)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樂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記》)
教學相長。(《學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禮運》)
在古代中國,《禮記》的思想和格言可謂家喻戶曉,代代流傳,成爲人們立身、處事的準則。甚至不識字的民衆,也能熟知《禮記》中的許多格言,這正是《禮記》的魅力之所在。
五、《禮記》的流傳與影響
《儀禮》、《周禮》文字古奧,内容繁複,枯燥難讀。而《禮記》的文字每每可與《周禮》、《儀禮》聯系,被認爲是打通《周禮》、《儀禮》的橋梁;其内容,上可探索陰陽,窮析物理,推本性命,下而及于修身齊家,民生日用。既能嚴禮樂之辨,又可究度數之詳。所以,兩漢以來,每每爲學者所樂道。
宋代大儒都很推崇《禮記》。程颢認爲《禮記》多傳聖門緒餘,‘如《樂記》、《學記》、《大學》之類,無可議者;《檀弓》、《表記》、《坊記》之類,亦甚有至理,惟知言者擇之。如《王制》、《禮運》、《禮器》,其書亦多傳古意。‘朱熹說:‘《大戴禮》冗雜,其好處已被小戴采摘來做《禮記》了。‘實際上是說《禮記》集中了古文《記》的精華。朱熹采撷《曲禮》等文,撰《學禮》十五篇,收入《儀禮經傳通解》中。
明儒柯尚遷說‘《曲禮》、《内則》、《少儀》實《古禮經》篇名‘,又說:‘《曲禮》‘毋不敬‘四言,實古帝王相傳格言。‘‘《内則》之教,先王所以立父子、夫婦之大倫矣。教子之道,必有《少儀》之禮,外傅之教始詳,亦古經也,而孝弟教本推及于長幼、朋友二倫,皆立于《少儀》之中矣。‘(《曲禮全經類釋·自序》)
朱升說:‘《儀禮》,經也,所記者名物制度;《禮記》則傳其意焉。遠古無傳,則求其數也難,不若姑因其義之可知者,使學者盡心焉,以求古聖制作之意,而通乎其餘,此設科者不得不舍經而求傳也。‘(《經義考》卷一百三十九)
虞集說,《禮記》一書,‘曾子、子思道學之傳在焉。不學乎此,則《易》、《詩》、《書》、《春秋》未易可學也‘,而且堯、舜、三代之遺說,‘舍此幾無可求者。‘(《經義考》卷一百三十九)。
唐太宗命國子祭酒孔穎達等爲《易》、《詩》、《書》、《禮》、《春秋》等五經作新疏,以資講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用《禮記》代替了《儀禮》。孔穎達疏集南學與北學之長,廣采舊文,詞富禮博,猶如依山鑄銅,煮海爲鹽,爲學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唐以‘九經‘取士,按字數多少将九經分爲三等:《禮記》、《左傳》爲大經;《毛詩》、《周禮》、《公羊》爲中經;《周易》、《尚書》、《儀禮》、《糓梁》爲小經。由于《禮記》的文字比《左傳》少,文字也相對淺近,故儒生多舍《左傳》而讀《禮記》,使得《禮記》之學大盛。王安石在科舉考試中廢《儀禮》而存《禮記》之科,使《禮記》之學進一步壓倒《儀禮》。
使得《禮記》的地位日益上升的另一個原因,是學術界對《大學》、《中庸》的彰顯。韓愈爲了建立儒家的聖學道統,從《禮記》中發掘出《大學》、《中庸》,認爲是與《孟子》、《易經》同等重要的‘經書‘,‘遂爲千萬世道學之淵源‘(陳澔《禮記集說·自序》語)。宋儒唱和韓說,張載說:‘《中庸》、《大學》出于聖門,無可疑者。‘朱熹認爲《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并将它們從《禮記》中抽出,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與《六經》并行,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前聖繼絕業,爲萬世開太平。從元皇慶二年起,考試科目必須在《四書》中出題,《四書》便成爲士子必讀之書。
宋代《禮記》研究的重頭之作是衛湜的《禮記集說》。此書兼取鄭注、孔疏、陸德明《經典釋文》,博采一百四十四家之說,翦除蕪蔓,撮舉樞要,詳而且明,使讀者能‘因衆說之淺深,采一經之旨趣,詳而度數,精而性理,庶能貫通而盡得之矣‘(《禮記集說·自序》)。
元儒陳澔作《禮記集說》三十卷,因陳氏号雲莊,故又名《雲莊禮記集說》。此書較衛湜書簡便,但多失古義,好以空言推義理,舛誤也比較多。明永樂十二年,胡廣奉诏修《五經大全》,其中《禮記大全》采諸儒之說共四十二家,爲學者一時所重。
清代《禮記》之學的重要著作有《欽定禮記義疏》、納蘭性德《禮記集說補正》、李光坡《禮記述注》、方苞《禮記析疑》、朱轼的《禮記纂言》、朱彬《禮記訓纂》、孫希旦《禮記集解》等。其中以孫希旦《禮記集解》爲成就最高,此書博參宋元以來諸家之說,以發明古義,新見疊出,讀者可以參閱。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0 22:02 回複此發言
42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冠者禮之始也:冠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九
冠者禮之始也:冠禮
遠古氏族社會時代,曾流行過一種‘成丁禮‘。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參加生産、狩獵活動,也不必參加戰争,氏族對他們有哺育和保護的責任。但在他們到達成人的年齡後,氏族則要用各種方式測驗其體質與生産、戰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員的資格。随着社會的發展,成丁禮在絕大多數地區都消失了,而中國的儒家看到了它的合理内核,将它加工改造爲‘冠禮‘,作爲人生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儀禮》有《士冠禮》一篇,詳細記載士之子舉行冠禮的詳細儀節。《禮記》有《冠義》一篇,說解冠禮的含義。
一、成人之者,将責成人禮焉
行冠禮之年,也就是進入成年的年齡,有一定講究。儒家認爲,人的成長離不開學習,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學習内容。《禮記·内則》說,六歲,教以數目與四方之名;八歲,教以禮讓,示以廉恥;九歲,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十歲,離開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師學習‘書計‘(文字)、‘幼儀‘(奉侍長者的禮儀),以及有關的禮的篇章和日常應對的辭令;十三歲,學習音樂、誦讀《詩經》,練習稱爲《勺》的舞蹈(文舞);十五歲之後稱爲‘成童‘,練習稱爲《象》的舞蹈(以幹戈爲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禦車。經過七年的學習,也就是到了二十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的基礎,而且血氣強盛,身體發育成熟,能夠獨立面對社會,《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時可以爲之舉行成年禮。成年以後,還要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學習的内容,《禮記·内則》有具體的記載。
人既成年,爲什麽要舉行儀式?它究竟暗含了怎樣的意義?《禮記·冠義》說:‘成人之者,将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将責爲人子、爲人弟、爲人臣、爲人少者之禮行焉。将責四者之行于人,其禮可不重欤?‘可知,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禮者:從此将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爲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隻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爲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爲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人,也才有資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二、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也
冠禮既是如此重要,在儀式中就會有特别的體現。首先,舉行冠禮的日子要通過占筮的形式來選擇,不得随意決定。選擇吉日的儀節稱爲‘筮日‘。冠禮之所以要選吉日,《冠義》說是爲了‘求其永吉‘,希望冠者從此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冠禮是家庭繼承人的成年禮儀,是關系到家族的傳承和發展的大事。古時如此鄭重的儀式,必須在家廟進行。《冠義》解釋說:‘行之于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有着以祖先的名義行禮的含義,也就是《禮記·文王世子》所說的‘冠、取妻必告(告廟)‘的意思。
日期确定後,作爲冠禮的主人(将冠者的父親),要提前三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請他們屆時前來觀禮。這一儀節稱爲‘戒賓‘,戒是告知、通報的意思。
主人再次通過占筮的方法,從所通報的僚友中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加冠的正賓,這一儀節稱爲‘筮賓‘。冠禮之日,正賓必須到場,否則不能成禮,所以,人選一經确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賓家中作特别邀請。除此之外,還要特邀一位‘贊者‘,即協助正賓加冠的助手。通過占筮來确定冠日以及正賓的人選,都是鄭重其事的表現,所以《冠義》說:‘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爲國本也。‘
三、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冠禮的主體部分,是由正賓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種冠加于将冠者之首。缁布冠實際上是一塊黑布,相傳太古時代以白布爲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稱爲缁布冠,這是最初的冠。冠禮先加缁布冠,是爲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輩創業的艱辛。周代貴族生活中已經不戴缁布冠,所以冠禮之後就擱置不用。其次是加皮弁,皮弁的形制類似于後世的瓜皮帽,用白色的鹿皮縫制而成,與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缁布冠尊。最後加爵弁,‘爵‘通‘雀‘,爵弁所用質料與雀頭的顔色(赤而微紅)相似,故名。爵弁是協組國君祭祀等莊重的場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将地位最卑的缁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将爵弁放在最後,每加愈尊,是隐喻冠者的德行能與日俱增,所以《冠義》說:‘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4 回複此發言
43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加冠之前,三種冠分放在三個竹器中,由三位有司捧着,從西階的第二個台階依次往下站立。加冠者在堂上有專門的席位,其位置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嫡長子的席位設在阼階之上,庶子(嫡長子的同母弟和異母兄弟)的席位在堂北偏東的地方。堂的面向都朝南,堂前有東、西二階,東階供主人上下堂專用,所以稱爲主階,也叫阼階;西階供來賓上下堂,所以稱爲賓階。《儀禮·士冠禮》說:‘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著‘是彰顯的意思,‘代‘是替代,阼階之上是主人之位,讓嫡長子在此加冠,意在突出他将來有資格取代父親在家中的地位。
加冠之前,先由贊者爲冠者梳頭,再用帛将頭發包好,做好一切準備。爲了表示潔淨,正賓都要先到西階下洗手,然後上堂到将冠者的席前坐下,親手将冠者頭上包發的帛扶正,然後起身,從西階走下一級台階,從有司手中接過缁布冠,走到将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儀,然後緻祝辭說:‘月份和時日都很吉祥,現在開始爲你加冠。抛棄你的童稚之心,慎養你的成人之德。願你長壽吉祥,廣增洪福。‘祝畢,親手爲他戴上缁布冠。接着由助手爲冠者系好冠纓。冠者進房,脫去采衣,換上與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來賓展示。
二加、三加之禮的儀節與此基本相同,隻是第二次加冠時,正賓要從西階走下兩級台階;第三次加冠時要走下三級台階,因爲捧持皮弁和爵弁的有司站在不同的位置。此外,每次加冠的祝辭略有變化,但意思相同,無非是勉勵加冠者抛棄幼小嬉戲惰慢之心,而樹立進德修業之志。這是前輩對冠者的衷心祝願,是成年教育的重要内容。祝辭之後,冠者都要應答。每次加冠之後,冠者都要進房換上相應的服裝,然後出房,向來賓展示。
不難發現,冠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進行容體、顔色、辭令的教育,内中有很深的含義。《冠義》說:‘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顔色,順辭令。容體正、顔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人之所以區别于禽獸,是因爲人懂得禮儀,而禮儀是以容貌端正、神色莊敬、辭令恭順爲基礎的。要責以成人之禮,首先要從容體、顔色、辭令的教育開始,惟其如此,贊者、正賓才不厭其煩地爲之梳理頭發、扶正帛巾,并且讓他展示體貌。《冠義》說‘冠者,禮之始也‘,正是這個意思。劉向在《說苑》中說,冠禮的意義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禮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又引孔子的話說:‘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可謂深得其旨。
三加之禮完成後,舉行醴冠者的儀式。冠者的席位在堂上的室門之西,正賓向冠者敬醴酒,并緻祝辭:‘甘美的醴酒醇厚,上好的脯醢芳香。請下拜受觯,祭獻脯醢和醴酒,以奠定你的福祥。承受那上天的美福,長壽之年猶不忘懷。‘冠者按照規定的禮節飲酒,然後起身離席,爲冠禮圓滿完成而拜謝正賓,正賓答拜還禮。
四、巳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古人有姓、有名,還有字,如杜甫姓杜、名甫,字子美。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據《禮記·内則》記載,上古時代,子孩生下來三個月,由母親抱着去見父親,父親‘咳(hai)而名之‘,意思是拉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輕撓他的下巴,爲之取名。二十年之後,當孩子長大成人,則要在冠禮上由正賓再爲他取一個表字。
在姓名之外取表字,爲了表示對父親所起之名的敬重。在古代的社會交往中,隻有長輩對晚輩或者尊者對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平輩之間、晚輩對長輩則要以字相稱,以示尊敬,否則就是失禮。也就是說,‘字‘是成人交際時使用的,所以《冠義》說:‘巳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正賓爲冠者取字有嚴格的儀式。正賓從西階下堂,站在正對西序之處,面朝東。主人從東階下堂,站在正對東序之處,面朝東。冠者站在西階下的東側,面朝南。正賓爲冠者取表字,并緻祝辭:‘禮儀已經齊備,在此良月吉日,宣布你的表字。你的表字無比美好,宜爲英俊的男士所有。适宜就有福佑,願你永遠保有。你的表字就叫‘伯某甫‘。‘周代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視情況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對男子的尊稱;中間的‘字‘,一般與名的字義有聯系,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與丘對應,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稱仲尼。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4 回複此發言
44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民衆已經很少有人再取字,但在海外華人區,以及韓國、日本等漢文化圈的文化人中,依然流行取字的風氣。
五、以成人之禮見尊者、長者
冠禮完畢,冠者要拜見有關的尊長。先從西階下堂,折而東行,出廷院的東牆,面朝北,拜見在這裏等候的母親,并獻上幹肉,以表敬意。母親拜受後準備離去,冠者拜送,母親又拜。這一過程中,作爲兒子的冠者隻對母親拜一次,而母親卻拜了兩次,這是上古時代婦人對成年男子的拜法,稱爲‘俠拜‘,這一禮節如今在我國已經失傳,但在韓國依然保留着。
冠者又去見站在堂下的親戚。親戚向冠者行再拜之禮,冠者答拜還禮。然後出廟門、進寝門,去見姑姑和姐姐,儀節與見母親一樣。冠者拜見母親、兄弟等,是表示在家中從此以成人之禮相見,所以《冠義》說:‘見于母,母拜之;見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爲禮也。‘
冠者回家脫去爵弁服,換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執一隻雉,前往拜見國君。見面時,要将雉放在地上,不能親手交給國君,因爲親手授受是尊者與尊者之間的禮節。禮畢,再執雉分别去拜見卿大夫和鄉先生。所謂‘鄉先生‘,是指退休還鄉的卿大夫。這是冠者首次以成人的身份拜見國君、鄉大夫、鄉先生,所以《冠義》說:‘玄冠、玄端,奠摯于君,遂以摯見于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
冠者拜會尊長完畢,主人用醴酒酬謝正賓,用的是一獻之禮。所謂‘一獻之禮‘,包括獻、酢、酬,即主人先向賓敬酒(獻),賓用酒回敬主人(酢),主人先自飲、然後斟酒再敬主人(酬)。爲了表示對正賓的感謝,主人以五匹帛和兩張鹿皮相贈。冠禮至此結束,正賓告辭,主人送到門外,再拜,并派人将盛有牲肉的禮俎送到正賓的家中。
鄉大夫、鄉先生接見冠者時,要對冠者有所教誨。如何教誨,《士冠禮》未曾提及。所幸者,《國語·晉語》對趙文子行冠禮後往見諸卿的情況有詳細的記載,可以彌補《士冠禮》的阙失。趙文子先去見栾武子(栾書),武子說:‘我曾與你的父親趙朔共過事,他這人有些華而不實,希望你今後注重務實。‘又去見範文子(範燮),文子說:‘從今以後你要懂得戒懼。有賢德的人,在恩寵加身時總是更加謹慎,隻有德行不足的人才會因恩寵而驕奢。‘又去見韓獻子(韓厥),獻子說:‘記住!你成年之初就應該向善,要不斷地由善進入更善的境界,這樣,不善就無法靠近你了。如果你一開始就不能向善,不斷由不善進入到更加不善的地步,那麽,善就與你無緣了。猶如草木的生長,事物總是依類相從的。人之有冠,好比宮室之有牆屋,要勤加修整。除此之外,我還有什麽可說的呢?‘又去見智武子(荀罃),武子說:‘孩子要記住:你曾祖趙成子的文采,祖父趙宣子的忠誠,難道可以忘懷嗎!孩子要記住:有趙宣子的忠誠,再加上趙成子的文采,侍奉國君就沒有不成功的。‘最後去見張孟,先把前面幾位的教導叙說了一遍,張孟說:‘他們說得太好了!如果你聽從栾書的話,就可以達到範燮所教導的境界,就可以弘揚韓厥的告誡,将來就可以成就圓滿。如果你牢記智罃說的道理就好了。這都是先王的陰德在滋潤你啊!‘冠禮與教育的密切關系,于此可見。
六、古代社會中的冠禮
周代實行以嫡長子繼承制爲核心的宗法制度,在位的帝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紀長幼,都可以即位。但是,隻要即位的新王沒有成年,就不能執掌朝綱。例如,周武王去世時,成王尚在襁褓之中,雖然入承大統,但不具備親政的能力,隻能由周公攝政。直到成王成年之後,周公才返政于成王。原因很簡單,未成年者不具備南面之資。又如赢政十三歲就即秦王之位,據《史記·始皇本紀》,直到九年後的四月巳酉,也就是二十二歲時,才‘冠,帶劍‘,開始親政。可見,對于帝王而言,冠禮具有特殊的意義。不僅如此,一般的士人如果沒有行冠禮,也不得擔任重要官職。據《後漢書·周防傳》,周防十六歲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試經,見周防‘尤能誦讀‘,欲拜爲守丞。周防因尚未行冠禮,不能從命。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4 回複此發言
45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西漢王朝對于帝王的冠禮非常重視。據《漢書·惠帝本紀》,漢惠帝行冠禮時,曾經宣布‘赦天下‘,這是曆史上因帝王行冠禮而大赦天下的開始。其後,又有因太子行冠禮而賜民以爵位的,據《漢書·景帝本紀》,景帝後三年正月,‘皇太子冠,賜民爲父後者爵一級‘。又據《
漢書·昭帝本紀》,元鳳四年,昭帝加冠,‘賜諸侯王、丞相、大将軍、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賜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賦。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頗似普天同慶的節日。
爲了與臣下的冠禮相區别,漢昭帝的冠禮還專門撰作了冠辭。據《博物記》(《續漢書·禮儀志》注引)所記,其冠辭爲:‘陛下摛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祿,欽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邦域,秉率百福之休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遠沖孺之幼志,蘊積文武之就德,肅勤高祖之清廟,六合之内,靡不蒙德,永永與天無極。‘這是後世帝王另撰冠辭之始。
東漢伏波将軍馬援的次子馬防,在肅宗時擔任過衛尉,其子馬钜常跟從左右。據《後漢書·馬防傳》,肅宗六年正月,馬钜年及冠齡,特拜爲黃門侍郎。肅宗親至章台下殿,‘陳鼎俎,自臨冠之‘。可惜,史書中皇帝親臨臣子冠禮的記載僅此一見。
從南北朝到隋唐,冠禮一度廢而不行。柳宗元在答韋中立的書信中談到,‘冠禮,數百年來人不複行‘,說當時有一位名叫孫昌引的人,‘獨發憤行之‘,冠禮畢,仿當年趙文子見栾書等的故事,次日上朝,希望衆卿士能對他有所教導。到外廷後,孫氏薦笏對卿士說:‘某子冠畢。‘不料衆卿士莫名其妙,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說:‘這與我有何相幹?‘文武大臣哄然大笑。可見,朝廷的大臣已不知冠禮爲何物。
從唐到宋,‘品官冠禮悉仿士禮而增益,至于冠制,則一品至五品,三加一律用冕。六品而下,三加用爵弁‘。(《明集禮》)可知唐宋時代曾在品官中實行過冠禮,按照品階高下,加不同的冠。
宋代的一些士大夫痛感佛教文化是對大衆層面的強烈沖擊,造成固有文化的迅速流失,主張要在全社會推行冠、婚、喪、祭等禮儀,以此弘揚儒家文化傳統。司馬光痛心疾首地說:‘冠禮之廢久矣。近世以來,人情尤爲輕薄,生子猶飲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爲之制公服而弄之。過十歲猶總角者蓋鮮矣。彼責以四者之行,豈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長,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朱子家禮》引)認爲廢除冠禮,使得人情輕薄,自幼至長不知成人之道,從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司馬光在他的《書儀》中,制訂了冠禮的儀式,規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歲,隻要父母沒有期以上之喪,就可以行冠禮。爲了順應時變,司馬光将《儀禮》的《士冠禮》加以簡化,使之易于爲大衆掌握。此外,還根據當時的生活習俗,将三加之冠作了變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頭。《朱子家禮》沿用了司馬光《書儀》的主要儀節,但将冠年規定爲男子年十五至二十,并從學識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後冠之,斯其美矣‘。
程頤也極力倡導冠禮,認爲‘冠禮廢,則天下無成人‘。《左傳·襄公九年》載,晉悼公宴請魯襄公時,問及魯襄公的年齡,季武子說隻有十二歲。有人援引此例,主張将冠齡提前到十二歲,遭到程頤的堅決反對,說:‘此不可。冠所以責成人,十二年非可責之時。‘認爲,既行冠矣,就必須責以成人之事,否則就成了虛禮;如果冠禮之後不能責以成人之事,則終其一身都不能期望他成人,因此,‘雖天子諸侯,亦必二十而冠。‘(《二程遺書·伊川先生語一》)
據《明史》,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禮,從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訂了冠禮的儀文,《明史》中有關皇帝、皇太子、皇子行冠禮的記載很多,說明在皇室成員中依然保持着行冠禮的傳統,‘然自品官而降,鮮有能行之者,載之禮官,備故事而已‘。(《明史·禮志八》)可見在官員和民間已經很少有人行冠禮了。清人入主中原後,政府頒定的禮儀制度發生很大變化,雖然還有五禮的名目,但長期作爲‘嘉禮之重者‘的冠禮不再出現在‘嘉禮‘的細目之中。
七、女子的笄禮
古代男子有冠禮,女子則有笄禮。《禮記·曲禮》說:‘女子許嫁,笄而字。‘可見女子是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笄禮的年齡小于冠禮,《禮記·雜記》說:‘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内則》鄭玄注說:‘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記載,學者大多認爲應當與冠禮相似。
到了宋代,一些學者爲了推行儒家文化,構拟了士庶女子的笄禮,司馬光的《書儀》以及《朱子家禮》都有專門的儀式。《書儀》,女子許嫁,笄。主婦女賓執其禮。笄禮行之于中堂,執事者用家内的婦女婢妾充任。席以背設椸栉總首飾置卓子上,冠笄盛于盤中,上面蒙以帕,由執事者執之。主人于中門内迎賓。賓緻祝詞後爲之加冠、笄,贊者爲之施首飾,賓揖笄者,适房,改服背子。既笄,所拜見者僅限于父及諸母、諸姑、兄姊。其餘儀節都與男子冠禮相同。《朱子家禮》的笄禮與《書儀》大體相同。女子許嫁,即可行行笄禮。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沒有許嫁,也可以行笄禮。笄禮由母親擔任主人。笄禮前三日戒賓,前一日宿賓,賓選擇親姻婦女中賢而有禮者擔任。陳設,在中堂布席。厥明,陳服,如冠禮。序立,主婦如主人之位。賓至,主婦迎入,升堂。賓爲将笄者加冠笄,适房,服背子。爲笄者取字。笄者見尊長,最後禮賓,儀節與冠禮相同。
公主的笄禮,文獻語焉不詳,《政和五禮新儀》的《冠禮》沒有提及,而《宋史》有之,皇帝親臨于内殿,估計是仿照庶子冠禮制作的。明代笄禮不見于記載。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4 回複此發言
46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合二姓之好:婚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十
合二姓之好:婚禮
古代男子行冠禮之後,就有了婚配的資格。《儀禮》有《士昏禮》一篇,記載先秦士的婚禮的儀式;《禮記》則有《昏義》一篇,論述婚禮的人文内涵。兩篇文獻是我們了解和研究先秦婚禮的主要材料。婚禮涉及到兩姓聯姻的質量和穩定性,涉及到宗族是否昌盛,所以《昏義》說:‘昏禮者,将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一、婚姻之義
兩性結合的開始是種族得以繁衍的基礎,因而是動物界的普遍現象。但是,爲什麽唯獨人類的兩性結合需要經由‘禮‘的種種形式呢?這是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
人類在邁入文明時代之前,曾經經曆過雜交亂婚、‘知母而不知父‘的階段,異性的結合相當随便,甚至不需要區别輩份、血緣。随着民智的開化,人們發現,不僅亂婚的結果,不僅使族群中的弱智或病态兒童的大爲增多,還造成了倫常關系的混亂。《禮記·曲禮》說:‘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聖人作,爲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别于禽獸。‘爲了杜絕‘父子聚麀‘(父子用同一個性配偶)之類的落後現象,‘聖人‘對異性的結合作種種的限定,使人類遠離于禽獸。
禮緣人情而作,性情以男女爲大,人類的性本能難以自發地控制,爲了引導人們正确地把握男女之情,使性情之道萬世不廢,儒家制訂了婚姻之禮。隻有經過婚姻之禮的女子,才能成爲自己的配偶;對于其他的女子,則必須恪守男女之大防,所以《禮記·經解》說:‘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别也。故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
儒家特别看重婚姻之禮,并作了種種理論闡述。首先是倫理哲學方面的意義。儒家以人法天,自然界的萬物,乃是天陽、地陰所化生。男女則是社會的陰陽兩極,是衍生億萬人類的淵源。《周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人類社會的君臣、父子等等的一切人倫關系,都是由夫婦的結合而派生出來的。這與自然界的陰陽二氣相和合,化生了四時和萬物,在本質上是一緻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夫婦是人倫之基,‘萬世之始‘(《禮記·郊特牲》),婚禮是‘禮之本‘(《昏義》)。
其次是穩定家國方面的意義。《史記·外戚世家》說,自古帝王的爲政得失,往往與配偶的賢否相關,如‘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纣也之殺也嬖妲已。周之興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聖人的經典,都以夫婦之道爲首,‘《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釐降,《春秋》譏不親迎。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因此,在古代中國,天子與後的婚姻具有垂範天下的意義。《昏義》說:‘天子之與後,猶日之與月,陰之與陽,相須而後成者也。‘在儒家的經典中,治理天下,說到底是治理男女民衆,因此天子與後有一種自然分工,《昏義》說:‘天子理陽道,後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後聽内職;教順成俗,外内和順,國家理治,此之謂盛德。‘所以在官職的設置上,兩者有對等的關系: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隻是前者聽外治,後者聽内治而已。儒家把由男女而起的陽道與陰德、外治與内職的和順,看作是盛德至治的标志。明清故宮以皇帝所居之處名之爲乾清宮,以後之所居爲坤甯宮,顯然是以天子與後爲人間陰陽的象征。
二、議婚和定親
從《儀禮·士昏禮》可知,士娶妻,要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個主要儀節,稱爲‘六禮‘。前五個儀節都比較簡單,核心内容是議定婚姻。
‘納采‘,後世稱爲‘提親‘,采是采擇、選擇的意思,是女方謙虛的說法,意思是自家女兒不過是聊備男家選擇的對象之一。男家先請媒人到女家提親,得到允諾後,就派使者到女家緻辭,并送上禮物——雁。女家若同意議婚,就收納其禮物。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8 回複此發言
47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這裏有幾點要主意。首先,古代議婚,男女雙方一定要通過媒人、使者來交接,而不能彼此直接接觸,之所以要作這樣的規定,是爲了避免男女草率苟合,因此鄭玄《士昏禮》注說是‘皆所以養廉恥‘。《詩經·齊風·南山》說‘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可見這已成爲一種普遍的風氣,也是東方女子講羞澀的表現。反之,如果男女私定終身,就會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恥笑,《孟子·滕文公下》說:‘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踐之。‘
其次,婚禮是繼宗傳代大事,所以要經過種種的程序,以示鄭重。而且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五個儀節,都在女方的祢廟(父廟)舉行,并且要象侍奉生者一樣,在祢廟爲父親的神靈設坐席以及供憑依的幾,含有聽命于宗廟的意思,也都是尊重其事的表現。
第三,除納徴之外,在六禮的其它五個儀節中,男家使者帶往女家的見面禮物都是雁,這原本來可能是一種相沿而來的習俗,但儒家對此也注入了新的禮義。《白虎通》說:‘取其随時而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是随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使古老的習俗有了新的象征意義。
納采禮畢,使者出廟門,但并不回家,稍後再次進入女家之門‘問名‘,即詢問女子母親的姓氏,以了解對方的血緣關系,避免出現同姓婚配的情況。同姓相婚,子孫不能蕃息昌盛。《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鄭叔詹說:‘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昭公元年,子産說:‘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盡矣,則相生疾,是以君子惡之。故《志》曰:買妾不知其姓則蔔之。‘避免同姓婚配、近親繁殖,是爲了保持族群的優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從先秦文獻來看,同姓不婚已經成爲周代社會的婚姻法則,娶同姓爲妻是違反禮制的行爲,要受到輿論抨擊,這裏有一個十分著名的例子。魯哀公十二年夏五月甲辰,昭公的夫人孟子卒。孟子姓吳,照理應該稱‘吳孟子卒‘,可是,《春秋》卻寫作‘孟子卒‘,原因何在?《左傳》說,‘昭公娶于吳,故不書姓‘。《公羊傳》、《谷梁傳》也都說是‘諱娶同姓‘。意思是說,吳國是周太伯的後裔,與魯國是同姓之國。昭公違反了‘娶妻不娶同姓‘的規定,娶吳孟子爲夫人,是失禮的行爲。出于爲尊者諱的考慮,所以隐去‘吳‘姓,隻稱‘孟子‘。孔子提到這件事也非常生氣,說‘君娶于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述而》)
男家得知女子姓氏後要占蔔,如果得到吉兆,就派使者到女家通報,稱爲‘納吉‘。主人聞訊後謙虛地回答說:‘小女不堪教育,恐不能與尊府匹配。但既已占得吉兆,我家也同有這吉利,所以不敢推辭。‘
‘納徴‘,相當于後世的訂婚,征是成的意思,雙方的婚姻關系由此确定。納征時緻送的聘禮是玄色和纁色的帛共五匹,鹿皮兩張。
男家通過占蔔選定了婚期,爲了表示對女家的尊重,派使者到女家,請求指定婚期,這一儀節稱爲‘請期‘。女家主人謙辭說:‘還是請夫家決定吧。‘于是,使者将已蔔定的吉日告訴女家。
三、親迎
親迎,今稱迎親,是婚禮的核心。以上‘納采‘等五個儀節都是由男方派使者到女家進行,而且都是在早晨行事;唯獨親迎是由新郎親自前往女家,而且時間是在‘昏‘時。娶妻爲什麽要在昏時呢?這是有緣由的。古代‘昏‘是與‘旦‘相對的時間概念,指日沒後二刻半(古人将一天的時間長度分爲100刻,今天則分爲96刻,一刻的長度很接近)。據梁啓超、郭沫若等學者考證,昏時成婚,是上古時代搶婚習俗的孓遺,因爲搶婚需要借助夜色的掩護。《易·睽卦》上九有這樣一段文字:‘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大意是說,有人夜行,見一豕伏在路中,又見一輛車,上面載着許多鬼,于是張弓欲射。仔細一看,不是鬼而是人,于是弛弓不射。再細看,不是寇盜,而是爲婚媾之事而來的人。梁啓超等認爲,《睽卦》所記,實際上就是氏族時代的搶婚。随着時代的進步,搶婚的風俗消失了,昏時成親的習慣卻被保留下來了,而儒家則賦予了新的哲學诠釋:新郎到女家迎親,新娘則随之到夫家,含有陽往陰來之意,昏時是陰陽交接之時,所以說,‘必以昏者,取其陰來陽往之義。‘(鄭玄《三禮目錄》)新婿于昏時而來,所以叫‘昏‘(
先秦文獻寫作‘昏‘,後世寫作‘婚‘);新娘則因之而去,所以叫‘姻‘。這就是後世‘婚姻‘一詞的來曆。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8 回複此發言
48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婚禮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要爲家庭選擇一位内主,這一角色,既要相夫教子,又要奉養老人,終日與娣姒妯娌相處,還有絲麻布帛之事,她是否具備‘婦順‘的德行,和順上下,關系到家庭的穩定和興盛。《昏義》說:‘是故婦順備,而後内和理,而後家可長久也。‘爲此,女子在出嫁前三個月必須向女師接受有關‘婦順‘的教育,地點是在公宮或者宗室,施教的科目有婦德(貞順)、婦言(辭令)、婦容(容色)、婦功(絲麻)等科目,爲婚後的生活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教成之後,要在宗廟舉行告祭,祭品要用代表陰類的魚、蘋藻等水中之物。
新郎出發迎親之前,父親教導說:‘去迎接你的内助,以繼承我們的宗室之事。勉勵和引導她恭敬從事,以嗣續我們先妣的美德。你的言行要有常法。‘兒子回答說:‘是,隻怕我不能勝任,但決不敢忘記父親的訓誡。‘新郎乘坐漆車前往女家,随行者分乘兩輛副車,從役們手持燭炬,在馬前開道照明。
女家在祢廟爲祖先的神靈設席,右面放着供神靈憑依的幾。新娘戴着發飾,在房中面朝南而立,等待丈夫的到來。姆站在新娘右邊。陪嫁者站在新娘後面。新郎到達門外時,新娘的父親出門迎接,并導引他進門。上堂後,新娘的父親在阼階上面朝西而立,母親在房外面朝南而立。新郎東房之前、面朝北向嶽父行再拜叩首之禮,然後走下西階,出門。女兒出房,跟從新郎從西階下堂,這時,站在阼階上的父親告誡女兒:‘切記要恭敬從事,從早到夜,都不要違背公公、婆婆的意志!‘并贈以衣服、發簪等托戒之物,讓她日後見物思今,永志不忘。母親給女兒系好小帶、結好佩巾,告誡說:‘要努力,要謹慎,白天黑夜,都要恪守婦道!‘庶母送到門内,給她系上盛佩巾用的絲囊,告誡說:‘恭恭敬敬地聽從你父母的話。白天黑夜都不要有過錯,經常看看這個絲囊,就不會忘記父母的告誡了!‘新娘登上迎親的車,姆爲她披上避風塵用的罩衣。新郎驅車前進,車輪轉動三圈後,由車夫代替新郎駕車。新郎乘自己的漆車先回家,再在家門外等候新娘。
婚禮的‘六禮‘,一直延續到唐代。到了宋代,‘六禮‘被簡化爲納采、納币(相當于古禮中的納吉)、親迎等三種儀節,又相沿到清代。儒家認爲,陽動陰靜,而且女子羞澀,因此必須由男子主動上門娶妻。這一思想成爲中國人普遍的心理定式和文化特征之一。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親迎始終作爲婚禮中最重要的儀節而被廣泛遵守。從《左傳》等文獻可知,春秋時期,兩國交好往往互通婚姻。由于親迎不能深入到對方國土之中,所以女方送婚的隊伍隻能送到國境上,男方即使貴爲諸侯,也必須到國境上迎娶,這是更高一級的親迎方式。當今我國的婚禮,變化很大,古禮的面貌幾乎蕩然無存,但親迎的形式依然頑強地保存着。無論是大陸、港台,還是旅居世界各地的華人,無論作爲新郎的當事人自己是否意識到,都會在大喜之日親自到新娘的府上迎親。闊氣的新郎用高級轎車組成的車隊迎親,貧寒的新郎則用自行車或者毛驢,工具不同,但内涵卻是相同的。這是古禮可以今用,或者說今禮中保存有古禮的典型例證之一。
四、成婚
新房設在新郎的寝室。侍者交替爲新郎、新娘澆水洗手,贊禮者爲新人安排好了新婚第一餐的馔席。新人的坐席和飯菜的放置略如下圖
古人食俗,有些類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種食物每人一份。所以,新郎、新娘的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調味用的醬、菹(腌制的冬葵菜)、醢(螺醬)、湆(肉湯)都是各有一份。但是婚禮的情況有些特殊,魚俎、豚俎、臘(風幹的全兔)俎僅有單獨的一份,放在兩人的飯菜之間,供新郎、新娘一起食用,這一安排稱爲‘共牢而食‘,‘牢‘指俎或者俎裏的食物。
由上圖可知,新婚第一餐的飯菜很簡單。進食帶有禮儀的性質,吃得也不多,贊禮者将黍移到新郎、新娘的席前,又把豚俎上的肺和脊夾給他們。夫婦先吃黍,再喝肉湯,然後用手指咂醬吃,這一過程稱爲‘一飯‘。一共要三次,稱爲‘三飯‘。古禮,三飯告飽,食禮完畢。古人飯後要‘酳‘,就是用酒漱口,這既是爲了清潔口腔,同時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稱爲‘三酳‘。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卺。所謂卺,就是将葫蘆對剖而成的瓢,夫婦各執一片而飲。這一安排稱爲‘合卺而飲‘。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8 回複此發言
49回複: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新人從素昧平生到成爲結發至親,在儀節上不能沒有一個過度。共牢而食、合卺而飲,正是要體現夫婦一體、彼此親愛的意思。《昏義》說:‘共牢而食、合卺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在當今的婚禮中,客人鬧新房時有一個幾乎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就是讓新郎、新娘一起咬同一顆糖,或者同一個蘋果,也是爲了表示夫婦從此結爲一體。這正是‘共牢而食、合卺而飲‘的遺風liu亞,隻是當事人不自知罷了。
五、拜見舅姑
婚禮最後一個重要儀節是拜見舅姑,這是涉及到家庭管理權交接的大事。舅姑是古代對公公、婆婆的稱呼。婚禮次日的清晨,新娘早早起身沐浴,穿戴整齊後,以新婦的身份拜見公公、婆婆。公公以主人的身份在阼階上即席,婆婆以内主的身份在房門外的西側即席。新娘捧着盛着棗、栗的竹籃,提梁上覆蓋着巾,從西階上堂,到公公席前行拜見禮,禮畢,将竹籃放在席上。公公***竹籃,表示收下禮物。新娘又到婆婆席前行拜見禮,然後将另一隻盛着幹肉的竹籃放在席上。婆婆舉起竹籃,表示收下禮物。接着,贊禮者代表公婆用醴酒向新娘緻禮,表示接納新娘爲家庭正式成員。之後,新娘向公婆‘饋特豚‘,就是進獻一隻煮熟的小豬。小豬經左右對剖之後,先一起放入鼎中,食前取出,分别盛放在公公、婆婆的俎上。饋特豚,是表示新娘開始以媳婦的禮節孝敬公婆。最後,公婆設食款待新娘,以及女家的有司等人,并贈給禮物。禮畢,公婆從西階下堂,新娘從東階下堂,這裏含有‘著代‘的意思,表明新娘從此代替婆婆成爲家庭的主婦。
如果成婚時公婆已經去世,就隻能在宗廟祭祀時,另外用‘奠菜‘的禮儀拜祭公婆。周人實行四時之祭,春夏秋冬,每季一祭,所以是每三月祭祀一次。新娘過門後,不出三個月就會遇到一次祭祀。因此,奠菜之祭一定是在婚後的三個月之内,這就是《士昏禮》說的:‘若舅姑既沒,則婦入三月乃奠菜。‘到了宋代,人們認爲三月而廟見,相隔的時間太長,于是,《朱子家禮》改爲三日,遂成定格,流傳後世。
六、古代婚禮的幾個特色
古代婚禮與今日婚禮迥異其趣或相因不絕之處甚多,下面略舉其要。
由《士昏禮》可知,先秦婚禮相當簡樸,不僅夫婦成婚的菜肴僅有數品,而且沒有慶賀和舉樂的儀節,與今日競奢鬥富的婚禮相比,反差非常鮮明。《禮記·郊特牲》說:‘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用陰陽之義作解釋;又說:‘昏禮不賀,人之序也。‘認爲婚禮是異姓之間的聯姻,目的是繁衍宗族,家家都有,人人必經,因此無喜可賀,無樂可舉。《禮記·曾子問》則引孔子的話說:‘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意思是說,婦家因女兒出嫁而離别,父母思念,無心舉樂;夫家則将因娶新婦而取代年老的母親在家中的地位,不免哀戚,也無心舉樂。但是,從漢代起,婚禮就不斷朝着奢靡的方向發展。據《漢書·宣帝本紀》,五鳳二年秋,宣帝下诏說‘昏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指責某些官員‘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是‘苛禁‘。以後,帝王以及皇室成員婚禮的規格不斷攀升。到唐代,連民間有借婚禮大肆鋪陳揮霍的,政府曾用《士昏禮》爲軌則加以幹涉,但成效不大。
新婚夫婦沒有特别的服飾。新郎穿的是爵弁服,下裳爲纁色,鑲有黑色的邊。新娘頭戴發飾,身穿鑲有黑邊的純玄色衣裳。都是以黑色爲主調的衣服。連新郎、新娘乘坐的車,也是黑色的。這與後世婚禮喜歡大紅大彩的風氣完全不同。
此外,新娘沒有‘蓋頭‘。杜佑《通典》‘拜時婦三日婦輕重議‘條說,在社會動蕩或有重大變故,但是恰逢婚嫁的好日子,雙方急于嫁娶,則儀式可以變通,‘以紗縠幪女氏之首,而夫氏發之,因拜舅姑,便成婦道。‘蒙住新娘之首的‘紗縠‘與後世的蓋頭有些類似,但這是特殊情況下的權宜之法,并非常禮。
《世說新語·假谲》說晉人溫峤的堂姑母委托溫峤爲其女兒物色夫婿。幾天後,溫峤說已經物色好,門第與身世不低于自己。婚禮時,新娘用手撥開紗扇,發現新郎就是溫峤。這就是‘卻扇‘一詞的出典。清代平步青的《霞外攟屑》說:‘古時婚禮,侍兒以紗扇蔽新婦,徹扇曰卻扇。‘南北朝庾信的《爲上黃侯世子贈婦》詩說:‘分杯帳裏,卻扇床前。‘也是用溫峤娶婦的典故。
到唐代,卻扇已經成爲普遍的禮俗。《資治通鑒》記載,唐中宗景龍二年,賜婚禦史大夫窦從:‘内侍引燭籠、步障,金縷羅扇,自西廊而上,扇後有人。‘兩人相對而坐之後,中宗命窦從‘誦卻扇詩數首,扇卻,去花易服而出。‘胡三省的注說:‘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妝詩、卻扇詩。‘新娘要等新郎做了卻扇詩之後,才肯除去擋臉的扇子,确實很有文人婚禮的情趣,于此也可見唐代詩風之盛。唐封寅的《封氏聞見記》說:‘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婿、卻扇及觀花燭之事。‘‘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
直到宋代,才出現了如同今日的蓋頭。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二,記當時婚禮,要請男家一位福壽雙全的女親,用稱杆或紡梭挑起新娘的蓋頭。後來,變爲由新郎親手掀起蓋頭。
從先秦時代起,婚禮使用的器物就有超越身份的現象,例如,士親迎用的墨車,是大夫的車;用作見面禮的雁,也是大夫的規格。鄭玄将這種現象解釋爲‘攝盛‘,意思是在婚禮這種特殊的場合,可以允許稍有越位的行爲。後來,‘攝盛‘成爲一種習俗而流傳千年,新郎即使是平頭百姓,在結婚之日也可以戴紗帽、穿官服,大家還可以稱他爲‘新郎官‘。至于車、轎之類就更不用說了。如今的婚禮,接新娘不僅用卡迪拉克等政府首腦或巨富乘坐的豪華轎車,甚至可以住進‘總統套房‘的,‘攝盛‘的規格,大概是無以複加了。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19:58 回複此發言
50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禮尚往來:士相見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之十一
禮尚往來:士相見禮
人與人交接、相見,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古代中國有知識的人相見,不是拍拍肩膀、套套近乎就可以完事,而是要經過相當程式化的禮儀,以表達内心的誠敬。《儀禮》有《士相見禮》一篇,記叙入仕的士初次去見職位相近的士的禮節,以及貴族之間相交的雜儀。《禮記·曲禮》說:‘禮者,自卑而尊人。‘意思是說,所謂禮,就是通過自謙的方式來表示對他人的敬意。這一觀念在《士相見禮》中表現得非常突出,儀節似乎有些瑣碎,但卻散發着典雅的氣息。
一、不以摯,不敢見尊者
初始入仕的士,要去見另一位職位相近的士,是一件很鄭重的事。彼此素昧平生,對方是否願意接見不得而知,如果貿然闖到對方家中求見,則有強加于人之嫌,是不禮貌的表現。或者雖然對方不會拒絕接見,但時間上不方便,不速之客會使主人無所措手足,同樣是失禮的表現。因此,事先一定要通過‘将命者‘去轉達求見之意,‘将命‘是‘傳命‘的意思,指居中溝通雙方意願的人。
古禮,彼此身份相當者,可以‘分庭抗禮‘;隻有當彼此身份有尊卑之别時,才需要通過對方的下人來遞話,例如,大臣稱天子爲‘陛下‘,意謂不敢與天子對話,而隻能通過階下的執事傳話。士去見另一位士,身份相當,按理可以平起平坐,而求見者依然以自卑的姿态說話和行事,并通過‘将命者‘傳遞信息,以表達自卑、謙遠的心情。這種方式在書信中普遍使用,例如給朋友寫信,彼此身份、年齡相當,但爲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信封上寫‘某某先生書童收‘,意謂不敢直接交給對方,而隻能請其書童轉呈。或寫作‘某某先生俯收‘,以表示彼高己卑之意。類似的表達方式,今日依然在某些文人雅士中使用。
求見一方得到主人一方的同意之後,要帶着‘摯‘(見面的禮物)前往拜訪,這是一種表示鄭重的方式,所以《士相見禮》所說‘不以摯,不敢見‘。士與士相見用雉(野雞)作爲禮物,由于雉無法生養,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死雉。如果适逢炎熱的夏天,則要用風幹的雉,以防腐臭。
古人之所以用雉作爲士相見的禮物,富其寓意,《白虎通》解釋說:‘士以雉爲摯者,取其不可誘之以食,懾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節私義,不當轉移也。‘可見,當時的士人以雉爲禮物,是取雉不受引誘、不懼威懾、甯死不屈的特點,來隐喻自己的節操。
爲了行文的方便,我們把求見者稱爲‘賓‘,将求見的對方稱爲‘主人‘。賓到達主人家大門外時,先不能與主人直接見面,而要通過‘擯者‘(協助主人行禮的人)與主人對話。彼此的遣詞極爲謙敬,而且有固定的辭令格式。賓說:‘某人一直想來拜見,但無緣自達。今天将命者終于以您的命令讓我前來。‘雙方的地位相當,而對方親自上門求見,是屈尊的表現,如果直接讓客人進來見面,是自大的表現,所以主人要‘請返‘,請客人返回,以便自己能登門拜見,主人說:‘某人請将命者向您轉達希望相見之意。不料您今天屈尊先來,真是不敢當,請先回尊府,某人随即前往拜見。‘來賓表示還是在此相見,說:‘您的命令某人實在不敢當,還是請就此賜見。‘此時,主人要謙虛地‘再請返‘,說:‘某人絕非虛情假意,務請先回尊府,某人随即前往拜見。‘賓說:‘某人也絕非虛情假意,所以再次請求。‘在來賓再次表達在此見面的願望之後,主人表示同意接見來賓。
但賓是執摯而來,而執摯是向主人表示敬意的禮節,主人若不經推辭就‘受摯‘,也是自大的表現,所以主人要‘辭摯‘,以示謙虛,主人說:‘既然某人一再推辭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許,理應随即出門相迎。但聽說您執摯而來,實在是不敢當,謹辭謝您的禮物。‘賓說:‘某人若不帶着禮物而來,就不敢見所尊敬的人。‘此時,主人要‘再辭摯‘,說:‘某人實在不敢當此大禮,謹再次辭謝。‘賓說:‘某人如果不憑借禮物來表達敬意,就不敢前來拜見,所以再次請求收下。‘在再辭摯之後,主人方可以正式同意接見來賓。主人說:‘某人一再推辭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許,豈敢不恭恭敬敬地從命!‘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1 回複此發言
51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于是,主人出大門迎接賓客,行再拜之禮。賓以再拜之禮作答。主人揖請賓入内,自己先從門的右側進入。賓捧着雉,從門左側進入。賓、主雙方首先行受摯之禮。來賓授摯,主人在中再拜之後受摯,賓也行再拜之禮。
禮畢,賓出門。主人讓擯者向來賓轉達希望叙談之意。賓乃返回,與主人相見,叙畢退出。主人送賓到大門外,行再拜之禮。
二、來而不往,非禮也
主人經過請返、再請返、辭摯、再辭摯,然後受摯、會客、送客,以今人的眼光來看,見面的禮儀已經結束。古禮不然。《禮記·曲禮》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古代禮儀講究對等,隻有單方面的行爲,就不成其爲禮。既然對方屈尊而來,則自己應當登門回訪,否則依然是自大的表現。在主、賓雙方相互拜見之後,相見的禮儀才算完成。之所以稱爲‘士相見禮‘,而不稱爲‘士見面禮‘正是這個意思。
回訪的時間,一般是在對方來訪的次日。回訪之日,主、賓身份發生了轉換,昨天的主人變成了賓,而賓則變成了主人。回訪者手持昨日客人來訪時帶來的雉來到主人家的大門外,通過傧者與主人對話,說:‘昨日,承蒙屈尊光臨敝舍,使某人得以拜見。請允許某人将雉奉還給将命者。‘來賓不說‘将摯奉還給您‘,而說‘奉還給您的将命者‘,是自卑謙遠的說法。主人說:‘彼此已經見面,不敢煩勞尊駕前來,謹辭謝。‘賓說:‘某人卑微,不敢求見尊敬的主人,隻是希望将雉奉還給将命者。‘主人說:‘某人昨日已經拜見,不敢再勞尊駕,故再次辭謝。‘賓說:‘某人不敢以還雉之事驚動您,所以再次求見将命者。‘主人回答說:‘某人一再地推辭而不能得到您的允許,敢不恭敬從命?‘得到主人同意後,賓執摯入門,主人向賓再拜後收下摯。賓出門。主人送賓到大門外,行再拜之禮。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古人執摯相見,不過是借此表達内心的敬意和忠信的一種方式,其中絲毫沒有猥瑣的動機。士以德行相交,而不以錢财衡量友誼。惟其如此,受摯的一方在次日就将禮物奉還對方,否則就有貪财之嫌,真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人際關系日益商業化的今天,動辄以禮物相贈,送禮者表面上客客氣氣,内心卻是希望對方給予某種方便,全無誠敬之心;受禮者則認爲,以權受禮,天經地義;禮物的授受,已經完全變了味道。
禮尚往來的傳統,在近現代社會依然殘留着,這裏有一個廣爲人知的例子。1925年,清華大學爲決定延聘王國維先生爲國學研究院導師。最初,以校長曹雲祥的名義,給王國維先生寄送了聘書。吳宓先生認爲,對于像王國維這樣的大師,以一紙聘書相邀,是不鄭重、不誠敬的表現。所以,吳宓先生親自到王國維先生家中,行三鞠躬之禮,然後轉達校長的聘請之意。王先生見其執禮甚恭,決定應聘,并在不久之後,到吳宓先生家回訪。王國維先生熟知傳統禮儀,故處事非常得體。
士與士平等相待的原則,可以引申到大夫與大夫、諸侯與諸侯、國與國等各種關系。從《左傳》可知,春秋時期,國與國的交往,同樣遵循着平等的原則。在當今的國際外交事務中,國與國的對等,是世界各國交往的準則之一,例如A國總統出訪B國,B國總統必須在适當的時候回訪A國,彼此所受到的禮遇也是對等的,而這一原則,我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确立。
三、士、大夫、國君交往的雜儀
《士相見禮》除了記載士與士相見的禮節之外,還記載了由此推及的士見大夫、大夫相見、士大夫見于國君等儀節,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貴族階層的交際禮儀,下面略作介紹。
士與大夫的身份有尊卑之别,因此,彼此見面的禮儀也有所不同。士初次拜見大夫,大夫不需要到門外迎接。士到來後,隻要在他進門後行以一拜之禮即可。士告辭時,大夫以再拜之禮送别,但不必象士相見那樣送到大門口。
不同身份的人見面,地位高的一方如何處理對方的‘獻摯‘,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士向大夫獻摯,大夫三次‘辭摯‘之後,依然不能接受禮物。其原因是,地位平等的雙方(如士與士),主人可以接受賓的摯,但回訪時要還摯;地位相差懸殊的,如國君與臣相見,國君是一國的至尊,可以接受臣下的獻摯,而不必回訪和還摯。大夫與士的關系不然,如果受摯後不回訪、還摯,則有僭君之嫌;如果受摯後回訪、還摯,則有将自己降同于士之嫌,所以隻能‘終辭其摯‘。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1 回複此發言
52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如果來賓曾經在大夫家當過家臣,即所謂的‘舊臣‘,則來賓在入門之後,要先把禮物放在地上,再向主人行再拜之禮。主人以一拜之禮作答。來賓獻摯,因爲彼此的關系非同一般,所以大夫謙辭一次就可以收下,說:‘某人辭謝你的禮物而不能得到允許,不敢再次辭謝。‘但來賓出門後,主人要派擯者到門口将禮物還給賓,說:‘主人讓某人将禮物奉還于您。‘來賓回答說:‘某人已經獻摯而且拜見主人,因此不能接受您的要求。‘擯者說:‘主人吩咐我:‘送還禮物的事決不能虛情假意。‘所以務請收下。‘賓回答說:‘某人不過是主人卑賤的私臣,豈敢讓主人行賓客還摯之禮,所以再次辭謝!‘擯者說:‘某人奉主人之命來辦此事,不敢對您虛情假意,再次請您收下!‘賓回答說:‘某人屢次辭謝而不能得到同意,敢不從命?‘于是再拜之後收下禮物。
如果是外邦之臣來見國君,由于不是自己的臣下,禮節也就不同。雙方行禮完畢,擯者奉命将摯退還客人,不能說受摯的話,隻說還摯:‘寡君派某人還摯。‘賓不能說推辭的話,隻能說:‘君不願以外臣爲臣,豈敢再推辭。‘于是再拜叩首後收下禮物。
大夫之間相見所執的摯,不能用雉,那是士相見用的禮物。具體用什麽爲摯,而要視大夫的等級身份而定。如果是下大夫之間初次相見,則用鵝爲摯。鵝身裹着繪有紋飾的布,雙足用繩子系着。捧持鵝的方式和士相見時一樣,鵝頭朝左。如果是上大夫之間初次相見,則以羔羊爲摯。羊身上用繪有紋飾的布裹着,四足兩兩相系,繩子要在羊背上交叉後回到胸前打結。捧持時,羊頭朝左,執持的方式與秋天行獻麛禮時執麛的方式相同。大夫相見的儀節與士相見禮相同,隻是所用的摯不同罷了。
君在朝或者燕息時,臣下求見都不必執摯,惟獨新臣首次拜見國君,一定要執摯。新臣走到國君的堂下時,容貌要愈加恭敬。
士大夫首次見君,要先将摯放在地上,然後行再拜叩首之禮。國君通常不對臣下行答拜禮,因爲是首次見面,所以要答以一拜之禮。
古代國君因巡行、田獵而到達鄉間,與庶人見面時,庶人以鹜爲摯,往見國君時,不必象貴族那樣作奔走翔行的儀容,隻是進退時要疾走,以表示敬意。
四、燕見國君的雜儀
士大夫與國君在朝上見面,有正式的禮儀。退朝之後私見國君(文獻稱爲‘燕見‘),禮儀不如朝中那樣繁瑣,但也有必須遵守的規範。燕見時的君臣之位,也是以國君面朝南的位置爲正位。如果國君站立的不是面朝南,則要取國君正東面或正西面的方位行禮,不能因爲國君的方位不正就草草地在斜方向行禮。國君在堂上時,臣走哪個台階沒有嚴格的規定,君靠近哪個台階,就從哪個台階上堂。
貴族彼此相見時,議論的話題、說話時的神态,也都屬于禮的範圍,于此可以窺知談話者的禮的休養。凡是向國君進言,而不是回答國君的發問,一定要等國君安坐之後再開口。閑處時談論的話題,因對象的不同而不同,但都要有利于提升德行道藝:與國君,應該談如何使用臣下;與卿大夫,應該談如何奉事君上;與年老的長輩,應該談如何教育弟子;與年輕人,應該談如何孝悌于父兄;與一般人,應該談如何以忠信慈祥處世;與士以下的官吏,應該談如何忠信奉公。
向尊長進言時,視線的方向很重要。視線高于對方的面部,就顯得傲慢;視線過低,在對方的腰帶以下,則顯得憂愁;目光遊移不定,則顯得漫不經心。與卿大夫說話時,開始時視線要落在對方臉部,觀察其氣色,看是否可以開口說話;話說完後,視線要移到對方的胸部,以示尊敬,并給對方以思考的時間;停頓一段時間之後,再将視線移到對方臉部,觀察對方是否已采納自己的意見;整個過程,體态容顔不要随便變動。對在坐的其他卿大夫,也是如此。如果是與父親說話,因爲關系特别親密,則不必過于拘謹,目光可以略有遊移。如果父親不再說話,那末視線要落在他行走時最先動作的部位:站立則視其足部,坐則視其膝部。
如果是在卿大夫或國中的賢者左右陪坐,則要随時觀察他們的體态反應,以便作出相應的舉措。如果卿大夫或賢者不時打呵欠、伸懶腰,詢問時間的早晚,這時要告訴他晚餐準備的情況,以便适時就餐。如果卿大夫或賢者在座位上不斷變動姿勢,表明已有倦意,這時可以請求告退。如果是在夜間陪坐,而卿大夫或賢者詢問鍾鼓漏刻的時數,或者用蔥韭等辛菜作夜宵解困,表明他已經勞累,這時可以請求告退。
如果國君賜士一起用餐,國君要先作食前的祭祀。依禮,祭祀前應先由膳宰代國君嘗食,如果膳宰不在,則要由士代爲嘗食,再遍嘗各種菜肴、喝飲料,然後等候國君的命令。國君命令開始吃,再正式吃。如果有膳宰代嘗飲食,則要等國君開始吃之後再吃。如果國君以酒爵賜給臣下,臣要離席,對國君再拜叩首,接過酒爵,然後登席獻祭,将爵中的酒飲完,等國君也将爵中的酒飲完之後,再把酒爵交給贊禮者。退席後下堂,要跪着取鞋,然後到隐蔽之處把鞋穿好。國君要起身相送,要說:‘請别爲我起身,否則,臣不敢告辭。‘如果國君下堂相送,則不敢回頭告辭,徑直出門。如果客人是大夫,則可以向國君告辭,大夫起身退席時國君起身;下階時,國君也下階;到門口時,國君送行。在這三處儀節,大夫都可以辭謝國君。
如果有退休的官員或者在職的卿大夫,因爲仰慕某士的德行而往見,由于彼此的地位及年齒相差懸殊,士要推辭,表示不敢當。如果他們執意要見,就說:‘某人沒有德行可以讓您辱臨敝舍,但真誠的辭謝又得不到你們允許,某人隻有随即前往拜見。‘于是出門,率先拜而見之。
如果大夫不是奉國君之命出使,而是因私事出訪,則稱呼上要有所不同,擯者不得向對方稱他爲寡君的某人,而隻能直稱其名。如果是大夫卿士奉國君之命出使,則擯者可以向對方稱他爲‘寡君之老‘。凡是在國君面前的自稱都要謙恭,士大夫都統稱爲‘下臣‘;退休的官員,如果居宅在國中就自稱‘市井之臣‘,在野外的就自稱‘草茅之臣‘;庶人則自稱‘刺草之臣‘。如果是其他國家的士大夫,則自稱‘外臣‘。
面見國君時,一舉手、一投足,都要體現出内心的敬意和鄭重。例如,手執币帛去見國君,要謹慎,不要飛快地行走,越是走近國君,容貌要越恭敬。執玉器去見國君時,步伐要緩而小,前腳拖着後腳走,腳跟不離地,以免不小心将玉器摔碎。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1 回複此發言
53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第十二
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
鄉飲酒禮始于周代,最初不過是鄉人的一種聚會方式,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賢養老的思想,使一鄉之人在宴飲歡聚之時受到教化。秦漢以後,鄉飲酒禮長期爲曆代士大夫所遵用,直到道光23年,清政府決定将各地鄉飲酒禮的費用撥充軍饷,才被下令廢止,前後沿襲約三千年之久,在中國曆史上産生過深遠的影響。
一、賓興賢能:在鄉學舉行的鄉飲酒禮
據《周禮》記載,天子所居爲都城,距離都城一百裏之内稱爲郊。百裏之郊分爲六鄉,鄉之下依次劃分爲州、黨、族、闾、比等五級行政單位。民戶的具體數目是,五家爲比;五比爲闾,一闾二十五家;四闾爲族,一族百家;五族爲黨,一黨五百家;五黨爲州,一州二千五百家;五州爲鄉,每鄉一萬二千五百家。各級行政區的長官分别爲鄉大夫、州長、黨正、族師、闾胥、比長。諸侯國的行政區劃與此相同,但隻有三鄉。
禮書所見的周代教育體系,鄉有鄉學,州有州學。鄉學稱爲‘庠‘,州學稱爲‘序‘。鄉學的教師稱爲‘鄉先生‘,由‘緻仕‘(相當于今天的退休)回鄉的官員擔任。緻仕前爲中大夫的稱爲‘父師‘,爲士的稱爲‘少師‘。
鄉學招收鄉中弟子入學,三年學成,稱爲‘學士‘。每隔三年的正月,各鄉都要‘大比‘,就是選舉學士中的賢能者薦獻給天子或諸侯,以備國家任用,所以《周禮·鄉大夫》說‘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爲了表示尊隆,鄉大夫先要以主人的身份在鄉學庠(或序)中與賢能之士飲酒,意在倡導尊重人才的風氣,此即鄉飲酒禮。這種制度,《周禮·大司徒》稱爲‘賓興‘,‘興‘是‘興舉‘;‘賓興‘是興舉賢能而賓禮之的意思。《儀禮·鄉飲酒禮》記載的是由侯國的鄉大夫主持的鄉飲酒禮。《禮記》有《鄉飲酒義》一篇,說解在鄉學、州學舉行的鄉飲酒禮的禮義。
鄉飲酒禮的主要儀節有:謀賓、迎賓、獻賓、樂賓、旅酬、無算爵樂、賓返拜等。孔子說:‘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孔子所說的‘鄉‘,是指鄉飲酒禮;‘易易‘,是‘易‘字的重複,是爲了語句的順暢而有意作的疊加,猶言‘平平‘;意思是說,看了鄉飲酒禮,才知道實行王道是多麽容易。一場飲酒的禮儀,何以會得到孔子如此高度的贊譽?儒家究竟賦予它一些怎樣的禮義呢?
1、謀賓和迎賓
鄉飲酒禮的主角是賓,因此,行禮之前最首要的儀節就是确定賓的人選。鄉大夫與鄉先生根據學成者德行才能的高下來确定賓的人選,稱爲‘謀賓‘:以德行才能最優的一位爲賓(正賓),其次者一位爲介(陪客),再次者三人爲衆賓之長。此外,主人還要從屬吏中選定一位德行較優者擔任‘僎‘(音zun),輔助自己行禮。
賓、介的人選一旦确定,主人要親自到其家中通報,并緻邀請之意。先邀請賓,賓謙辭後接受,主人行再拜之禮,以示爲國求賢的鄭重。接着邀請介,儀節也是如此。行禮之日,主人先後到賓、介的家中召請。于是,介和衆賓先到賓的家門口,然後一起前往鄉學。主人在鄉學的門前迎接賓客。主人向賓行再拜之禮,賓答拜;又向介行一拜之禮,介答拜;又向衆賓拱手行禮。然後,客人跟随主人入門。衆賓入門後在門内等候,賓、介與主人前行。
上古時代庠的建築格局與貴族的家居類似,門與堂都不是正對着的,所以,入門後要三次拐彎才能到達堂前的台階。每次拐彎,賓主都要互相作揖謙讓。主賓到達各自的台階前,彼此要三次謙讓,然後才登堂。
賓登堂後,主人要‘拜至‘,即拜謝賓的到來。主賓彼此行禮後入席。賓主在堂上的席位有嚴格的規定:賓在西北方,面朝南;主人在東南方,面朝西;介在西南方,面朝東;僎在東北方,面朝西。賓是鄉飲酒禮中最主要的人物,必須面朝南而坐之外,其餘三人都是相向而坐,《鄉飲酒義》說:‘四面之坐,象四時也。‘
在今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主賓名分和座位的方位,儒家卻賦予了很深的象征意義。《鄉飲酒義》說,賓主象天地,介僎象陰陽,三賓象三光。至于賓主四人席位的安排,《鄉飲酒義》解釋說,天地之間的嚴凝之氣,起始于西南方而極盛于西北方,是天地的尊嚴之氣,即‘義‘氣,主人爲了表示對賓的尊敬,又鑒于賓以義與人交往,所以将賓的席位安排在此,以與天地的義氣相對應。介是賓的陪客,所以安排他坐在西南方來輔助正賓。天地之間的溫厚之氣,發生于東北而極盛于東南,是天地的盛德之氣,也是天地的‘仁‘氣。主人以仁德寬厚接人待物,所以坐在東南方,以與天地的仁氣相對應。僎是主人的副手,所以安排他坐在東北方來輔助主人。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5 回複此發言
54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2、獻賓
獻賓是整個鄉飲酒禮的重心,分爲獻、酢、酬三大節。主人向賓獻酒稱爲‘獻‘;賓回敬主人稱爲‘酢‘;主人先自飲,再勸賓一起飲,稱爲‘酬‘;三者合稱爲‘一獻之禮‘。古代獻酒,禮數最高爲‘九獻之禮‘,如《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到:‘楚子入飨于鄭,九獻。‘《國語·晉語四》晉公子重耳到楚,楚成王以國君之禮待之,‘以周禮享之,九獻‘。鄉飲酒禮是鄉大夫向處士獻酒,雖說是尊賢,但畢竟地位相差懸殊,所以隻能用一獻之禮。
獻賓的每一個儀節都相當講究、相當程式化。主人獻酒之前,先要下堂洗爵。賓不敢獨自在堂上安坐,那樣有役使主人之嫌,所以随之下堂,此時主人要辭謝賓的下堂,稱爲‘辭降‘;賓謙辭作答。洗畢,主人上堂,然後再次下堂洗手,準備斟酒,此時,賓要辭謝主人,稱爲‘辭洗‘;主人作答後洗手。洗畢,主人拱手行禮,請賓先上堂,雙方謙讓一次後登階。上堂後,賓要拜謝主人爲自己洗爵,稱爲‘拜洗‘。主人斟滿酒,高高舉起,稱爲‘揚觯‘,然後獻給賓,賓要先拜而後受爵,稱爲‘拜受‘。賓接爵後,主人要‘拜送‘,即拜送爵。彼此拜謝時,受拜者都要稍稍後退,以示謙避。賓按照當時的禮節,要先作食前的祭祀,再将爵中的酒飲盡,此時主人要‘拜既爵‘。
賓酢主人的儀節大緻相同,隻是主賓的行動發生了轉換,因爲是賓向主人回敬,所以下堂洗爵、洗手的人變成了賓,而不敢在堂上安坐的變成了主人。經過辭降、辭洗、拜洗、揚觯、拜受、拜送、拜既爵等儀節洗畢上堂,賓完成了回敬主人的禮節
主人酬賓的儀節與上面大略相似,但有省簡。主人下堂洗觯,賓随之下堂,主人辭降,但賓不必辭洗。洗畢,賓主拱手謙讓後登堂。主人斟酒,拜請賓飲酒。賓拜謝主人。于是,主人作食前祭,然後将觯中之酒飲畢,拜賓。賓答拜。主人再次下堂洗觯,然後斟酒,捧觯于賓,賓拜受,主人拜送。主賓的一拜之禮至此完成。
接着是主人與介爲禮,分爲兩節:先由主人獻介,然後介酢主人。主人與賓先下堂,以便讓主人與介上堂行飲酒禮。主人拱手請介上堂,彼此揖讓、登堂、相拜的儀節與迎賓時一樣。主人下堂洗爵,介随之下堂,彼此辭謝的儀節與獻賓時一樣,隻是雙方升堂後,介不必拜洗。主人斟酒獻給介,介謝受,主人拜送。介作食前祭祀的方式比賓簡略,祭畢,将爵中的酒飲完,拜謝主人。主人答拜。主人獻介的儀節至此完成。介酢主人的儀節,與賓酢主人時一樣,此不贅述。
最後是主人與衆賓行飲酒禮。主人向介拱手行禮後下堂,介随之下堂。主人走到大門内側,向等候在此的衆賓行三拜之禮,衆賓都以一拜之禮作答。走到庭中後,主人向衆賓拱手行禮後登堂,接着下堂洗爵、上堂斟酒,在西階上獻給衆賓。三位衆賓之長登堂拜受,主人拜送。食前祭祀之後,他們将酒飲畢,然後回到堂下。其它的衆賓,接受主人的獻酒不必拜謝就可以接爵,然後祭祀、飲酒。在所有來賓都行過飲酒禮之後,主人持空爵下堂,放入篚内,不再使用。
3、樂賓
樂賓是爲賓客演奏樂曲,以示尊敬和慰勞,意在使賓歡愉。樂賓包括升歌、笙奏、間歌、合樂等四段。
升歌
四位樂工(鼓瑟者2人,歌者2人)升堂,在堂上歌唱《小雅》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用瑟伴奏,稱爲‘升歌‘。
《鹿鳴》篇有‘我有嘉賓,德音孔昭‘,‘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的詩句,故用作迎賓之辭。《四牡》篇有‘王事靡盬,不遑啓處‘,‘不遑将父‘,‘不遑将母‘的詩句,故借以借用贊揚賓客的辛勞。《皇皇者華》篇有‘周爰咨诹‘,‘周爰咨謀‘,‘周爰咨詢‘的詩句,用以表達希望請教賓客的心情。以上歌曲都是鄉飲酒禮中的正式節目,故稱‘正歌‘。歌畢,主人向樂工獻酒。
笙奏
吹笙者入場,站在堂下的磬架之前,吹奏的樂曲是《詩經·小雅》中的《南陔》、《白華》和《華黍》。奏畢,主人在西階上向奏樂者獻酒。吹笙者中的一位年長者走到最高的一級台階拜謝主人,接過酒爵;主人拜送。長者下階,在階前坐下祭酒,站着飲酒,飲畢不必拜謝主人。其餘的吹笙者則不必拜謝主人就可以受爵,在階前坐下祭酒,站着飲酒,但不必祭脯醢。《南陔》、《白華》和《華黍》三篇早已亡佚,内容已無從考索。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5 回複此發言
55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間歌
堂上升歌與與堂下笙奏交替演奏樂歌:堂上鼓瑟唱《魚麗》之歌,堂下則笙奏《由庚》之曲;堂上鼓瑟唱《南有嘉魚》之歌,堂下則笙奏《崇丘》之曲;堂上鼓瑟唱《南山有台》之歌,堂下則笙奏《由儀》之曲。《魚麗》願詩贊美太平之年物産豐饒,此處暗含酒旨菜美、優禮于賓的意思。《南有嘉魚》原詩說太平之年君子有美酒,樂與賢者分享,此處含有禮賢下士、與之燕樂的意思。《南山有台》原詩說太平之治以賢者爲本,此處含有禮遇賢者爲邦國之本的意思。《由庚》、《崇丘》、《由儀》三首詩,也早已已亡佚,内容已經不可得知。
合樂
升歌與笙奏同起,奏唱《詩經·周南》的《關雎》、《葛覃》、《卷耳》,《召南》的《雀巢》、《采蘩》、《采蘋》。歌罷,樂工報告樂正:正歌備!樂正再報告賓。正式的禮樂到此結束。
主人與賓拱手禮讓後先登堂。賓向介長揖後接着登堂,介向衆賓長揖後也随之登堂,最後,衆賓依次登堂就席。贊禮者在庭中洗觯後上堂,代表主人向賓舉觯;接着斟酒,拜賓,賓在席末答拜還禮。贊禮者祭祀,然後将觯中的酒飲完,拜賓,賓答拜。贊禮者下堂洗濯自己剛用過的觯,再上堂斟酒,賓拜謝準備受觯。贊禮者在賓席西坐下,把觯放在脯醢西邊,表示不敢親授于尊者。賓謙辭後接觯。舉觯的贊禮者拜送賓,然後下堂。
主人向樂工獻酒。樂工左瑟而避,樂工之長拜謝主人,不起身而受爵。主人在阼階上拜送受爵者。有司爲樂工進上幹肉和肉醬。主人命人贊助樂工祭祀。樂工飲酒,飲畢不必拜謝,隻要将酒爵授給主人。衆工則不必拜謝主人就可受爵,祭酒之後方可飲。每人都備有幹肉和肉醬,但不必祭祀。如果是向太師獻酒,則主人先要爲他洗爵。賓和介下堂時,主人要辭謝。工不必下堂辭謝。
4、旅酬
賓将告辭。主人命司正‘安賓‘,請賓安座。賓謙辭後同意。主人在阼階上行再拜之禮,感謝賓的留坐,賓答拜還禮。于是,開始旅酬,旅酬是尊者酬于卑者,是自上而下的勸酒。旅酬的順序是: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衆賓,衆賓再依年齒長幼依次相酬。
司正盥手洗觯,賓取觯,到阼階上酬主人。主人離席,賓向主人行拜禮,主人答拜。賓不必祭酒,可以站着飲酒,也不必拜主人,飲畢不必洗觯;然後斟酒授給主人。主人拜受觯,賓拜送。主人在西階之上酬介,儀節與賓酬主人相同。酬畢,主人拱手行禮,回到自己的席位。
由于場内飲酒的人多而雜,爲了防止有人在旅酬過程中放肆失禮,所以命令司正負責監禮。司正上堂,按年齒的長幼順序招呼:‘某子前來接受酬酒。‘
被點名者立即離席上堂。司正退立于西序的端頭,面朝東方而立,以便爲上下的衆賓讓道。受到介酬酒的衆賓從介的右側走過,其餘的接受酬酒者從介的左側走過,他們的拜、起身、飲酒等儀節,都和賓酬主人時一樣。酬酒遍及于堂下的每位衆賓。最後一位接受酬酒的人,要拿着觯下堂,坐下将觯放入庭中的篚内。然後司正下堂,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
5、無算爵、無算樂
樂賓之後,主賓飲酒不必再象獻酒時那樣有嚴格的爵數。主人與來客頻頻舉爵,不計其數,盡興而止,故稱‘無算爵‘。同時樂工不斷歌奏,盡歡而止,是爲‘無算樂‘。
‘無算爵‘是從司正命二位小吏舉觯向賓、介進酬酒開始的。二位先下堂洗手、洗觯,然後上堂斟酒,向賓、介行拜禮,賓、介答拜。二位小吏将觯中之酒飲完,向賓、介行拜禮,賓、介再次答拜。二位小吏下堂洗觯,再升堂斟酒;賓、介拜謝之。二位小吏分别将觯放在賓、介的席前,表示不敢親授,賓、介辭謝後取觯。
主人請賓安坐。賓推辭說,有俎在堂,不敢坐下。因爲俎是諸多肴馔中最爲尊貴的禮器,有它在,就不敢進行後面的比較随便的儀節。于是,經主人同意後賓捧起俎,交給司正,司正捧俎下堂,賓、主人、衆賓等也随之下堂。
接着,主人、賓、介、衆賓按先前登堂的順序,再次揖讓、登堂,就席。有司進上菜肴。由賓、介起,用兩觯交錯進酬酒,不限次數,一醉方休。堂上堂下的音樂或間或合,歌奏不已,盡歡。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5 回複此發言
56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賓告辭,出門時奏《陔》的樂曲,‘陔‘是‘戒‘的意思,以《陔》作爲出門時的樂節,說明整個儀式沒有失禮之處。主人送到門外,行再拜之禮。
次日,賓前往主人家,拜謝昨天的款待。主人迎見,拜謝賓屈尊光臨。會見結束後,主人慰勞昨日儀式中擔任司正等職務的屬隸,儀式比較随便,賓和介都不再參加,以司正爲賓,不設陪客,也不設俎,食品用家中現有的進就行。昨天無法邀請的親友,今天都可以邀請,對于鄉中已退休或在職的卿、大夫,隻向他們通報一下,來不來随意。宴飲時,《周南》、《召南》中的六首樂章可以随意點奏。
二、在鄉序齒:養老的鄉飲酒禮
唐代學者孔穎達《禮記正義》認爲,周代的鄉飲酒禮并非隻有三年大比、賓興賢能的一類,還有另一種類型的飲酒禮,如州長在每年春、秋舉行的射禮之前而舉行的飲酒禮;又如黨正在每年十二月大蠟祭時在黨中舉行的飲酒禮;它們雖然是州、黨行政長官主持的飲酒禮,但州黨同爲鄉的屬地,所以也稱爲鄉飲酒禮。
兩類鄉飲酒禮的儀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上面提到的鄉飲酒禮的宗旨是賓興賢能,所以賓、介、衆賓之長都是根據德行道藝選定的青年後學;後一類鄉飲酒禮不然,其主旨是序正齒位,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所以賓、介、衆賓之長都由老邁年高者擔任,其餘的老人爲衆賓。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在堂上就座。正賓以下的老者,依次排在正賓的右側(西側)面朝南而坐,如果人數比較多,可以折而往南坐,面朝東。五十歲者隻能在。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可以坐着飲酒,五十歲的隻能堂下面朝北而立,聽憑差遣,《禮記·鄉飲酒義》說‘所以明尊長也‘,是爲了昌明尊敬長者的風氣。
中國自古有尊老、養老的傳統。所謂‘養老‘,是用酒食招待老人的禮儀。年齡越大,身體越差,《王制》說:‘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人到五十歲就開始衰老;到六十歲,不吃肉食就覺得沒吃飽;到七十歲,不穿絲帛就覺得不暖和;到八十歲,沒有人伴睡就覺得不暖和;到九十歲,即使有人伴睡也不覺得暖和了。因此,《王制》說,必須在飲食上對老人有所優禮,五十歲的人可以吃細糧,六十歲的人嚴格有預備的肉食,七十歲的人每餐應該有兩個好菜,八十歲的人應該常吃美食,九十歲的人飲食都在寝室,偶爾外出,侍從應該攜帶酒漿以應不時之需。
老人可以享受各種優待,《王制》說,七十歲的官員朝見國君後就可以告退,不必等到朝儀結束;八十歲的緻仕官員,天子每月派人去存問;九十歲的緻仕官員,天子要每天派人饋贈食品。人到了五十歲就可以不服力役,六十歲就可以不服兵役,七十歲就可以不參加應酬賓客的活動,八十歲連齋戒、喪禮都可以不參加。
除了家庭的照顧之外,老人必須得到國家的關心。《禮記·王制》記載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養老制度,四代養老禮的名稱:‘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飨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一代比一代複雜和完善。四代的養老機構是:‘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夏後氏養國老于東序,養庶老于西序;殷人養國老于右學,養庶老于左學;周人養國老于東膠,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上庠、東序、右學、東膠,是國學,也是國家款待退休的卿大夫的地方;下庠、西序、左學、虞庠是小學,是款待退休的士和年老的平民的場所。
通過對《王制》的了解,我們就不難明白鄉飲酒禮序正齒位的禮儀了。鄉飲酒禮中除了六十者坐、五十者立的規定之外,還按照年齡的高低配設不等的豆數:六十歲者三豆,七十歲者四豆,八十歲者五豆,九十歲者六豆。豆内所盛,是奉養老人的食物。豆數不同,則所受到的奉養也不同,《鄉飲酒義》說‘所以明養老也‘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做‘在朝序爵,在鄉序齒‘。朝廷中以官爵大小爲序,而民間不然,是以年齒爲序,少不越長。鄉飲酒禮正是要提倡對尊老的風氣。
《鄉飲酒義》說:‘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意思是說,參加了鄉飲酒禮,人們就會懂得尊長養老的道理,回去之後就會有孝悌的行動。人民在家裏懂得孝悌,出外懂得尊長養老,就能形成良好的風教。有了良好的社會風教,國家就安定了。儒家倡導倫理思想,而倫理思想的基礎是孝悌。儒家提倡孝悌,不是用空洞的說教,而是‘教之鄉飲酒之禮,而孝弟之行立矣‘。
三、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
兩類鄉飲酒禮的儀節,我們已經有了大緻的了解,那麽它究竟蘊涵了怎樣的禮義呢?下面我們來回顧和分析主要儀節的内涵。
舉行鄉飲酒禮之日,主人隻到賓和介家中迎接,而衆賓則自行跟從賓來鄉學;賓、介等到達庠門之外時,主人與他們行拜禮,對衆賓隻是拱手緻意,這是因爲他們的德行道藝有高下之别,需要體現出其中‘貴賤之義‘。
主人與賓入門後,每逢拐彎處都要作揖,經過三次作揖來到各自的台階前;又經過三次作揖謙讓才上堂;上堂之後,彼此又有拜至、獻酬等複雜的禮節。而主人與介飲酒的禮節就有所省略,主人與衆賓飲酒的過程就更爲簡單。可見,對于德行道藝高者禮數要隆,對于德行道藝低者禮數要殺減,這是制禮者所要表明的‘隆殺之義‘。
樂賓時,堂上的樂工用瑟伴奏,演唱三首詩歌,唱畢,主人向他們獻酒。接着,堂下的樂工吹奏三首詩歌,奏畢,主人向他們獻酒;接着,堂上、堂下的樂工輪流交替,各演奏三首詩歌;最後,堂上、堂下合奏三套詩歌。正歌演奏結束,場上歡樂的氣氛達到高潮。在旅酬開始前,先立司正監酒,以防止有人醉後失态,流于放肆,這就叫‘和樂而不流‘。
旅酬時,先是賓酬主人,然後是主人酬介,接着是介酬衆賓,再往下則按照年齡的大小,依次而酬,一直到‘沃洗者‘,也就是協助賓主洗手洗爵的人,可見,鄉飲酒禮能做到‘弟長而無遺‘,惠及于在場的每一個人。
旅酬之後,雖說是‘無算爵‘,但君子懂得‘飲酒之節,朝不廢朝,莫不廢夕‘的道理,早晨不會影響上朝,晚上不會影響夜間要處理的事務。所以,賓告辭出門,主人拜送,依然禮節秩然。可見,鄉飲酒禮能做到‘安燕而不亂‘。
所以,《鄉飲酒義》說:‘貴賤明,隆殺辨,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國矣。彼國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整個鄉飲酒禮,賓客的尊卑分明;禮數的高低有别;一鄉之人快樂而不放肆;無論長幼都得到惠澤,沒有人被遺忘;安樂而有秩序。做到這五條,就足以正身安國。能做到正身安國,天下也就安定了。
此外,鄉飲酒禮還處處體現出君子之交的原則。例如,賓主入門後,彼此三揖、三讓才登堂,這是君子交往時‘尊讓‘的原則。主人獻酒用的爵,盡管事先已經洗過,但在獻酒前還要再次下堂洗滌;斟酒之前又要專門下堂洗手,這是君子相交時‘潔淨‘的原則。獻酒時,賓主之間又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等等的儀節,這是君子相交時‘恭敬‘的原則。《鄉飲酒義》說:‘君子尊讓則不争,潔、敬則不慢;不慢不争,則遠于鬥辨矣;不鬥辨,則無暴亂之禍矣。‘彼此懂得尊讓,就不會争鬥;懂得用潔和敬的态度與人相交,就不會怠慢他人。不與人争鬥,不怠慢他人,就能遠離鬥辨,與暴亂無緣。
鄉飲酒禮名爲飲酒,其實旨在教化,這往往在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地方表現出來。例如,賓在食前祭祀之後嘗酒,一定要移到坐席的末端,而不敢在坐席的正中進行,因爲坐席的正中之位是爲行禮而設的,而不是爲飲食而設的。因此,在席末啐酒,含有‘貴禮而賤财‘的意思。賓的移席有示範的意義,意在使‘民作敬讓而不争‘。
《鄉飲酒義》還說,賓主以仁義相接,堂上的俎豆有一定之數,就是‘聖‘。以聖爲基礎,持之以敬,就是‘禮‘。用禮來體現長幼之道,就是‘德‘。所謂德,就是得于自身。研究德行道藝,就是要使自己在身心上有所得,所以,聖人努力踐行這種隐含仁義道德的賓主之禮。
儒家的教化之道,主要在于尊賢和養老。尊賢是治國之本,養老是安邦之本,而鄉飲酒禮兼有尊賢和養老兩義,孔子如此重視它,不正是在情理之中嗎?
作者: 溪山琴況 2005-8-11 20:05 回複此發言
58回複 :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連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