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傳國玉玺
【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00 】
傳國玺又稱傳國玉玺、傳國寶,秦以後曆代帝王相傳的玉玺,爲秦始皇所作,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寫篆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傳國玺貫穿中國曆史長達1500多年,忽隐忽現,秦以後曆代帝王争以得玺爲符應。确爲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
說起傳國玺就要提到和氏璧。
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王。王使玉工辨識,說是石頭,以欺君罪斷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獻玉,仍以欺君罪再斷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荊山下。文王派人問他,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楚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賞賜于他。不久,昭陽在水淵畔宴賓客賞壁,是時有人雲淵中有大魚,衆人離室至淵邊,回席後發現和氏璧失蹤,懷疑爲門人張儀所竊,拘張儀遍審無果。張儀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爲秦相,遊說諸國服從秦國,以使節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楚敗,秦取楚漢中之地。
戰國時,趙惠文王從太監纓賢處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壁”,其時秦強趙弱,惠文王恐給了壁得不到城,蔺相如自願奉壁前往。至秦國,獻壁後,見秦王無意償城,當廷力争,設法取回原壁,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趙,得和氏璧。
嬴政一統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鹹陽玉工孫壽将和氏璧磨平,雕琢爲玺,即爲傳國玺。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過洞庭湖口,時風浪驟起,龍舟将傾,帝将玺抛入湖中,祈神鎮浪,傳國玺就此第一次失蹤。,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将此傳國玺奉上。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軍入鹹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秦亡,劉邦即天子位,因禦服其玺,世世傳受,号曰“漢傳國玺”,一記爲“漢傳國寶”。
西漢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未立,玺藏于長樂宮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後處。王莽派其弟舜前去索要,太後大罵:“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無奈,擲玺于地,摔壞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黃金補上。
公元23年十月,王莽兵敗被殺,校尉公賓就得傳國玺,趕至宛,獻于漢更始帝劉玄。
公元25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将傳國玺拱手奉于東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北宮避難,玉玺失蹤。
獻帝時,董卓作亂。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長沙太守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玺,孫堅将玺秘藏于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玺。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玺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玺又歸漢室。
公元220年,獻帝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曹丕篡權,逼獻帝禅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玺肩部刻下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玺”。
公元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玺歸晉。
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玺歸前趙。
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玺,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冉闵殺後趙皇帝石鑒,得傳國玺,建立冉魏政權;不久,前燕慕容儁滅冉魏,宣稱已獲傳國玺,改元“元玺”,實際上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時,傳國玺在冉闵部将蔣幹手中,被東晉征西将軍謝尚騙走,并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獻給晉穆帝,傳國玺重歸晉朝司馬家。
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立爲帝,國号宋,史稱劉宋;在南朝,傳國玺曆經了宋,齊,梁,陳的更疊。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陳朝滅亡,隋一統中國,傳國玺入了隋宮。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楊廣被宇文化及殺于江都,蕭後與遺腹子政道攜傳國玺遁入漠北突厥,号爲隋王。五月,恭帝楊侑禅位,李淵稱帝,是爲唐高祖,改國号唐,隋亡。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沒有傳國玺,遂刻受命玄玺,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以及八方“神寶”“受命寶”之類的玉玺聊以**。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軍讨伐突厥;三月,俘其颉利可汗,*滅亡。同年,蕭後與楊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玺歸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李祝,奪傳國玺,建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玺也随着到了後唐。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帶契丹軍攻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傳國玺登玄武樓*,傳國玺就此失蹤。
公元951年,郭威建後周,遍尋傳國玺不着,無奈于廣順年間刻了“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兩方印玺,後,趙匡胤受禅,傳此二寶,改朝爲大宋,又制“大宋受命之寶”。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寶”。真宗即位,作皇帝受命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寶”。
哲宗紹聖三年,鹹陽縣民段義得古玉印,“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自言于河南鄉劉銀村修舍,掘地得之,紹聖五年,經當朝十三名學士官員依據前朝的遺迹,多方考證,最終确認爲始皇帝所制的傳國玺。哲宗大喜,号爲“天授傳國受命寶”,改元元符。
徽宗時,用于阗大玉制爲受命寶,文曰“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篆以蟲魚,制作之工,幾于秦玺。
公元1126年,靖康之亂後,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玺也被大金國掠走,不知所蹤。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傳國玺忽現于市,伯顔命人購得,玺入大元。伯顔曾将元帝國從各處收繳來的曆代印玺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
明朝初,明太祖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傳國玺,這是曆史上最後的有關傳國玺的記載,最終還是空手而返。
至此,經曆了一千五百多年風風雨雨的傳國玺就此湮沒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
另:傳國玺文曰“受命于天 既壽永昌”。“漢書”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壽昌”。兩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種說法。
另: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玺當時便有人懷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
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玺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玺,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爲是假的;清初時,宮内藏有三十九方各色禦玺,其中一方被認爲是秦制傳國玺,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赝品。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儀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追索着傳國玉玺。
“遼史”記爲“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爲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玺”,唐武則天時改“玺”爲“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
“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玺,又有傳國玺,曆代因之。唐改爲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玺”。
補充:(天子六玺)
天子六玺:文曰“皇帝行玺”,封常行诏敕則用之。“皇帝之玺”,賜諸王書
則用之。“皇帝信玺”,下銅獸符,發諸州征鎮兵,下竹使符,拜代征召諸州刺史,
則用之。并白玉爲之,方一寸二分,螭獸鈕。“天子行玺”,封拜外國則用之。
“天子之玺”,賜諸外國書則用之。“天子信玺”,發兵外國,若征召外國,及有
事鬼神,則用之。并黃金爲之,方一寸二分,螭獸鈕。又有傳國玺,白玉爲之,方
四寸,螭獸鈕,上交五蟠螭,隐起鳥篆書。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凡八字。
在六玺外,唯封禅以封石函。又有督攝萬機印一鈕,以木爲之,長一尺二寸,廣二
寸五分。背上爲鼻鈕,鈕長九寸,厚一寸,廣七分。腹下隐起篆書爲“督攝萬機”,
凡四字。此印常在内,唯以印籍縫。用則左戶郎中、度支尚書奏取,印訖輸内。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06 】
“和氏璧”傳遞1600餘年,實爲舉世所罕見。曆代許多學者都想搞清其面目,并作了艱辛探索。1921年,地質學家章鴻钊在《石雅》中分析,它應是一種珍稀的具有碧綠、潔白閃光的拉長石。2001年,在“中國觀賞石博覽會”上,展出地質學家、寶玉石和觀賞石專家袁奎榮以變彩拉長石複制的“和氏璧”(見圖)。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08 】
上圖是魏玺——受天之命 皇帝壽昌
下圖是元符所得玺——受命于天 既壽永昌(疑是後世僞托)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18 】
談談我自己的幾點想法
有一種觀點認爲傳國玉玺不是和氏璧改制的,這種觀點認爲:
“我在這裏僅是提示讀者,自有玉璧以來,特别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璧更加規範,更薄,一般小玉璧在0.3厘米~0.4厘米,大的在0.4厘米~0.6厘米。從考古資料中看,一般國玺是正方形,更高一些。其下部分厚度在2厘米以上,上部分多雕刻成龍紐或龜紐,紐的尺寸是下部分的一倍或數倍。可見,和氏璧是無法改制成玉玺的,更不用說是傳國玉玺了,因爲它的體積更大。所以說,和氏璧改制成傳國玉玺之說純屬訛傳。”
不過我個人不太同意這個觀點,和氏璧所稱的璧可能與普通的玉璧不太一樣,可能體積和厚度都很大,才顯出了它的珍貴,若是普通的玉璧,秦王又怎麽會提出用十五座城池向趙國交換呢?(後來的故事就是“完璧歸趙”這一成語的由來了)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27 】
我的第二個觀點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帶契丹軍攻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傳國玺登玄武樓*,傳國玺就此失蹤。”這是有據可查的關于傳國玉玺的最後記錄,其後的傳國玉玺都未被證實是真的。成語“玉石俱焚”可能就是來源于此。我個人認爲傳國玉玺不太可能葬身火海。我查詢了有關資料,玉石的熔點大約是1700度左右,比金的熔點(1063度)還高。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何況是玉石呢?當時李從珂*之物估計應以木材爲主,木材的燃燒有可能達到這麽高的熔點嗎?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48 】
順便談談根據我看過的一些資料談談宋朝的玉玺(元符)的真僞與所終
宋朝的這個玉玺,雖然最終不知所終,但是在檔案中留下了當時的印章,就是我上面貼的第二個圖,從這個印章上看,與史書中記載的“飾以龍鳳鳥魚,乃蟲書鳥迹之法”,即所謂的“龍蚓鳥魚”相吻合。傳國玉玺是和氏璧改制,産于楚國,因此一緻認爲該玉是藍田玉,這與史書中記載的宋玺“玉玺玉色正青,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也是相符合的。
但是由于史書上始終沒提到漢獻帝時曹氏在傳國玉玺肩部加刻的“大魏受漢傳國玉玺”8個字和公元329年後趙石勒加印玉玺側壁的“天命石氏”4個字。尤其是沒提到被王太後摔掉的後來用黃金鑲補的那一塊。呵呵,那不真成了“有眼不識金鑲玉”了嗎?何況這個玺是蔡京那個奸賊獻給皇帝的,所以後人多半認爲它是假的。
關于這塊玉玺的所終,我看過兩種觀點,一種是轉貼的那篇文章中談到的“靖康之亂後,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玺也被大金國掠走,不知所蹤。”另外一種說法是這塊玺一直傳到宋末,陸秀夫抱着小皇帝和玉玺一起跳崖了,這個曆史上稱爲“崖門失玺”。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1 00:01 】
假如這塊玉玺在未來的某一天出世,将是中國無與倫比的一件文物
這塊玉玺不但見證了大半個中國曆史,而且給後市留下了很多成語和俗語:
除了上面提到的完璧歸趙、玉石俱焚、有眼不識金鑲玉外,還有價值連城、将相和、懷璧其罪等等。
縱觀中國曆史,能與傳國玉玺相媲美的文物隻有九鼎了,但那九個鼎是肯定不可能再存在的了,一個是傳說中它的失蹤比傳國玉玺早兩千多年,真是落在泗水裏這幾千年也腐蝕完了,二是究竟九鼎是曆史還是傳說至今都沒有定論呢
工具箱
【 · 原創:國勝 2004-12-11 11:19 】
我覺得真正的傳國玉玺絕不會是複制品那個樣子,複制品太醜了 :(
工具箱
【 · 原創:韓于水 2004-12-13 01:10 】
哪天我找到了就不炒股了
工具箱
【 · 原創:大唐中興 2004-12-14 09:42 】
呵呵,國勝對考古也很感興趣呀
工具箱
【 · 原創:飛越天涯 2004-12-14 11:30 】
轉自:山水夕虹 大話三國研究院
《三國演義》中,有一件東西影響了曆史和人物命運,它就是中國封建皇室世代相傳的寶物、最高權力的象征——傳國玉玺。
在三國中,這個皇室至寶似乎刻上了不祥的詛咒,凡是與它有關聯的人下場都不好。請看,十常侍之亂中,這個國寶神秘失蹤。後來孫堅發現了它,卻隐匿不報欲攜回江東,在事情洩露後甚至不惜發下毒誓,結果竟真的應驗,在37歲時死于亂箭之下。其子孫策,保管此玺一段後将其獻給袁術,以此爲抵押借兵,然而他也未能逃脫20多歲就早夭的命運;得到此寶的袁術稱帝不成,兵敗時嘔血數升而死;後來此寶歸于曹操,他雖沒過早夭亡,但一直受到神秘的頭痛病的困擾,最終死于此病;後來的曹丕等,也未有長壽者。
這些人的遭遇是偶然的嗎?他們竟與開掘埃及古代法老陵墓的那些考古學家的命運驚人地相似。
根據我對古今中外這類事的研究,我的結論是驚人的、大膽的又是有充分科學根據的:傳國玉玺是一塊有強烈放射性的玉石。其實,石頭等物質有大小不等的放射性對現代人來說已是常識。專家就告誡,寶石戒指、房屋裝修用的石材等,都應該經過放射性檢測,否則是不安全的。我國已有房屋裝修引發白血病的報道。但傳國玉玺的特殊性是,不是使人得白血病,而是使人頭腦失常甚至發瘋,并由此導緻一系列悲慘事件。
說到這,就不能不從傳國玉玺的來曆說起。《三國演義》借書中人物程普之口,詳細講了它的故事。這個國寶的前身是一塊玉,但包在普通的石頭中。楚國人卞和根據所謂鳳凰栖于其上發現了它,兩次将它獻給君王,卻落得個欺君之罪,先後被砍掉了兩條腿。新國君即位後,他捧着這塊石頭泣血痛哭,新國君派人剖開此石,才發現了這塊寶玉,所以被稱爲和氏玉。卞和顯然已被這塊有放射性的石頭搞瘋了,到了溜須不要命的地步。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丞相李斯用此玉刻上“受命于天,既壽恒昌”八個字,制成了皇帝專用的印章即玺,準備代代相傳。然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久便死去,秦二世更是短命之君。持有玉玺的漢代皇上也呈一代不如一代之勢,既不壽也不昌,其不良影響不言自明。
我們再看看孫堅發現它的情景:漢宮一口井中竟發出“五色毫光”,打撈後發現一名宮女,已死亡數日卻屍身不壞,就在她身上找到了這塊玉玺。顯然,如果不是其放射性導緻水分子變化發光、屍身不壞,再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釋。孫堅拿到玉玺後,整個性情都變了,從一個十分豪爽的英雄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小人,其智謀、大義等消失無蹤;他的兒子孫策,年輕輕的也脾氣暴躁,竟如同項羽一般得了個“小霸王”的綽号。本來胸無大志的袁術,拿到玉玺就做起皇帝夢來了,而他本可以坐享平安許多年的。得到玉玺的曹操,其作爲也遠不如前期,變得十分平庸。
還可以提出的一個證明是,在傳國玉玺存在的年代,開國皇帝都英明且壽命不短,這顯然是他們打下天下後半道才擁有那塊害人石,所以受其影響小。而他們的皇子皇孫,則一代不如一代,昏庸又短壽,是從小就接觸玉玺的緣故。到了玉玺已永遠失去的清代,皇帝如康熙、乾隆還有老妖精慈禧,都活到了帝王中罕見的高壽。
以上的“蒙證”如您不信,那麽就請設法找到那塊已丢失數百年的玉玺,用專測放射性的蓋革計數器測一測。它要是不發出“咯咯”的響聲,您來砸我“大話三國研究院”的牌子。
最後再說一句,一個權力的象征物都如此使人瘋狂,使人喪失理智,權力本身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些削尖了腦袋想當官的人,對此可要深長思之啊!
工具箱
【 · 原創:飛越天涯 2004-12-14 11:34 】
另:有文稱傳國玉玺東晉前就已失落
版權所有,2002年11月
(部分記載未經考證)
中國人用印信來表示信用,始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隻能稱爲印。
根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然而,傳國玉玺不在這六玺之内,因爲這個玉玺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個玉玺,否則隻能是草雞大王而非真龍天子。
曆史前移,我們從春秋時代說起。春秋時的楚國有個采石的人叫卞和,一天他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采石,看見一隻風凰栖落在一塊青石上。“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卞和認定這塊石頭是個寶貝,便将它獻給楚厲王。
但是玉工沒有識辨出來,就以爲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大怒,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腳。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仍被認成是普通的石頭,又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腳。
再往後,武王的兒子文王做了國君,卞和還想去獻寶,可他失去雙腳無法行走,于是抱玉大哭,哭寶玉不爲人識。文王派人去問他,他說:“我并不爲失去雙腳而傷心,我傷心的是明明是寶玉卻被說成是石頭,明明是忠誠的臣民卻被說成是騙子。”
文王便命人将石頭剖開,果然是一塊潔白無瑕、光潤晶瑩的寶玉,由良工雕琢成璧。因此璧是卞和所獻,便取名“和氏璧”。更神奇的是這塊寶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據記載,這和氏璧置于暗處,自然發光;置于座間,冬月則暖,可以代爐;夏月則涼,蚊蠅不入;還能卻塵埃、辟邪魅。
無價之寶和氏璧歸楚文王後,被視爲國寶,在楚國曆代國君手裏相傳了370多年。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交往,往往以玉爲使臣信物,而玉中極品和氏璧更是國家的象征。戰國時期,七雄争霸,各諸侯國都想把這塊稀世之寶據爲己有。
和氏璧的第一次失蹤是在四百年後。楚威王将此璧賞賜給了有功的相國昭陽。昭陽某日請客時,出璧讓各賓客觀賞,席散時卻不翼而飛,雖經多方搜查也毫無下落。楚相昭陽因宴會偶失此璧,懷疑爲張儀所偷,把張儀打了個半死,張儀因此入秦,憑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六國的“連橫”,玩六國于股掌之間,爲日後強橫大秦的鐵騎踏平六國掃平了障礙。其實昭陽實在是冤枉了張儀。
五十多年後,這和氏璧不知怎麽的竟流到了趙國,出現在趙國太監纓賢的手中,趙惠文王便據爲己有。此時,秦國勢力已十分強大,當時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在趙國,便說要用十五城來交換璧。趙王孱弱,隻好派蔺相如出使秦國,上演了完璧歸趙的故事。
六十一年後秦滅趙。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和氏璧自然也就歸秦始皇所有了。李斯《谏逐客書》有“今陛下緻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寶”的句子,“随和之寶”即指“随侯之珠”與“和氏璧”兩物,說明和氏璧已入始皇之手。秦王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良工将此玉琢爲玺,玉工孫壽将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刻在和氏璧上,作爲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玺”。
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視天下,船至洞庭湖,忽然風浪大作,有人獻策丢寶鎮浪,便将傳國玉玺丢入湖中。說來也怪,洞庭湖竟立即風平浪靜。
八年後,秦始皇巡狩到華陰,有人持玺擋道,奉還秦始皇曰:“持此還祖龍。”(皇帝稱“真龍天子”,秦始皇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故而稱“祖龍”)始皇帝使人收下玉玺,該人即化作一陣清風而去。
不久,秦始皇東巡時病倒于途中,據《史記·秦本記》,秦始皇“乃爲玺書賜公子扶蘇”,即以此玺爲天子之權的象征傳給扶蘇。始皇死後,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玉玺傳給二世胡亥。
劉邦率兵攻入鹹陽時,秦王子嬰殺死趙高,把璧獻給劉邦。劉邦入鹹陰,子嬰“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和氏璧成了天下的象征,類于“九鼎”。
劉邦建立漢朝,并把秦玉玺作爲漢朝的國印,從他起,将玉玺一代一代傳了下去。自此,和氏璧成爲“傳國玺”。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當時的皇帝劉嬰僅兩歲,傳國玺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元太後代管。王莽命大臣王舜向孝元太後索取傳國玉玺,孝元太後身爲漢朝的皇太後倒心向着漢室,被逼不過,一怒之下将此鎮國之寶擲于地上(《漢書·元後傳》),據說摔壞了玺紐的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于事,還是留下了缺痕。東漢光武帝劉秀打敗了王莽,奪回傳國玉玺,此玺又成了漢家天下的象征。
到了東漢末年,戰亂紛起,群雄逐鹿,漢少帝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此玺,返宮後發現玉玺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見城南甄官井中隐隐冒五色彩光,使人下井打撈。撈起一宮女服裝的屍體,顯見那屍體已經有很長時間,卻未腐爛,屍首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内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着。打開裏面有一玉玺:方圓四寸,上镌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雲:“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孫堅意外地得到玉玺,《三國演義》有“匿玉玺孫堅背盟”一回即此謂。孫送給袁術,袁敗後歸漢獻帝。
然後曹丕廢漢自立,從漢獻帝手中接過了傳國玺,并自作聰明地在玉玺一側刻了一行小字:“魏受漢傳國之玺”。
隻過了四十五年,這顆玉玺又傳到了司馬炎的手中。司馬炎倒沒有再在上面刻上什麽“晉受魏傳國之玺”的字樣。要是都像曹丕這麽刻下去,後來搶得皇位的皇帝們恐怕就沒地方去刻字了。
五胡亂華,玉玺由南朝承襲。
不過,後來的皇帝們不管這顆玉玺上有沒有地方供他們刻字,以紀念搶了人家的江山,都得再去另刻一顆玺了,因爲這顆用和氏璧刻的傳國玉玺傳傳傳丢了!
這顆玉玺由魏、西晉相傳,經前趙、後趙,又落入前秦苻堅之手。後苻堅爲其部将姚苌俘獲,姚要他交出玉玺,苻堅說已送給東晉了,玉玺在這時可能已經丢了。
姚自己要當皇帝,覺得不能沒有傳國玺,于是在他建立後秦國時,就僞造了一顆“傳國玺”。他這一招啓發了所有想當皇帝的朋友,與此同時,後燕慕容垂也僞造了一顆。東晉司馬家族素以正統自居,見此情形,也連忙僞造一顆,卻把文字刻錯了,成了“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他們還順便編造了一則故事,稱這顆假玉玺是冉闵的部将蔣幹送來的。
後秦的那顆“傳國玺”在劉裕滅後秦後被帶回了建康(今南京),東晉王朝知道它是假的,就銷毀了它。東晉的那顆後來流入北齊。因爲後燕的那顆在亡國後已輾轉落入北周,北周滅北齊後,又将東晉假造的那顆“皇帝壽昌”玺毀了。于是,三顆假玺隻剩當初後燕慕容垂制的那顆,假到此時也就算是真的了。
這顆玉玺經北周、隋,隋滅,隋炀帝楊廣皇後蕭氏攜玺及部分皇室人員流亡突厥。唐貞觀四年,蕭後攜玺歸唐。
唐末,玉玺爲後梁朱溫所得,傳于後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爲石敬瑭圍困*後,這顆玉玺也下落不明了。
後晉時北遼大舉入侵,多次搶掠,傳國玉玺至此不見載于文獻。
北宋趙匡胤以後的皇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印章,而且不止一顆,但卻沒了傳國的玉玺。雖然後來的王朝也多有聲稱發現傳國玉玺的,但那都是都是民間僞造仿刻之作,爲了證明自己“受命于天”而編造出來騙人騙己的,官吏借此以讨好皇帝罷了。
宋紹聖年間,鹹陽獲一方“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的玉印,經當朝十三名學士官員的考證,認爲是真秦制傳國玺。明孝宗皇帝也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玺,孝宗皇帝認爲是假的而沒有用它。
清初時,故宮藏有禦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稱爲傳國玺。而公元1746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一塊赝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儀被逐出宮時,警察總監張壁和鹿鍾磷等人仍在追索這塊鑲金王玺。
這塊傳了幾千年的寶玉,它到底藏到了什麽地方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