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方才的吵鬧,啓兒也起來了,眼見家主來了,自然不會跟進去。
待得王诩除了外衣,略顯滾燙的肌膚帖服在了莘奴身上時,她回過神來,直覺想要躲避他的靠近。
可惜一雙鐵臂卻将她牢牢地圈占在懷裏,男人在漆黑的營帳裏輕輕地含住了她的上唇,一雙大掌四處遊走,猶如深水裏遊曳的魚,力道時重時柔。
莘奴知道,這是男人起了興緻時的表現,可是現在的她卻沒有半點逢迎的氣力,隻能推着他的胸膛,羞惱地從嗓子眼裏喊了聲:“……不要……”
喊完這一句,心裏頓時有些後悔,依照以往的經驗,這喝喊隻能是螳臂當車,根本無濟于事,隻不過成爲男人助興佐酒的輔菜。
果然男人的動作絲毫沒有減緩,不過卻将她翻身放置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後撫摸着她的耳垂道:“今夜騎了半宿的馬趕夜路,灌了滿身涼氣,便是你想要,我也沒有氣力,不過是借着你取取暖而已。”
他既然這般說,莘奴也就漸漸放下心來,緊繃的身子也慢慢舒緩了許多。隻是男人的身上并不像他說的那般冰冷,反而有些熱得滾燙,反倒是自己,方才衣着單薄地站在營帳外凍得冰涼的身子在他的摩挲下漸漸溫暖了起來。
遠處的營帳,傳來略帶蒼涼的老者的哀唱,仔細辨别,應該是楚地祭奠亡靈的祭歌,聽說那個慘死的女奴原是楚人……在這荒郊的夜晚,低低的吟唱也被傳送得很遠,飄渺間扶搖直上,不知能否載着那一抹年輕的幽魂到達無憂的極樂淨土。
那歌聲并沒有吟唱很久,不一會就停歇了,四周的一切也歸于靜寂,可不知爲何,莘奴總覺得那哀樂卻還在自己的耳蝸深處往複環繞……
以色侍人者,最後的下場終究都是大同小異的。當王诩厭倦了她容貌後,自己又會是怎麽的處境呢?谷内的女子大都是被送出了谷去,雖然她們容貌不俗,較于一般的女子更富有學識,可是出谷後的機遇無非都是服侍于男兒的枕側之畔。若是到了自己被厭棄時,大抵也是要如那女奴一般被順手送給達官顯貴們的吧?
就在莘奴胡思亂想之際,耳垂被不輕不重的咬了一口,痛得她低低地“啊”了一聲。
帳篷的縫隙投射進了外面的篝火,映襯得王诩的雙眸也閃動着妖冶的紅光,他似乎看穿了莘奴的心思一般,伸手輕撫着她肩頭的烙痕,描摹着那個“诩”字道:“隻要你牢記自己的身份,不要再妄想出逃,你便會一輩子都在我的身旁……”
這般許諾絕不會将她送人的恩寵,實在是讓當奴婢的感激涕零,莘奴正琢磨着自己該不該起身大禮謝過家主的垂愛時,太過了解她性子的王诩卻是懶得聽她嘴裏說出那些個氣惱人的話。
她又被重重地壓在了他的身下:“明晨還要早起趕路,快些睡吧。”說完便将她按入自己的懷中。
莘奴本以爲自己目睹了那般慘劇,會一夜失眠,可是聽着飽滿肌理下那厭惡卻早已經熟悉的心跳聲,竟也慢慢地合閉上了眼。
王诩這個人,心思陰毒深沉手段狠厲,便是鬼神見了也要避而遠之,這一夜有煞神相伴左右,倒是不擔憂夜晚有冤魂入夢。
第二日一早,因爲要趕路,衆人紛紛早起。莘奴小心地移開王诩壓在自己身上的胳膊,起身穿衣後出了營帳準備梳洗的熱水。
在銅盤裏放入幾片洗幹淨的艾葉後,用滾滾的熱水溫燙,在兌入些涼水後便可淨面了。因爲是在路途上,難免招緻蚊蟲的叮咬,所以趕路的旅人都愛用艾葉水淨面驅散些惱人的蚊蟲。
兌好溫度後,莘奴正要起身給王诩端去,卻發現昨日讨要兔肉的那個饞嘴少女又帶着仆役出現在了樹叢後。
她笑嘻嘻地沖着莘奴喊道:“這位姐姐,我又來叨擾你了,可否給些艾葉,我們的遺在路上,一時不得找尋。”
莘奴看她雙眼滾圓的可愛模樣,便點了點頭,示意啓兒給她送去幾片。
不過那少女卻思踱着昨天白食了兔肉已經是過意不去,今日又來讨要艾葉,自然要“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所以她特意帶了一盒燕國特産的花汁凝成的“燕脂”送來給莘奴。
昨日雖然并沒有與這位花容月貌的姐姐說話,可是看她一身貴氣奢華的衣物,加之昨日有奴婢服侍她坐在席上,是以少女直覺認定莘奴乃是這一群人的女主人。便特意揀選了時下女子的喜愛之物給莘奴送來。
莘奴倒是不能卷拂了她的美意,便走過來說了道謝。
那少女報了自己的名姓,她喚張華,乃是取自“桃樹有華”之意。時下女子多無名,可她有這般燦燦美好的名姓,可見是來自有學識的富戶之家。
“姐姐,你也是準備前往鬼谷拜師學藝的嗎?”張華眨着大眼好奇地問。
莘奴卻一愣:“我是女子,怎可學師?你……是要去鬼谷學師?”話說到這,莘奴不禁目光一沉,前往鬼谷的女子出身多是清貧不堪,眼前這個少女卻是天真爛漫,又出身不俗,怎麽會想着入谷拜倒在鬼谷的門下,以後仰仗那豎子的鼻息過活呢?
可少女張華顯然是将鬼谷想得太過桃灼華華,竟然略帶興奮道:“鬼谷子才學天下聞名,引得各方男兒前來學師,其算術,縱橫、兵詭、占蔔、醫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既然男兒可學,爲何女子不能學?”這言下之意,竟然是準備如那些男人一般投入到鬼谷名下在外院的學堂裏正式學課。
“對了,莘奴姐姐,你可識字?”張華又問道。
莘奴點了點頭。張華眼睛一亮,将自己衣袖裏的一卷竹簡交給了她。
“這是新撰寫出的後一百篇《論語》,是我哥哥千方百計才謄寫到的,皆是儒家孔夫子生前之言,他的智語無數,所以亡故後,衆位弟子将他的言行編撰成冊,不斷地修改,最近才算是要集結定稿呢,你且先看着,反正我們一路同行,看完後,我再借給你新的……”說完便轉身蹦跳着走了。
要知道時下書卷謄寫不易,在有學識的君子眼裏,書籍的價值尤勝黃金,可是這女子
卻毫不吝啬地借書出去,可見,是個天生慷慨之人。
當她捧着書卷轉身時,才發現王诩站在營帳口不知将方才的情形看了有多久?
莘奴心道:不好,這厮莫不是要毀了書卷?
鬼谷子王诩向來爲儒生所不恥,甚至有儒生極盡醜化王诩之能事,居然描繪出一個額頭生有肉瘤,秃頂猥瑣的畫像廣爲流傳。是以谷内向來沒有儒家的經學,衆位弟子們也避諱着尊師的厭惡,向來不提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果然,王诩伸手接過了那書卷,微帶厭惡地上下掃視了幾眼後,本欲順手扔甩進一旁尚未熄滅的篝火堆裏,再好好用艾葉水洗手去一去死人晦氣。
可是那手剛擡起了一半,不知怎麽的,響起了弟子白圭的那一句“投其所好”來,便又緩緩放下,複遞給了莘奴道:“有些還算可取,大多是昏腐之言,那孔仲尼生前周遊列國卻四處碰壁,最後旅途中落得累累若喪家之犬,隻差帶着幾個徒兒讨飯,原因便在于“不識時務”上,你權看着解悶,倒不用放在心上……
王诩自然是瞧不上乞丐頭子的大作,相比于授業解惑,他實在是遠勝于那位去世經年的孔夫子。不然也不會有這一路聲勢浩大的朝拜洶湧的人流了!
不過,他能讓自己看書,真是大大出乎莘奴的意料。
她幼時喜好書簡勝過投箸遊戲,猶記得小時,還自不量力地充當起少年時王诩的夫子,用廚下的鍋底灰塗抹在平坦的石闆上,寫着自己識得的七扭八歪的字給家奴啓蒙。逼迫着王诩同她一起誦讀。
那時的少年,一臉的木然,隻是用方才瞪着儒家經學的厭棄眼神直瞪着她。那時她隻當他愚笨得張不開嘴,甚至還逼迫他攤開手掌,效仿父親懲戒弟子時的情形,用小木棍輕輕抽打着他的手心,一邊打一邊咯咯地笑……
那時的呆蠢女娃豈知,這家奴的學識早已遠勝過父親的高徒,他的世故講求實際,更不是在山谷中久居得有些迂腐的父親所能企及的。
許是小時的樹棍抽打得太狠,後來貴爲家主的王诩,甚是不喜她舞文弄墨,更是不需她碰觸書籍……
往事不堪啊!若是細細回味,總是恨不得投身烈火,如鳳凰一般涅重生。早早地規避了這生命裏的禍星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