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年二月,鬼方氏祖母病逝,鬼方裘召妹回部祭酒哀悼,此一去,鬼方淑留兩年,久而久之,姜武知其不返,隻好作罷。
也因兩國姻親,邦交和睦,十年間,少有兵戈争鬥,西燕常已布匹谷物,換取北狄牧羊,邊境雖有駐軍,但遠比往昔少。
爲此,兩國于冀望石訂下盟約,永熄戰火,并在靈州西北邊的即墨城開設驿站,允許兩國商旅相互通商。
另說,姜武以子求和,心中有愧,遂對趙姬更加寵愛,頻賞寶物,追封其爲“德容夫人”。
趙姬受君恩寵,漸忘喪子之痛,與姜武颠鸾倒鳳,兩年後,又誕下兩子,取名曰“姜同”“姜川”。
今至呂公二十二年十一月。
西燕瀕臨東海,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少有風雪襲擾,不知爲何,昨夜北風呼嘯,雪如梨花,飄飛如毛,洋洋灑灑,連下一晚。
今早,冬陽初升,臨淄城上依舊飄雪,雪勢不減,百裏城郭猶似穿了銀衣,瑰麗,壯闊,美不勝收!
臨淄城中,百姓紛紛出門,翹首望天,冰雪寒凍中,毫無懼色,反倒洋洋自得,感歎瑞雪兆豐年,此乃天降福報于西燕。
黃口小兒穿着布匹麻衣,小臉紅通,口出熱氣,撒開腳丫子跑入雪地中,與鄰家夥伴相互丢擲,笑聲,嬉鬧聲雜糅一團。
大人掃開門前雪,将雪堆到一處,取過自家的舀水用的水瓢,舀過一瓢雪,放入瓦罐中,待得雪水融化,再将水一飲而盡,以此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城民尚且如此,王宮之内,更是祥和熱鬧。
年關将至,午門至廣元殿,已有三分喜氣,侍女穿梭,寺人忙碌,皆趕往後庭校場。
千年前,始洲滅九華,中原各地紛紛建禮,以禮止殺,故而後世三百年,中原少有戰火。
天下一定,百姓心安,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此等娛樂之事紛起鼎盛,其中最爲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蹴鞠。
傳聞蹴鞠始于軒後,本乃軍中練武之用,以毛革爲囊,中有雜草編制,以充其球狀。
西燕開國以來,崇尚武力,更癡迷玩樂,上至王孫貴族,下至市井小民,無一不喜,更有甚者,卿大夫項處,因迷戀“蹴鞠”,雖身重病仍外出蹴鞠,結果不治身亡。
可見,西燕人對蹴鞠情有獨鍾。
這不,後庭校場上,正舉辦一場别開生面的蹴鞠大賽。
校場之中,設有一鞠場,鞠場方圓,仿象陰陽,坐東朝西,另設坐南面北供觀賞的大殿,四周有圍牆,稱爲“鞠城”。
時人有言:巧匠圓縫異樣花,智輕體健實堪誇,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誘王孫禮義加。
天降大雪,宮内火熱,鞠城之中在已賓客滿堂,士族宮卿受君上之邀,從臨淄城外趕來,一同觀賞。
而尊北處有一方高台,高台之上設有綢頂,遮蔽風雪,姜武一人獨坐當中,頭戴冠,披紫袍,腰束白玉鈎帶。配一口長蛇寶劍,寒風之中,凜然自傲,不怒而威,甚有風氣!
在其右,趙姬席地而坐,烏發垂柔,挽于側耳,發插八寶珊瑚簪,映得面若芙蓉,細腰雲帶束,外披白狐裘,雖年三十有七,依舊淡雅出塵,優雅華貴。
在其左,乃是鄭姬,鄭姬素愛白色,今日以一身素白宮裝出席,隻佩一朵五彩金花钗,金白輝映,如是潛龍飛鳳金鑲玉,一望而生萬般風情。
鞠場中,東西兩面各立有一木房子,房無門,空有橫梁柱子,門前有二十四人,分成兩隊,每隊各十二人,草上以黃沙爲界,劃出一條中線來。
“四哥,今怎不見大哥前來?”褐服少年問道。
“昨夜風雪,大哥偶感寒氣,在始承宮養歇呢。”對面的灰服青年笑道。
“可惜,大哥善蹴鞠,鞠技神乎,本想向他調教一番,大哥寒疾,便罷了。”褐服少年一臉惋惜。
“五弟,此言差矣,若大哥在,何有你我風頭?”其後一紫服青年道:“況乎,四弟腳法不遜大哥,與四弟同場較量,也不失爲一大樂事。”
“二哥謬贊,論蹴鞠,畏豈敢與大哥相提并論?”灰服青年屈身作揖,恭敬道。
紫服青年頓首冷笑,并未接話。
“二哥,四哥,莫要客氣,川弟腹中漸餓,快快行鞠吧!”姜畏旁,紅衣少年捂着肚子,小臉皺巴,見幾人在風雪中謙讓來回,不滿嘀咕一聲。
他昨夜受了涼,腹瀉如雨,喝了藥湯,今早轉好,誰知當下腹中又如驚濤翻滾,哪有半點蹴鞠的興緻,隻想快快了事,好去如廁。
“還是六弟性情。”姜淮大笑一聲,示意侍官開始。
侍官點頭,走到中線處,鳴笛擊鼓,将蹴鞠抛入半空。
此番蹴鞠,乃是君臣同樂,王都公子和卿大夫子弟同場競争,這不,姜淮一躍半丈,頭頂鞠,那鞠如長眼,滑其肩,至腳面。
“五弟,接着!”
姜淮一聲大喝,将鞠橫踢出數丈遠,鞠高越人,姜同早在場邊代守,見鞠落下,起足而接,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姜畏一招鴛鴦拐,将鞠勾入足下。
“多謝五弟贈鞠。”姜畏一笑,運鞠直沖。
“四哥,焉詐我?”鞠被搶,姜川氣的面紅耳赤,踏草跳腳。
“兵不厭詐,看爲兄先進一鞠。”姜畏春風得意,颠球,滾弄,連過四五人,鞠似鳔一般膠粘在其足下,穩如泰山。
見門前一公卿子弟,姜畏快起一腳,使了個流星飛踏,那人尚未撲将出去,鞠已越過風流眼,射入鞠門之中。
“好!畏兒踢得甚好!”
姜武未登大位時,琴棋書畫,鼓瑟吹笛,無一不喜,無一不精,蹴鞠自不在話下,見姜畏大發神威,獨步龍潭,亦有當年孤之風采啊!
在座的公卿大臣,看得如癡如醉,皆是高聲喝彩,贊譽之聲如浪潮疊湧。
也難怪,自和親以來,西燕深年不聞戰鼓,不見兵戈,一眼而望,滿城斐糜,紙醉金迷,好不快活!
世無亂事而人怠,百姓尚且尋歡,況乎王公貴族?
瞧得八方歡賀,趙姬心生不悅,蹴鞠乃宮廷樂事,一向受君上重視,往年有大公子姜諸在,旁人難奪其鋒芒,恰逢今年姜諸生疾抱恙,她原想姜淮,姜同能出風頭,豈料姜畏深藏不露,奪了彩頭
惡在膽中,面不顯露,趙姬對鄭姬柔笑道:“鄭姬,幾日不見,四公子倒愈發精進了。”
鄭姬見場中姜畏意氣風發,虎虎生威,自得道:“榮德夫人謬贊,畏兒文不及三公子,武不及大公子,還須磨砺才是!”
趙姬不屑,心思這鄭姬往日于我争寵,偏姜畏挑今日發了神威,必是要在君上面前讨賞,當真狡詐!
于是道:“鄭姬不必過謙,四公子文武雙全,日後必有所成,爲君上分憂。”
鄭姬掩面飲酒,淡淡道:“多謝夫人吉言。”
趙姬膝下有四子,姜淮,姜白,姜同,姜川,而這姜畏乃鄭姬之子,排行老四,另有一吳姬之子,名“諸”,乃西燕大公。
吳姬早逝,姜武念惜舊情,又因長幼秩序,于五年前,已立姜諸爲儲。
趙姬居玉芙宮,鄭姬居華陽宮,兩宮夫人明面以姐妹相稱,暗地卻形同龍虎,彼此争鬥不休,此事外人不足爲道,姜武卻心知肚明。
見伏案下,兩夫人恭維不止,不由心歎。
場中,姜畏連中兩鞠,氣勢大盛,左軍乘勝追擊,又攻一鞠。
“二哥,四哥好生猛!”姜同來回奔走,大汗淋淋,擰衣如水,對着姜淮喘聲道。
“蹴鞠之事,勝負難料,怕甚?”姜淮瞪眼冷道。
姜同被一喝,腦袋陡縮,不敢再言。
侍官将鞠拿于手中,剛欲抛至空中,忽聞校場之外傳來一道軍威喝聲。
“禀君上,城外有北狄使者求見!”
隻見,後庭外走來三四個戎裝士卒,士卒見姜武坐于高台,紛紛俯跪而下。
“北狄使者?”姜武吃驚道:“來者所爲何事?”
“虎贲營劉都尉與呼延單攜公子白,進臨淄恭賀君上壽誕。”士卒道。
“公子白回朝了?”
“西燕與北狄交好十數年,如今怎肯放公子白?莫非另有所圖?”
“難說,異邦向來狡詐,胡氣不改,公子白身居異邦多年,難保沾了脾性,此番回朝,怕有不祥之兆。”
“此言差矣,公子白乃姜氏血脈,君上壽誕,他焉能不來?”
消息一出,八方公卿議論紛紛,鞠場上的喜氣被一沖而散。
趙姬如聞雷聲,渾身戰栗,白兒回來了?他如何能回來?又怎敢回來?
姜武神色自若,如鏡無波,心頭卻似地崩,震驚萬分!
十五年前,他親手葬送公子白,以他一命換取與北狄的邦交,爲此,他羞惱,他怨恨,更覺愧疚。
人生匆匆,幾許春秋付韶光?
十五年隻身侍狄,個中滋味,非親身經曆不可語。
此番北狄肯放公子白回道賀,姜武喜中含悲,油生幾分難言之情。
姜同和姜川當值舞勺,年不過十五,與姜白從未謀面,隻從宮人口中聽聞,公子白十五年前被君上送至北狄,深年不歸。
今恰逢君上不惑之年,特來祝壽,兩人心生好奇,不由喜色滿面,手舞足蹈:“公子白?莫不是三哥?三哥回臨淄了?”
“番邦養子,也配公子之稱?”姜淮口中冷笑,失了興緻,顧自回了公子行宮。
“真無趣!”姜同見他一臉陰沉,搖頭道。
“莫管他,咱們去城頭見三哥,如何?”姜川興緻勃勃道。
“五哥所言甚是,走!”姜同點頭,遂和姜川同往臨淄城頭,望能一睹三哥公子白的風采。
“同兒,川兒!”
趙姬見兩人欲去城外,心下吃緊,連忙出言想叫住兩人,奈何兩人草地行步,快如狡兔,一溜煙,早已出了校場,直奔城外而去。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