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文研制的,所謂的蒸汽機隻是個雛形。他了解了其原理,卻無法将其應用到實際。
許多技術壁壘,陳文并不清楚。比如說活塞運動,比如說單缸四缸這些他都不知道。
在四十年後,有個英國工程師托馬斯·塞維利根據巴本的模型,發明制造出一台應用于礦井抽水的蒸汽機,這是人類繼自然力——人、畜、水、火、風之後,首次把蒸汽作爲一種人爲制造動力,但這種機器還極不完善。
陳文做出來的蒸汽機,就類似于這種蒸汽泵。這種蒸汽機有兩大緻命缺點,一是熱效率低,原因是由于蒸汽冷凝是通過向汽缸内注入冷水實現的,從而消耗了大量的熱。
二是不能稱爲動力機,基本上還是一個水泵,原因在于汽缸裏沒有活塞,無法将火力轉變爲機械力,從而不可能成爲帶動其他工作機的動力機。
對此,朱慈烺告訴陳文,不用把水直接在汽缸中加熱汽化,而是把汽缸和鍋爐分開,使蒸汽在鍋爐中生成後,由管道送入汽缸。這樣,一方面由于鍋爐的容積大于汽缸容積,可以輸送更多的蒸汽,提高功率。
另一方面由于鍋爐和汽缸分開,發動機部分的制造就比較容易。針對火力的轉換,還可以引入活塞裝置,使蒸汽壓力、大氣壓力和真空在相互作用下推動活塞作往複式的機械運動。這種機械運動傳遞出去,蒸汽泵就能成爲蒸汽機。
這是一種氣壓式蒸汽機,陳文聽聞之後,登時目瞪口呆。他對朱慈烺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個皇帝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這是科學技術的交流,陳文就像是個小學生,面對一個教授,喋喋不休的不停提出問題。
每每,朱慈烺的回答總是讓他目瞪口呆。原來,蒸汽機裏面,有着如此巨大的學問。
隻是,朱慈烺講的多了,陳文不免有些記不住。他迫切的需要這些知識,于是陳文對着一旁的宮人喊道:“快快快,快拿筆來!”
沒有人敢在一個皇帝面前,如此的放肆。君臣之間,即便是如李岩宋獻策等人,如今對朱慈烺也是畢恭畢敬。
身爲太子的時候,李岩和宋獻策他們與朱慈烺雖然不敢說稱兄道弟,至少平日之間大家都放松的很。
直到朱慈烺成了九五之尊,這些人都識趣的恪守臣子的本分起來。曆史上,敢與皇帝稱兄道弟的,都會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沒有人大得過皇帝,即便是你在皇帝面前表現出嚣張跋扈來,日子也就過到頭了。
誰都知道皇權的好處,作爲一個臣子要想得以善終,就得盡一個臣子的本分。
陳文隻是一介書生,他哪裏知道這些東西了。再者說了,一旦你對于科學研究入了迷,别的東西根本就不去在乎了。比如說人情世故,根本就一竅不通。
這也是爲什麽許多科學家智商很高情商卻差強人意的原因,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這些世俗之中。
乾清宮的宮人無不大駭,朱慈烺卻隻是笑笑,他反而欣賞陳文這樣的性格。于是,對着宮人擺了擺手:“拿紙筆。”
其實朱慈烺對于蒸汽機的原理,也僅僅限于理論上。不過即便如此,對于陳文來說,這也是給他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杆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還有就是氣缸與凝結缸通過一個閥門分開。
這些東西都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得出來的,别的不說。單單是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就是個技術難題。而沒有離心式調速器,就無法控制蒸汽機的運行速度。
在蒸汽機運轉過程中,當轉速超過設定轉速時,彈簧的彈力小于鋼球所需向心力,做離心運動,帶動蒸汽閥門,減小開度,進氣量降低,蒸汽機轉速降低。
當蒸汽機轉速小于設定轉速時,彈簧彈力大于鋼球所需向心力,鋼球向轉軸靠攏,帶動蒸汽閥門增大開度,進氣量增大,蒸汽機轉速增加。從而,離心調速器通過彈簧和鋼球所需的向心力達到調節蒸汽機轉速的目的,令蒸汽機轉速始終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設定值。
而這些東西,朱慈烺也是一無所知。他隻能給陳文一個蒸汽機理論,至于其他的東西,隻能靠摸索。
即便如此,陳文依舊是是如癫似狂。他在乾清宮,旁若無人的做着筆記。朱慈烺的每一句話,都是金科玉律。
每一句話,對于自己來說,都夠自己研究多年的。陳文對于眼前這位年輕的皇帝,無比的崇拜。
二人談了足足三個時辰,也就是整整六個小時。宮裏送來了禦膳,朱慈烺禦賜了陳文,與自己共進午膳。
換成别人,早就誠惶誠恐,跪謝天恩了。
而陳文則并沒有什麽表示,隻是說了句謝過陛下。然後,就與朱慈烺一并吃飯。
按理說,皇帝不動筷,臣子擅自動筷就是大不敬。可禦膳剛端上來,陳文便開始大快朵頤。
驚得宮人目瞪口呆,就連朱慈烺身邊的旺财,都是一臉的錯愕。
朱慈烺卻笑着擺擺手,示意無妨:“怎樣,這宮中禦膳可還和胃口?”
陳文嘴裏塞滿了食物,慌忙站起身施禮:“回萬歲,草民吃過的都不好吃,沒吃過的都好吃。”
沒有人敢如此的直言不諱,說實話,朱慈烺走南闖北。對于所謂的禦膳,真的沒覺得多美味。
不可否認的是,皇帝的禦膳确實很好吃。有幾道菜當真是美味無窮,但大多數食物,實則味同嚼蠟。
比起外面的飯館,差得遠了。京城酒樓遍布,朱慈烺時不常的溜出宮,在外面暢飲。禦膳難吃,曆代皇帝皆有同感。
這倒不是說禦廚手藝不精,而是皇權獨大的原因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