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追求并不相同,大多數人做了帝王。自然都想着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朱慈烺并不一樣。
在他所接受的文明教育裏,夫妻雙方就應該是平等的。他尊重小詩詩,同樣的,對于小詩詩來說,她的整個世界就是朱慈烺。
卿本佳人,怎敢相負。如果廣納嫔妃,朱慈烺會有深深地罪惡感。
小皇子的降生,帶給了大明王朝新的希望。出身地位的不同,小皇子的降生,自然是含着金鑰匙長大的。确切的說,握着江山長大的。
皇家規矩森嚴,作爲朱棣一脈的輩分,自然也不能亂了。從朱棣篡位稱帝,遷都京城。
太祖皇帝朱元璋考慮随着子孫繁衍,可能會名字重複,于是親自爲子孫們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則和方法。他爲二十四個兒子的後代世系,各拟定了二十個個字,每個字爲一世,稱謂:《玉牒》。
玉牒由宗人府依據世次順序取雙名,雙名中的前一個字即太祖所取,後個字則必須是一個以五行做偏旁的字,
五行則以“火、土、金、水、木”爲順序,如“火”爲朱元璋孫子輩命名所用偏旁。在朱元璋爲二十四房子孫所取派語中,長房東宮懿文太子朱标的後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如建文帝朱允炆,即是朱元璋長房“允”字輩,“火”行。又如最後一個皇帝崇祯朱由檢,即第四房第十代,屬“由”字輩,“木”行。
第四房燕王府也即後來成爲明朝帝系的朱棣後裔世系派字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
朱棣開始子孫往後,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有意思的是,由于古人需要避皇家諱。凡是出現過的皇家子孫名字,你都不能再用。
這就愁壞了那些朱家王爺們,于是,有人就别出心裁的開始創造新的字體。創造出來的字體,也要以“火、土、金、水、木”爲順序。
誰能想得到,元璋還規定,子子孫孫的名字都要按照輩分來。也就是說,姓不能改,名字的第二個字也要按照輩分走。唯一自由發揮的第三個字,還要按照五行相生來定。
這老朱家皇族太多,生着生着,就發現這名字不夠用了。問題是,你還不能與别人重名。
這就尴尬了。
那怎麽辦,沒辦法,就隻能造字。當然你不能憑空捏造無中生有,即便是造字,也得按照“火、土、金、水、木”偏旁來取。
這就造成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我們現在學到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很多字都是取自于明朝皇室成員的名字。
1896年徐壽從俄國引進元素周期表,但是俄語版的元素名字,沒有對應的漢字,那就要翻譯。
徐壽當時就想,首先要是同音字,然後呢,最好是偏旁部首能代表這種元素的常态。于是,曆史上老朱家後代造出來的那些名字就派上了用場。
朱元璋堪稱“周期表之父”,當然,這一切都要被歸咎于後世的徐壽。是他苦于翻譯,偶然間翻閱到了老朱家的家譜,這才靈感大爆發的。
所以說,按照輩分排名朱慈烺兒子應該是‘和’字輩。朱慈烺給皇長子取的名字,朱和基。
然後立刻就有人跳出來反對了,朱瞻基乃是宣宗皇帝名字,這不是重名了麽。
朱慈烺想了想也對,于是又給兒子取名朱和壁。這下,總算是沒有人反對了。
于是皇長子就叫朱和壁,要不說,明朝皇家男丁的名字都怪不拉幾的呢。
就這,朱和壁還是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說什麽,和某某皇家長輩重名了。朱慈烺就怒了,重你大爺,朕就是給兒子取名朱和壁。至于那個重名的皇家長輩,讓他改名字就好了。
隆慶年間,有個皇家的皇族叫朱載壁。朱慈烺也不管這一套,朕的兒子叫朱和壁,你這個早已作古的朱載壁就得改名字。
沒辦法,群臣拗不過朱慈烺。隻好給那位倒黴的朱載壁,從族譜上劃去,改名爲朱載埆。這位可憐的皇族大概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死後百年,居然會有人把自己的名字都給改了。
這就是皇權的優待,你奈我何。
長隆二年,沈皇後生朱和壁,是爲皇長子。翌年,冊立爲皇太子。
朱慈烺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撰寫了一本《大明博物志》。
《博物志》是中國的一部博物學著作,作者爲西晉博物學家張華,内容記載異境奇物﹑瑣聞雜事、神仙方術、地理知識、人物傳說,包羅萬象。
而朱慈烺所撰的《大明博物志》在不懂得人看來,也是異境奇物、光怪陸離。
實際上認真研究的人,則完全是把你引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大明博物志裏,記載了朱慈烺所學過的所有知識。
從最初簡單的數學,再到化學、生物、醫學、物理、人文地理、自然科學、機械科技等等,包羅萬象。
這是一本大百科全書,讀懂了這本書,你會知道宇宙原來是無邊無際。我們生活的大地是圓的,太陽系所有的星球,都是圍着太陽轉的。
日升日落原來是這麽一回事,花開花謝,也包含着四季交替自然科學。
醫學領域,原來還有細菌病毒。化學原來是如此的複雜,黑火藥的原理原來是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
蒸汽機原來是利用蒸汽的能量轉換爲機械功的往複式動力機械,煤炭的開采原來有這許多用途。西域黑火油,原來就是後世的石油,可以代替蒸汽機。
此外,世界原來是這個樣子的。大千世界芸芸衆生,泱泱華夏的大明王朝,隻不過是整個星球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