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國力的強大,隻有綜合國力上來了,明軍才能打得起這樣的消耗戰。而滿清,根本沒有能力與之抗衡的。
并不是說,大明的糧草征調能力有多變态。其實,在多爾衮燒掉營口和盤錦的糧草之前,關内的糧草依舊在源源不斷的北上。
究其原因,就是朱慈烺從來沒有把此次北伐當成輕而易舉的一件事。即便是燧發槍在手,即便是明軍有着先進的武器,朱慈烺依舊是小心謹慎。他北伐之初,其實就已經做好了消耗戰的準備。
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是傻子,滿清從黃台吉駕崩之後一直龜縮在自己的地盤上,絕不是良心發現。而是,一定在韬光養晦或者說一直在研究對付大明的法子。
不要以爲明軍單純的擁有了燧發槍,就可以縱橫九州四海。那樣想,隻會大錯特錯。
不可否認戰争的優勢,是向着武器先進的一方傾斜。可想要滅亡或者征服一個國家,絕不是單純的依靠武力所能解決的。
倘若真要如此,世界上第一支裝備燧發槍的軍隊,早已征服全世界了。
一開始大明的燧發槍并沒有太大優勢可言,隻要出現牛油或者豬油紙包彈。先是掏出紙包彈,有人爲了圖方便直接咬開,倒一點黑火藥在藥池上當藥引。
火藥,一般都有一個牛角量杯倒入定量。然後把身下的火藥從前面倒進去,然後紙包充當彈托,和彈丸一起塞進去。再拿通條導實,最後一步才是射擊。
盡管燧發槍是一大技術進步,可前膛裝彈的速度依舊感人。其技術性,有着很大的缺陷。
如果槍膛内有膛線,彈頭就會在穿過槍膛時産生縱軸自轉,使彈頭出膛後螺旋轉動飛行,通過陀螺儀效應保持角動量守恒增加彈道穩定性、有效射程和終端殺傷力。
彈丸在膛線的作用下旋轉,這與高速旋轉的陀螺運動原理是一樣的。當彈丸在膛内運動時,膛線就迫使它高速旋轉,并且在翻轉力矩的作用下,還以其質心爲中心繞彈道切線作圓錐運動,使彈軸與彈道切線始終保持很小的擺動角,而不至于翻倒,從而保證了彈丸的穩定飛行。
問題是,以現在大明王朝該有的技術,根本你無法解決線膛槍的技術問題。
膛線帶給彈頭一個旋轉的陀螺效應以穩定彈道,從而讓子彈飛的又準又遠,但早期的步槍絕大多數都還是滑膛。
究其原因,線膛這種工藝對當時的加工技術來說非常複雜,昂貴的價格讓他根本不可能作爲軍用制式武器。
而且當時大明王朝的冶金技術并不好,品控也沒有标準。線膛槍帶來的額外膛壓完全适合低成本的生産方式。
神機營的将士打仗還是以列陣爲主,發射藥也都是黑火藥,打完之後煙非常大。這麽大一群人逐排放槍之後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麽,隻是死闆的朝着大緻敵軍方向打,精度這玩意在一堆煙裏頭還真沒那麽重要。
再者當時的彈丸都是從槍口裝填,線膛槍的彈丸從前邊塞進去比較費力,射速慢,而且膛線很容易被肮髒的黑火藥堵塞,導緻彈丸卡在裏邊,甚至炸膛。
線膛槍準是準,但是裝填太慢,因爲從膛口把彈丸從帶膛線的槍管裏塞進去太麻煩。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解決方法,一個是從後膛裝填,一個是用比槍膛陽線直徑更小的子彈。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兵仗局也曾想過發明後膛步槍。後膛裝填還帶來了射速更快的巨大優勢,可朱慈烺知道,以黑火藥的技術,後膛槍根本無法使用,後膛槍有個可以起落的彈膛,操作起來也方便。主要是黑火藥射擊的後膛閉鎖的密封賊差,容易漏氣,導緻射程不遠。
兵仗局後來發現,其實後來的一水後膛槍也有這個毛病。而朱慈烺則及時叫停了後膛槍的發展,因爲朱慈烺非常清楚,除非出現無煙火藥,用金屬彈底的子彈解決氣密問題,後膛裝填才成爲主流。
朱慈烺深知燧發槍的弊端,所以此次北伐他一直都小心謹慎。若是與滿清進行持久的拉鋸戰,糧草供應必然會成爲一個大問題。
最好的解決辦法,當然就是囤積糧草。其實僅僅是營口和盤錦,就已經囤積了神機營所用的大半年的糧草。
結果,這大半年的糧草,還被多爾衮給輕易地燒掉了。
多爾衮燒掉的,隻是營口和盤錦駐地的糧草。那些正從關内,源源不斷往遼東運輸的糧草,還在不斷的在運輸的路上。
朱慈烺之所以沒有撤兵,就是因爲大軍的糧草雖然出現了短缺。可是,路上往關外運輸的糧草并沒有斷絕。
多爾衮燒掉的至少營口和盤錦儲存的糧草,并沒有切斷路上運輸的糧草線路。
也就是說,神機營的糧草雖然受到了影響,但是并沒有斷絕。
這也是朱慈烺的底氣所在,多爾衮終究還是棋差一着。他以爲燒了對方的糧草基地,明軍必敗。
确實,如果放在五年前的大明。朱慈烺此次北上伐清必然大敗而歸。
可是現在,大明的綜合國力上來了。尤其是新型作物的普及,使得糧食空前的高産。
糧草,早已不是大明的問題所在了。過去十倍甚至于數十倍産量的糧草,使得明軍糧草空前的充足。
多爾衮死也不相信,他在盛京等來明軍撤兵的消息,最終等來了一場空。
留在遼陽縣的明軍不但沒有撤兵的動向,甚至于,朱慈烺開始部署神機營,展開準備已久的攻擊。
八萬神機營,由三千虎贲軍打頭陣。開始成品字形進攻路線,從遼陽縣緩緩行進,逼近了滿清都城盛京。
撒在前線的探子,不斷的飛馬來報。盛京外圍,出現了大量的明軍。整個盛京成的清軍,登時慌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