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爲拿掉的官員太多,官場上負責的官員人手不夠。甚至于,有的更是搞得亂七八糟。
像是從太倉庫調撥糧食,必須得有掌管倉庫官員的批文。結果,那官員早就被東廠給砍了腦袋。
那就找副職吧,結果三個副職也早已接連入獄。其中兩個,死在了錦衣衛的诏獄裏。
按理說,這幾個官員都是死有餘辜。他們是糧倉的碩鼠,大撈特撈以次充好,中飽私囊了不少。
問題是,太倉庫沒有負責官員的批文,想調撥這批糧食就卡了殼。沒有批文,誰也不敢大着膽子給你調撥。
于是朝政隻好繼續精簡,剩下的官員往往一個人身兼數職忙的團團轉。可有的因爲對負責的東西不熟悉,往往都是無從下手。
原本,三個月可以集結的軍隊,愣是拖了半年之久。
這半年來,朝鮮可以說是在水深火熱中苦苦掙紮。朝廷決定動兵,援助朝鮮。可是糧草遲遲供應不上來,這讓崇祯皇帝跳了腳。
“這些個官員是怎麽搞的,爲何大半年了還沒有準備好。朝廷養了他們,他們都是吃幹飯的麽!”
乾清宮内,崇祯皇帝看着桌子上亂七八糟堆積如山的奏疏,氣的直拍桌子。
一旁的太監王承恩,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皇爺保重龍體,這些事太子殿下已經下去催促去了。”
崇祯“哼”了一聲,心緒稍稍平息:“等太子回宮,讓他即刻來見朕。”
朱慈烺很忙,是特别的忙。如果說崇祯皇帝隻知道在乾清宮拍桌子發怒,朱慈烺則是更傾向于幹些實事。
“太子殿下,按照您的吩咐,太倉庫那邊的調糧批文已經下來了。還有就是大軍出征的物資清單,還有兵部送上來的兵員人數,戶部送上來的押送糧草的時間,基本都已就緒。”一旁的暗衛孟樊超,一邊走着一邊急匆匆的跟他彙報。
朱慈烺點點頭,此時的他正在去兵仗局的路上:“好,去兵仗局,把畢懋康湯若望他們給本宮找來。”
畢懋康,這個大明王朝的火器專家,配合湯若望,一頭紮進了兵仗局,鑽研着火藥。
自從受到朱慈烺的點撥,兵仗局改進了黑火藥的比例配方之後,火器的威力大爲提升。可以說是,在戰場上已經完全碾壓弓箭手了。
而朱慈烺當然不滿足于此,火槍隻是軍隊的标準配給。更重要的,還是各種土雷還有火炮。這些東西,才是重中之重。
尤其是,對于開花彈的研究,雖然不敢說造出榴彈炮那麽唬人的東西。造個輕便的,機動性強的小心火炮,這總該可以吧。
不得不說,湯若望給大明帶來了相對于先進的科學技術。這讓兵仗局的畢懋康等人,是大開眼界。
可是相比于學問浩瀚如海的太子爺,湯若望還是差得遠了。朱慈烺,是湯若望生平最敬重的人。
湯若望說,太子殿下乃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掌握着上帝賜予的光明的力量。這力量,足以毀天滅地。
朱慈烺隻好笑笑,告訴他本宮掌握的,不是什麽上帝的光明的力量。而是,來自地獄的力量。世間惡人太多,本宮做的,就是要把那些惡人們送回地獄。
湯若望是個傳教士,天主教耶稣會傳教士。朱慈烺的這番話,多少還是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他想了想,還是說道,即便你掌握着地獄能量,那你也是上帝派來的。派到人間,懲惡揚善。
對此,朱慈烺并沒有再去反駁。他知道,這關乎與湯若望的信仰。既然他說自己是上帝的人,那就是上帝的人吧。
朱慈烺并不是宗教人士,對此也并不感冒。對方想怎麽說,就由得他去。
到了兵仗局,居然沒有見到人。兵仗局的小太監說,湯大人和畢大人在火器作坊。
于是,朱慈烺隻好帶着孟樊超等人去了車間。火器作坊,就是兵仗局研究實驗的車間。在這裏,畢懋康和湯若望改進了許多火器的用途。
比如說如今的燧發槍,其性能更佳射擊更準。重要的是,換彈的裝填速度,比之之前更快。這對于将士們在戰場上的應用,極其重要。
燧發槍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産生火花,引燃火藥。燧發槍的平均口徑大約14毫米左右,由于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藥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需将彈丸放到膛口,用木榔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着浪費生命。
朱慈烺到了火器作坊,就看到畢懋康和湯若望二人在拿着一支燧發槍争論不休。
畢懋康手裏拿着一支燧發槍,指着扳機上的零件,臉上青筋暴起,口中唾沫橫飛。
而湯若望顯然比他有涵養的多,或者說是湯若望嘴仗根本就不是畢懋康的對手。隻是在那裏如搖頭獅子一般,不停的搖着頭:“不不不不,這麽做是不對的。你這種方法,隻會拖延裝填彈藥的速度,還有精确度你無法有效保證。”
畢懋康抻着脖子:“怎麽沒法保證,用我的法子精确度更能提高,還有,就是可以連發、連發,你知不知道什麽叫連發。”
“我知道連發,可你這操作根本行不通,行不通。”
“我、我...”畢懋康急眼了,他“砰”的一聲,把燧發槍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然後撿起桌子上的一本書,急切的杵到湯若望眼前:“你看你看,書中就有這種機括的記載。你知道這是什麽麽,這是我們祖先魯班傳下來的秘籍,我找了十幾年才找到的。你看看這書中,是不是這麽寫的,你自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