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織造: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圓寂,文人仇兆鳌前段時間也病死了。
康熙:知道了。你竟然把給朕請安的折子和這個奏折放在同一個封套裏一起上奏,無禮!不敬!!
杭州織造:啓禀皇上,朱一貴聚衆起兵了!
康熙:你說話說得沒頭沒尾的,實在不懂!
閩浙總督:這是台灣的土産叫芒果,獻給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沒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看了之後似乎沒什麽用,以後不要送了。
福建水師提督:啓禀皇上,台灣有一婦人拾金不昧。
雍正:已閱!
曆史上,這類的奇葩奏折不勝枚舉。明太祖時期的戶部尚書茹太素有一次給皇帝朱元璋上了一封長長的奏疏,朱元璋拿起奏疏翻開就讀,讀完一頁又一頁發現還沒有進入正題,朱元璋隻好耐着性子繼續往下讀。
等到讀完五千字以後,朱元璋依然一頭霧水,實在忍不了了,朱元璋命人将茹太素先拉出去暴打一頓再說。堂堂戶部尚書竟然因爲奏疏寫得太啰嗦挨了一頓闆子。
打完以後朱元璋還得接着看奏疏,最後讀完才發現整篇奏疏共計一萬七千多字,卻隻有五百字是在講正題,其他全是廢話。
【後來有一個叫吃貨大聯盟的可恥的作者,看了戶部尚書茹太素的奏疏,他就學會了。滿篇的的廢話連篇,據說家裏的刀片早已裝不下了。】
永樂十三年三月,貴州右布政使奏言“去年北征,班師诏至思南府婺州縣,聞大岩山有聲,連呼萬歲者三。皇上恩威遠加,山川效靈之征”。
禮部尚書呂震随即上表附和,卻被成祖皇帝好一頓訓斥:“人臣事君當以道,阿谀取容非賢人君子所爲。”
這馬屁拍的着實過分肉麻,居然連山川岩石連呼萬歲,成祖皇帝沒弄死他算是幸運。
當然,最厲害的高手明憲宗朱見深。他對臣子們素來都是不聞不問,讓你們吵吵,我就看看不說話。
常常大臣們在底下争得面紅耳赤、唾沫橫飛的時候,朱見深就悠然坐在龍椅上靜靜看着他們。
即便是禦史陳音上書指責皇帝,朱見深依舊穩如泰山,愛誰誰,我就不搭理你們。
崇祯皇帝正在批閱奏疏,批的不亦說乎。這個時候,朱慈烺就來了。
“父皇,父皇!”
朱慈烺無疑是嚣張的,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功臣呢。這就像是一個救了即将倒閉的企業的總經理,見了董事長一樣的道理。
你是有功勞的,對于有功之臣,一般皇帝都會包容的。況且,這還是自己的兒子。
崇祯當然是高興的,他不再像是之前那樣,看着一份份奏疏,沒有最心寒,隻有更心寒。沒有什麽比眼睜睜的看着,大明王朝一點點的走向滅亡最讓人痛心的事了。
如今兒子拯救了大明,國内形勢一片大好。不但流寇被徹底的鏟除,天災人禍也少了許多。
“皇兒,過來,幫朕看看這些奏疏。朕有些乏了,你來幫着朕批閱一下。”
朱慈烺走到禦前,看着滿桌子淩亂的奏疏。他用手一推,将這些奏疏推到了一邊。
崇祯皇帝一驚:“皇兒,你要做什麽。”
“父皇,咱們要完蛋了,亡國迫在眉睫了。”
當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眼下正是大明蒸蒸日上的好時候。朱慈烺突然就冒出這句話來,崇祯皇帝怎能不怒:“胡說什麽!”
“兒臣沒有胡說,父皇啊。咱們大明百姓千千萬,億兆黎民當中,官員貪腐朝政崩壞。再這樣下去,亡國是遲早的事。”
不得不說,朱慈烺膽子還真是大了。若是之前,他是萬萬不敢跟崇祯這麽說話的。
崇祯臉色陰沉,兒子莫不是有了個功績加上成了親,然後就飄了?
崇祯皇帝沒說話,他倒要看看兒子想幹什麽。這番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語,也就在乾清宮跟自己說。若是在朝堂之上,勢必掀起一陣滔天巨浪來。
“父皇,兒臣剛去看了戶部的錢糧冊。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實是觸目驚心啊。父皇,一個郡縣的百姓達二十餘萬人,繳納賦稅的不過五萬人丁。剩下的人呢,他們爲何不繳賦稅。這不是把這五萬丁口,往死路上逼麽。”
崇祯大爲震驚:“你、你從哪裏得出的結論。”
“兒臣已經派人去過雄縣,查過當地的戶籍。當初安置流民分發土地,單單是登記在冊的百姓人口是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人。而兒臣去戶部,看到雄縣錢糧冊上,雄縣繳納賦稅的人口,僅有五萬零六人。父皇,您不覺得,這裏面有大問題麽。”
這些事原本都很簡單,可是作爲一個皇帝,崇祯是從來不會去想這這種問題的。
當朱慈烺抛出症結所在的時候,崇祯依舊是一臉的茫然:“會不會是,統計出錯了?或者說,雄縣皇親國戚、功名在身的人太多。”
唉,在這深宮中呆的久了。人難免就會變得遲鈍,對于外界的事可以說是一概不知。朱慈烺内心在歎息,他知道大明王朝的症結所在。可是這麽說,崇祯未必會放在心上。
在崇祯看來,怎麽可能發生這麽不可思議的事,肯定是哪個環節搞錯了。二十多萬人口的一個郡縣,隻有五萬人在納稅。其他人呢,他們都是免于徭役賦稅的麽。
真要那樣的話,這五萬人怎麽可能養得活一個郡縣的官府,怎麽可能養得活朝廷。
實際上崇祯皇帝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爲養不起。這些百姓最終要麽就是流離失所,要麽就是淪爲流民。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官逼民反。
“父皇,近些日子宮中無事且四海升平。兒臣懇請父皇,父皇與兒臣一道微服私訪,到民間看一看。”
隻有深入民間,方知百姓疾苦。在皇宮大院,崇祯皇帝永遠都不會理解民間百姓的疾苦。
隻有讓崇祯皇帝親眼所見,看看那些百姓們到底過得是什麽日子,他才能下決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