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天監擇取良辰吉日,由崇祯皇帝賜給沈家禮物。沈府内一片喜慶,皇帝禦賜的彩禮擺滿了院子。
前來道賀的官員絡繹不絕,這些人都不是傻子。這可是下一代的皇後,此時不大肆巴結一番,更待何時。若是能在訂婚宴上,給太子妃留下點深刻的印象。将來太子登基,自己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訂婚宴在沈家舉行,崇祯皇帝賜給沈家的禮物分爲兩種,一種稱儀币,賜予小詩詩本人,将在奉迎時擡回皇太子府邸。一種是賜币,是賜給小詩詩家人的,是真正的彩禮。
儀币包括首飾、衣料、日用銀器等,計有鑲嵌東珠珊瑚金項圈一個、銜珍珠的大小金簪各三支、嵌東珠二顆的金耳墜三對、金镯二對、金銀紐扣各百顆、銜東珠的金領約和做各式襖褂被褥的貂皮、獺皮、狐皮數十張,綢緞一百匹,棉花三百斤,飯房、茶房、清茶房所用銀盤銀碗銀壺銀碟等若幹。
賜币中,賜給沈夫人黃金十兩,白銀七百兩,狐皮诰命服一件,金帶環、手巾、荷包耳挖筒等配飾一份,備馬車一輛。鑲嵌珍珠的金耳飾三對,狐皮袍一件,獺皮六張,雕玲珑鞍馬一匹。分裝于彩亭之類,由内閣大臣率領執事人等前去。
沈夫人在家中大門中階下以西行六肅三跪三拜禮,照例備酒宴五十桌,羊三十六隻,饽饽桌五十桌,黃酒五十瓶在沈家設宴慶祝,并設樂隊鼓手。
所有不當班的公侯世爵、内閣大臣、侍衛和二品以上的官員及命婦,當日齊集沈家出席宴會,鴻胪寺派官員引禮,欽天監派官員報時。
男性親屬宴于外堂,中午十分升堂就坐,宴會由奉茶、奉果、奉酒、奉馔酌酒等程序組成,中間伶工樂隊奏樂助興。宴會結束,全體官員在階下望宮阙行三跪九叩禮。沈夫人與命婦宴于内堂,此爲定婚宴。
定完婚事,最後就是成婚的環節了。良辰吉日,京城鞭炮齊鳴。
随着四川老君山硝石礦的大量開采,大明不再缺火藥。火藥的泛濫,使得民間的煙花業再次的興盛繁榮起來。
今日是皇太子朱慈烺大婚之日,整個京城都沸騰了。大明百姓能有今日安居樂業的生活,都是依仗皇太子的功勞。
此時的朱慈烺聲望正隆,深受民間百姓的愛戴。這些京畿守衛将士的家人多在京城,他們口口相傳。整個京城的百姓,無人不知當今皇太子的英明神武。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這是民間百姓們自發組織的,爲慶賀皇太子成婚大典舉行的議事。
京城的鞭炮比之過年還要熱鬧,自早到晚就沒有停下來過。甚至于,紫禁城皇宮中的崇祯皇帝,都能聽到零星的鞭炮聲。
陪同在側的太監王承恩更是滿臉喜色:“皇爺,百姓自發組織爲太子殿下慶賀成婚大典。這鞭炮聲聲,十幾個時辰了。奴婢聽說,這京城街道都被鞭炮炸起的煙塵給遮住了。許多小兒更如過年一般,穿上了新衣戴上了新帽,在大街小巷奔走相告呢。”
崇祯皇帝聞言,也是不由得欣喜不已:“哦,是麽?”
王承恩喜滋滋的點點頭:“可不是麽,百姓們見了面都互相問候,比之過新年還要熱鬧呢。”
崇祯皇帝突然忍不住歎了口氣,這讓王承恩一驚:“奴婢該死,是奴婢說錯話了。太子爺大喜之日,怎可與過年相提并論。”
天威難測,王承恩不知道崇祯皇帝爲何歎氣,還以爲自己說錯了什麽話。這要是被怪罪下來,那可要命了。
還好,崇祯皇帝隻是擺了擺手:“你說的沒錯,朕是高興啊。朕在想,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将相,能入皇兒這般、這般得民心者,唯有大宋仁宗皇帝了。”
傳聞,宋仁宗皇帝趙祯死的時候大宋内外都引起轟動,上至達官下至黎民無不感到傷感而痛哭不已,甚至在宋仁宗駕崩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内,很多人都非常懷念宋仁宗。曆史史料對于此事的記載,京城百姓,痛哭數日不絕,連小孩和乞丐也焚燒紙錢,感念宋仁宗;宋仁宗遺诏傳到洛陽,百姓痛哭,燒的紙煙導緻天日無光。
甚至于有官員去劍州爲官,路上竟看到有婦女戴紙糊的孝帽哀悼宋仁宗。
安排宋仁宗皇帝出行車馬的官員辇官叫畢達,他痛哭:“我服侍陛下四十餘年,如今到天上服侍,也不悔恨了。”當天畢達死了。
宋朝派使者去遼國,路上看到得到消息的燕境之地的百姓都哭了。使者把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到遼國,遼國皇帝耶律洪基握着使者的手痛哭,并建衣冠冢寄托哀思,甚至要遼國以後曆代皇帝都要這麽做。元豐年間,耶律洪基再次對來訪的宋使說,自宋仁宗駕崩以後,他奉宋仁宗的禦容如祖宗。
宋仁宗幼女魯國公主下嫁錢景臻,百姓知道是宋仁宗的女兒,跟在車架後面哭了起來。
元豐年間,宋神宗增築景靈宮,内有宋仁宗的畫像,看到的百姓都無不流下眼淚。
古往今來,能夠與宋仁宗皇帝趙祯比肩的,似乎也隻有太子朱慈烺了。
朱慈烺大婚,京城百姓自發組織鳴放鞭炮。以至于鞭炮聲聲,炸起的煙塵将整條街道都淹沒了。
而百姓們更是奔走相告,簡直比過年都熱鬧,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一點的帝王有幾個?
崇祯皇帝是自愧不如,甚至于自慚形穢。若不是兒子,大明如今怕早就完蛋去了。
在朱慈烺婚禮前一天,沈家早已将妝奁送到鍾粹宮中,其中當然包括崇祯皇帝之前所賜的儀币,送妝奁的沈家下人由内務府設宴款待。
終于到了成婚當日,朱慈烺身着蟒袍補服到懿安皇後張嫣、崇祯皇帝還有生母周皇後面前行三跪九叩禮。
東宮衛預備紅緞圍的八擡彩轎,年命相合生辰無忌的大内總管王承恩率領屬官二十人、護軍參領一人率領護軍四十人,負責迎娶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