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崇祯皇帝的猜忌之心已然根深蒂固,當崇祯皇帝誰也無法勸阻。就連周皇後,甚至于懿安皇後的勸阻都無效的時候,李岩與宋獻策僅需要一幅畫,就能讓崇祯消除疑慮麽。
這怎麽可能,你算是你拿來前朝的天王送子圖,也不會打消崇祯皇帝的半點疑心。
然而,實際上卻是,這幅畫确實有效。
看似朱慈烺面臨的是個兩難的選擇,甚至于可以說是要改變大明國運走向的選擇。無論是回師京城,還是就地造反,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李岩和宋獻策的一幅畫,卻能輕松的化解這場巨大的危機。這到底是一幅什麽樣的畫作,會徹底消除崇祯皇帝的疑慮呢。
這是一幅很長的畫卷,以長卷的形式展現了二十四幅不同的畫卷。每一幅畫卷,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
楊伯峻在《經書淺談》考證說:“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
而這幅畫的題材,則取自于二十四孝的故事。
第一幅畫就是孝感動天,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嚚,弟象傲。舜耕于曆山,有象爲之耕,鳥爲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号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鬥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曆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爲諸侯。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孝行至淳脫險境,感象化鳥點生靈。動君擇婿續天命,天下歸心新賢英。
這個故事,簡直就是啪啪打崇祯皇帝的臉。尤其是這幅畫的意思,舜的父親瞽叟多次想害死他。這不簡直就是映射自己的老子崇祯麽,你想害我,然而我卻向你表明心迹,我朱慈烺學虞舜。你想害我,我卻依舊待你如故。
第二幅是戲彩娛親,說的是東周的老萊子,爲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爲雙親送水,不小心摔倒,爲了不讓父母擔心,裝作假裝摔倒的樣子,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第三幅畫的是鹿乳奉親。說的是郯子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爲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将擠取鹿乳爲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
此外,還有百裏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等,每一幅畫都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了,二十四孝中的其中一個故事。
當然,這所謂的二十四孝其實隻是一個比喻。映射爲人子女的當孝順雙親,而非真的要提倡這二四十孝行中的故事。
這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許多故事固然讓人感動。可有的故事則是要受到批判的,比如說埋兒奉母,東漢郭巨,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産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
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複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這是細思極恐的,完全就是反面教材。當然,看這個故事不能這麽理解。因爲這個故事的後面,是當他們夫妻二人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的行爲自然不值得提倡,是需要受到批判的。可是這二十四孝的故事,則都在深刻的描繪出,我們祖先以孝爲大的道德理念。
李岩和宋獻策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以這幅畫來打動崇祯。
此時的崇祯皇帝已經油鹽不進,他對什麽事都充滿了猜忌。唯獨這幅畫,或可打動他的内心。讓崇祯皇帝良心發現,兒子其實并未有什麽反意。
朱慈烺真要造反,也完全不必等到今天。整頓三大營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趁機培養親信。當時,京城三大營,東宮衛、虎贲軍、還有錦衣衛,都在朱慈烺的掌控中。
那個時候的朱慈烺若是想逼宮,分分鍾奪了崇祯皇帝的江山。
現在朱慈烺征戰在外的時候,即便是他掌握天下兵馬,即便是他麾下雄師百萬。可是,他的目的是平寇殺敵。
況且,皇太子之位本就是他的。将來,皇帝之位自然而然的會落到自己身上。自己何苦敢冒大險,在史書上留下臭名昭著的一筆呢。
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一生功勞無數。可是弑君篡位,一直都是他一生抹不去的最大污點。若想青史留名,朱慈烺爲什麽非得走這條路呢。
這個時候無需多餘的解釋,朱慈烺回給崇祯皇帝的隻有一幅畫,另外還有九個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這就是朱慈烺的态度,讓我回京絕不可能。不克四川,不徹底剿滅張獻忠,朱慈烺誓不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