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逮住這個機會便不松口,要完了裝備要軍需、要完了軍需要物資、要完了物資要軍醫、要完了軍醫要騾馬、要完了騾馬要補給。
最後,甚至于又問崇祯的内帑搞了五萬兩銀子,從戶部支取了三萬石糧食還是将士們的安家費用,從兵部要來了大量的軍械,而崇祯皇帝自己的内帑早已告罄,這五萬兩銀子,可以說是從牙縫裏積攢出來的。
就這,朱慈烺還隻是适度的表示了他的滿意。并且繼續表示,以後打起仗來的時候,不夠的東西繼續補充。
夜長夢多,皇莊的糧食陸續的運抵到了虎贲軍大營。具體糧食有多少,朱慈烺選擇保密。
即便是崇祯皇帝自己,都不知道這個逆子從皇莊拉走了多少糧食,更别提那些臣子們了。問就是沒有,不多。
形勢依然嚴峻,十二團營出征在即,京城可以說是盡最大的努力,保證将士們的出征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皇莊的糧食尚未收割完畢。大量的紅薯秧子充斥着軍糧,這些紅薯秧子的産量,幾乎是其他糧食的一倍。直接曬幹的紅薯秧子是沒法吃的,那真成了草。
需要把新鮮的紅薯秧子蒸煮過後,才能晾曬。這樣曬幹的紅薯秧子才能儲存,先把紅薯秧子切碎,蒸煮晾曬之後儲存起來。再摻雜着其它糧食,一并充作軍糧。
放在這個時代,喂豬都不會吃的東西,卻是前線将士們打仗的口糧。
然而想調撥大軍出征不僅僅是解決糧食軍饷的問題,需要各部配合。首先軍需裝備必需跟上,大軍的行軍路線以及何處安營紮寨等等。
這畢竟是正規軍,十二團營大軍出征。光是準備工作,至少得三天。
三天内,各團營緊急調度,虎贲營做先鋒。不過抵達河南境地,至少也得一個月之後的事了。
而此時的李自成,以及風卷殘雲,他占據光州之後,開始迅速擴張着自己的地盤。
流寇的勢力越來越大,随着災情的持續,竟然連秋收的時候就出現了糧食短缺。大批的流民蜂擁而至,紛紛投奔了李自成。
此消彼長,河南境内各地流寇四起。甚至于三五個人就敢結夥搶劫,美其名曰:替天行道。
而地方的地主武裝爲了自身利益,也開始大量的雇傭護院家丁,用來對付小股流寇。
一時間,中原大地烽煙四起,大明朝廷在地方的官僚體系趨于癱瘓。因爲流寇們實在餓得活不下去了,最先攻打的就是各地衙門。
除了李岩和紅娘子鎮守的信陽城勉強在掙紮之外,此時的河南,就是另外一個湖廣。用不了多久,這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流寇就開始互相兼并。等他們勢力壯大難制的時候,再被李自成一一收編。
說白了,災荒和戰亂給了李自成生存發展的土壤,他就如吹氣球一般,将自己的勢力迅速壯大。
如果說大明朝廷體系完整,通過各地州府郡縣自發組織的抵抗,流寇們斷然不會崛起的這麽快。奈何崇祯末年朝廷體系早已崩壞,甚至于縣試府試鄉試都在明目張膽的明碼标價。
窮苦讀書人,根本就沒有出路。隻要你是世家望族,家裏有錢,童生秀才的随便買。
甚至于鄉試的舉人,隻要你有銀子就成。至于各地方官員的缺更是明碼标價,一個縣令兩千到一萬兩銀子不等。這是因爲縣有大小,窮鄉僻壤和富饒的郡縣價格也不一樣。
官員們互相勾結,大肆撈錢。不過現在這些地方官員的日子也不如之前好過,首先你撈錢并不是都揣進了自己的腰包。你需要上下打點,比如一個知縣的肥缺,需要五千兩銀子。
這五千兩銀子并不是落在一個官員的腰包,你需要給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還有各部衙門都得打點,有一個人忘了打點,就很可能會出大事。
到時候他上書彈劾你一本,他也不會直接說你私受賄賂。畢竟大家都是一丘之貉,人家隻是說你舉薦的這個官員德不配位,人家花的那五千兩銀子就有可能打水漂。
這個彈劾很重要,往往許多官員有的都到了去上任的路上了。結果就因爲一紙彈劾,你的官職就沒了。
可人家是花了錢的,拿人錢财替人消災。人家給了你買官的錢,你辦不成就得退錢給人家。否則,人家宣揚出去。你這個官職也必不長久。
而花了錢買官的人,上任之後必然會大肆搜刮。他得先把自己的本錢撈回來,然後再繼續搜刮幾年。等到此縣一地雞毛,沒有油水可撈的時候,拍拍屁股走人。然後,換下一任繼續。
這就對于百姓們而言,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百姓們被越刮越窮,官員們則越撈越富。而此時大明的百姓已經被壓榨到了極緻,他們一年到頭辛勤勞作,最終還是窮的一無所有。
豐收年還好一點,至少能夠吃上飯。遇到個災年那就更凄慘,無奈之下沒有糧食的百姓隻能去大戶借種糧。若是來年莊稼繼續歉收,隻能賣地淪爲佃戶。到時候你就隻能成爲地主的奴隸,成爲失地農民。
曆史王朝總是逃脫不了這個惡性循環,一般王朝二三百年就已氣數已盡。這個時候天下大亂,再重新洗牌成立新的王朝。
除非,能夠出現一個中興之主。可這樣的人才,萬中無一。朱慈烺很想成爲這樣的人,可他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三日後十二團營開拔,朱慈烺忙了兩日,将軍中的事宜都安排完畢。他決定去花家莊一趟,看看小詩詩。
眼下大戰在即,自己還顧着兒女情長,這很不合時宜。可朱慈烺還是決定去一趟,畢竟這一别又不知何時再相聚。
這事不能讓軍中知曉,否則會影響士氣。一個主帥,戰前去私會一個女人,這是敗軍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