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縣山荒人稀,許多地方連個路都沒有。誰去那裏赈災,無異于是個巨大的挑戰。而且,李待問腿腳不便,他怎麽能去赈災。
刁庚天良發現:“不行,李總督,還是你留在府衙,下官另行派他人去吧。”
赈災團的靳飛英也跟着道:“是啊大人,讓小人去吧。您還是留在府衙,永和縣的事由小人去處理。”
李待問搖搖頭:“不成,永和縣我必須親自去一趟。飛英留下來,這裏需要你。高德,你陪我去吧。”
某些方面,靳飛英比穆高德要聰明的多,太原府事物繁多,把他留下來最合适。而穆高德比較忠心,讓他陪着自己去。
衆人苦勸無果,僅僅是在府上休養了兩日,待得身子稍微恢複了些,李待問就帶着穆高德等人去了永和縣。
此時,兩省總督李待問的大明早已傳遍了山西河南兩地。太原府的百姓,聽說李大人來了,無不夾道迎接。
不知道有多久太原城沒有這麽熱鬧過了,李待問去永和縣赈災。在他出發的日子,太原城的百姓自發的出來歡送。無數的百姓,無數的人頭密密麻麻。
人們擠着看着,一個幹瘦的糟老頭子,一臉疲憊的坐在一輛寒碜的破驢闆車上。幾個同樣衣衫破爛的赈災團兵勇随行,聞者無不落淚。
沒有人覺得這個兩省總督丢人,沒有人覺得他丢了朝廷的臉面。反而,人們的眼裏,更多的是尊敬。
看着這一幕,太原府的幾個官員們心裏老大不是滋味。尤其是刁庚,他頓時覺得自己平日出行的排場不那麽香了。
爲官如此,夫複何求。一個真正爲民的好官,百姓是不會忘了你的。現在誰都知道這位李大人的英名,災區百姓對于李待問這個名字婦孺皆知。
看着夾道歡送的百姓,姚賓忍不住歎道:“爲官如此,夫複何求啊!”
一旁的刁庚臉色有些發燒,是啊,沒有人願意做天生的昏官。他們,都被拒李待問的人格徹底的折服。
在大明崇祯一朝,流民作亂的情況比比皆是。但奇怪的是,河南山西兩地旱災,居然沒有大規模的暴動,這一切都源自于李待問赈災成效。
但是,李待問在去永和縣的路上,還是出了事。
無他,赈災團押送着大批的糧食。這些糧食既有赈災糧,也有春耕種子。在前往赈災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股山匪。
山匪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劫糧。一車車的赈災糧,就這麽被山匪劫走。李待問得知消息之後,親自上山拜會。
而對方的山匪頭目,一聽說是李待問的大名,竟然不但将赈災糧全部奉還,還帶着山上的一衆兄弟,親自将李待問送下山。
山匪叫伍六百,因爲永和縣隸屬于三不管地帶,伍六百在山上拉起一支隊伍,成爲了此地的山大王。永和縣不知有官府,但隻有土匪伍六百。
卻說這伍六百也算是号人物,幹的事打家劫舍的買賣,行的卻是替天行道的大旗。伍六百的土匪有三不搶,窮人不搶、婦孺不搶、好人不搶。
窮人不搶好理解,窮人本就是窮光蛋,有什麽值得好搶的。還不如打出不搶窮人的名号,混個好名聲。
至于女人不搶就更好理解了,那你見過那個女人敢一個人走山道的。說白了,不搶婦孺也是爲了混個好名聲。
至于這個好人不搶,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什麽是好人,好人的判斷依據是什麽。這沒有界限,說你是好人你就是好人,說你是壞人你就是壞人。
所謂的好人不搶,不過是伍六百給自己找個好聽的由頭罷了。這年頭,世上哪還有什麽好人。
直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丫子的伍六百劫了李待問的赈災糧。李待問的大名冠将兩省,誰人不知李總督的大名。
若說李待問不是好人,世上還有誰是好人。出來混,最重要的是講義氣。不然,伍六百就沒法在道上混。
無論是他是不是心甘情願,既然李待問親自上山要糧。思前想後,伍六百還是決定把這批糧食還給李待問。畢竟,這是關乎于永和縣百姓生死的赈災糧。
伍六百将李待問一行人送到山下,看着步履蹒跚的李待問,伍六百自也是心中感動:“李大人,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劫了您的糧食,兄弟們實在過意不去。以後但凡李大人有什麽用得着小人的地方,盡管開口便是。”
李待問似乎很欣賞這個土匪,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對方:“伍六百,你空有一身本事,何不建功立業,爲朝廷效力,闖出一番事業來。在山上做土匪,你能做一輩子麽。”
若是這話旁人來說,伍六百早就拔出大刀用刀子來說話了。可是這話是出自李待問之口,伍六百沉吟了一下,然後實言以告:“實不相瞞李大人,如今朝廷昏庸官府黑暗,小人是絕不會投降朝廷淪爲其鷹犬的。人各有志,李大人勿要再勸了。”
“那老夫若是說,讓你加入我的赈災團呢?”李待問依舊看着他,好意與惡意一起并存了。
赈災團,這些衣衫破爛,無饷無名的赈災團。加入了他們,屁的好處都沒有。他伍六百定然也不會幹,隻是他正要出口拒絕的時候,隻聽李待問繼續又道:“赈災團不屬于朝廷編制,老夫我來永和縣正是缺人手的時候。伍兄弟若是肯加入我們,替永和縣的百姓出一份力,我想永和縣的百姓會感激你的。”
“這個,李大人您還是容小人再想想吧。”伍六百感覺自己上了賊船的感覺,他不應該和這位總督大人這麽熱乎的。
劉德旺意味深長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伍兄弟,老夫聽說你也是永和縣人,這做人可不能忘本啊。再者說了,你加入我們赈災團,也算是有了個名分。有老夫罩着你,将來官兵自然也不敢再爲難與你們。怎麽樣,伍兄弟你可要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