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大明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然百姓依舊是第一位的。我老朱家的人,一身傲骨,甯折不彎。大明亡國,也不能牽連無辜的百姓。
就連崇祯臨死之時都說過: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祯或許沒有做成一個好皇帝,可他對百姓還是懷有悲憫之心的。那些流寇作亂,下手之狠則令人發指的地步了。
張獻忠在四川等地多施暴政,屠城無數,幾乎将川人殺絕。而所謂紀律嚴明的李自成,在武關屠城其所過之處,“凡有身家,莫不破碎;衣冠之族,騷然不得安生,甚則具五刑而死者比比皆是”他在攻破偃師後的屠城,受害者就大都是普通老百姓。
這些流寇每到一地,首先捕殺皇族,從崇祯十四年至十七年,就有福王、唐王、崇王、岷王、代王、蜀王、楚王等數十個顯貴王爺被農民軍整家殺掉。至于郡王及将軍之下,被殺的更是不計其數。
就這樣數以百萬計的明朝宗室皇族遭到慘無人道的滅絕性屠殺。比如山西,農民軍在平陽殺了西河王一族三百餘人,在太原先殺了晉王一族中高級皇族四百餘人,後又捕殺了中底層宗人千餘,而在大同則殺了代王一系四千多名宗室。
據統計,僅在山西一地,李自成就殺了朱元璋一萬多名後代,山西一地僅是縮影。李自成兵鋒過處,那些明朝皇族幾乎沒有活下來的。在攻克洛陽時,福王朱常洵被活剮與鹿血摻在酒中,名“福祿酒”,開懷暢飲。
在襄陽,張獻忠俘獲襄王朱翊銘,盡管朱翊銘跪地乞生,而張獻忠并沒有放過他的家族。張獻忠克武昌,俘獲楚王朱華奎,将其活沉西湖,楚王宮殿樓閣近千間也被付之一炬。張獻忠攻占常德,榮王宗室均被殺。攻克重慶,将蜀王朱常浩及其家人盡殺……。
對于這些流寇,朱慈烺不會心軟。
在我們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曆史中,沒有一個亡國之君,能像崇祯一樣勤奮,也沒有任何一個亡國之君,能像崇祯一樣愛民如子。這個勤奮的皇帝,每天六點就要起床上早朝,經常通宵處理政務,有時候甚至能熬到半夜三點,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隻有四個小時。而曆史上像這樣勤奮的皇帝,一般都是明君,能締造出一個盛世王朝,但大明王朝還是亡在崇祯手裏。
這也就是說,明亡與天啓,而非亡與崇祯不是沒有道理的。崇祯接在手裏的,不過是一個積重難返的爛攤子。他能繼續延續十七年國祚,已經實屬不易了。
朱慈烺現在很清楚,自己在步老爹的後塵。他現在做的這一切隻是延續了大明亡國的時間,而并沒有扶大廈之将傾。
等到整頓三軍、驅除鞑擄、平定内亂,與民生息、國庫充盈的那一天,那個時候大明朝才算是真的被自己給救回來。
這五條,到現在一樣都沒有實現。二百萬兩銀子,也僅僅是個開端,山西與河南的災情,早已刻不容緩。
戶部尚書李待問,幾乎搭上了一條老命。終于說服了朱慈烺,他決定放棄這二百萬兩銀子,先拿來赈災。
太醫院的太醫們,很快就來了。他們給李待問施了針,李待問這才面色稍緩了一些。
朱慈烺将一名太醫,悄悄拉到一邊,低聲問:“孫太醫,李大人病症如何了?”
那太醫姓孫,醫術還是相當精湛的,朱慈烺一問,他頗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唉,太子殿下,實不相瞞。這個,李大人怕是時日無多了。”
朱慈烺一驚:“怎麽回事!”
“殿下,李大人肺熱津傷、肝腎虧損,體内淤血阻滞,此症已深及髒腑,怕是無多少時日可活了。”
“就、就不能開些藥麽。李大人,他還有多少時日?”
孫太醫又歎了口氣:“藥物也僅是改善症狀,即便是再如何控制,怕也就兩三年。”
朱慈烺和孫太醫竊竊私語,坐在身後的李待問沉聲道:“殿下無須晦避老臣了,老、老臣自知時日無多,老臣求、求殿下一事。”
朱慈烺慌忙轉頭,走過去笑着對李待問道:“李大人無需擔心,本宮定會遍尋天下名醫,終能治好李大人之症的。”
“殿下高義,老臣誠惶誠恐。老臣自知剩下的日子沒多少時間了,還請殿下待老臣向萬歲進言,老臣願去山西、河南去赈災。”
朱慈烺更是震驚,他攙扶着李待問:“李大人身子不便,怎可再勞神費力去災區赈災。這事我父皇自會委派他人,李大人還是留在京城安心養病。”
李待問搖搖頭:“殿下有所不知,這朝廷赈災錢糧,到了地方怕是十不存一。各層官員貪腐克扣,老臣實不放心。老臣願去災區,實在是不想這赈災錢糧,咳咳,實在、咳咳...實在不想這赈災錢糧再落入那些貪官之手,還請、還請殿下、咳咳...”
一邊說着,李待問一邊劇烈地咳嗽,朱慈烺輕拍着他的後背:“李大人放心,朝廷會委派個清官去的。您還是留在京城安心養病,别的事就不要操心了。本宮保證,這二百萬兩銀子皆送往災區赈災所用。”
李待問緩緩擡起手搖了搖頭:“殿下、殿下不必再勸了,老臣知曉這三大營關乎京畿防衛。然災民、咳咳,災民不可不救,老臣再請求殿下一件事,請求殿下在萬歲面前,請、請萬歲賜、咳咳、賞賜老臣。”
說罷,李待問又是一陣劇咳。朱慈烺點點頭:“李大人放心,李大人爲朝廷盡心盡力,就算是要什麽賞賜都是應該的。隻要李大人開口,包在本宮身上。”
朱慈烺再次的誤會了對方,待得情緒稍緩,李待問咳的不那麽劇烈的時候,他沉重的喘着氣:“老臣請求陛下賞賜尚方寶劍一把,隻有、隻有手持禦賜尚方劍,老臣才能、咳咳,才能擋住地方貪官那幫宵小,隻有赈災錢糧真正到達百姓之手,則、則災害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