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各國則将其統一稱之爲南星戰役。
戰役結束後,除重創的女王航母戰鬥群不得不撤回母港外,中、美兩國的戰鬥群隻進行了簡單的休整,就再次投入緊張的搜索之中。
經過這一次的襲擊,各國都希望外星人還會繼續發起襲擊,可是落單的戰艦絕不是敵人的對手,隻有成規模的艦隊,才有擊敗敵軍的實力。
因此各國第一時間命令自家的艦隊停止搜索,立即向指定坐标集結。
幾處集結坐标都是各國緊急商量出來的,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但凡接到命令的戰艦,必須立刻無條件向最近的集結點進發。
命令是下去了,可是集結需要時間,各國提心吊膽,就怕自家的戰艦再被外星人襲擊。
可是這世上偏偏就是怕什麽來什麽,先是一艘法國軍艦遭到外星人襲擊,接着又有一艘德國軍艦沉沒,除此之外,還有六艘防空船被外星戰機擊沉。
外星人連連得手,令各國高層繃緊了神經。
敵人的戰術很清晰,他們不再襲擊成規模的艦隊,改爲襲擊落單的船隻。
就算藏在海底的外星戰艦不适應環境,可是單對單仍然擁有巨大的戰術優勢,隻要被外星戰艦盯上,擺脫危機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一時間,位于南半球的船隻人人自危。
各國接到消息之後,立即意識到忽略了防空船,馬上更改命令,要求所有位于南半球的艦船立刻向距離最近的友艦靠攏。
外星人深藏水底,爲了隐匿行蹤,又從不在發動襲擊之外放出戰機,那麽可以推斷,外星人八成是通過水下仰望的方式尋找目标。
他們不熟悉人類的水面艦船,隻看船底肯定不知道目标是軍艦還是民用船,所以隻要讓水面上的艦船集中起來,遭到襲擊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度降低。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判斷,當海上的船隻不論大小國籍,一艘艘地集中到一起之後,襲擊事件立即銷聲匿迹,外星人又一次隐入大洋深處,無論人類艦隊如何搜索,都找不到半點蛛絲馬迹。
簡直就是戲劇性的轉折!
單從戰術層面來講,人類與外星人都有損失,或者說都試探出了對方的弱點,但是從戰略層次來說,圍繞着南極周邊展開的一系列海戰,卻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确定人類的水面艦隊完全可以戰勝外星人,而不像登陸前那樣談外色變。
爲了把消失的外星戰艦揪出來,各國又将各自的潛艇部隊投入戰區,就連近些年非常邊緣化的俄國都不例外。
各國甚至還爲海軍緊急配備了一批攜帶核彈的反潛魚雷,可惜潛艇沒找到半點線索,裝備再多的核魚雷也沒有用武之地。
情況的發展越來越不利于人類,爲把潛藏的外星戰艦揪出來,各國集結精兵強将,全方位分析各種可能,綜合各種因素仔細分析,認爲有幾種可能。
一是外星戰艦躲進了深海,那裏是人類軍事力量無法達到的區域,就算使用深海潛艇也沒有任何用處。
二是敵軍放棄襲擊單艦,很可能收縮兵力,集中力量來一次狠的。
三是外星艦隊有可能放棄海洋,悄悄登陸圖謀陸地。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猜測,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就在各國爲尋找外星艦隊大傷腦筋的同時,登陸的外星人與隐藏在非洲的外星人搭上了線,一艘外星戰艦從各個方向靠近非洲南部,這艘外星戰艦始終潛在水下,悄無聲息地靠近非洲,最終通過一處水下洞穴進入非洲。
數以萬計的巨蟲行動起來,通過四通八達的地下網絡趕往山腹中的“碼頭”,搬運外星戰艦上的物資。
與此同時,分散在大洋中的外星戰艦從各個方向趕往非洲,一艘接一艘地進入“碼頭”。
非洲原本就是外星人經營最久的大陸,補充了大批外星人之後,這裏徹底變成外星人在地球上的總基地
不止是非洲,南美洲同樣迎來了數十艘外星戰艦。
人類聯軍雖然消滅了盤踞南美的巨蟲,卻始終沒能找到外星人的蹤迹。
這些外星人一直隐藏在暗處,要不是南美的自然環境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沒有可供利用的資源,他們絕對不會隐忍這麽久。
兩地的外星人獲得支援之後,立刻迎來了新一輪高速發展。
過去他們隻能利用地表和地下資源,卻對海洋資源無能爲力,但是這一次,登陸的外星艦隊帶來了新的技術,可以直接利用海洋資源發展自身的實力。
不過幾天時間,大批外星植物長出了非洲和南美的大陸架,它們模仿地球植物的光合作用,瘋狂地吸收海洋中的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爲外星人提供養分,外星人的蟲群吹氣球一樣發展起來,各種功能的巨蟲大量繁衍,大大增強了外星人的實力。
與貧瘠的木衛三相比,地球簡直就是天堂,随随便便就能收獲無數。他們甚至不需要破壞海洋的生态環境,隻靠外星植物就能供養整個種群。
因爲外星人隻占據了非洲和南美,外星植物沒向其他地區擴散,以至于各國對此一無所知。
但是外星人怎麽可能隻滿足于非洲和南美?他們一邊躲藏在地下悄悄發展,一邊悄悄向外擴張,海面下的外星植物開始向北美和非洲擴散,甚至還有一些外星人駕駛戰艦潛入其他幾個大洲,尋找合适的位置建立了數個秘密基地。
這個時候,人類艦隊還在滿世界尋找外星戰艦,各國高層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地球已經在人類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分爲二,人類生存在地面和海面,外星人潛藏在地下和水下,敵對的雙方居然因爲外星人的隐忍而形成了詭異的平衡。
可是任何人都知道,人類和外星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大戰的爆發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