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威脅的是全人類,而不是中方一家,抵抗外星人的威脅自然也不能隻靠中方,而是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火星計劃是目前唯一一個有可能成功攔截木衛零的方案,萬一美國人願意加入呢?
盡管美國人一直沒表态,但是從北都通過計劃開始,北月洲就把所有可以停止的工作全部中止,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到火星計劃之上。
不過火星計劃剛剛出爐,相應的設計方案還需要時間,沒有圖紙就不能施工,于是北月洲的工業團隊全力準備材料,隻要圖紙到位就能立刻開始施工,軍工部門甚至罕見地放了假,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員工們養足精神。
與此同時,設計部門緊鑼密鼓,按計劃的要求加班加點趕緊設計圖,不過搞設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設計院需要足夠的時間梳理設計圖,以免留下不該有的設計隐患。
可從頭設計需要的時間太長,軍方給予的設計時限又太短,以常規方式完成設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現有的成熟艦型上改裝!
幾種現役太空戰艦的設計圖均出自于該設計院,設計人員對幾個型号的戰艦非常熟悉,可是把設計圖改成軍方需要的結構也沒那麽容易。
2027年6月4号,美國總統在充分參考各方面的意見之後,在火星計劃的合作方案上簽字。
簽字的時候,他的身邊隻有兩位幕僚和一位秘書,但戰時狀态賦予總統極大的權力,相關部門立刻就火星計劃的實施與中方展開交流。
接下來的幾天,基地集團的各個成員國先後簽署并通過火星計劃,6月7号,最後一個基地集團成員國在合作方案上簽字,自此,火星計劃進入國際合作階段,這一天也被後世定爲火星計劃紀念日。
2027年6月10号,火星計劃的第一艘工程艦在北月洲軌道工廠開工。
這是一艘用于前期準備的工程艦,計劃用于火衛一和火衛二的勘探和前期施工。爲了搶時間,這艘戰艦不是新建,而是直接在一艘完成大半的026級戰艦上改裝!
來自北月洲基地和國際基地的近千位工程人員參與改裝工作,他們分三組,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工作,争取在最短時間内完成改裝。
地面上的工業體系則把改裝需要的設備一件件生産出來再送到軌道工廠。
光有飛船還不行,還要有操縱飛船的人!
軍方不缺戰鬥人員,可是勘探衛星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絕大多數軍方人員都不具備基礎條件。
不過軍方由于曆史原因,一直保留着一些特殊部隊,其中就有專業的勘探部隊,北都用最快速度将最合适的人挑選出來。
不過這些人大多在地面工作,基本沒人上過太空,想把他們派出去,必須進行一段時間的宇航培訓!
這可要了親命了,就算把培訓課程縮減到最低也需要個一年半載,飛船出發前根本就完不成培訓!
這可愁壞了北都,無奈之下,北都幹脆把人都送到北月洲,表現好的調進艦隊,了不起執行任務的時候多派兩個人協助。
若是不能适應太空環境,那就隻能送回地球。
地質方面的人才還算簡單,最起碼能在軍方内部解決,天文方面的人選就沒那麽容易了,隻能從天文學界尋找合适的人員。
軍方這些年也在軍校開設了太空專業,但是第一批學員還沒畢業,再說這些學員的側重點也不是星體研究。
消息傳開之後,整個天文學界直接炸窩,從二十出頭的研究生到七老八十的老教授,個個踴躍報名,恨不得第一天報名第二天就随船出發!
搞天文很單調,甚至必須耐得住寂寞,但是搞天文的又都有一顆浪漫的心!
一位老教授說得好:“我搞了一輩子天文,可連地球都沒出過,好不容易等來這麽個機會,能親眼看一看火星,我死也瞑目了!”
抱着這個态度的天文人還有很多很多,從北都開發北月洲開始,天文界就一直希望借着這股東風扶搖直上,可開發北月洲是爲了對抗外星人,任何時候都必須以軍事爲第一優先,天文學界的願望一直沒能實現。
如今有了這麽個機會,大夥怎麽能不踴躍?
但是天文界也存在培訓時間不足的問題,開發北月洲之前的航天員裏倒是有幾個合适的人選,但這些人都是軍方緊缺的專業人才,目前都擔任艦隊的高級職務,每個人手裏都有一攤工作,把其中的任何一個人派出去都是軍方的損失。
無奈之下,軍方隻能在合格的人群裏挑選體質最好的送到北月洲,繼續在矮子裏面拔高個。
選上的個個興高采烈,落選的個個垂頭喪氣,一群老教授老專家吹胡子瞪眼,差點集體找上中楠海——外星人來之前,天文是個冷門職業,外星人出現之後,天文才受到了應有的重視,這群老人家說找上中楠海絕對不是開玩笑,直找到一哥那兒,一哥也得好生安撫。
一片紛亂之中,準備工作總算走上正軌。
2027年6月18号,第一款超級核動力引擎完成設計定型,北月洲軌道工廠鋪設龍骨。
爲了縮短設計時間,這款引擎采用成熟的大型核動力引擎技術,将數百台單引擎排成推進器陣列,所有引擎同時工作的情況下,推動十萬噸級的質量完全不是問題。
就算其中一部分引擎損壞,最多也就是損失一點加速度——别以爲隻需要把大批引擎堆積在一起就行,排列的引擎越多,對供能管路、燃料釋放系統和控制系統的要求就越高,還涉及到燃料箱的設計問題,燃料箱的數量、大小和位置都需要合理設計,絕不是簡單堆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