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零并不是以撞車的姿态沖向木星,而是不明原因緻使公轉軌道高度降低,衛星表面剝離的碎片,依舊伴随木衛零,沿着原有的軌道前進,隻是與木衛零慢慢拉遠距離,漸漸靠近巨大的木星。
數以萬計的碎片靠近木星環,有的直接被木星引力撕碎,變成木星環的一部分,也有的毫發無損,直接切入木星環,随着木星環一道公轉的同時,漸漸向木星靠近。
其中的大型碎塊不下數百,這些碎塊長寬最小都有幾十公裏,碎片穿越木星環的過程中,以自身微弱的引力将沿途的星環塵埃吸附在碎片之上,硬是在木星環裏犁出上百道寬度不等的窄縫,把好好的木星環變成了旋渦形。
然而天文學家的目光卻集體忽略撞擊事件,集中到重返原有公轉軌道的木衛零身上!
無論怎麽看,木衛零都沒有脫離木星引力的可能,可它偏偏就這麽幹了,而且經過計算,以木衛零目前的方向和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回歸原有軌道,即不遠離分毫,也不靠近點滴,就像之前發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可數量衆多的碎片仍在飛向木星,木衛零斑駁的表面曆曆在目,這些總不會是假的吧?
地球上的天文學家目瞪口呆,繼而一片嘩然,這顆衛星怎麽能不按常理出牌?它突然靠近木星,又重新回歸公轉軌道的原因又是什麽?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密度疏松論”,認爲木衛零的表面物質質地疏松,地表剝離時,木衛零實際上已經進入洛希極限,因此衛星表面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剝離。
由于損失了巨大的質量,壯士斷腕的木衛零得以重新拉遠距離,避免了墜入木星的下場。
這個理論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可是稍微懂點宇宙常識人就知道,木衛零的軌道不可能毫無緣由地升高,隻會在洛希極限的邊緣繞木星公轉。
而且大型碎片在木星環中吸引星環塵埃,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碎片的質量,經過缜密計算得出結論,木耳零不僅不疏松,反而十分緊密。
那麽,木衛零回歸原有軌道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偵探小說裏常說一句話:排除所有不可能之後,剩下的答案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真相。
木衛零發生的情況,在自然狀态下根本不可能發生,排除所有外來因素的影響之後,唯一的答案就是變軌動力來自于本衛零本身!
木衛零的出現原本就十分突兀,衆多天文學家不約而同地意識到,木衛零本身很可能擁有足以推動木衛零在宇宙中移動的超強動力!
木衛零很可能是一顆行星級星艦,進入太陽系、靠近木星都是有意爲之!
這類情節在科幻小說裏十分常見,可是再現在現實裏卻半點沒有戲劇性,反而像座大山一般壓在衆人的心頭,壓得人心頭沉甸甸的喘不過氣來。
對人類而言,任何一個能夠建造行星級星艦的文明都是不可匹敵的巨人,而人類最多是巨人腳下的螞蟻。
想到這一點的天文學家數量衆多,但是敢把猜測公之于衆的寥寥無幾,隻有很少一部分人,将自己的猜測告訴無關的人,絕大多數天文學家,選擇将消息通報本國政府。
各國政府有的重視有的無視,還有的半信半疑,
然而米國的木星探測器早已失效,短時間内沒有任何一台探測器能夠靠近木星,人類得到的所有畫面,都是通過地面和宇宙中的望遠鏡取得,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空間望遠鏡,也無法拍到木衛零表面的高清照片。
無圖無真相,看不清木衛零的情況,就沒辦法獲得木衛零的第一手資料,也無從判斷木衛零是否具備動力系統。
天文學界的探測手段遠遠不止光學這一種,不過首次撞擊不過剛剛過去十幾分鍾,而其他手段需要更多的時間分析數據,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出結果。
撞擊發生後十四分鍾,北都國家天文台的一位工作人員,發現光譜分析儀上記錄的數據有點不大對勁,通過細緻認真的光譜分析發現,撞擊木星的碎片中含有比例極高的有機物和蛋白質,比例之高甚至超過地球表面!
謹慎起見,天文台又進行了詳細比對,這時撞擊已經連續發生三次,而三次撞擊的光譜中,均有類似的發現。
爲了避免誤判,國家天文台通過各種渠道,拿到了國内國外十餘座天文台的光譜記錄,分析表明,已知的所有光譜,都能找到有機物和蛋白質的譜線。
雖然這些譜線具體代表什麽物質還在分析之中,但通過光譜分析已經可以确定,木衛零絕對不是看上去那樣簡單,與地外文明有關的可能性極高!
消息第一時間通報中楠海,接到消息的一哥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哥對天文方面的了解十分有限,但這并不影響他做出正确的判斷,僅僅考慮了幾秒鍾,一哥就拿起電話,撥通了米國總統的熱線。
電話接通,一哥開門見山,請米國總統馬上通知NASA,分析木星撞擊時記錄下來的光譜,有結果後再進行進一步的磋商。
米國總統好一陣莫名其妙,但他很清楚,一哥身爲大國元首,絕不會在外交問題上胡亂開玩笑,于是他立刻聯系NASA,詢問光譜分析結果。
米國總統安排的人還沒聯系上NASA,一份來NASA的報告就送到了米國總統面前,報告從幾個方面詳細分析了木星撞擊事件的研究結果,最終得出木衛零很可能是外星人基地的結論。
米國總統的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馬上聯系一哥通報情況,當他得知中方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之後,兩位元首同時沉默下來。
雖然證據不多,但科學的嚴肅性不容置疑,兩個人心裏都像壓着萬噸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