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五。
在利用升降機進入到射手座的駕駛艙之後在下發現這裏應該采用了最新型的布局方式,與挑戰者相比,射手座駕駛艙内的設備被大大的簡化了。在坐下來之後在下打開手中的平闆,我準備先了解一下這台高達的具體性能,然後咱發現了一件讓人很囧的事情——打開平闆之後首先出現的是奧松?懷特的那張帥臉,在這段不長的視頻中懷特議員首先祝賀了咱取得了殲滅自由高達的戰果。
說實話,其實這一戰中咱并沒有出什麽力。不過由于挑戰者從頭到尾都出現在了自由與脈沖的附近,所以軍部内議員大人一系的高層順手就分了一點功勞給在下——這果然是上面有人好辦事啊?
接着他又告訴在下原本這次的新機體隻有傳奇和命運兩台,而射手座則是在他的幹預下被硬塞進去的。所以他要求咱好好表現,必須利用這台射手座取得‘與這台機體相匹配的戰績’,否則他的臉上也無光啊。靠,由阿笠博士負責開發,老子早該想到的!(阿笠博士也是懷特議員的人)
我說人家懷特議員怎麽會對自己的馬仔這麽摳門,搞了半天原來是我們的狐狸議長在那裏借花獻佛啊!還好堅定住了立場,否則這笑話就鬧的實在太大了。
在這段視頻結束之後,接下來就是射手座的參數資料了。從資料中看,這台高達完全是在命運高達機體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這一點從機體的編号上也能夠看出(命運爲X42S而射手座則是X43S)。
由于射手座與命運一脈相承,所以兩台機體在各方面的性能上可以說非常的接近。首先,命運和射手座全都是用了紮夫特自主開發的VPS裝甲,不過它們并沒有保留脈沖高達調節裝甲強度的功能。原因很簡單,這兩台高達全都是使用核能的,在钏反應堆的強力輸出下,能量對命運和射手座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所以它們VPS裝甲的強度直接被調整到了最高,因此完全沒有必要保留這方面的功能。
在火控系統方面,這兩台高達裝備了紮夫特設計局最新研制成功的捕食者型火控雷達,這種雷達無論在反應速度還是在捕獲目标的速度上都比脈沖搭載的射手座VII型火控雷達先進了不止一個等級。在一公裏的距離内,捕食者僅需0。5秒的反應時間就可以捕獲最多80個目标并鎖定其中的30個(而具體可以打擊的數量就要看機體上安裝的火炮和導彈了)。
而在動力系統方面,命運和射手座并沒有配置背包系統。不過按照平闆上的參數來看,這兩台高達在速度和機動性上的表現已經完全超越了脈沖機動性最強大的空戰形态,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就在他們背後所安裝的一對光翼了。
這對光翼是從紮夫特意外捕獲的‘觀星者’高達上的光輪系統演變而來的,這台高達是由民間組織DSSD(Deep_Space_Survey_and_Development_Organization,深宇宙探查開發機構)以探索深層空間爲目标所開發的機體。這架機體最大的特色就是其背部的巨型光輪,這個裝置可以捕獲由太陽風所吹出的微粒子和量子,在經過特殊的轉化之後作爲自身的推進力——這個光輪其實就是一個超越現實的太陽帆了。
而命運和挑戰者背後的光翼所利用的正是這個太陽帆所提供的設計思路,不過它們并不需要捕獲由太陽所散發出來的微粒子和量子,而是改由核反應堆來提供這些能量物質。光翼主要承擔的是後半部分的工作,既将這些能量物質轉化爲推動機體前進所需要的動能。正是在這對光翼的幫助下,命運和挑戰者可以達到之前所有高達根本無法達到的高速——從平闆上列出的計算機模拟結果上看,撇開駕駛員的因素不談,這兩台機體最高可以達到3倍音速(1020米/秒)的加速效果。
不過由于人類根本無法承受這種速度下的G力,所以命運和射手座上全都裝有出力限制裝置。一般來說在地球環境下它會将這兩台高達的速度限制在一倍音速以内,而在宇宙環境中則是兩倍音速——各位可千萬不要覺得很慢的啊,要知道哪怕強如自由高達,它在地球上最快也隻能達到亞音速飛行。
所以如果這兩台機體早一點出現的話,說不定就沒有自由和大天使号什麽事情了。
而命運與射手座所配置的武器系統則可以說是這兩台高達上唯一太相同的地方了。首先是真的命運,考慮到其強大的近戰能力和不俗的射擊技巧,所以紮夫特的工程師爲命運配備了一門M2000GX型高能長程離子炮(也就是第三代火神炮),以及一支MA-BAR73/S型高能光束步槍。在近戰方面,命運的背後有一口‘石中劍’V型斬艦刀、兩支‘天行者’型光束軍刀,并且在雙肩的位置上還各配置了一支RQM60F型光束回旋镖。
不過在我看來最有意思的裝備要數機體雙手中央的‘掌中炮’了,紮夫特的工程師們在命運高達雙手的中央安裝了兩門MMI-X340型小口徑光束炮。雖然它的威力一般、射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多隻有5米的樣子),不過由于一般人很難想得到這種位置上會安裝武器,所以在近戰中這兩個東西絕對是陰人的利器。
可以說命運是一台遠攻與近戰都非常平衡的機體,不過可惜的是由于它全部的武器都需要通過機體的雙手作爲發射平台,所以這台高達在火力打擊力度上的表現可以說非常的一般,畢竟它最多隻能同時發射兩種武器。
與可近戰、可遠程的命運相比,阿笠博士對咱射手座的改裝則可以說是非常的注重遠程的火力,相比之下近戰就被放到了一個次要的地位上。
首先射手座的背部除了光翼和普通推進器之外,阿笠博士在中央的位置上布置了兩門M500型300毫米等離子光束加農炮。平時這兩門火炮會緊貼背部的炮架以降低風阻,而在射擊的時候它們會從背後伸展到射手座雙肩的位置上。最贊的是由于這台高達是核能驅動的機體,所以與能量電池驅動的機體不同,咱機體上的這兩門加農炮是可以連續發射的喲。
可惜在安裝了這兩門火炮之後機體背部的空間已經完全被等離子炮、光翼和推進器占滿,所以射手座的後背上已經不能再做任何的文章了。不過阿笠博士想了另外的辦法來保證咱這台機體的火力。
首先就是他在這台高達胸口的位置安裝了一門200毫米MGX-2235‘烈火’型複相光束炮。這玩意兒其實與密涅瓦号上陽電子炮的工作原理有些類似,同樣發射的都是中性粒子,威力極其強大。不過由于短炮管的原因,這門火炮射程隻能達到500米左右的中等距離。但是由于粒子擴散的原理,在200米之後射出的粒子流會向外散溢,然後到差不多400米的地方,粒子束就直接化爲了粒子霰彈,所以這使其成爲了優秀的範圍打擊武器。
而在挑戰者的雙肩上,阿笠博士爲它安裝了兩門以從毀滅高達上得到的技術爲藍本開發的‘切割機I’型100毫米熱等離子複合炮。爲了降低在大氣圈内超音速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平時這兩門等離子炮是收納在肩部裝甲下的,在使用時肩部裝甲打開,随後火炮會以極快的速度從收納艙中提升出來(就個人來說咱愛死這個設計了,感覺就跟宇宙騎士一樣拉轟)。
阿笠博士還爲這兩門火炮配置了與挑戰者類似的全角度炮架,也就是說它們也可以像挑戰者上的格林炮和盾防炮那樣對縱軸360度範圍内的各個方向進行無死角打擊。并且阿笠博士還取消了毀滅高達那種準備時間過長的充能照射模式,改爲采用普通光束兵器那樣的點發射擊的方式——用他留在平闆上的話來說就是‘射手座又不是戰略兵器,它的主要對手是敵方的機動戰士,所以不需要保留這種看似強大但毫無意義的攻擊模式’。
然後上半身的武裝差不多就隻有這點了,不過在射手座的腰部上阿笠博士爲它配置了兩門電磁炮。說實話,一開始看到實彈類的武器咱是挺反感的,畢竟對隻有18米左右的高達來說一次出動它能攜帶多少炮彈呢?
并且由于現在PS裝甲的普及化,實彈類武器在戰場的優勢已經變得非常不明顯了。雖然對付量産型的機動戰士還行,不過對于擁有PS裝甲的高達來說,它們的威脅性那可是相當有限啊。
不過在看到阿笠博士給出的解釋之後,咱的想法有了明顯的改變。原來這兩門電磁炮是自由高達搭載的MMI-M15‘旗魚’型電磁炮的發展改良版。與舊旗魚相比具有小型化的特點,在不影響武器威力的前提下新‘旗魚’的口徑從150毫米降爲了100毫米,相對應的炮管三次折疊的構造變更爲了展開速度更快的兩次折疊。并且由于口徑降低,所以載彈量也得到相應的提升。而最牛逼的一點是這兩門電磁炮可以将彈丸的表面等離子化,也就是說這種炮彈是完全能夠損毀PS裝甲的。哇哈哈,阿笠博士我愛你!
而在防禦方面,除了VPS裝甲之外,射手座和命運高達的頭部都配置了兩門MMI-GAU26型30毫米近防炮,同時在機體手臂的外側還裝備了兩座MX2351型光束盾發生裝置——沒錯了,這兩個東西也是從毀滅高達的殘骸上獲取到的科技中研發出來的。
這種玩意兒的好處就是不會像普通盾牌那樣積累損傷,隻要光束盾的能量輸出大于受到的攻擊它就不會破損,并且其面積大小及形狀可在保持相同防禦力的情況下經由機師自由調整。而在兩台機體上钏反應堆的強力供能下,我相信除了那種規格外的毀滅高達之外應該沒有什麽東西能夠打破這兩面光束盾的了吧?
這終于避免了我一直以來隻能利用機體機動性來閃避攻擊的尴尬,從今往後咱也是可以硬抗對方攻擊的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