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的士徽自然知道如何做。
棉花織布的工序:脫籽,蓬松,搓成棉花條,紡紗(手搖紡車),染線,掏線,織布(木質腳踏紡織機)。
和織麻布不同的是一個是剝麻皮,一個是脫籽,蓬松,搓棉花條,可以說一點就通。隻是不知道這手搖紡車是不是也一樣。
士徽也隻能照着後世的記憶畫出了樣子。
暈,居然和這個時候紡車毫無二緻。
看來古代的勞動人民,也不比士徽差多少。
有了士徽的提示,田豐自然安排人去做了。
……
如今已是十一月了,寒冬就要來了,士徽這才想起忘記了一個天大的事情:煤炭。這五個月下來,士徽看來是忙暈了,隻記得練兵打仗。這大冬天的馬上就要結冰,開采煤炭不知道還來不來的及。
“你們知道上谷哪裏開采煤炭麽?”士徽招來本地官員問道。
“煤炭?煤炭是什麽東西啊?”衆人不解。
“就是,就是石炭、石墨!”士徽絞盡腦汁,總算想起了煤炭在古代的名稱。
想想也是,煤炭還真的和石頭差不多堅硬,隻不過卻可以像碳一樣燃燒,又是黑色,這也難怪……
“這個有,八寶山就有,還有棺材山……”衆人道出了好幾處地點。
随即士徽召集荀攸,田豐,安排人手開采煤炭,當然鐵礦也的開采。整個冬天可以說屯田的農民都沒什麽事幹,去開采開采煤礦還能補貼些家用,自然人手充足。
士徽自然交代了,開采煤炭的注意事項。還有就是用煤取暖的注意事項。
這一通安排下來也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
先前說到士徽定親,并約定三個月後成親。
士徽自從回到上谷郡之後,鮮卑來襲,到滅殺鮮卑鐵騎,已經兩個月過去。
士徽也該準備迎親的事情了。
等籌備齊全也是數日之後了,士徽便帶着士廞、士袛、典韋等前往颍川。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黃叙、摩沙柯二人。趙穎自然也是要去的,畢竟目前她可是士徽的專用丫鬟,說不得還是将來的某夫人,任紅昌更不願意孤孤零零的留在沮陽。
小丫頭趙雨聽說士徽大哥哥成親,也鬧着非要去不可。
有時候士徽都受不了古代的交通,在後世從上谷到颍川也不過是十多個小時的事情,坐飛機的話更不用說了。可是現在騎馬算是最快的,也要十餘天功夫,再加上女眷,那就更慢了。
總算,總算十二月初到達颍川。
士徽的婚禮也在緊鑼密鼓中開始了。颍川士家府邸之中,衆人喜氣洋洋,府上也早已挂上了紅色的燈籠。
士徽的迎親隊伍敲鑼打鼓,浩浩蕩蕩望荀府而來。
這一日士徽來到荀氏府上迎親,荀府也是也是一片鑼鼓喧天,喜氣連連。
……
士徽被婚禮的各個禮節折騰的筋疲力盡,直到黃昏時分方得回到新房。
挑開蓋頭,士徽隻覺得眼前一亮:隻看她鳳冠霞帔,呈皓腕于輕紗。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龍鳳钗。香嬌玉嫩秀靥豔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動人心魂。
端的一個大美人真可謂: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甯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二人再次相見,滿腔的思念卻也化作那一抹春情,一時滿室春色。有道是,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暈,用錯詞了……
豎日,新人按照禮節拜見士燮、蒯氏。
士燮、蒯氏看着自己的兒子已經長大娶親,滿心歡喜。自然少不了一番叮囑。
……
蒯氏何等精明,自從知曉士徽與典韋、太史慈、趙雲等人結拜,衆人文韬武略又是不凡。又見小丫頭趙雨那麽可愛,幹脆認了幹女兒。
小丫頭趙雨自從聽了士徽講的西遊記,仿佛上了瘾,每天都纏着士徽講上一段,不然士徽就别想安定下來。
蒯氏等人也有幸聽了,不過聽了之後,蒯氏也是心裏打鼓:這新奇之事從來沒聽說過,真不知道士徽是從哪兒學來的。
不過她早已對兒子的事,見怪不怪了。
……
這一日,士徽帶着小丫頭趙雨、侍女趙穎等人逛街,黃叙、典韋二人自是跟随保護。
衆人逛完了街,便來到穎陰著名的酒樓醉仙樓吃飯歇息。
士徽望着街上,感覺和平常有所不同。街上比平時多了許多頭裹黃巾的青壯,士徽一驚暗道原來如此:當年黃巾起義之前張角派黃巾大方首領馬元義,召集荊、揚地區道衆數萬人到邺(今河北臨漳),與冀州道徒會合。往來洛陽,聯絡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爲内應,“期三月五日起兵、同時俱發”。
“天下要亂了!”士徽感慨道。
“這不是好好的麽?天下怎麽會亂?”黃叙滿頭霧水,不曉得士徽說什麽忙問道。
衆人也是滿臉疑惑,小丫頭趙雨可不管士徽等人說什麽,隻顧自己吃菜,小嘴塞的滿滿的。
“太平道要起事了……”士徽指了指街道上越來越多的頭裹黃巾的青壯。
“徽哥,太平道不是以符咒救人,更是接濟窮人麽?”黃叙想起去颍川的一路上遇到的情形,一時也不相信。
“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三五個月後自見分曉。”士徽笑而不語,不敢說的太多。
“小友如何這麽肯定?在下馬元義,打擾了。”
這時鄰桌吃飯的四人中一個濃眉大眼、相貌堂堂,長的頗爲壯實的三十餘歲的中年人轉過身來。
聽得士徽語言,馬元義心中也是驚駭,這可是機密之事太平道也就幾人知道,此人便一語道破,因此才出言一問。
“馬元義?哦,是了,原來是元義兄,久仰大名。小弟士徽士效天。”士徽也是一愣,原來真是馬元義來了,怪不得颍川黃巾如此之多。
不過士徽也不擔心,知曉他們隻是路過颍川而已,過兩天就往冀州去了。
“原來是士府君,久仰大名。不知士府君以爲這天下如何?”馬元義得知面前的就是上谷郡太守也是吃驚,不知這士徽意下如何。
“如今世道淪喪,天災人禍不斷,萬千黎民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士徽可不敢在公開場合言帝王之失,大漢不可救的話。
“那府君當若何?”馬元義追問。
“天下太平,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織者有其衣。”士徽随口答道。
“府君高義,吾等也是如此,不若府君加入吾太平道,吾向大賢良師舉薦府君爲一方渠帥,爲此共同……”馬元義聞聽士徽言語,也是心動不已,極力想拉攏士徽加入太平道。
黃叙、典韋等人聽到士徽如此說,也是心生向往那樣的世界,對士徽更是欽佩不已。
“多謝元義兄,小弟年輕,隻是信口直說,當不得如此大任,還請見諒。”士徽曉得黃巾起義的結局,自然婉拒。
馬元義見士徽态度堅決,也隻得作罷。
士徽也對馬元義敬重不已,畢竟當年馬元義雖然被車裂,但也沒有出賣黃巾,是一個鐵铮铮的漢子。
臨别,士徽有心想提醒馬元義小心唐周,不過還是沒說。
士徽生怕自己這隻小蝴蝶再扇一下,自己無法預測,導緻自己辛辛苦苦十多年的夢想斷送了……
“徽哥,那人也是一條好漢,太平道也是爲窮苦百姓着想,你怎麽拒絕了呢?”黃叙見馬元義一行走遠,嘀咕道。
“太平道雖爲百姓着想,不過他們人員參差不齊,一群烏合之衆難以成事,我何必去參合?你如果想去送死,我不攔着。”士徽瞪着黃叙。
“我,我還是跟着徽哥……”黃叙脖子直往後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