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管家更加驚駭:“老爺三思啊,老奴賤命一條,死了也就死了,可要是老爺您也葬身火海了,又怎麽知道那昏君會怎麽辦?”
被柳府管家這麽一說,柳大善人不禁瞪了管家一眼,恨鐵不成鋼的訓斥道:“你是自小跟着老爺我一塊兒長大的,又怎麽能看不明白這點事兒?”
“送錢老爺、李老爺和張老爺他們上路是真的,可是咱們葬身火海這事兒又豈能真這麽辦?你不惜命,老爺我還惜命呢!”
柳管家讪笑着說道:“畢竟涉及到了老爺,老奴這不也是關心則亂嘛——那老奴回頭就安排安排?”
柳大善人嗯了一聲,吩咐道:“不是回頭安排,是馬上就去安排,無論是大少爺和二少爺他們出海的事兒,還是送那三個老爺上路,包括咱們葬身火海這事兒,都得馬上安排。”
待管家躬身應下來之後,柳大善人又接着吩咐道:“對了,你家的兩個兒子,如今也不小了吧?回頭讓他們跟着大少爺和二少爺一起出海吧。”
管家躬身道:“是,老奴多謝老爺恩典。”
柳大善人這才嗯了一聲,吩咐道:“行了,去吧。”
隻是等管家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把事情跟兩個兒子說了之後,兩個兒子卻不樂意了,小兒子仗着得寵,更是直接了當的開怼:“憑什麽?憑什麽咱們家就得世世代代給他柳家當奴才?”
“眼下這些破事兒可都是他柳家自己折騰出來的,現在柳家準備出海跑路,憑什麽還得帶上咱們家?”
“爹,我看您老人家也是老糊塗了,您也不想想,那奧斯曼跟那個什麽神聖羅馬帝國能靠的住嗎?”
“就憑他柳家一直以來的作派,要說他們把神聖羅馬帝國跟奧斯曼都玩廢了還差不多,你還指望他們能把神聖羅馬帝國跟奧斯曼扶植起來,達到能跟大明抗衡的地步?”
大兒子也跟着說道:“沒錯,咱們現在留在大明,哪怕官府出手清算咱們,那也得按照大明律的規矩來,而眼下這些破事兒都是柳家自己折騰的,咱們家隻是傳個話兒跑個腿兒,怎麽着都罪不至死。”
“可要是跑到了奧斯曼跟神聖羅馬帝國,那就等于是主動放棄了大明的戶籍——咱們且不說那些蠻子們搶破了頭也想弄到的大明戶籍有多珍貴,咱就說沒有了大明戶籍,您覺得大明還會按照大明律來處置咱們?”
“真要是到了那般地步,等待咱們家的可就是滅門之禍呀,徹徹底底的滅門!”
管家臉上的神色陰晴不定,直到過了好半晌後才長歎一聲道:“爲父也知道老爺做的不對,可是柳家……柳家待咱家不薄!”
“從老太爺開始,咱們家就一直跟着柳家,你們兩個之所以能讀書識字,也是多虧了柳家老太爺點頭,倘若咱們這時候棄柳家而去,豈不是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
說到這裏,管家又咬了咬牙,說道:“爲父想着,這一次你們把大公子和二公子都送出海,把他們兩個都安頓好,也算是盡了主仆之宜,以後哪怕咱們再回大明來投案自首呢?”
管家的二兒子忽然開口問道:“主仆之誼?若是我沒記錯的話,爺爺他老人家當年還曾經說過,咱們家原本也是有地的,隻是遇到了災年,這才把地賣給了柳家。”
管家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正是柳家當年買下了咱們家的地,才讓你爺爺他們勉強活了下來。”
二兒子卻呵的冷笑一聲,說道:“曆朝曆代,凡是遇到了災年,官府都會赈濟百姓,怎麽到了他大清的時候就不赈濟百姓了?”
“兒子最近在城裏的書館當中看了些書,也翻了些縣志,您猜我發現了些什麽?”
不等管家回答,二兒子便自顧自的說道:“咱家遇到的那個災年,建夷朝廷原本也撥了些銀兩用來赈濟百姓,隻是從國庫出來之時便被漂沒了五成,等到了省裏之後又漂沒了兩成,府裏再漂沒一成,等經過了縣裏之後,最近真正用來赈災的就隻有區區的半成不到。”
“原本還能用來購買糙米,勉強能讓百姓活下去的赈災銀子,到後來竟然連糙米都買不起,甚至連摻麸子的錢都嫌勉強,最後就隻能往麸子裏面摻沙子。”
“恰好,那一年,柳家的家産忽然就多了起來,又勢趁收了許多土地,這才從一個鄉下的土财主搖身一變,成了十裏八鄉聞名的大善人。”
管家臉色一變,喝問道:“你從哪兒知道的這些!”
管家的二兒子呵的冷笑一聲,說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柳家自以爲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想在縣志裏留下了蛛絲馬迹。”
“倘若現在依舊是大清的江山倒也罷了,畢竟常人是看不到縣志這東西的,可是現在是大明的江山,縣志這東西就擺在書館裏,任誰想看都能看的到!”
“到這個時候,您老人家還認爲柳家對咱們家有恩?”
管家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嘴裏喃喃的道:“不可能,不可能,柳家一向良善,咱們家也是多虧了柳家,要不然,隻怕你們的太祖父和祖父早就餓死了,你在胡說,胡說……”
管家的二兒子哼了一聲,卻也不跟管家辯駁,反而又自顧自的說道:“還有,我等原本是漢家子,是建夷入關之後才被迫剃了頭發,換了衣衫,不知有多少漢家子心心念念的想要反清複明,唯獨他柳家死心踏地的跟着建夷混,甚至不惜把自家女兒送給建夷玩弄。”
“可是,父親莫不是沒有聽說過大同,濟南,廣州,四川,江陰,揚州……嘉定?”
一連串的地名,從管家的二兒子嘴裏說了出來:“整個大同,最後隻剩下五個活口,整個四川被屠戮一空,這等血仇,縱然咱們這般升鬥小民不記得了,可是他柳家也不記得了?”
管家頓時大怒,喝道:“一派胡言!四川是張獻忠所屠,跟大清又有什麽關系?”
管家二兒子道:“好,既然父親願意相信四川是張獻忠所屠,那兒子倒是想要問問您老人家,張獻忠在四川屠了多少人?”
管家道:“六億!”
管家二兒子哈哈笑了一聲,反問道:“六億?大清素來有康乾盛世之說,然而這所謂的盛世之下,百姓丁口也不過是三億左右,那崇祯年間的四川,又哪兒來的六億百姓?”
管家頓時就被噎住了——如果整個四川有六億人,那當時的整個大明該有多少人?六十億?
倘若真有六十億人,建夷别說入關了,就算是一人一口吐沫腥子,也足以淹死遼東的建夷了!
管家的二兒子又接着說道:“還有,張獻忠入川反抗清軍,那他得是有多蠢,才會把整個四川都屠戮一空?留着四川的百姓,把他們強拉壯丁,讓他們跟清軍去打仗,征他們的稅,收他們的糧,不比把整個四川屠戮一空要強的多?換成是您,您會怎麽做?”
“還有,建夷說張獻忠屠了四川,可是四川那邊反倒有許多張獻忠的廟,這事兒又該怎麽說?還有,建夷說張獻忠留下了什麽七殺碑,可是據兒子在書裏看的,張獻忠留下的碑文分明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還有,建夷說崇祯皇帝當年屈殺了袁崇煥,可是兒子翻了書館當中的書籍,卻發現袁崇煥以五年平遼之說欺君罔上先先,擅殺東江鎮總兵毛文龍,又數次暗中與建夷媾和輸糧,緻使建夷繞過喜峰口,叩關京城,崇祯皇帝殺他,他又有什麽好冤的?”
“您老人家要是不信,您可以自己去書館裏面去看,無論是大明的那些史料,還是大清的那些史料,又或者是大清修的《明史》,書館裏面都有,您老人家可以互相對照着看。”
“然後,您就會發現,《明史》究竟有多可笑了。”
管家有心想要辯駁,最終卻隻是張了張嘴,然後繼續沉默。
管家的大兒子也跟着勸道:“您老人家對柳家忠心是不假,我跟二弟豁出這條命陪着您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可是您得爲您孫子想想啊,他才一歲多,剛學會走路,剛學會喊爺爺,您忍心讓他陪着咱們一起去死?”
管家的二兒子又接着說了一句:“若父親要以忠義來說我,那我倒是要問問父親,忠于朝廷和忠于柳家,孰輕?孰重?”
被兩個兒子這麽一勸,管家頓時就迷茫了。
如果二兒子說的是真的,那柳家就不是對自家有恩,反而有仇,更可笑的是自己還忠心耿耿的替仇人考慮後路。
轉念之間,管家又想到走路還不甚穩當,一邊歪歪扭扭向自己走來一邊喊着爺爺的小孫子……
沉默了好半晌後,管家才咬了咬牙,說道:“那依你們兩個的意思,咱們不走了?”
管家的兩個兒子互相對視了一眼,大兒子幹脆開口說道:“咱們爲什麽要走?放着好好的人不當,難道非得要跟着他柳家跑去海外,然後接着給他柳家當狗?”
二兒子也開口道:“咱們當然不能走,不光不走,還要主動出首——兒子願意把所有的事兒都擔到自個兒的身上,您老人家好生養老,大哥好生照顧家裏的孩子,等兒子出來了,咱們再一家團聚便是。”
大兒子冷哼一聲道:“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你也不想想,你才多大?你能擔的起什麽事兒?就算要擔,也應該爲爲兄來擔,還輪不到你個小屁孩兒!”
眼看着自家兩個兒子在争着互相擔責,管家頗爲欣慰的同時,又忍不住有些心酸。
“都住嘴吧!”
管家喝斥道:“若是要一同被問罪,那也跑不了你們,你們可想好了?”
管家的兩個兒子再次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的答道:“想好了!”
二兒子性子急,當即便直接說道:“兒子甯肯留在大明,哪怕就是被殺了頭,也好過跟着柳家去海外繼續當狗要強的多!”
大兒子倒是穩重一些:“雖說大明現在還有株連之制,可是咱們家的這點事兒,也根本就不夠株連的,朝廷也未必會把咱們當回事兒。”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咱們父子三人一同上路,慧娘跟貞娘還有家裏的孩子卻不會受到牽連,縱然不能再科舉爲官,不能再從軍,可是該分的地不會少,該有宅基地也不會少,總歸還是能讀書的。”
“光是這些好處,便已經是很多蠻子們盼都盼不來的了,咱們又豈能再奢求更多?”
聽着自家兩個兒子都是這般說法,管家便點了點頭,說道:“也罷,既然你們兩兄弟都決心不走了,那咱們就不走了。”
“隻不過,這個責可不是你們想擔就能擔的,畢竟你們才知道多少事情?要擔責,也該由爲父來提,你們兩兄弟若是不被牽連,便好生照顧着家裏,若是被牽連了,你們也就認命吧。”
聽到管家這麽一說,管家的兩個兒子頓時就激動了起來,二兒子更是低聲叫道:“果然,我爹還沒有真正的老糊塗,是條漢子!”
管家臉色一黑,正想下手教訓教訓這個不孝子,心裏卻忽然湧起一陣舍不得的感覺。
畢竟都已經走到現在這一步了,父子三人說不定哪天就要一起上路,這時候再動手教訓……
歎了一聲後,管家幹脆望着兩個兒子說道:“老爺今天還吩咐我說,讓我安排幾個家生子,去把錢老爺、李老爺跟張老爺他們都做掉,現在……”
管家的大兒子冷哼一聲道:“咱們爲何還要給他柳家做這種肮髒事?這豈不是給咱們自己找麻煩麽?”
“正所謂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既然咱們已經決定留在大明不走了,那倒不如主動去找官府告發,順帶着把消息告訴錢老爺跟李老爺、張老爺他們,也好讓他們有所防備,以免遭了柳家的毒手。”
然而在管家的大兒子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之後,管家卻搖了搖頭,說道:“哪兒有那麽簡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