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朱勁松裝模作樣。
鄭華和孟雲當中,鄭華是屬于半路起了内附的心思,而孟雲則是一直就有這個心思但是從來沒跟任何人說過,隻不過是提早準備了緬甸的魚鱗黃冊,再加上錦衣衛現在的重心并不在暹羅和緬甸,要不是鄭華派人跑回去準備暹羅的魚鱗黃冊,隻怕等兩人到了濟南府,朱勁松也未必會知道兩人想要内附的打算。
所以,當錦衣衛傳回了鄭華和孟雲想要内附的消息後,朱勁松和曾誠一衆大佬們可是頭疼了好一段時間。
接受?還是不接受?
之前熬鷹的那段時間,就是朱勁松和曾誠等一衆大佬們在讨論是否接受他們内附。
也正是因爲如此,朱勁松才會說“兩位卿家所請,實在是讓朕爲難了些”這種屁話。
鄭華和孟雲當然也知道這句話純屬于屁話,但是兩人還是老老實實的俯身請罪:“臣等有罪,望陛下開恩!”
瞧瞧,瞧瞧,這時就不再自稱外臣而是自稱爲臣了,孟雲更是接着拜道:“臣一路行來,隻覺自己已經到了天堂一般,若蒙陛下隆恩,臣願世世代代長居大明,再不回緬甸!”
鄭華心中暗恨——幹霖娘的,大家都是舔狗,憑什麽你他娘的就這麽會舔?
想了想,鄭華幹脆跟着拜道:“臣也一樣!”
朱勁松意味深長的瞧了鄭華跟孟雲一眼,然後笑眯眯的說道:“兩位卿家既有此心,朕若是不成全,卻是顯得不些不美了。”
“罷了,待此間事了,朕便命工部于濟南擇一寶地,給兩位卿家修建王府,供兩位卿家家小居住,如此,可好?”
孟雲跟鄭華當即便俯身拜道:“臣,謝陛下隆恩!”
朱勁松卻是笑呵呵的吩咐道:“兩位卿家平身,你我君臣之間,又何需如此多禮?”
等到孟雲跟鄭華再一次起身後,朱勁松便又接着說道:“朕可以準了愛卿想要内附大明的請求,隻是不知道兩位卿家可有什麽難處?可有什麽事情是需要我大明準備的?”
被朱勁松這麽一問,孟華跟孟雲反倒是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像鄭華是臨時起意的倒還好一些,可是孟雲可就真有些頭疼了。
人口,土地,甚至于包括稅收,都已經統計的差不多了,緬甸自己的魚鱗黃冊上也都已經記錄的很詳細,隻要大明過去接收就行。
問題是,緬甸那邊還真有一堆令人頭疼的破事兒。
首先,緬甸曾經跟大清剛過正面,在孟雲這個國主的領導下成功的怒怼了大清一波,在緬甸得了裏子、大清得了面子的情況下,雙方一緻達成了八年之後朝貢的約定。
其次,在緬甸怼赢了大清并且達成八年之後朝貢的約定之後,孟雲這個緬甸國主就支棱起來了——畢竟是怼了大清的狠人,這還能不支棱起來?
結果就是支棱起來的孟雲多次想要幹掉暹羅,千秋萬代,一統南洋,文成武德,澤披諸猴,甚至還想吞并印度邊界的曼尼坡與阿薩姆。
這就使得當時占有印度的英國憂心緬甸的威脅——按照約翰牛的攪屎棍性格,讓大英帝國直接出兵幹孟雲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這時候的大英帝國雖然牛逼,但是想要遠洋投送兵力還多少力有不逮。
所以,大英帝國就挑撥位于貢榜西邊的阿拉幹王朝動亂。
如果沒有朱勁松的強勢崛起,那麽這件事情的走向應該是孟雲帶領緬甸繼續強勢一波,直到道光四年的時候,大英帝國徹底支棱起來之後親自下場跟緬甸開撕,并且在道光四年、道光六年、鹹豐三年這三個時間段撕上三次,然後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稱爲下緬甸。
再然後,就是光緒十一年的時候徹底滅掉緬甸,并且在光緒十二年的時候将緬甸并入大英帝國所下屬的印度,成爲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再再然後,自然就是大清朝廷向大帝帝國抗議并且抗議無效,并且于光緒十二年的時候被迫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中國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支配權,但緬甸對中國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貢。
基本上就是大英帝國得到裏子,大清繼續保留面子。
當然,現在的大英帝國還沒能徹底支棱起來——雖說此時的大英帝國已經有了幾分歐羅巴攪屎棍的牛逼氣質,但是對于遠東這塊,大英帝國多少還是有點兒虛,一時半會兒的倒也沒有膽子親自下場。
問題是無論大英帝國有沒有膽子親自下場,緬甸現在面臨着貢榜西邊的阿拉幹王朝動亂卻是不争的事實。
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要是大明不在乎大英帝國,那麽阿拉幹的叛亂其實就是個屁,五軍都督府下轄的那麽多軍隊,随便派一個軍過去就能搞定一切。
要是大明在乎大英帝國……緬甸能不能支棱過大英帝國不太好說,但是孟雲這個緬甸國主帶着一大堆麻煩前來内附,這可就是一道不定時的催命符——催的是孟雲的命!
眼看着孟雲有些遲疑不覺,朱勁松幹脆向曾誠使了個眼色,曾誠微微點頭,然後捋着胡須笑道:“孟雲殿下莫不是有什麽難言之瘾?”
孟雲有些遲疑,最終還是咬了咬牙,向朱勁松躬身道:“啓奏陛下,緬甸之内現在倒還有些動蕩,罪臣無能,貢榜西邊的阿拉幹叛亂尚未平定,皆是那英格蘭蠻夷暗中使壞,罪臣實在是拿他們沒有辦法。”
朱勁松點了點頭道:“這個無妨,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問題麽?”
孟雲躬身拜道:“啓奏陛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問題!”
既然已經把阿拉幹跟英格蘭的破事兒說出來了,孟雲也不介意說的更詳細一些,于是幹脆又把阿拉幹的位置、兵力、國力以及跟英格蘭怎麽勾搭到一起的諸多事情都都大概的說了一下。
既然現在想要抱大明爸爸的大腿,那這些事情還是跟大明爸爸提前說清楚了更好一些——萬一大明爸爸在緬甸因爲英格蘭而遭受什麽損失,自己豈不是剛剛内附就要被賜下牽機藥?
而朱勁松卻是根本沒把阿拉幹跟大英帝國當回事兒。
有一說一,盡管孟雲單純的在南洋那一塊兒能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但是相對于中原堂口的皇帝們來說,孟雲多少還是有些廢。
連孟雲都沒太把阿拉幹的叛亂當回事兒,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要是因爲而擔心,那豈不是要笑掉錢聾老狗的大牙?
至于說英格蘭……
現在的大英帝國也就是在歐羅巴那邊支棱兩下,在大明這邊,他支棱不起來!
東海艦隊了解一下?南海艦隊了解一下?再不濟,北海艦隊了解一下?
這三支艦隊任意出動一支,幾乎都能夠吊打大英帝國能夠派到遠東的海軍!
至于緬甸怼不過英格蘭的事兒,其實想想倒也是正常。
緬甸也好,還是暹羅或者其他的小國也好,都沒有什麽強大的海軍,最起碼在鐵甲艦出現之前,一直都是如此。
倒不是這些人真的蠢到了家,也不是這些人不想着發展自己國家的海上力量,而是因爲坑爹的氣候原因!
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有共同的特點夠熱,而且雨水也足夠多。
潮熱的天氣帶來了好處,比如水稻一年兩熟,甚至于能達到三熟,随手撒一把種子下去,躺着都能收獲糧食。
然而壞處更坑人,鐵甲艦之前的戰船都是木頭制成的,而造船用的木頭需要陰幹,而且不是一天半天,這個時間基本上都是以年爲單位的。
悶熱潮濕的天氣之下,想要讓木頭陰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兒——沒有木頭還談個屁的戰艦!
沒有給力的戰艦,大明的戰艦又不對外出售,這些小國面對大英帝國或者荷蘭之類的,自然隻能被吊起來打。
然而大明跟他們一樣?
大明的地盤現在到底有多大?且不說大明已經準備向鐵甲戰艦的方向發展,就算接着玩木質戰艦,大明也有足夠的底氣跟他們玩下去!
反正朱勁松從來都是聽到工部在抱怨人手不夠用,而不是抱怨木頭不夠用或者無法陰幹!
有了足夠多的木頭,就能造出更多的船來,有了更多的戰艦,又是本土作戰,想要怼死大英大帝派到遠東,本身就是跨海遠征、後勤補給跟不上、隻能依靠阿三來提供後勤的海軍還不是更加的輕松簡單加愉快!
沉吟了一會兒後,朱勁松才再次開口道:“既然事涉英格蘭,那麽等朝觐過後,朕會安排禮部和五軍都督府去處理,到時也少不得需要孟卿配合五軍都督府了?”
孟雲當即便拱手道:“陛下旦有所命,小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勁松卻呵呵笑了一聲,說道:“孟卿言重了,既然如此,愛卿倒不如等朝觐過後,陪着朕一同去看看校閱還有兵營?”
孟雲摸不清楚朱勁松在想些什麽,但是朱勁松今天的這番話,卻是已經表明了朱勁松的态度。
接受了自己的内附,英格蘭和阿拉幹什麽的根本就沒被他老人家放在心上!
……
等到朝觐徹底結束之後,朱勁松便留下了曾誠、劉鶴鳴以及劉懷文等一衆大佬。
讓侍女換了一遍茶水後,朱勁松才沉吟道:“對于今天之事,你們怎麽看?”
曾誠躬身道:“啓奏陛下,此時那些英格蘭蠻夷還多有依靠我大明之處,未必就願意跟我大明在緬甸的事情上再起戰端。”
劉鶴鳴卻道:“既然緬甸内附,那麽我大明便要在緬甸駐紮軍隊,到時候讓南海艦隊分一支偏師,駐守于緬甸的港口就是了,倘若那些英格蘭蠻夷心有不腹,那就戰場上一見高低!”
而聽到劉鶴鳴這麽一說,剛剛還閉目養神的劉懷文頓時就急了,指着劉鶴鳴罵道:“你倒當真是吃的燈草灰,放的輕巧屁!”
“你知道此次征伐交趾,國庫拿出了多少銀錢?你知道國庫當中還有多少存銀?你知道戰端一起,國庫得有多大的壓力?”
朱勁松卻呵呵冷笑一聲道:“起什麽戰端?等内附的事情都解決完了以後,讓前軍都督府再擴編一個軍,讓南海艦隊跟東海艦隊、北海艦隊一起,各自分出一支小型艦隊,組建南洋艦隊。”
“通知英格蘭的那些蠻夷,告訴他們,緬甸是我大明之地,讓他們滾回印度那邊去!”
(本章完)